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無錫縣志華察傳》:“有姚咨者,字潛坤,與察善,多唱和之作。”又《著述類》:“《春秋名臣列傳》,姚咨撰。”

《天一閣書目》:“《春秋五論》一卷,宋溫陵呂大生述。故編修王堯衢懋中家藏本。隆慶改元,夏六月五日,皇山樗老姚咨重錄。”又:“《漫堂隨筆》一卷,明唐寅撰。卷末跋云:‘所載多元祐間事,雜以幽冥報應。余只摘其涉于倫理者書之。皇山人姚咨。’”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談助》三卷,茶夢齋主人手鈔本,真奇書也。近得一《貴耳錄》,續又得一手跋之《稽神錄》,筆跡皆同,可稱三絕。《談助》卷二有一小印,其文云:‘《顏氏家訓》:“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皇山人述。’”

《鐵琴銅劍樓書目》:“馬令《南唐書》,嘉靖辛丑,茶夢主人姚咨從洛川張氏鈔本手錄。葉心有‘茶夢齋鈔’四字。咨字舜咨,亦號皇象山人,喜藏書,值善本,手自繕寫,古雅可愛。”又:“《志雅堂雜鈔跋》:‘友人石東居士唐以言詩鈔以遺余。嘉靖甲子秋,七十翁姚咨識。’”昌熾案:士禮居所藏《緯略》亦有唐詩姓名。

《明詩綜小傳》:“唐詩字子言,無錫人。有《石東山房稿》。”

《皕宋樓藏書志》:“《廬陵九賢事實始末》九卷,姚氏跋題:‘嘉靖辛酉夏四月下弦,句吳后學姚咨識于鴻山華學士之西齋。時微雨灑窗,麥風薦爽,快然就簡。’”昌熾案:山人藏書印,曰“茶夢庵”,曰“茶夢散人”,曰“茶夢主人收藏”。士禮居藏《小蓄集》,有“潛坤子印”。

一五七、顧起經元緯 顧宸修遠

少年跌宕為書忙,晚歲牢騷嘆下場。

付與豪家全不管,譬囗(饣胡)蠶箔襯牛筐。

《常州府志》:“顧起經字長濟,無錫人。以國子生謁選,授廣東監課副提舉。弟起綸,輯明諸家詩,名《國雅》,為世所重。”

《無錫縣志》:“起經,更字元緯。榮僖公可學弟子,為可學后。”又:“顧宸字修遠,崇禎十二年鄉舉。有盛名,所至逢迎接跡,筐篚縞紵,踵于遠邇。宸跡好書,所藏甚富。嘗輯《宋文選》刻之,晚歲頹唐,縹緗盡矣。”

《池北偶談》:“《蜀鑒》十卷,姚咨跋云:‘予得之羅浮外史顧元緯,元緯得之兵侍鄞范東明翁,翁又得之李中麓。’又云:‘梁溪顧氏書,至孝廉修遠宸尤富。后歸吳中丞興祚。’”

《征刻唐宋秘本書例》:“錫山顧修遠,宋板頗著聞一時,然不免歸于豪家。”昌熾案:《讀書敏求記》:“《考古圖》十卷,《續考古圖》五卷,《釋文》一卷,北宋鏤本。予得之梁溪顧修遠,洵縹囊異物也。”又《愛日精廬藏書志》:“《昭忠逸詠》,陸敕先跋云:斧季購得顧修遠家藏本。”據此則顧氏遺書流入琴川者不少,未必盡入延陵也。

一五八、周良金

七十老生周九松,真書上重篆下重。

炳蝕余明還矍鑠,不教倒用等司農。

《楹書隅錄》:“宋本《后漢書》,有‘毗陵周氏九松迂叟藏書記’、‘周良金印’、‘周氏藏書之印’、‘周誥之印’、‘伯雅私記’。又卷中每于字旁識以朱點,眉間鈐一印。印作兩重,上重真書,曰‘古義’,下重篆書,曰‘七十三老生記’,朱文。”又:“元本《四書輯釋》,有‘毗陵周廷囗氏裝潢印識’、‘周氏藏書之印’。”

