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心態改變一生
最新章節
- 第40章 改變對待財富的心態(4)
- 第39章 改變對待財富的心態(3)
- 第38章 改變對待財富的心態(2)
- 第37章 改變對待財富的心態(1)
- 第36章 改變對待工作的心態(4)
- 第35章 改變對待工作的心態(3)
第1章 心態決定人生的成敗(1)
成功與否的秘密
心態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失敗,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心態并付諸行動的人所取得的。失敗是由那些抱有消極心態并意志消沉的人所獲得的。
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人與人之間有著這樣的區別:有些人擁有一份十分不錯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康的身體,每天都生活得快樂無憂,看起來比其他人的生活都過得好;而有些人卻整日奔波在外,辛苦地忙碌也最終只是維持家庭的生計,甚至更有些人生活得一團糟,在他們看來這是因為上天的不公平,于是整日哀嘆自己的命運。
其實,人與人之間在本質上并沒有很大的差距:成功與否的秘密就是人的心態。
因為積極的心態,能夠激發人自身潛藏著的聰明才智;而消極的心態就如同蜘蛛網纏住昆蟲的翅膀和腳足一樣,束縛他們發揮本身的才能。
有一個準備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同學,老師為他安排的任務是每天做兩道數學題,并且把做好的答案在第二天早上交給他。
有一天,這個學生回家后,像往常一樣拿出作業,卻發現老師今天竟然給了他三道題,而且最后一道好像十分難。想想以前的幾天里,他都能順利地完成兩道題目,從沒有出現過錯誤,是該增加些作業的難度了。這樣想著,他便覺得這是應該做的事情。
于是,他很輕松地完成了前面的兩道題,可到了第三道題目,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是他又想到這是老師對他的肯定,相信他能夠完成這道題,所以才為他增加難度的,對此他志在必得,便充滿信心地沉入到解題的思路中……
他一會兒沉思,一會兒計算,反復數次,直到天亮時分,他終于把這道題做完了。但他還是心里有些難過,他認為他辜負了老師對他的期望——這道題竟然做了一夜。
當他把這三道已解的答案一起交給老師時,老師卻驚呆了。原來,最后那道題目竟是一道在數學界流傳百年而無人能解的難題。老師把它抄在紙上,只是出于好奇心想自己解出來,結果卻不小心將題放在了學生的本子里。
沒想到,這個學生卻在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意外地把它給解決了。
從上面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出,這個學生的成功,自信是最大的功臣。他不知道這是一個連自己的老師都解決不了的百年難題,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出來,結果就真的做了出來。
這便是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區別。成功者習慣積極思考、樂觀對待、胸懷自信和經驗支配以及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恰恰相反,他們的人生永遠都被過去的種種失敗和疑慮牽著鼻子走,最終一事無成。
事實如此,生活中人們通常都會在自己失敗后為自己找借口,認為是客觀環境的問題,認為是別人的問題,所以自己才無法改變世界,改變結果。但是,殊不知自己所處的境況絕對不是因為外部條件和環境所導致的,而是由自己的思維和行動來決定你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支配人生。
因此說,擁有一個好的心態,你便擁有了成功的一半,這也是成功者制勝的秘密。
心態是命運的騎手
一個人的心態就是一個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將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手。
生活中,為什么會有許多人能夠獲得成功,敢于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而有些人卻為失敗而沮喪,一無所成?這個問題,一直是人們想要追尋的答案。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個答案就是人的“心態”。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而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手全都取決于你所擁有的心態。
在一個家庭中有一對雙胞胎,哥哥消極內向,弟弟積極外向。在他們過生日的時候爸爸為他們準備了兩份禮物,一份是一輛自行車,一份是一塊馬糞。
生日當天,哥哥得到了自行車,但是他卻很不開心。他說:“我又不會騎車,為什么給我這沒用的東西?”弟弟得到了馬糞,卻十分高興地問:“是不是我擁有了一匹馬,快告訴我,我的馬在哪里啊?”
