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優婆塞陳 實謹編
秀水居士姚舜漁重緝
第四善惡門之余
姚中啟校
方便品
如來方便老婆心 楊葉暫止嬰兒哭
涅槃經云。何為嬰兒行。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若有眾生欲造眾惡。如來為說三十三天常樂我凈。受五欲樂。眾生聞是樂故。心生貪樂。止不為惡。勤作三十三天善業。實是生死無常無樂。無我無凈。方便說言常樂我凈。若有眾生厭生死時。如來為說二乘。然本無有二乘之實。以二乘故。知生死過。見涅槃樂。以是見故。則知有斷不斷。有真不真。有修不修。有得不得。
未聞蓮舌虛言者 但應機緣為說之
又云。如來雖作是說。終無虛妄。何以故。虛妄之語即是罪過。如來悉斷一切罪過。云何當有虛妄語耶。如來雖無虛妄之言。若知眾生因虛妄說得法利者。隨宜方便。則為說之。(一字函第十卷)。
雖然在欲不染欲 俯為利生惡趣生
般若經云。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及余善法。時彼世界善男子善女人歡喜思惟。我等當為如是菩薩。作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朋友。時彼諸天悅豫。作是思惟。我等當設種種方便令是菩薩離淫欲法。從初發心。至證菩提。常修梵行。于順結法。不生貪染。所以者何。行非梵行。生于梵天尚能為礙。況證菩提。是故菩薩斷欲出家。修行梵行者。能得菩提。舍利子。白佛。諸菩薩為要當有父母妻子耶。佛言。或有菩薩具有妻子眷屬而修菩薩行。或有菩薩無有妻子。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常行梵行。不壞童真?;蛴衅兴_方便善巧。先現受用五妙欲境。后方厭舍勤修梵行乃得菩提。舍利子。如工幻師?;鞣N種五欲。其中受樂。于意云何。彼幻所作。為有實不。舍利子言。不也。佛告舍利子。菩薩亦復如是。方便善巧。為欲成熟諸有情故。示受五欲。而無實染。所以者何。諸菩薩于五欲中。深生厭患。不為彼過之所涂染。(崗字函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