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緊追目標:年輕人有夢想,更要實干(2)
- 別把抱怨當習慣:阿里巴巴給年輕人的14堂智慧課
- 張弛編著
- 4126字
- 2015-11-25 14:16:09
看看身邊的那些創業失敗者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并不是人生的創業戰略出現了問題,而是他的執行力不足,不能夠實現原先所預訂的戰略目標。更有甚者,很多人總是好高騖遠,讓創業理想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馬云曾經在自己的一篇《靠價值觀打天下》的演講中說:
“任何事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阿里巴巴的目標是走102年,因為我覺得任何一個目標必須非常明確,單純一個口號沒有實際意義,必須說清楚到底多少數字是你要的。”
“我們公司誕生于1999年,在上世紀活了1年,這個世紀打算活140年,下世紀再活1年,橫跨三個世紀。我們今天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讓公司活102年。在企業里面我們從來不講自己成功,因為我們還有94年要走,未來每一天都可能會死掉,每一天都有可能出來大災難。我們對自己既樂觀,又很小心。”
“今天來看,很多人說阿里巴巴的發展有具戰略意義,做的事情都很符合邏輯。什么事情,發現你成功了都是有一個邏輯,但是你按照一個邏輯想去做成功幾乎不可能。有的人說你們太偉大、太厲害了,我說沒有那么偉大,沒有那么厲害。是別人說我們偉大,我們才偉大的。”
年輕人創業的成功,30%靠人生戰略,50%靠執行力,20%靠運氣,針對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專業優勢,可能給出的比例或許會有所不同,但執行力依然會占到最大的比例,因為執行力才是一個人實現人生目標的能力,并不是單純地靠理想而取勝。
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曾經說過,“一個人在謀求成功的道路上絕不能理想化,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今天的聯想,依然有著宏偉的理想,但是在執行的時候靠的卻是腳踏實地,可以說聯想的目標從不脫離實際。
在創業過程中,很多年輕人總是傾向于制定較高的人生目標,崇高的理想會給各個方面一個較好的心理預期,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如果這種理想高得超出了個人的能力所及,甚至與現實脫節,那么必然將變得毫無意義。
在創業的過程中,很多年輕人想一步登天,這種操之過急的做法很容易給自己帶來失敗。
吳炳新是“三株”企業掌門人,在1997年上半年,他一口氣并購了二十多家制藥廠,投入資金超過5億元之后,但這些并購卻并沒有壯大三株的實力,反而將三株拖入了資金短缺的深淵。
所以,年輕人在制定人生的目標后,應當對目標進行預期評估,要分析該目標是否始終能夠得到有效實施,是否符合實際,其變化范圍是否是組織資源所能承受的。正如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所說的:“創業的戰略目標應當首先將著眼點放在自身,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戰略計劃。如果目標太大,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企及,那它只能空談,只是一個良好的愿望罷了。”
所以,有目標有理想,但是不能脫離實際,要在執行的過程中讓其變得理想化。要讓自己的事業可持續發展,那么任何激情式的沖動都必須回歸理性,這樣才能從務實的角度出發,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
可以思想不統一,但目標要統一
馬云曾經說過:“千萬不要相信你能統一人的思想,那是不可能的,30%的人永遠不會相信你。不要讓你的同事為你干活,而要讓他們為我們的共同目標干活。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要比團結在一個人周圍容易得多。”在馬云看來,目標是凝聚一群人的抓手。
有一次,深圳某小企業主向馬云詢問:“雖然我們曾多次強調公司的目標是‘3年內成為專業的互聯網營銷公司,7年內上市,10年內成為受人尊敬的公司’,但最近經常有工作了一年以上的員工以‘不知道未來方向’為由辭職,現在還逐漸波及新來的員工,怎樣給員工未來的發展明確定位?”
對此馬云回答道:“公司的目標‘3年內成為一家專業的互聯網營銷公司,7年內成為一家上市公司,10年內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這個目標比較空,比較假,不實在,員工要問:跟我有什么關系?員工真正關心的是自己的住房、結婚、個人的成長、自己的提升,他對公司的貢獻,對社會的貢獻是什么?如果這些基本問題不解決,很難長時間留住員工。”
“把‘7年內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當成一個目標是不應該的,上市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目的,在中國有太多這樣的公司,把上市當成最重要的目標,以至于一旦上不了市,公司就散掉,上市以后又發現沒有想象的好,公司也散掉。”
“‘10年內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我覺得從第一天起首先要成為受員工尊敬的公司和受客戶尊敬的公司,那自然會成為受人尊敬的公司。”
從馬云的這段話雖然是在給企業支招,但我們也可從中找到年輕人發展的智慧。在謀求個人事業發展時,不論你的思想有多大波動,也不論思想有多大改變,但一定要給自己建立一個比較專注的目標,并且專心、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另外,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各人的做事方式和行為思想各不相同,但是只要目標清晰,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為成功拼搏,如同帶兵行軍打仗,目標方向必須是正確的,那么不論自己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去做,最終的結果總歸是正確的。目標是一個方向點,更是“全軍”的精神要領,思想只是輔助完成目標的方式而已,只要年輕人能夠把握好方向,人生一定能“完勝”。
在科技界,“蘋果”被許多人視作一家封閉性的公司。人們曾一度質疑喬布斯,一個只專注于音樂播放器和創意手機的公司掌門人,怎么能夠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立足呢?