《鐵琴銅劍樓書目》:“《四書》宋刊本,有‘毗陵周氏九松迂叟藏書記’、‘周良金印’、‘周笈私印’。”昌熾案:九松藏印,見于各家書目者甚多。《天祿琳瑯前編》元刊《柳州集》、《歐陽文忠集》、《新編古賦題》皆有其印。《續編》,《四書辨疑》有‘周笈私印’。諸周惟良金為明嘉靖三十年歲貢,光祿寺署丞。見《武陽合志選舉類》,余不可考。

一五九、吳元恭 吳惟明康虞

太素終當勝雪窗,校文可補邵南江。

溪南亦有州來裔,翠帶樓前系客艭。

阮文達《爾雅注疏校勘記》:“明仿宋刻《爾雅經注》三卷,嘉靖十七年秋七月東海吳元恭校刊,有后序。每頁十六行,每行十七字。卷末總計經若干字,注若干字。間有一二小誤,絕無私意竄改處。為經注本之最善者,必本宋刻。”昌熾案:《郡志選舉》: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鄉試,吳縣有吳元恭。又:“元槧三卷,無年代可考。首署‘雪窗書院校正新刊’八字,故稱‘雪窗本’。”

《愛日精廬藏書志》:“《汲冢周書》,有‘吳元恭’及‘吳舉沈瀹’兩印。”

《皕宋樓藏書志》:“《賈誼新書》,有‘壬申十一月吳元恭校于太素館’題字。”昌熾案:《天祿琳瑯》:“《韓昌黎集》有‘元共’印。”共即恭字,刻印從古文省。監本《谷梁注疏》,有‘吳印惟明’、‘康虞父’、‘群雅齋’三朱記。余所見萬歷甲寅焦竑刊《橫浦集》,吳康虞校,見竑《自序》。《式古堂書畫考》孫虔禮《千字文》,有槜李馮夢禎題云“‘吳謇叔所藏。謇叔名士諤,友人康虞之子。萬歷乙巳夏,寓溪南吳氏翠帶樓書。”又米元暉《五經圖》,有‘吳謇叔’、‘吳士諤印’。”

一六〇、何鈁子宣 子允泓季穆

爛然朱鈢逢中黏,舊本相傳自建炎。

重到西州長慟日,蠨蛸絲滿鄴侯簽。

錢受之《故淮府左長史何公墓志銘》:“公諱鈁,字子宣。嘉靖乙卯科舉人,知溫州之平陽縣。升南京錦衣衛經歷,準王長史。子三人:世滋、允澄、允泓。”

《蘇州府志》:“何允泓字季穆,淮府長史鈁季子。”

《鐵琴銅劍樓書目》:“《三朝北盟會編》,邵恩多跋曰:季滄葦家有鈔本,每頁有何子宣騎縫圖記者最古。”

秦蘭征元芳《經舅氏何季穆先生故居》詩:“鄴侯架在蟲生綱,內史池空雨結苔。”昌熾案:元芳,四麟之孫也。

一六一、何錞子端 孫述稷公藝 述皋公邁

云士龍

草索相從敢畏饞,前惟郭亮后王咸。

自從不見何郎集,巾笥還當密密緘。

《皕宋樓藏書志》:“《何水部集》,有葉林宗跋,曰:‘何錞字子端,秦季公之友也。好聚古書,嘗擬元人書《何遜集》一卷,筆精墨妙,字字有法。在其季孫士龍處,一旦為人竊去。此本乃從士龍鈔得者,后人其寶之。’”

錢受之《何仲容墓志銘》:“仲容諱德潤,父錞,通內典,工小楷。仲容沿襲素風,食貧自守。性好潔,焚香布席,書帙井井。娶秦氏,生子五人,述禹、述稷、述契、述皋、云。云,吾徒也。”

《海虞詩苑》:“何云字士龍。祖錞,好藏書,多善本。君服習家教,自少即能為古文。錢宗伯愛其才,延致家塾。宗伯被訐下獄,君草索相從,世以比郭亮、王咸焉。又從瞿中丞至閩粵,流寓艱苦,歷十五載乃歸。”又:“何文學述稷,字公藝,自號晴蓑道人。著有《晴蓑草堂集》。”

