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火輕重采藥之危
采藥皈爐,失于武火。輕重不均必傾危也。蓋武火太輕,則呼吸浮而不能皈根,以至陰精累積腹中,停蓄不化,終有走失之患。若武火太重,則呼吸粗而不能調暢,以至外吸冷氣入內,停蓄腹中,難免肚腹疼痛,大便溏瀉之患。要知武火不是著意于口鼻,并不是呼吸猛烈,只是將心力提足,眸光窺定,一團真意,盤結凝聚,而不知有他,存心結想丹田之內,如分金爐火一般,鼓動巽風,即是抽動風箱,扇開橐侖,不過借后天之氣機,一呼一吸,息息歸根,激動先天之氣機。使二氣鼓蕩于丹田之內。盤旋于氣穴之中,自然闔辟相應。悠然橐侖自鼓,如同沖出爐焰。以烹以煉,總要以神合氣,以氣會神。只覺丹田內,煉得如金汁銀浪,晃晃滾滾,似皓月之印,陰精復何有哉。
注:此乃廣成子研修體證。
武火鍛煉
藥既皈爐,仍用武火鍛煉,蓋采藥之闔辟,重在吸。是用吸不用呼,曰呼短吸長。是吸則有心,呼出無意。其中有升中降,降中升。而煉藥之闔辟,是呼吸并用,往來均停。而呼吸皆出于有心,此乃升中降,降中升,半文半武煉藥是也。要知武火烹煉,全在一南一北,上下交入,而和合四象,文火沐浴,砂即不離。中宮溫養,而攢簇五行,此調外藥天機,盡泄無余矣。
注:此乃軒轅皇帝研修體證。
文火寂照
文火溫養,是自然之吹噓。只有凝神氣穴,綿綿不絕,念茲在茲,行住坐臥,不離這個。而吹噓自不離于丹田,此謂之文火溫養。吹噓之氣,乃后天之呼吸,引動先天之氣機。神不離一氣穴,自然往來不窮。一呼一吸,是兩個往來為闔辟,是凡夫后天之氣機。闔辟者,神氣往來舉動之意也。
注:此乃韓湘子研修體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