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7章

  • 大藏一覽
  • 佚名
  • 924字
  • 2015-11-12 18:00:36

凈印法門經(jīng)云。以無所為心即能降諸魔。當(dāng)知有四。一者蘊魔。二者煩惱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若或)伺察無生無起之法。能降死魔。俱時依止。一切意法趣向滅道。能降天魔。復(fù)次知苦能降蘊魔。斷集能降煩惱之魔。證滅降死魔。修道能降天魔。(密字函第五卷)。

○儻知入流無所入  ○便薦一來無所來

金剛經(jīng)。佛告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緣覺品

○直能自悟甚深法  ○不從他教獨覺乘

華嚴(yán)經(jīng)云。上品十善。修治清凈。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解了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愛字函第五卷)。

婆沙論。問曰。辟支佛復(fù)云何。答曰。辟支佛獨出世者。當(dāng)知如佛。如渴伽獸獨生一角。彼亦如是。(分字函第五卷)。

○(辟支佛即獨覺之異名)。○(無明生故諸緣生。無明滅故諸緣滅)。

般若經(jīng)云。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復(fù)以無所得。為方便思惟。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死滅。(為字函第四卷)。

婆沙論云。時分緣起。謂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于可愛境。由無知故。起貪著時。此中無知。即是無明。有貪著者。是行了別境者是識。識俱諸蘊是名色。名色所依諸根是六處。六處和合是觸。能領(lǐng)觸者是受。欣所受者愛。愛增廣是取。引后有業(yè)是有。諸蘊起是生。諸蘊熟變是老。諸蘊滅壞是死。內(nèi)熱是愁。哀泣是悲。五識相應(yīng)不平等受是苦。意識相應(yīng)不平等受是憂。心憔是惱。(火字函第三卷)。

觀彼草木榮還枯  悟自形骸亦復(fù)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岳池县| 华蓥市| 伊川县| 阜城县| 亳州市| 峨边| 溆浦县| 洛川县| 东阳市| 北碚区| 临夏县| 缙云县| 扎囊县| 双鸭山市| 龙井市| 吉林市| 宝兴县| 屏东市| 武穴市| 邮箱| 乌鲁木齐市| 万州区| 天等县| 商城县| 阿拉善左旗| 临汾市| 古浪县| 罗田县| 彰化市| 南木林县| 楚雄市| 丰顺县| 柳林县| 明光市| 威信县| 古丈县| 徐水县| 阳江市| 房产|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