《懷舊集》:“何述皋字公邁,娶于秦,名淑,季公之孫女也。”

一六二、何大成君立

夜囗(難灬)巨燭擁皋比,風雨何嘗誤一鴟。

踏雪登高腰腳健,袖中炊餅且充饑。

《蘇州府志選舉類》:“進士,明萬歷甲戌孫繼皋榜,常熟有何鑛,字子啟,興化推官。”

《懷舊集》:“何大成字君立,晚自稱慈公。祖鑛,萬歷甲戌進士,君其孤孫也。以孤故驕,少習舉子業,必設皋比,南面據案坐,夜囗(難灬)兩巨燭,若官府治事者。所居去城七十里,曰何家市。君性伉急,善罵人,婦更奇妒。當嗃嗃相構時,旁人見其夫婦若嶷嶷額出角。與余最善,得一書,必相通假,約日還,風雨不誤。歲癸酉卒,無子,遺書散為云煙矣。”

慈公《同馮己蒼昆季入寒山鈔玉臺新詠畢遂游天平》詩:“吾儕真書滛,余事了游癖。既理支硎棹,旋放天平屐。自惟老腳硬,尚堪年少敵。登登及山椒,千步始一息。憑高一以眺,萬木靜如拭。湖光浩渺平,山容逶迤出。憶昨小宛堂,抄書忘日昃。手如蠶食桑,心似蜂營蜜。今朝始畢功,探奇何孔棘。蠅營滿天地,此樂無人得。游山擬以樵,搜書甘作賊。幸茲江南安,二事乃吾職。”昌熾案:黃琴六《讀知不足齋賜書圖記》云:“吾鄉馮己蒼昆仲,聞寒山趙氏藏有宋槧本《玉臺新詠 》,未肯假人。嘗于冬月挈其友艤舟支硎山下,于朔風飛雪中,挾紙筆,袖炊餅數枚入山,徑造其廬。乃許出書傳錄,墮指呵凍,窮四晝夜之力,抄副本以歸。”今觀慈翁此詩,則與二馮同游者實慈公也。又滂喜齋藏明刻《文潞公集》,前有“趙琦美印”,后有楷書鈐記,云:“吳郡何慈公娛野園珍藏書籍。”卷末有慈公手跋,云:“崇禎壬午,吳君平以是集求售,故內兄元度物也。”元度,即琦美之字。然則,慈公婦為趙氏矣。

一六三、沈節甫以安 沈啟原

小兒逃塾含飴樂,巧婦深閨得寶歌。

去恐不來來欲色,愛書結癖比如何。

《湖錄》:“沈節甫字以安,號錦字,烏程人。嘉靖己未聯捷進士,工部左侍郎。萬歷辛丑,年六十九卒,贈都察院右都御史。子淙,蘇州同知;次灌,大學士;次演,南刑部尚書。”

《吳興藏書錄》:“沈節甫《玩易樓藏書目錄自序》云:‘余性迂拙,無他嗜好,獨甚愛書。每遇貨書者,惟恐不余售,既售且去,惟恐其不復來也。顧力不足,不能多致,又不能得善本,往往取其直之廉者而已。即有殘闕,必手自訂補,以成完帙。丙寅在告,偶閱陸文裕公藏書序,訝其言有類予者。噫!薄富貴而厚于書,蘇長公所以自笑也。寓意則樂,留意則病,今予得無病乎?雖然,予癖已成,未之能革也。養厥靈根,脫去華葉,請俟他日,因仿佛文裕公之意,更為編次如左。’”

《千頃堂書目簿錄類》:“湖州沈氏《玩易樓藏書目》二卷。”又:“沈啟原《存石草堂書目》十卷,注云:‘秀水人,嘉靖己未進士。’”昌熾案:啟原,《嘉興府志》無傳。據《選舉志》,官至副使。

