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己主動結識。
這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結交名流的辦法,就是“冒昧”地給名流寫信、打電話,或者到有名流參加的各種活動現場去接近他們,主動提出結識請求。這種方法也不乏成功的案例。這時,我們更要表現出自己慕名而訪的誠意。
比如,最簡單的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寫信向名流請教。須注意的是,我們的信要有獨特的地方,提的問題新穎,甚至能啟發他思考問題,能引起他的興趣,這樣才能得到較為滿意的答復。
4.不卑不亢,適度恭維。
名流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因此我們在與名流交往時,應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卑不亢,不要拘謹也不要太直露。舉止言談應落落大方,不要給人以諂媚、討好的感覺。
一般人對名流都會懷有敬佩之情。我們很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欽佩之情,適當地恭維一下也無不可,但一定要讓他感覺出我們的稱贊是發自肺腑。因為他早已聽慣了奉承話,甚至對此已有些麻木,如果我們再進行俗套的吹捧已難以引起他的興趣。如果要吹捧的話,倒不如找些別人尚未吹捧到的地方。
5.慎重選擇話題。
交談前,我們應對名流所從事的職業、專長、興趣等有一定的了解,力求能給他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為今后的交往打下基礎。
交談中,一定要多談一些他平生最為得意的成就,而不要總是“撓不到癢處”。最好選擇一些能顯示出我們對他關心的問題,如早晨何時起床、身體狀況如何等。在談話過程中,要保持談話輕松自然,避免談起那些令人不快的話題。另外,切忌班門弄斧、不懂裝懂、說些外行話。
選擇適當的交際人群
成功建立關系網的關鍵是和適當的人建立穩固的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拓寬你生活的視野,讓你了解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并提高你傾聽和交流的能力。
1.建立內部圈
當你對職業關系有所意識,并開始選擇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人時,你可能不得不卸掉一些關系網中的額外包袱。其中或許包括那些相識已久但對你的職業生涯無所裨益的人,維持對你無甚益處的老關系只會意味著時間的浪費。
良好、穩固、有力的人際關系的核心必須由十個能影響你并靠得住的人組成。這首選的十人可以包括你的朋友、家庭成員和那些在你職業生涯中彼此聯系緊密的人。他們構成你的影響力內圈,因為他們能讓你發揮所長,而且彼此都希望對方成功。這里不存在鉤心斗角的威脅,他們不會在背后說你壞話,并且會從心底為你著想,你與他們的相處會愉快而融洽。
當雙方建立了穩固關系時,彼此會激發出強大的能量。他們會激發你的創造力,使彼此的靈感達到至美境界。為什么將你的影響力內圈人數限定為十人呢?因為強有力的關系需要你一個月至少維護一次,所以十人或許已用盡你所有的時間。
還有就是,你應該同至少15個左右,可以作為你十人強力關系圈后備力量的人保持聯系。假定你的一位主要關系人退休或移民國外,最好的替補就是你的后備軍。事實上,只要你能每月定期和他們聯系,無論是通過電話、傳真、聚會還是電子郵件或信件,這個團體的人數都可以超過15人。
2.交往時保持慷慨大方
在試圖與你建立關系時,人們總會問你是做什么的。如果你的回答平淡似水,比如只是一句“我是IBM的一名經理”,你就失去了一個與對方交流的機會。比較得體的回答是:“我在IBM負責一個小組的管理工作,主要為我們的軍事偵察衛星開發監視軟件。我也喜歡騎馬,常常打網球,并且熱愛寫作。”在不到15秒的時間里,你不僅使你的回答增添了色彩,也為對方提供了幾個話題,說不定其中就有對方感興趣的。當他回答“哦,你打網球?我也喜歡”時,你們就可以開始打造關系了。
建造關系網絡必須遵守的規則,絕不是“別人能為我做什么”,而是“我能為別人做什么”。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不妨再接著問一下,“我能為你做些什么?”保持聯絡是成功建立關系網絡的另一關鍵。《紐約時報》記者問美國總統克林頓,他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政治關系網的。當時他回答道:“每天晚上睡覺前,我會在一張卡片上列出我當天聯系過的每一個人,注明重要細節、時間、會晤地點和其他一些相關信息,然后添加到秘書為我建立的關系網數據庫中。這些年來朋友們幫了我不少。”
要與關系網絡中的每個人保持積極聯系,唯一的方式就是創造性地運用你的日程表。記下那些對你的關系特別重要的日子,比如生日或周年慶祝等。打電話給他們,至少給他們寄張賀卡,讓他們知道你心中想著他們。
3.運用創造性的技巧
