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名利財富如云煙,要淡泊(3)

僧人的話使眾商人很感動,認識到自己的愚昧無知,對不實在的金錢,大家肯舍命去取得,而對真實且自由自在的平安生活,大家反而視若無睹。由此,他們也決心跟著這位比丘出家修行。從此,他們體會到這個世間苦空的意義,把無常的錢財帶在身邊,實際上是一種拖累。

從前有個特別愛財的國王,一天,他跟神說:“請教給我點金術,讓我伸手所能摸到的都變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宮到處都金碧輝煌。”神說:“好吧。”于是第二天,國王剛一起床,他伸手摸到的衣服就變成了金子,他高興得不得了。然后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也變成了金子,摸到的面包也變成了金子,他這時覺得有點不舒服了,因為他吃不成早餐,得餓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宮里的大花園散步,當他走進花園時,他看到一朵紅玫瑰開放得非常嬌艷,情不自禁地上前撫摸了一下,玫瑰立刻也變成了金子,他感到有點遺憾。

這一天里,他只要一伸手,所觸摸的任何物品全部會變成金子,后來,他越來越恐懼,嚇得不敢伸手了,他已經餓了一天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歡的小女兒來拜見他,他拼命地喊著不讓女兒過來,可是天真活潑的女兒仍然像往常一樣徑直跑到父親身邊伸出雙臂來擁抱他,結果女兒變成了一尊金像。

這時國王大哭起來,他再也不想要這個點金術了,他跑到神那里,跟神祈求:“神啊,請寬恕我吧,我再也不貪戀金子了,請把我心愛的女兒還給我吧!”

神說:“那好吧,你去河里把你的手洗干凈。”

國王馬上到河邊拼命地搓洗雙手,然后趕快跑去擁抱女兒,女兒又變回了天真活潑的模樣。

如果不是過分的貪婪,國王就不必有失去女兒的恐懼。所以看來,有錢未必真幸福,無錢未必不快樂。生活貴在平衡,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不能偏廢。如果過分貪婪,把握不住必要的尺度,就很容易受到傷害。

感悟淡泊:

作為現實社會的有情眾生,有欲是正常的,是有生命力的表現,并不是要禁絕人的所有欲望,只是要消除人的不合理的、過分的、有礙身心健康的欲望,從而完善人生,使人生更加幸福。

7.功名利祿并非一個人全部的生存價值

在屬于自己的生活氛圍里,在完全屬于自己支配的世界里,你不僅是唯一的思想者和決策者,也是唯一的執行者。

在現實生活中,名譽和地位常常被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所以追求一定的名聲、地位和榮譽,已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有了名譽和權力才算是實現了自身價值。

事實上,能使一個人滿足的東西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人生天地之間,轉瞬來去,就像是偶然登臺、倉促下臺的匆匆過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暫,活著就要珍惜人生,不要貪圖權勢。

我國著名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就是一個淡泊名利、寵辱不驚的人。

當年,馬老因“新人口論”遭遇無端的批判,并錯誤地被撤銷北大校長職務。那天,他正在家里接受“隔離審查”,他的兒子從外面回來,說:“爸,你被撤職了!”

他當時正在看一本書,就淡淡地答了一聲:“噢!”十幾年后,馬寅初先生又恢復了北大校長一職。他的兒子又從外面回來,告訴他:“爸,你復原職了!”他當時也是在看一本書,也同樣淡淡地答了一聲:“噢!”視榮辱為等閑,置得失為莞爾,這是什么?這就是持久的心理定力。這種定力,不是輕易就可具備的,它需要接受深刻的心靈修煉,既包括意志、信念的修煉,也包括品行、人格的修煉,甚至還包括心靈的磨難。磨難讓人成熟,過去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個道理。磨難讓人更堅定信念,讓人更珍惜幸福,所以磨難不是災難,它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人生最不可多得的財富。

歷經磨難的心靈,才能寵辱不驚、得失自若。意志、信念、品行、人格的修煉及心靈的磨難都需要一個持久的過程,這樣,才能具備一定的定力。

這種定力是一種心態,同時也是一種方法,一種心靈調節的方法,一種堅持的方法。實際上,這種方法的核心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它的哲學基礎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它的心理學基礎是“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穩定的平常之心”;它的數學基礎就是“直線永遠比曲線更直接便捷”;它的美學基礎就是“對稱與平衡可以產生一種極為輕松的心理反應”;它的宗教學基礎就是“安詳是禪的生命,是法的現量,是生命的源頭活水”。

作為一種心靈調節的方法,這種定力主要表現為:——一事成功,不會大喜過望,而是沉著冷靜,神情自若;——遭遇挫折之時,依然如故,堅定如初;——環境改變,不驚不喜,心態平靜;——條件發生變化,能一如既往,繼續堅持;——合作對象有所變化不會產生不必要的情緒波動;——失戀后要心態平穩,不能悲觀厭世,要相信緣分,明白“天涯何處無芳草”的道理;——突然遭遇險情,要臨危不懼,萬不可心驚膽戰,要堅持求生,永不喪失希望。

總之,淡泊名利是事業成功、學業有成所不可忽視的法則。如果一味地爭名奪利,不但不會使你流芳千古,甚至可能會讓你身敗名裂。

焦耳,這個名字我們都很熟悉。從1843年起,焦耳提出“機械能和熱能相互轉化,熱只是一種形式”的新觀點,這無疑促進了科學的進步。他前后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來測定熱功當量,最后得到了熱功當量值。

