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轉運:改變命運的7個良好習慣
- 成杰
- 4935字
- 2015-12-28 11:48:00
習慣的強大力量——好習慣結好果,壞習慣釀惡果
“習慣”在每個人生活和事業中都表現出強大的力量,習慣對人走向成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好的人生建立在好習慣的基礎上。只有充分認識到習慣的力量,并在培養好習慣時善于自制,才能獲得美好的人生。
第一節習慣,人生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 威廉·詹姆士
習慣是由一個人行為的積累而形成的某些固定行為,是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行為舉止,它也是決定人生成敗與否的重要因素。習慣在我們不知不覺的反復重復的過程中,會逐漸變成我們本能的一部分。而習慣具有一種能左右人命運的神奇力量。拿破侖·希爾說:“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摧毀一個人。”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習慣,在我們眾多的習慣當中,能夠成就一生的自然是那些好習慣,而那些壞習慣,就像一堵玻璃墻,把我們與成功隔離開來,讓我們只能看到成功近在眼前,卻總是無法達成。
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自己的壞習慣抱恨終生,又有多少人因為自己的壞習慣找不到人生的幸福,更有甚者,因為自己的壞習慣葬送了最彌足珍貴的生命。
好習慣是人終身的最好伴侶,是人最好的幫手。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差別就在于,是否有諸多好習慣。所有成功人士身上都有這樣一個共性,那就是具有良好的習慣。正是這些好習慣,幫助他們激發出更多與生俱來的潛能,使他們成就夢想,踏上輝煌的發展之路。
【精彩故事】
美國人本杰明·富蘭克林是18世紀美國最偉大的人士之一。他發明了避雷針,參與了美國獨立戰爭,寫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名言,是美國獨立戰爭的偉大領袖,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同時又是作家、畫家、音樂家、哲學家、航海家、外交家、政治家,并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但他首先是一名印刷工。1970年,富蘭克林溘然長逝。他的墓碑上只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為使自己的生活達到完美的境地,制定了養成良好習慣的十三條措施。他在自傳里這樣寫道:
我的目的是養成所有的這些美德的習慣。我認為最好的還是不要立刻全面地去嘗試,以致分散注意力。最好還是在一個時期內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種美德,當我掌握了那種美德以后,接著就開始注意另外一種,這樣下去,直到我掌握了十三種為止。因為先獲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利其他美德的培養。所以,我就按照這個主張把它們像下面的次序排列起來。
1.節制:不要吃得像個傻子,也不要喝得飄飄然。
2.沉默:只說那些能讓他人或自己受益的話。避免閑聊。
3.秩序:讓東西各歸其位。給自己的事務安排好時間。
4.決心:下定決心做你應該做的。把要解決的問題成功解決掉。
5.節儉:只花對他人或自己有益處的錢,就是說不要浪費任何東西。
6.勤奮:不要浪費時間。總應該選擇有意義的事來做。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活動。
7.誠實:不要惡意騙人。以善意和公正為思考的出發點;而且說話也應如此。
8.正當:不應當去傷害人或因失職而使利益受損。
9.適度:避免極端。克制怨恨會帶來多大的傷害僅在自己一念之間。
10.整潔:不可容忍身體、衣服和住所的污穢。
11.貞潔:僅為健康和生育的目的行房;不要在此事上犯傻,也不要軟弱,更不要有損于自己或他人的平靜與名聲。
12.冷靜:不要讓瑣事、普通或不可避免的事故來擾亂自己。
13.謙遜:向耶穌和蘇格拉底學習。
據說這十三條美德是富蘭克林在20歲時自己制定的,每周努力實習一項,到十三周后重來一遍。
【妙語點評】
好習慣是成功的鋪墊,成功是好習慣的見證。富蘭克林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人,和他注重培養良好的習慣有極大關系,事實說明,擁有一個好習慣就意味著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我們可能無法復制富蘭克林那樣的成功,但我們可以學習他的習慣培養方法。在實現成功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熱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還應該搭上習慣這一成功的快車,實現自己的目標。
【智慧感悟】
命運一直藏匿在我們的習慣里。一個人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立足,求得發展,與自身的習慣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好習慣養成好性格,好性格帶來好命運。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在成敗的毫厘之間,習慣決定一切!