觀察他們在組織中的變化也同樣重要。當你的關系網成員升職或調到新的組織去時,祝賀他們。同時,也讓他們知道你的個人情況。去度假之前,打電話問問他們有什么需要。當他們落入低谷時,打電話給他們。不論你關系網中的哪一位遇到麻煩時,立即與他通話,并主動提供幫助,這是表現支持的最好方式。富有建設性地利用你的商務旅行。如果你旅行的地點正好鄰近你的某位關系成員,不要忘記提議和他共進午餐或晚餐。出席對你關系很重要的活動,不論是升職派對,還是其女兒的婚禮。如果你不去,他們也會知道的,所以要去露露面。至少每三個月變動一下你的關系網。要多提類似“為什么要保留這個關系?”的問題。如果你不更新或增加新人,你的關系網絡就會陳舊。
為你的關系網絡和組織提供信息。時刻關注對網絡成員有用的信息。定期將你收到的信息與他們分享,這是很關鍵的。優秀的關系網絡是雙向的。如果你僅僅是個接受者,無論什么網絡都會疏遠你。搭建關系網絡時,要做得好像你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它似的,因為事實上的確如此。
多認識關鍵人物
上班族在一生中無論如何積極地擴展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認識的所有人進行長期交往。為了和一個人保持密切的交往,必須要篩選自己所結識的人們。倘若不如此,只會不斷增加毫無意義的名片庫藏量而已。即使好不容易認識了可以發揮作用的人,如果不加篩選,一定會被埋沒在名片堆里。比方說,只要參加宴會或研習會,收到的名片可能相當可觀。然而,你不妨認為在這堆名片中,可以成為人際關系關鍵人物的只有一個人而已。出席任何性質的聚會時,你應該抱持著只要能碰見一位這樣的對象便是收獲的念頭。
即使是電影或小說,也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看過的每部作品都生動有趣。讓人產生想再看一遍、再閱讀一次的念頭的作品,必定只占其中的小部分,為了遇見這一小部分的作品,必須先遇見數量龐大的拙作。從觀賞到的數十部電影中,只要能遇上一部讓你鐘愛一生的作品,即堪稱幸運。
人與人之間的邂逅亦相同。讓人產生交往一生念頭的對象,是不可能輕易發現的。只要能結識一位這樣的人物,就應該認為是當日的大收獲。如果一味地想著在那場宴會上不知可以獲取幾張名片,是再愚蠢不過的事了。
“只要能遇上一位有趣的人物就好了”,你只需抱著這種想法伸展觸角即可。
當然了,你也有可能一位這樣的人物也沒碰上,這種情形在現實中占多數。遇上這種情形時,你沒有必要勉強增加認識的人。倘若自認是無聊的聚會,盡快撤離現場也是很重要的。只要能夠結識一位關鍵性的人物,人際關系即可飛躍性地獲得擴展。因為如果對方擁有100人的人際關系,你通過此人即有可能獲得那100人的人際關系。倘若你想憑借個人力量去接近同樣的100人,肯定得花費龐大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對此抱持誤解,一心企圖結識宴會或研習會所有出席者的人亦不在少數。在這種情形下,不僅對方不容易記住你,你也不可能牢記對方。因此你必須抱持的觀念是,出席這類聚會十次里,只要能遇上一位關鍵人物就具有充分意義。在宴會或研習會上,關鍵人物不會逗留到最后。至于在正式宴會后舉行的后續聚會上流連的人,也絕不會是關鍵人物。
看清楚誰是你的貴人
中國社會就是一個關系的社會,縱橫交錯的關系網滲透了生活、生意的各個角落。有了一張好的關系網后,聰明的生意人就可以活用這張網上的各種關系了。比如,有的關系能幫你出謀劃策,還有的關系可以給你提供某種有用的信息。但是在各種關系中,有一種關系最為重要,就是對你的成功最有影響、能夠決定你命運的那層關系,即你生命中的貴人。
在攀向事業高峰的過程中,貴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許多人即使拼了大半輩子也沒成功,關鍵并不在于他們的努力不夠,而在于他們缺少貴人的幫助。相反,即使當今世界上的頂級商人,如王永慶、李嘉誠等人,也是受了很多人的幫助和提攜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因此,要想做大生意,發大財,你就必須經營自己的靠山,尋找屬于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得到貴人相助,事半功倍;缺少了貴人相助,事倍功半。
有一份調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級以上的主管,有90%受到過別人的栽培;至于做到總經理的,則有80%遇到過貴人;而那些自己創業做老板的,竟然有100%的人全部被別人提拔過。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了貴人對自己事業的重要性。因此,你可以沒有資金,也可以沒有技術,但是你絕不能沒有自己的貴人。
在傳統文化中,“人和”的內涵就是“貴人相助”。有了貴人的相助,任何的成功都會變得簡單得多。所以,找到自己的貴人,并博得他們的信任和賞識,是獲得成功的重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