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小和尚回到房里,越想越氣,不想在這兒待下去,于是收拾行李下山了。

老師父知道后不以為意地說:“讓他去吧,讓他去吧,過幾天,他想通了就會回來。善哉,善哉……”

幾天后,小和尚在鬧市中看到兩個人大打出手。其中一個就是在前幾天問他一年有幾季的那個人,兩人都打得頭破血流,傷得不輕。小和尚問旁邊的人他們為何打架。旁人說他們因為一年有幾季的問題爭吵不休,后來就打了起來。

小和尚默默地離開,決定還是回去繼續修行,心想,還是師父高明,不然,自己也會和人家打起來。跟這種人較量,你就是打贏了,也是輸啊!

《尚書》有云:“有容,德乃大。”寬容大度,方能和諧圓滿,歷代的圣賢人士都把寬恕容人視為一種難得的品德。境由心生,寬容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寬容的心。那么,什么樣的心才算是寬容的心呢?

寬容的心,簡單地說,就是接受別人原來的樣子。一個擁有寬容心的人,他總是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看待一個人優點總是多于缺點。對別人的評估,正面價值多于負面價值,鼓勵多于責難。

寬容是一種境界,在日常生活中,在處理矛盾和糾紛上也常常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對于寬容,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而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了解寬容的內涵,首先要明白它不是懦弱的象征,在更多時它是一種韜光養晦的智慧,是人們立足于社會上的生存策略。

鄭州原武人婁師德,字宗仁,曾做過唐朝的宰相。《資治通鑒》中說:“婁師德以仁厚寬恕、恭勤不怠聞名于世。”司馬光評價他“寬厚清慎,犯而不校”。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婁師德一直謙恭勤謹,從不懈怠,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受到世人的尊敬。

婁師德在做兵部尚書的時候,有一次巡視并州。進入并州境內,鄰近的縣令都來迎接他,并且一路隨行。到了驛站已是午飯時分,于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飯。這時,婁師德發現自己吃的是白米飯,而其他人都是吃的粗糙的黑米飯。婁師德急忙把驛長叫來,責備說:“你為什么用兩種米招待我們?”

驛長很惶恐地回答道:“一時弄不到那么多細米,所以……”

婁師德并沒有怪罪驛長,只是語重心長地說道:“這樣不好,客人是不應該分成等級的。”于是自己換了黑米和大家一起吃。

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之時,婁師德對弟弟說:“我輔助宰相,你現在又管理一個州,受皇上的寵幸太多了,這正是別人所忌妒的,你打算怎樣對待這些人的忌妒以求自免災禍,保全自己的性命呢?”

他的弟弟跪下說:“從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臉上吐唾沫,我也只是自己擦去唾沫,絕不還嘴,不讓兄長你為我擔憂。”

婁師德說:“這正是我所擔憂的。人家向你吐唾沫,是對你惱怒,如果你將唾沫擦去,說明你不滿,不滿而擦掉,那不是違反了吐唾沫人的意愿嗎?別人會因此而增加他的憤怒。不要擦去唾沫,讓它自己干了,應當笑著去接受它。”

聽了他的教誨,婁師德的弟弟會心地笑了。而這個“唾沫面干”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為朝廷的重臣幾十年,婁師德在矛盾重重的中樞機構中從未有過幫派之爭,也未有大起大落的經歷,始終受到人們的推崇,這與他穩重的做人規范是不無關系的。因此,適當的容忍也是一種有效地自我保護措施,是一種智者的風度。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出現這樣一個怪圈,那就是追求完美主義。越來越多的人總是期望別人從不犯錯,他們在自己的心里把身邊的人塑造成理想的完美形象,因此,只要別人稍微犯錯,或者做事的方式不按自己理想的方式來,那么他們就會在心中把那個人完全否定,會讓那個“完美的形象”在心中轟然崩塌。

因為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太大,于是他們失望,他們生氣,然后彼此開始互相猜忌,最終水火不容。

寬容大度,方能和諧圓滿。所以,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懷,面對塵世中的紛紛擾擾、是是非非,去做一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彌勒佛,這樣,你會發現,和諧圓滿地度過一生并不是難事。

寬容的智慧

俗語有“宰相肚里能撐船”之說,古人與人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諄諄教誨警示世人,一個人若胸懷寬廣、性格豁達,方能縱橫馳騁。若糾纏于無謂雞蟲之爭,非但有失儒雅,反而終日郁郁寡歡,神魂不定。唯有對世事時時心平氣和、寬容大度,才能處處契機應緣、和諧圓滿。

