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患經(jīng)云。波琉璃王白佛。我國中災(zāi)患。使我憂勞。不得修行。愿賜易修要法。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dāng)貫?zāi)净甲印R话僖话恕R猿W噪S。行住坐臥。恒當(dāng)志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dá)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舍命得生第三炎天。滿百萬遍。當(dāng)?shù)脭喑侔私Y(jié)業(yè)。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斷煩惱根。獲無上果。大王禮謝。即辦木患。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置。又作是念。世尊大慈普應(yīng)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長淪苦海。佛當(dāng)現(xiàn)身。為我說法。愿樂迫心。三日不食。佛即應(yīng)形。至其宮內(nèi)。而告王曰。莎斗比丘。誦三寶名。經(jīng)歷十歲。得成斯陀含果。漸次習(xí)行。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王聞是已。倍復(fù)修行。佛告阿難。何況能誦三寶名。經(jīng)歷萬數(shù)。但能聞此人名。生一念隨喜者。未來生處。常聞十善。眾喜奉行。(學(xué)字函第四卷)。
臨難一稱南無佛 隨聲大救滿船人
(除滅獄火)。
智度論云。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如昔日有五百估客。入海采寶。值摩伽羅魚王開口。海水入中。船去駃疾。船師問樓上人。汝見何等。答言。見三日出。白山羅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師言。是摩伽羅魚王開口。一是實日。兩是魚眼。白山是魚齒。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了矣。各各求諸天神。以自救濟(jì)。是時諸人。復(fù)求所事。都無感應(yīng)。中有五戒優(yōu)婆塞。語眾人言。佛能救厄。當(dāng)共同聲。稱南無佛。此魚先世。是佛破戒弟子。聞稱佛聲。得宿命智。心自悔悟。即便合口。船人得脫。以念佛故俱免死厄。(圣字函第七卷)。
珠林舉譬喻經(jīng)云。昔有國王。煞父自立。有阿羅漢。知此國王。不久命終。計其余命。不過七日。若命終后。必墮阿鼻地獄。一劫受苦。此阿羅漢。尋往化之。勸教至心稱南無佛。七日莫絕。王便一心稱念。晝夜不廢。至于七日。便即命終。魂神趣向阿鼻地獄。乘前念佛。至地獄門。即便大聲稱南無佛。罪人咸聞。一時同聲稱南無佛。地獄猛火。即時化滅。一切罪人。皆得解脫。(稿字函第三卷)。
法華偈云。
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樹字函第一卷)。
四方山合王何計 一念檀修自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