一六四、沈與文辨之

問訊橋邊野竹齋,井闌遺刻正當街。

夜深恐有蛟龍攫,地下春濃古畫埋。

《四友齋叢說》:“余家有漢人畫,非縑非楮,畫于車螯殼上。此是姑蘇沈辨之至山東賣書買回者。聞彼處盜墓人,每發一墓,其中不下數十石,其畫作皆人物,如今春畫。意用以壓勝,恐蛟龍侵犯之也。”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梁公九諫》,首頁有‘辨之印’,此姑余山人沈與文也。”又:“《剡錄》十一卷,周丈香嚴藏本,為姑余山人沈與文所藏。卷中有‘吳門世儒家’、‘野竹齋’兩長方印。”又跋《邵氏聞見錄》云:“吳中杉瀆橋,嘉靖時有沈與文,頗蓄書。刻《詩外傳》。”昌熾案:杉瀆橋在胥、盤二門之間,橋側有宋咸淳井闌,刻“亨泉”二大字。

《經籍訪古志》:“《韓詩外傳》十卷,朝鮮國刊本,錢惟善序。序后有‘吳郡沈辨之野竹齋校雕記’,在亞字形內。”昌熾案:此高麗翻沈本。

《鐵琴銅劍樓書目》:“《純全集》,沈辨之鈔本。每頁欄外右角有‘吳縣野竹齋沈辨之制’九字。”

《愛日精廬藏書志》:“《山海經》三卷,文彭跋云:‘己亥六月,獲觀于沈辨之有竹居。’”昌熾案:有竹居,沈啟南齋名也,張氏其有誤乎?

一六五、吳岫方山 元伍德

笥經蠹書老牖下,翛然塵外寄高蹤。

濠南若奉三賢祀,合與都楊配瞽宗。

《列朝詩傳》:“百年以來,老生宿儒起于古學衰落之余,笥經蠹書,往往有之。吳岫方山,非通人也,聚書逾萬卷。”

《千頃堂書目簿錄類》:“《姑山吳氏書目》一卷,方山吳岫。”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抱樸子》,卷末有‘吳岫’小方印,及‘姑蘇吳岫塵外軒讀一過’小長方印。余藏《李文饒集》,為嘉靖時人沈與文所藏,有云:‘壬戌五月,借方山吳上舍本校勘。’則吳亦嘉靖時人矣。”

《天祿琳瑯續編》:“《晞發集》,有‘方山’、‘吳岫’二印。”

《鐵琴銅劍樓書目》:“《大慧普覺禪師普說》一卷,有‘蘇郡吳岫圖書’朱記。又《純全集》,有‘方山濠南居士吳岫’朱記”。昌熾案:明都少卿元敬、楊主事君謙皆住南濠,皆喜藏書。余嘗欲于南濠建三賢祠,以奉方山及都、楊二以栗主。鄉士大夫無可與言者,附其說于此,以俟后世留心文獻之君子。又案:《愛日精廬藏書志》:“《汗簡》,馮己蒼跋:‘予家有舊鈔《張燕公集》,卷末識云:“吳元年南濠老人伍德手錄,此時何時,嘯歌不廢”云云。’”方山先生,藏書家知者已希。若伍老人,世無有能舉其氏名者矣。是亦南濠之先哲,淮張之逸民。宣統紀元,吾生之第二己酉,補識于香溪寓廬。

一六六、項篤壽子長

仰屋微聞嚄唶聲,千金享帚太癡生。

銘心絕品原無價,出納何妨讓阿兄。

《嘉興府志循吏傳》:“項篤壽字子長,嘉靖壬戌進士,廣東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吉木萨尔县| 西盟| 海南省| 杭锦旗| 泸州市| 乌兰察布市| 镇安县| 桦川县| 固镇县| 新密市| 都安| 邯郸县| 曲阳县| 荔波县| 遵义市| 修文县| 乐至县| 嘉鱼县| 葵青区| 阳新县| 东台市| 西吉县| 白水县| 天门市| 轮台县| 正安县| 多伦县| 金昌市| 高阳县| 杨浦区| 张北县| 成武县| 青龙| 吉安市| 盐源县| 丹阳市| 中宁县| 泰顺县| 普安县|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