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并存著,唯一能夠有效改變我們生活的手段便是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改掉我們的不良習慣。改掉不良習慣,養成好習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用毅力、恒心和不斷地自我提醒才能達成。幸運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具備這些能力,只要你肯用心!
成功就是來源于好習慣,這些好習慣伴隨我們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讓我們在各色各樣的生活中創造了無限的精彩。所以一定要讓自己牢記:只有擁有了好習慣,才能擁有夢寐以求的成功;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失敗的陰影,并為此自傲而不是自責。
【實用寶典】
在現代社會,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創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入手:
(1)清楚地了解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成功者雖重視事情的結果,但更重視事情的目的,而目的的清楚則有助于達到結果并且享受過程。
(2)做決定時迅速、果斷,之后若要改變決定,則需深思熟慮。成功者之所以能迅速下決定,因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價值層級和信念,了解事情的輕重緩急,因此能有系統地處理。
(3)設定“當日計劃”。成功者在前一天晚上或一早就會把當天要處理的事情全部列出來,并依照重要性分配時間。他管理事情而非管理時間。
(4)運用自我暗示的力量做喜歡的事。自我暗示就是把目標用強烈語氣不斷念出聲來,告訴自己,讓潛意識無法分辨真假,因此相信它。成功者最善于運用自我暗示來激勵自己。
(5)為使命而非為金錢工作。成功者人生的目的通常超越自我,立志為大多數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6)思想和行為具有系統性。成功者都有一套方法來整理思想、行為,因此能不斷實踐在自己身上,并且教導別人。
(7)注重方法。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理由。成功者愿意做失敗者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你能做到上述七點,那么,你的成功也就為期不遠了。
習慣秘笈
習慣是一個人的資本,你有了好習慣,你一輩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壞習慣,你一輩子有償還不了的債務。因此,習慣能載著你走向成功,也能馱著你滑向失敗。如何選擇,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第二節日常習慣,舉手投足間看出品格
除非你去改變一些你每天都做的事情,否則,你的生活只能一如既往。成功的秘密就隱藏在你的日常行為中。
——南非白人學者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許多阻礙我們成功的習慣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有一些壞習慣很難發現,通常我們甚至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有的生活習慣可能還是很多人共有的,雖然大眾化,然而卻是錯誤的,如果不加以改正,就會對我們的人生帶來負面的影響。
有些人認為,習慣既然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形成的,也就難免養成一些壞習慣,而改掉壞習慣是很難的。事實并非如此,這還要看一個人的毅力。不管怎么說,習慣終歸是習慣,世界上并沒有合理的理論說壞習慣不能改掉。幸福生活是自己創造的,輕松和諧的環境也是自己可營造的。在日常生活中,你舉手投足間的不經意的習慣動作,直接影響了別人對你的判斷,甚至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精彩故事】
在一個街頭活動現場,組織者通過“一個不會說話的易拉罐”來觀察和記錄行人的反應狀態。
一個年輕的女孩(實際是組織者之一)向這邊走來,隨手將喝過的易拉罐扔在地上,然后頭也不回地走開了。
時間不長,一個高中生模樣的男孩出現在易拉罐附近。他好像分分秒秒都在學習,就算走路時也捧著一本厚厚的書。可能是太專注的緣故吧,他一腳踩在了易拉罐上,說了一句:“哪個沒道德的!”然后捧著他的書走了。
又有一個行人出現在易拉罐附近,這是一個身著足球運動裝的人,可能是個足球愛好者。他走了過來,看到地上的那個易拉罐,然后走到易拉罐旁邊,把它當成足球踢了起來。經過一番玩樂后,興高采烈地離開了,易拉罐離開了原位,還是靜靜地躺在地上。
