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有經云。妙吉祥菩薩。因見一人悲泣。發如是言。我造殺業。決墮地獄。如何救度。菩薩觀其緣熟堪化。即化一人。亦復啼泣。謂曰。我造殺業。決墮地獄。前人聞已。言我亦然。化人告之。唯佛能救。相隨共詣。化人白佛。我造殺業。怖墮地獄。愿佛救度。佛即告言。如汝所說。造殺業者。汝從何心而起罪相。為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起過去心者。過去已滅。心不可得。若起未來心者。未來未至。心不可得。若起現在心者。現在不住。心亦不可得。三世俱不可得。故即無起作。無起作故。于其罪相。何所見耶。善男子。心無所住。不在內外中間。心無色相。非青黃赤白。心無造作。無作者故。心非幻化。本真實故。心無邊際。非限量故。心無取舍。非善惡故。心無動轉。非生滅故。心等虛空。無障礙故。心非染凈。離一切數故。善男子。諸有智者。應如是觀。作是觀者。即于一切法中。求心不可得。何以故。心之自性。即諸法性。諸法性空。即真實性。由是義故。汝今不應妄生怖畏。是時化人聞佛宣說真實之法。心大歡喜。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善說法界。自性清凈。我今得悟。罪業性空。不生怖畏。我今樂欲于佛法中。出家修道。持于梵行。愿佛攝受。佛言。善哉。是時化人于剎那間。須發自落。袈裟被身。即白佛言。我今涅槃。承佛威力。踴身虛空。化火自焚。爾時。實造業者。見是化身。與我同罪。出家聞法。彼先解脫。我今亦宜求佛化度。前白佛言。如上因緣。愿垂救度。佛言。善哉。汝所造業。于何起心。罪業之相。其復云何。是時此人。以善根成熟故。聞佛說已。身諸毛孔。出大火焰。佛出金手。于其頂上。此人即時身火得滅。離其苦惱得大快樂。起凈信心而白佛言。我先聞佛廣說清凈法界離相之法。我今得悟罪業性空而不復生怖畏之想。投佛出家。復聞四諦之法。遠塵離垢證阿羅漢。(奄字函第五卷)。
罪性空兮心所生 我心無故罪何有
法苑云。觀罪性空。罪從心生。心若可得。罪不可無。我心自空。空云何有。善心亦然。罪福無主。非內非外。亦無中間。不常自有。但有名字。名之為心。但有名字。名為罪福。名字即空。還源返本。畢竟清凈。是為觀罪性空。翻破無明顛倒執著心也。若無明滅故行滅。諸行滅故生死滅。(府字函第六卷)。
懺罪偈云。
罪無自性從心起。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此即是名真懺悔。
投祖殷勤求懺悔 覓罪俱無頓已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