這就是關鍵時刻的心態力量。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樣子,就真的會成為什么樣子。
40年前,南非一個貧窮的村子里,住了兄弟兩人。為了擺脫窮困的環境,他們便一同離開家鄉,被賣到外面。幸運的是,大哥被奴隸主賣到了富庶的舊金山,弟弟卻不幸地被賣到極為貧窮的菲律賓。
40年后,兄弟倆又幸運地相聚在一起。這時的他們,已今非昔比了。哥哥當上了舊金山的僑領,擁有兩間餐館、兩間洗衣店和一間雜貨鋪,而且子孫滿堂。弟弟也成了一位享譽金融界的銀行家,還擁有東南亞相當分量的山林和橡膠園。
事實證明,他們都取得了成功。兄弟相聚,難免談起分別以來的遭遇。
哥哥說:“剛到白人社會,覺得自己沒有什么才華,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勞動。白人看不起的工作,我就爭取去做。在我看來要進入白人上層社會,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我沒讀過什么書,所以只能安分守己地做中層技術工作來謀生。如今,看見弟弟這般成功,哥哥真是覺得弟弟十分幸運。
弟弟說:“幸運是沒有的。剛到菲律賓的時候,我也做些低賤的工作,但發現當地的人有些懶惰,于是便接下他們放棄的事業,慢慢地不斷收購和擴張,生意便逐漸做大了。”
由此看來,人的心態不同,所以就會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想問題,而你選擇了如何的態度,也就會有如何的人生。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擁有良好的心態。要知道,一念之差決定成敗,所以我們要永遠做心態的騎手。
好心態開啟財富之門
對你說來,不論成功對你意味著什么——只要你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你就能達到成功的頂峰。
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人生來就不平等,貧窮與不幸都是命運的安排,自己根本就無法抗爭。因此,他們不是想到去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一味的任命,卻不知道,好心態能開啟你財富的大門。
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有一個黑人佃農家庭的孩子,名叫福勒,5歲時就開始勞動,9歲之前就以趕騾子為生。當時,許多佃農家庭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參加勞動而養家。然而福勒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有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母親。他的母親不愿意讓他就這樣為了生計而去奔波,看著周圍其他人都能有所成就,并且過著富裕的生活,心想這其中肯定有一定的出路。所以她在一天晚上,將福勒叫來對他說:“孩子,我們不應該貧窮,我也不希望你一生貧窮,所以你不要去埋怨是上帝賜給我們貧窮。貧窮并不是因為上帝所造成的,而是因為你父親從來就沒有想過致富的愿望。到現在為止,我們家里依然沒有人產生想要改變貧窮,找到致富出路的想法。”
福勒將母親的話都牢記在心里。尤其是“沒有人產生過致富的愿望”這個觀念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他反復思考著如何去改變貧窮,想了許多致富的出路。最終他經過自己的再三琢磨,決定把經商作為生財的一條出路。有了目標后,他又想到人們在勞動中總會滿手是泥,渾身是土,那么香皂必定是人們的必需品,最后選定經營肥皂。于是他就挨家逐戶地去推銷肥皂,開始的時候只能將本錢掙回,但是他依舊堅持了12年。
一天,他聽別人說有個供應肥皂的公司即將拍賣出售。售價是15萬美元。他想,這幾年來自己也積攢了2.5萬美元。可以先將這些錢作為保證金,將公司拿到手,再想其他的辦法籌集剩下的錢。就這樣,他和雙方達成了協議:2.5萬美元作為保證金,10天內將其余款結清,否則就要喪失他所有的保證金。
由于12年的到處推銷,福勒獲得了許多商人的贊賞,并具有很好的口碑。所以他就找這些商人幫忙,以及到自己的私交的朋友那里去借,甚至從信貸公司和投資集團也獲得了援助。最后籌集了11.5萬美元,但還差1萬美元。這讓他十分焦急,該借的都借了,去哪里弄1萬美元啊。眼看明天就是第10天了,該怎么辦呢?
福勒一直徘徊到深夜,跪下來祈求上帝能告訴他誰可以借給他1萬美元,并自言自語道:“我要騎車走遍第61號大街,直到我在一棟商業大樓里看到第一道燈光。”
已經是深夜11點,但福勒真的騎車沿芝加哥61號大街駛去。走過幾個街區后,他真得看見了一所承包商事務所亮著燈光。于是,他大膽地走了進去。到了屋里,他看見在一張寫字臺旁有一個人正在工作,臉上顯然已經很疲憊。福勒便告訴自己,必須勇敢地對面前這個人說出自己來的目的,不然明天的一切都會成為泡影。福勒吸了一口氣,走到了這個人的身邊,直截了當地說了自己的來由:“先生,你能否給我開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當我還你這筆借款時,將會加倍的還你。”同時,福勒還把隨身攜帶著的其他借款人的名單給他看,并且詳細地解釋了這次商業風險的情況。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福勒那天夜里就借到了1萬美元的支票。從此他擁有了自己的肥皂公司,幾年后,便擁有了四個化妝品公司、一個襪類貿易公司、一個標簽公司和一個報館,最終脫離了貧窮,成為了有錢人。