你若能容世界,世界就能容你

每個人內心的想法不同、眼界不同,他們所看到的世界也就不一樣!所以說,什么樣的心態就能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心有多寬敞,你周圍的世界就會有多大。你若能容世界,世界就能容你。

一位禪學大師有一個老是愛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大師派這個弟子去集市買了一袋鹽。弟子回來后,大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味道如何?”大師問道。“咸得發苦。”弟子皺著眉頭答道。

隨后,大師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里,然后說道:“再嘗嘗湖水。”弟子彎腰捧起湖水嘗了嘗。大師問道:“什么味道?”“純凈甜美。”弟子答道。“嘗到咸味了嗎?”大師又問。“沒有。”弟子答道。大師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它的容器。”

大師一語道破我們一直以來的困擾,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它的容器。這真是一則智慧故事,感悟了其中妙處的眾生,我們是愿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呢?

一個胸懷寬廣的人,他樂觀、向上、視野廣、理解人,有幸和胸懷寬廣的人在一起生活或共事,會擁有無盡的快樂;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他悲觀、偏激、自負、自私、鼠目寸光、猜疑心重,不幸與心胸狹窄的人在一起生活或共事,會得到無窮的煩惱。這些都取決于一個人的抱負、知識和修養。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絕不會為了區區小事斤斤計較;知識淵博的人,絕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和挫折而一蹶不振;有良好修養的人,絕不會稍不如意就怒發沖冠。

蘇東坡是我國歷史上的大文豪,他的詞是豪放派的代表,當然,他也有一個豁達的心胸。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叫佛印,兩人經常在西湖一起參禪悟道。佛印是位老實厚道的人,蘇東坡古靈精怪,經常占他的便宜。

一天,兩人又去參禪悟道,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像什么呢?”

佛印老老實實地睜開眼睛,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說:“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嗎?你往那兒一坐,就像一堆牛糞!”說完他就開始哈哈大笑起來,而佛印只是閉著眼睛,笑而不答。

晚上回到家中,蘇東坡就很得意地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妹妹。

妹妹聽完后,就冷笑著說:“哥哥呀,就你這樣的悟性還配去參禪呀?參禪講的是見心見性,心中有,眼中才有。佛印說你像尊佛,說明他心中真有尊佛,正因為如此,他才對你的無理不爭不怒。你看他像堆牛糞,你自己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蘇東坡聽罷妹妹之言,慚愧得無語,但他是豁達之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和佛印每每拿此說笑。

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世界,都是內心的一種折射,你所看見的,必定也是你心中所有的,心靈怎樣,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也就會是什么樣子。所以,在生活中,當我們無力去反駁別人對我們的指責的時候,當我們面對上司的無理要求而反抗無效的時候,當遇到形形色色的不公的待遇無能為力的時候,還是把眼光放遠一點吧。沒必要讓這些厭惡的情緒持續地影響我們的心境,并適時地告訴自己:“他們的計較是因為他們心中只能裝得下眼前這些厭惡,而我們的內心應該裝得下過去、現在和未來。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與他們一般見識。”

其實,人與人之間原本是沒多大區別,只是因為各自心中的世界不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人生結局罷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要成就夢想,只有擴大自己的心靈空間,做到心胸寬廣、眼界高遠,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請記住,你若能容世界,世界就能容你。

寬容的智慧

當心變大時,我們就多了一對眼睛、一雙手、一副耳朵。眼望不到的景物,心可以感受到;手夠不著的東西,心可以觸摸到;耳聽不見的聲音,心可以聆聽到。用心做事,可以明辨是非、洞察秋毫;用心做事,可以匠心獨運、巧生于內;用心做事,可以八面來風、生定慧根。世上千事萬事,唯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做好、做精做妙。

豁達從容,方能隨緣自在

豁達是一種情操,更是一種修養。只有豁達的人,才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生活才充滿快樂,才能擁有自在的人生。

有一個小和尚非常苦惱,因為師兄弟們總是說他的閑話。

無所不在的閑話,讓他無所適從。

念經的時候,他的心卻不在經上,而是在想師兄弟們說的閑話,越想越生氣,于是跑去向師父告狀:“師父,他們總說我的閑話。”

師父雙目微閉,輕輕說了一句:“是你自己總說閑話。”

小和尚不服:“他們瞎操閑心。”

師父說:“不是他們瞎操閑心,瞎操閑心的是你自己。”

小和尚說:“他們多管閑事。”

師父說:“不是他們多管閑事,是你自己多管閑事。”

小和尚說:“師父為什么這么說?我管的都是自己的事啊。”

