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無反復經云。梵志因見田夫之兒。遭蛇螫死。父殊不顧。往報其母。亦不傷悲。說向其姊。亦說譬喻。言與其婦。喻如宿鳥。至報其奴。喻如犢子。如是五人俱了生死。梵志問佛。亦說生死本空。(甚字函)。
雖具神通那免死 若能放下始無生
梵志黑氏經云。佛說。梵志。得四禪定。具五神通。善能說法。閻王來聽。不覺啼泣。梵志云。仁者何悲。王曰。師善說法。爭奈七日后舍命。來生我界。志曰。我得四禪定。王曰。亦不免惡業。志曰。如何可免。王曰。可問佛。志即兩手持梧桐花上佛。佛云。放下著。乃放下一手花。佛復云。放下著。又放一手中花。佛復云。放下著。志曰。我兩手花俱已放下。更放下什么。佛云。放下中間底。志頓悟無生法忍免業。(甚字函)。
○報應品
善享天人之快樂 惡投鬼畜以非堪
正法念處經云。若持不殺戒。生四王天。不殺不盜。生三十三天。不殺盜不邪淫。生夜摩天。不殺盜淫。不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生兜率天。受世間戒信奉佛戒。不殺盜淫。乃至兩舌。生化樂他化自在天。(杜字函第二卷)。
三界差別經云。十善能令眾生。得欲界天報。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色界天報。為修有漏十善。與定相應。此則色界定善業也。復有四業。能令眾生。得無色界天報。一謂過色想。入空處。二謂過空處定。入識處定。三謂過識處定。入無所有處定。四謂過無所有處定。入非非想定。此界何故不言十善業者。謂此界是無色報。離色而修。(同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