事實上,與焦耳同時代的邁爾是第一個發表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科學家。當邁爾等人不斷地證明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確性,終于使得這一定律被人們承認的時候,名利欲望的膨脹驅使焦耳向邁爾發起了攻擊。焦耳發表文章批評說,邁爾對于熱功當量的計算是沒有完成的,邁爾只是預見了在熱和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數值比例關系,但沒有證明這一關系,首先證明這一關系的應該是焦耳。隨著焦耳發起的這場爭論的擴大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一哄而上,紛紛對邁爾進行了不負責任的錯誤指責。邁爾終于承受不住這一爭論和批評帶來的壓力,特別是焦耳以自己測定熱功當量的精確性來否定邁爾的科學發現時,使得邁爾陷入了有口難辯的痛苦境地。這時,邁爾的兩個孩子也先后因故夭折,內外交困中的邁爾跳樓自殺未遂,后來得了精神病。

雖然當年的邁爾被逼進了瘋人院,但今天人們仍然將他的名字與焦耳并列在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奠基者的行列。焦耳為爭奪名利而扼殺他人,則被人們世世代代所譴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對個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對社會而言,各有各的貢獻。一個快樂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錢、最有權的,但一定是最聰明的,他的聰明就在于他懂得人生的真諦: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可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依然有許多人不但對功名利祿趨之若鶩,甚至把這些看成是一個人全部的生存價值。

不可否認,人生諸多煩惱和禍患多由貪戀權勢引起。因此,追求名譽和權力的時候,更應該銘記的是“君子愛財、愛名、愛權”都得取之有道。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人們總是在各種可能的條件下,選擇那種能為自己帶來較多幸福或滿足的活法。所以,除了追名求利外,人生還有另一種活法,那就是甘愿做個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飯,布衣短褂,以“冷眼”洞察社會,靜觀人生百態。這樣,才能品味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感。

有的人既不求升官,也不求發財,每天上班安分守己做好本職工作,下班按時回家,每個月領著不多不少還算說得過去的一份工資。晚上陪愛人在家里看看電視,周末帶孩子逛逛公園,年輕的時候打打籃球,年紀大點練練太極拳,不生氣,不上火,知足常樂,長命百歲。這樣的人生可能看起來有些“平庸”,但其中的那份“閑適”給人帶來的滿足,也是那些整日奔波勞累、費心勞神地追求功名利祿之人所體會不到的。所以,國王會羨慕在路邊曬太陽的農夫,因為農夫有著國王永遠不會有的安全感,而要有農夫那樣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國王的權勢。

功成名就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并不難,只要用勤奮和辛勞就可以換取。就一般情況而言,你多得一份功名利祿,就會少得一份輕松悠閑。而一切名利,都像過眼煙云,終究會逝去,人生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溫馨的家和腳下一片堅實的土地。

曠世巨作《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說過:“直到你失去了名譽以后,你才會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累贅,才會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盛名之下,是一顆活得很累的心,因為它只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我們常羨慕那些名人的風光,可我們是否了解他們的苦衷呢?所以,學會以淡泊之心看待權力地位,不僅是免遭厄運和痛苦的良方,也是一種超然于世外的智慧。

感悟淡泊:

一個快樂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錢、最有權的,但一定是最聰明的,他的聰明就在于他懂得人生的真諦: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

8.做一個不計名利,甘于奉獻的人

錢財乃身外之物,如果人人眼中只有金錢,心中只有名利,那么這個社會便缺少了有責任感、有奉獻精神的人。社會若發展至此,將沒有希望可言,一個失去奉獻精神的社會,其子民也無法受人尊重,更無法獲得發展。相反,若能將自己的能力奉獻出來,利人在先,利己在后,這樣的人必將受人敬仰,美名留傳。

于成龍,山西永寧人,清順治年間以副貢任廣西羅城知縣。羅城處在萬山之中,縣衙設在樹叢中,于成龍“插棘為門”,虎白晝行庭中,“成龍累土為案,旁置爨釜一、盂一,召吏民從容問疾苦,皆感至誠,益樂就,爭輸田賦。初鄰瑤歲率三四至,殺掠人畜,成龍嚴保伍,勒鄉兵,將搗其巢。瑤懼自投,不敢復犯界,數遣子女問安。每春時,命兩瑤舁竹輿,行田野中,見力耕者,輒呼與語,相勞苦。民率婦子羅拜,或坐樹下與飲食,笑語歡如家人。獎勤扶惰,民大勸。”由于他“悉除諸禁”,“民益得盡力耕耘”,他“誠意惻惻感人”,民眾也非常關心他。

到羅城不久,仆人或死或散,百姓見于成龍生活太苦,就湊錢給他說:“知阿耶清苦,聊供鹽米資。”他笑著謝絕說:“我一人何須如許物?可持歸易甘旨,奉汝父母,一如我受也。”一次人們聽說他家里來了人,“羅人則大喜,又進金錢如初”。于成龍仍“笑謝曰:‘此去吾家六千里,單人攜貨,適為累耳。’”百姓感動得哭了起來,他也掉下眼淚,但到底沒有收下金錢。

于成龍在羅城七年,“招流亡,建學宮,創設救濟院,縣大治”,被總督薦為卓異,升遷為四川合州知州,離羅城時,百姓“遮道呼號,追送數百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宁明县| 册亨县| 依兰县| 察雅县| 遂溪县| 平利县| 略阳县| 博爱县| 长宁县| 盐城市| 离岛区| 三台县| 方城县| 漠河县| 博湖县| 云阳县| 肇东市| 无锡市| 华亭县| 喀什市| 卢湾区| 岳池县| 子长县| 海阳市| 左云县| 乌拉特后旗| 泽州县| 比如县| 岑溪市| 张家港市| 泽普县| 娄烦县| 扎囊县| 新源县| 英吉沙县| 宝丰县| 揭东县| 嵩明县| 昆明市|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