蘋果公司成立的幾十年間,僅推出了五個型號的音樂播放器和五款手機。至喬布斯去世,手機只推出到加iphone4s,以及名一款平板電腦。
總體來說,蘋果公司的產品類型是比較單一的,但無論是哪種產品上市后都被人們當作藝術品來追捧。喬布斯創辦的蘋果公司做產品有一個很明確的思路,那就是專注。從產品的研發到市場的推廣,一段時間之內蘋果公司只會專注在一款產品上,甚至一款電子產品常常只有一個型號和一種顏色。
人的思想雖然會發生變化,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專心做一件事的人,才能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并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朝這個目標努力。比如伍爾沃斯的目標是要在全國各地設立一連串的“廉價連鎖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這件工作上,最終帶領員工完成了目標,而這項目標也使他獲得巨大成就。
很多營銷大師都在探討成功的理念,從陳安之、拿破侖·希爾到安東尼·羅賓,從古代的老子、韓非子、孔子的中庸思想到西方的心理學,其理念都驚人的相似——專注如一。當你定下了目標,就一定要對它專注如一,而不是任意改動。所以馬云曾經說過:“一個能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從第一天建立時就要有自己的使命感、價值觀,還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我們這些人呼吸與共,他們就是挖走我的團隊,肯定也包括我。因此,我們一定要將目標灌注到每個員工的心中,這樣的人才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相信自己,為夢想而戰
在心中懷有美麗夢想和崇高理想的人,只要不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抱怨中,終有一天會將這一切實現。哥倫布夢想著另一個世界,結果他發現了新大陸;哥白尼夢想著一個更為廣闊的宇宙,結果他發現了宇宙的奧秘,極大地擴展了人們的視野;釋迦牟尼夢想著一個纖塵不染、寧靜平和的精神世界,結果他最終找到了世間的一種真諦。
喜歡夢想的人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福音,因為夢想建構了這個世界。美麗的夢想能夠滋養、治愈人們受傷的心靈,所以縱然追尋夢想的路途充滿艱辛,人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不會讓自己的理想褪色、消逝。人類生存在理想之中,并堅信在某一天所有的理想都將成為現實。
只有做高尚的夢,年輕人才會飛向自己的夢想。一個人的夢想預示了這個人未來的模樣,所以年輕人的理想會閃耀著未來的光芒。
馬云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要問‘我能做什么’,而要問‘我該做什么,我想做什么’。”馬云在總結了阿里巴巴創新發展的經驗時,其中有一條就是:“相信自己,為夢想而戰斗。”
馬云認為,任何從業者一定要堅信自己在做什么,一定要堅信自己是正確的,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可能。在工作的過程中,尤其是前四五年以內,任何一家公司都會面臨很多的抉擇和機會,在每個抉擇和機會過程中,你是不是還是像第一天,像自己初戀那樣記住自己第一次的夢想至關重要。在原則面前你能不能堅持原則,在誘惑面前能不能堅持原則,在壓力面前能不能堅持原則。最后明確想干什么,該干什么以后,再給自己說,我能干多久,我想干多久,這件事情該干多久就做多久。
馬云一開始就夢想做一家中國人創辦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夢想做一個世界前10名的網站。 然而在馬云創業之初,除了夢想,幾乎一無所有。他沒有錢,沒有家庭背景,沒有社會關系,沒有名牌大學的出身,沒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沒有MBA學位,沒有計算機知識。夢想成功是馬云的創業的緣起,但不能僅僅止于夢想,要給夢想一個實踐的機會,要為實現夢想而戰斗不息。
在頭幾年里,阿里巴巴的模式是不被業界看好的。例如網易CEO丁磊、搜狐CEO張朝陽等人之前一直不看好B2B模式,但馬云不在乎別人怎么說,他只相信自己的感覺。在馬云心里,別人越看好,他越不做,別人越不看好的,他倒要出其不意地試試看。
阿里巴巴的投資者中有一些人曾質疑過阿里巴巴模式,為此,馬云在說服他們的同時,也做出了一些很好的成績,使這些投資者都心悅誠服。自1999年,阿里巴巴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強烈使命感和“服務第一、客戶第一”的價值觀,實現了驚人的跨越,最后發展到7000多人,成為了由5家企業組成的集團,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80%。馬云認為,這是堅持自己夢想的結果。
馬云喜歡有夢想的人,他曾經對他的員工說:“我們還是堅信一點,這世界上只要有夢想,只要不斷努力,只要不斷學習,不管你長得如何,不管是這樣,還是那樣,男人的長相往往和他的才華成反比。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對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今天。”可見,有夢想是很重要的。
年輕人要記住,你生活的基礎,你的未來,是你心中懷有的夢想,是你一直珍藏于心的理想。作為阿里巴巴人,除了有夢想、有決心、有毅力之外,還得有智慧。所以馬云說:“因為我知道我看見了這個東西,我太想做一樣東西。很多年輕人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年輕人的成功,關鍵不是看你是不是有出色的想法、理想、夢想,而是看你是不是愿意為此付出一切代價,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證明它是時的。”最偉大的成就在最初的時刻往往只是一個夢想。橡樹沉睡在果殼里,雄鷹還在蛋殼里汲取營養,在最美麗的夢想里,天使正慢慢蘇醒。夢想,成為了現實最甜蜜的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