現在出現的是一個小女孩,她手持鑰匙跑了過來,正巧鑰匙掉在了易拉罐旁邊。她撿完鑰匙剛想離開時,忽然發現身后的一位值班老師。老師拾起易拉罐,走了很遠,然后將它投到垃圾桶中。小女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低下了頭,向前走去。當她看到路邊的一張糖果紙,就主動拾起來,投到垃圾桶中。
【妙語點評】
彎一彎腰有多少好處,全在這個現場體現了。小小的易拉罐,寫滿了我們的壞習慣。小女孩能夠彎腰撿起被扔在路邊的糖果紙,一方面說明她的心靈沒有被污染,仍然保持著與生俱來的純凈;另一方面,歸功于老師這一“靈魂工程師”的榜樣力量。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養成彎一次腰撿拾一個易拉罐的習慣,那么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變得更加美麗。
【智慧感悟】
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的自由。但正如美國一個法官說的那樣:“你揮舞胳膊的自由,受制于你拳頭到我鼻子的距離。”一個人的習慣,如果妨礙了其他人的正常生活,或者說給其他人帶來不好的影響的話,那么,個人的習慣,就需要改一改,至少在公共場所,就應該收斂一下。比如:一個人習慣于大嗓門,但是在禁止喧嘩的地方,就該壓低聲音說話;一個習慣吸煙的人,在禁止吸煙的地方,就得控制自己的欲望。
習慣作為一種大眾化準則,在同一民族區域內的社會成員都有平等遵守和維護的權利與義務,在這里沒有特殊。假設一個正常人沒有任何習慣約束,又不受外界任何制約性的影響,那他心中的欲望與人群之間的關系便很難實現。如果他有能力實現他的欲望,也只是不擇手段,什么道德、倫理等對他來說都是空談。這就告訴人們,習慣具有約束力。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由于社會、家庭、個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以及在某些事物上的感受不同,都能改變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這就出現了自身發生內在變化的叛逆者,出現了不講社會公德的陋習、惡習。只要是能夠使多數人的理性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滿足的習慣,它就構成社會價值,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自覺遵守的社會準則。
無論如何,服從好習慣是千百年來由大眾化準則證明了的優良習慣,而陋習、惡習就沒有這個資格,因為它沒有促進文明的價值,就不能作為判斷人們意識的標準。
【實用寶典】
好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起來的。以下這些做法可以算作一個腳本,也為你提供一個訓練好習慣的思路:
(1)早晨5點起床,并花一些時間在上班前自己該做的工作上。
(2)設置日常鍛煉的期望值,遠離那些潛在的借口。
(3)回顧或調整你的目標,這意味著你能更好地認識一整天。有了更好的認識你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當你做出更好的選擇,你會看到更好的結果。
(4)在忙碌中激勵自己好好去讀和聽勵志書籍或有聲讀物。
(5)閉上眼睛幾分鐘,想象一下未來的一天將要發生什么。這有利于你的愿望變成現實。
(6)寫一個清單,里面列出一天需要去完成的重要任務。每完成一件事就劃掉它,這種方法簡單高效。
(7)了解新聞提要,比如當前發生在社區和社交圈里的事情。如果了解不到主要詳情,就很容易遺漏一天的內容。
(8)盡量吃得均衡些,但每日需攝入多種維生素,以保證能夠獲得適量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9)收拾整理雜亂不堪的房子,防止被它擾亂你的思想。最好堅持每天收拾整理。
(10)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會以貌取人。每天花幾分鐘在儀容上,以確保自己以最好的形象融入社會。
(11)重要的事情必須先做的習慣,就是讓你的生活方式圍繞你的最優先考慮的事。
(12)花時間在戶外活動上可以給你帶來不尋常的幸福感。
(13)養成思考和寫博客的習慣,這能使你獲得滿足感。
(14)每當你想要做事情時,先問自己怎樣才能做好。
(15)每天設法發送快速電子郵件或文本給朋友。這是一個很好的與朋友保持聯絡的方式。
(16)一個很好儲蓄的方式是,根據收支情況強迫自己定額儲蓄。
(17)堅持對自己全天所做的事進行反思,逐項自查自檢。
(18)睡覺前尤其適合閱讀。當然這時閱讀的應該是休閑方面的書,而非專業書籍。
(19)在一個合適的時間上床睡覺。
(20)設法在就寢前約30至60分鐘關掉電腦和電視,經過漫長的一天,讓你的大腦有一些休息時間。當你做到這一點你睡得更安靜。
培養良好的習慣涉及環境、時間、地點等諸多方面的因素,但關鍵還是一個自制力的問題。在生活點滴中注重細節并持之以恒,相信好習慣一定會為你的人生帶來精彩。
習慣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