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5章

  • 大藏一覽
  • 佚名
  • 939字
  • 2015-11-12 18:00:36

要集云。昔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彼有美水。王敕日日送水。村人疲苦。悉欲逃移。村主語之。汝等莫去。我當(dāng)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便大歡喜。世間之人。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疲倦便欲舍離。如來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進德求度。如彼村人。亦復(fù)如是。(帳字函第二卷)。

說諸法相分三種  依他遍計與圓成

瑜伽論云。如來說諸法相。略有三種。一者遍計所執(zhí)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二者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三者諸法圓成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漸漸修集乃至菩提。方證圓滿。如眩翳人眼有翳病。遍計執(zhí)相。當(dāng)知亦爾。如眩翳人青黃等相。差別現(xiàn)前。依他起相。當(dāng)知亦爾。如凈眼人離眩翳患。本性所行。無亂境界。圓成實相。當(dāng)知亦爾。(緣字函第六卷)。

語默視瞬皆為說  見聞知覺豈非聽

宗鏡云。語默動靜。無非佛事。如云臺寶網(wǎng)盡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香積世界。餐香飯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風(fēng)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聞見覺知盡聽。茍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如琴中傳意于秦王。脫荊軻之手。相如調(diào)文君之女。終獲隨車。帝釋有法樂之臣。馬鳴有和羅之技。皆絲竹傳心也。目擊道存者。莊子云。夫子欲見溫伯雪子。久而不見。及見。寂無一言。及出子路怪而問曰。夫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何以寂無一言。子曰。若斯人者。目擊而道存。亦不可以容聲者矣。若云臺。若寶網(wǎng)。若毛孔。若光明。皆能說法者。華嚴經(jīng)中可見。(富字函第四卷)。

善哉若有聞法人  由斯無一不成佛

宗鏡舉法華經(jīng)偈云。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昔泥蛤聞法而生天(故事見十善品)。廄象聽經(jīng)而悛惡(故事見雜緣品)。比丘信受而獲果。女人思惟而悟空(故事見禪定品)。○(富字函第六卷)。

或因惡境接眾生  譬若蓮華開烈日

大乘論云。有時菩薩正居王位。或現(xiàn)種種逼惱眾生。是以安立于戒律中。

○釋曰。眾生有二種。或宜歡喜教化。譬如拘物頭花因涼月開敷。或宜逼惱教化。譬如蓮花因烈日開敷。菩薩亦爾。如那羅王。及善財童子。或現(xiàn)可愛事。或現(xiàn)可畏事。安立眾生于善處。(與字函第四卷)。

然佛從來平等法  接物何嘗貴賤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大方县| 上犹县| 黑山县| 浏阳市| 宜兰市| 台湾省| 涡阳县| 贵溪市| 石阡县| 观塘区| 阳东县| 宁南县| 长治市| 随州市| 永宁县| 昂仁县| 图们市| 郧西县| 大丰市| 龙里县| 汶川县| 兴安盟| 汝州市| 广宁县| 丹巴县| 乡城县| 洪湖市| 鹤壁市| 海门市| 会宁县| 沈阳市| 章丘市| 慈溪市| 潮州市| 海安县| 鄯善县| 平邑县| 鄯善县| 鄱阳县|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