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云。佛難波斯匿王。分別出家貴賤。我不以為貴選擇王賢等。亦度下賤優波離等。我不齊為大富長者須達多等。亦度貧賤須賴多等。我不齊為大智舍利弗。亦為鈍根周離槃特等。我不齊為少欲知足摩訶迦葉。亦為多欲婆難阤等。我不齊為耆舊宿德優樓頻螺迦葉。亦為幼稚須阤耶等。我不齊為憍慢婆迦賴等。亦為極惡鴦掘摩羅。我不齊為多智男子而為說法。亦為淺智女人而為說法。佛告波斯匿王。若娶婦嫁女。應擇種姓。此佛法中。唯觀宿世善惡因緣。不擇種姓。唯觀信施。不觀珍寶。索戒清凈。不索家門清凈。偈曰。
佛法無偏黨 平等示正道 為一切眾生
作安隱正路 譬如大市中 示買一切物
我法市亦爾 不擇其種姓
(君字函第七卷)。
豈是文殊不知者 俯為眾生故問之
涅槃經云。佛答文殊。譬如輪寶上下回轉。如來說法亦復如是。能令下趣諸惡眾生。上生人天。乃至佛道。是故汝今不應贊言。如來于此更轉法輪。文殊白佛。我于此義非為不知。所以問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一字函第三卷)。
若受如來所說法 甘投火聚愿求聞
華嚴經云。菩薩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于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于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舍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凈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凈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凈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菩薩如是求于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非但口言而可清凈。(愛字函第五卷)。
聽法之人不宗敬 如斯之輩莫與談
菩薩戒經。人在高處。己身處下。不應說法。除為病患。心不信者。不應為說。不厭生死者。不應為說。人在己前。人覆頭者。求過失者。不應為說。何以故。諸佛菩薩。恭敬法故。若說法者。尊重于法。聽法之人。亦生宗敬。至心聽受。不生輕慢。是名清凈說。(賢字函第三卷)。
按教明心指標月 由文見義色因燈
圓覺經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