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 大藏一覽
- 佚名
- 580字
- 2015-11-12 18:00:36
法苑云。隋。揚州卞士瑜者。父以平陳。官授儀同。雇人筑宅。不還其價。作人求錢。瑜父鞭之。無所告訴。皆怒之曰。死當與我作牛。瑜父后亡。果有牛產一犢。腰間黑文。橫絡周圍。如人腰帶。右跨亦有白文。斜貫正如插笏。牛主呼曰。卞公。何為負我。犢即屈膝。以頭著地。瑜以十萬贖之。牛主不許。后死瑜乃收葬以父之禮。(書字函第七卷)。
韓中書祿之預定 孔參軍罪以無差
宗鏡云。昔韓公滉之在中書也。嘗召一吏。不時而至。怒將罪之。吏曰。某別有所屬。不得遽至。公曰。宰相之吏。更屬何人。吏曰。某不幸。兼屬陰官。公謂不誠。怒曰。既屬陰司。有何所主。吏曰。某主三品以上食料。公曰。若然。我明日。當以何食。吏曰。此雖細事。不可顯言。乞疏于紙。過后為驗。乃如之。而系其吏。明日遽有詔命。既對適遇。進食糕麋一器。上以其半賜公。公食之美。又以賜之。既退腹脹。歸于私第。召醫視。曰。食物所壅。宜服少橘皮湯。至夜可飲漿水。明旦疾愈。思前吏言。召之。視其書。云。明晨相公。只食一饤半糕麋橘皮湯一盞。漿水一甌。皆如其言。公復問。人間之食。皆有籍耶。答曰。三品以上日支。五品以上。有權(位者)旬支。無則月支。凡六品。至一命。皆季支。其不食祿者。年支。故知飲啄有分。豐儉無差。所謂玉食錦袍。鶉衣藜藿。席門金屋。千駟一瓢。皆因最初一念而造。心跡才現。果報難逃。以過去善惡為因。現今苦樂為果。必然之理也。(策字函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