人們對他都是羨慕不已,當問起他是如何走向致富這條路時,他就用當年母親對他說的話回答道:“我們是貧窮的,但這并不是上帝的意愿,而是由于你們的父親從來沒有產生過致富的愿望。在我們的家庭中,從來沒有一個人想到過改變自己目前的處境。”這就是我成功的法寶,我將這個法寶隨身攜帶,這個法寶有個最大的秘訣就是:一面印著“積極向上”,一面印著“消極沮喪”,無論再怎么困難,我都會將“積極向上”翻在上面。
的確如此,生活中許多人只知道羨慕別人的財富,卻從來沒有想過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而福勒在開始謀生時,是如此貧窮,甚至根本無法與我們現代人的條件相比,但是他卻選擇了積極的思想,確立了明確的目標,并為之奮斗拼搏,最終將愿望變成了現實。
所以說,人的貧窮并不取決于上帝,而是在于你有什么樣的心態。
態度決定著你的成敗
一切歸結為態度。你對事情付出了多少,你對事情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在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其意是說世上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最重要的是你的態度問題。當一件事情還沒開始的時候,你便想象它有多難,認定肯定無法成功,那么它自然就不會成功。或者說,你對一件事情不抱有認真的態度,那么結果也是很糟糕的。
所以說,心態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看法。這就好比兩個口渴的人面對半杯水,悲觀的人會沮喪地說:“我太不幸了,只剩下半杯水了。”而樂觀的人則會開心地說:“太好了,我還有半杯水呢!”由此看來,樂觀的人之所以快樂,并不是因為水量的多少,而是因為他看待問題的態度。
因為,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成就大小,無論做什么樣的事情,都是如此。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就能把這件工作做得更好。同時,還會使這個人走上更高的職位。
有位企業老板給一家公司經理發了一封邀請函,可是卻接連幾次都被退回。老板很不解,于是叫來秘書問這是怎么回事。秘書連查都沒查,張口便說可能是對方郵箱滿了。可是過了一星期,老板還是不見對方回應,又找來秘書問其原因,秘書依舊回答是對方郵箱滿了。因此,老板失去了和那個企業籌備已久的合作項目。老板為此大發雷霆,立即辭退了秘書。
而另一位秘書,則是靠自考才拿到本科文憑的,最后應聘到一家外貿公司做經理秘書。但是她到公司后,領導卻讓他做辦公室文員,只是負責收發文件、傳真。這讓她十分失望,但她想,自己只不過是個自考畢業生,能夠來這樣的公司已經很幸運了,于是抱著積極心態投入到工作中。接下來的日子里,她工作更是一絲不茍,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交代的事情,她都能準時完成,從來沒有一句怨言。一次,經理拿一份合同讓她復印,說很急,叫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向細心的她,習慣了在復印文件前,先仔細看文件,于是就快速瀏覽了一遍合同。這時老板已經不耐煩,不住地催促她,她則將合同拿到老板身邊,指著合同中的一處說:“老板,這個好像有錯誤。”老板看后,頓時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是一個數字后面多了一個零。而她的發現,卻為公司避免了幾百萬的損失,因此她很快被提升為經理秘書。
同樣是秘書工作,前者被辭退,后者則是提升。其中道理很淺顯:這就是態度問題。前者作為老板的秘書,發現問題卻不去調查原因,只是找借口搪塞老板,這是一種對工作不認真的態度。而后者卻相反,盡管工作與自己的愿望不同,但她依舊以積極心態面對,并且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不但分內的工作認真肯干,對分外的工作也是做到負責把關。正是這種責任心,這種認真的工作態度,才決定了她最終走上更高的職位。
如今生活中,又有幾人能做到對工作盡心盡責,多數人都是浮躁心態,不住地抱怨,這山望著那山高,最終一生碌碌無為。而那些在本行業取得優秀成就的人,無不是具有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樂觀向上的心態。
所以說,世上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態度不好的人。無論做什么樣的事情,只要有一個好的態度,對工作、對他人、對自己都會表現出熱情、激情和活力,這樣就根本不怕失敗,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會氣餒,而是充滿樂觀和信心面對人生。這樣的人也一定會在事業和生活中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比別人更容易走向成功。正所謂,態度決定命運,好的態度就能使你成為人上人。
心有多高就會飛多高
你的心有多高,你就會飛多高,如果你認為你行那你就行,如果你覺得不行那你就不行,成敗往往在一念之間。
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有什么樣的追求和目標。具有積極、樂觀心態的人,那么他的人生目標也必然高遠,從而他就會為這個高遠的目標而付出努力,最后一定會有所成就,達到目標。
俗話說,你的心有多高,你就會飛多高。一個人如果從內心就對自己充滿自信,那么沒有辦不成的事情,但如果對自己并不認可,那么再容易的事情在他看來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只能故步自封。
其實,成敗往往就在你的一念之間。成功與否,重要的是看你對事情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