師父說:“操閑心、說閑話、管閑事,那是他們的事。他們說他們的,與你何干?你不好好念經,總想著他們操閑心,結果反而是你在操閑心。你總說他們說你閑話,你跟我說他們的事情,豈不是你也在說閑話嗎?你想管他們說你閑話的事,難道不也是你在管閑事嗎……”話未說完,小和尚茅塞頓開。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謠言止于智者,閑言止于忍者。人生在世,你只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必去介意別人的誹謗和誤解。愛說閑言碎語是別人的陋習。如果將這些閑言碎語掛在心懷,只會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憊。世界因為寬容而存在,萬物因寬容而繁榮,作為人類,更要學會寬容。縱觀歷史上曾經叱咤風云的大人物無一不有一顆寬容的心,也正是因為他們擁有寬容博大的胸懷,能容他人所不能容,他們才能成為歷史的天空中最為璀璨的星星。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執政期間盡力為民且為人高尚,深受民眾的擁護和愛戴。但是丘吉爾的某些做法也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使得他們對丘吉爾頗有微詞。

有一次,丘吉爾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在會議上有一位女士對丘吉爾不留情面地破口大罵,說:“如果我是你太太,我一定會在你的咖啡里下毒!”會議上的氣氛立刻緊張起來,與會人員都望著丘吉爾,想知道他會怎樣應付這個突發事件。只見丘吉爾微笑著答道:“如果你是我太太,我一定將此咖啡一飲而盡。”大家不由得都在心中為他喝了聲彩!

丘吉爾并不是不知道這位女士是有意讓自己難堪,但是他并沒有惱羞成怒,而是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并且就對方的話“順水推舟”,做了絕妙的回答,不僅自身沒有受到損失,反而得到了別人的喝彩,得到世人的尊重和欽佩。

人生在世,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批評與指責。如果你被批評,那是因為批評你的人會獲得一種重要感,這也說明你有成就,而且是引人注意的,所以你根本沒有必要去生氣。與其氣呼呼地去跟人爭辯、理論,倒不如用幽默之語、寬容之心將對方的批評與指責化解。

學會寬容,本就是處世的需要。這世間并無絕對的好壞,而且往往正邪善惡交錯,所以我們立身處世有時也要有清濁并容的雅量。待人寬容,不僅使指責你的人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且還向世人彰顯了你的大度,何樂而不為呢?我們證明自己比別人強的一個有力籌碼就是我們有容人之量。

寬容的智慧

很多時候,流言只是一些無聊的人在無聊的生活之余的談資而已,本身并沒有什么惡意。對于這些隨口而出的評價,我們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即便是偶然從他們身邊路過聽到,也可以一笑了之,沒有必要將之放在心上。

寧靜淡泊才是真正的豁達

寧靜與淡泊才是生活的真諦,只有洞悉了這一點,我們在生活中才能做一個紊而不亂、緩而有序、不驕不躁,富有寬容心的人。

在很久之前,有一個皇帝非常喜歡畫。有一天他貼出告示,誰能夠畫出最能代表寧靜意境的畫,就賞一千兩銀子。

告示貼出去之后,全國的畫師們各盡所能,把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送到皇宮,請國王鑒賞。這些畫的內容非常豐富,有清幽的湖水,有寂靜的山村,也有靜謐的黃昏,更有萬里無云的一片藍天……可是,所有的畫都沒有打動皇帝的心。

一天,有一個游方和尚前來獻畫,誰也沒想到,國王最終選擇了一副烏云翻滾、閃電雷鳴,狂風大作,雷雨籠罩群山的畫,并將一千兩銀子賞賜那位畫師。

對于皇帝的選擇,大臣們和其他畫師很不解。于是,國王又讓他們每個人仔細地看那幅畫,這時候他們才發現,原來在雨幕中,在嶙峋山石的崖下有一個小縫隙,里面有一個鳥窩,一只小鳥蹲在窩中,安詳閑適地待著,外面翻天覆地般的閃電雷鳴,似乎和它沒有任何關系,而那些景象也絲毫沒有影響到它。

國王說:“寧靜祥和,不一定是沒有噪聲、沒有人生活的地方。寧靜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態。如果一個人身處逆境之時還能夠保持心中的澄澈,那就是寧靜的真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和田县| 定襄县| 涿州市| 中卫市| 古田县| 高尔夫| 大同县| 平和县| 沾益县| 广河县| 灵武市| 藁城市| 万全县| 拜泉县| 丰原市| 南充市| 柘荣县| 大名县| 上思县| 家居| 吉木乃县| 大邑县| 鹤壁市| 绥芬河市| 和林格尔县| 四子王旗| 星座| 江西省| 景洪市| 南安市| 新源县| 柳河县| 麻城市| 万年县| 灌南县| 尖扎县| 七台河市| 诸城市| 吉首市|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