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草木子
  • 葉子奇
  • 3214字
  • 2015-11-10 19:23:57

處之龍泉縣飛溪季君問妻萬氏。守節不再適。詠枕上繡梅詩曰。灑灑英標別一奇。歲寒心事有誰知。妾心正欲同貞白。枕上殷勤繡一枝。至正己未。青田寇侵浦城西北隅。徐嗣元女為所掠。嘗作詩曰。萬水千山去路賒。青鞋踏破幾層沙。登山絕頂重逢嶺。渡水尤深又復涯。雁字只傳夫與子。魚書難寄母和爺。回頭遙望鄉關處。云下峯前是我家。此詩寫其顛沛流離之狀。語意悲切。

至元十三年冬。王師渡江。至天臺。有千戶掠得一王氏婦。夫家臨海人。婦有美色。千戶盡殺其舅姑與夫。欲強脅之。不可。明年春。遂驅以北行。至嵊縣清風嶺。婦乃嚙指出血。題詩于石上曰。君王無道妾當災。棄女拋兒逐馬來。夫面不知何日見。妾身此去幾時回。兩行珠淚頻偷滴。一片愁眉鎖不開。今夜清風江上月。存亡二字苦哀哉。寫畢。遂投崖而死。至今此詩雨中猶可讀。至治間。官為之立廟以旌之。永嘉五峯李孝光為之記。

元至正間。衢州陷。龍游有一大家婦何氏為兵所掠。裂帛題一詩云。妾長朱門十九春。豈期今逐虜囚奔。失身無補君王事。死節難酬夫壻恩。江靜從教沈弱質。月明誰與吊歸魂。只愁父母難相見。愿與來生作子孫。書畢即投于江而死。吁。誠可尚已。

至正壬辰。紅巾盜起江西。吉安敖城曠家婦為盜所得。欲妻掠之。婦乃先刃其子。題詩于壁。亦自盡。聞者哀之。詩曰。涇渭能分濁與清。妾身怎肯墮風塵。孤兒未必從他姓。一女何曾侍二人。白刃自傷心似鐵。黃泉要見骨如銀。深山落日猿啼處。過客聞之亦慘神。嗚呼烈哉。

紹興路有一女子。失其姓氏。年及筓。欲守志不嫁。因秦王伯顏亂法。欲刷天下子女。其父母不獲已。嫁之。及定情之夕。題一詩于壁上云。我年一十有九。面貌如花似柳。父母逼勒成親。只得歡喜忍受。自小六根清凈。如何一夜弄丑。洞房花燭休休。清風明月皎皎。既寫。擲筆而逝。鄉里稱異焉。

近時有一婦人姓張氏。不知誰之女也。善屬文。嘗寄外兄弟一詩曰。山之高。月之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又一首云。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霜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朝云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二詩美則美矣。未免桑間濮上之音爾。

姚牧庵學士致仕于家。年八十時。夏日沐浴。有侍妾在其側。公因私焉。公起。妾前拜曰。主公年老。賤妾倘有娠。家人必見疑。愿賜識驗。公因捉其圍肚。題詩于上曰。八十年來遇此春。此春遇后更無春。縱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墳前拜掃人。公薨后。此妾果有子。家人疑其外通。妾出此詩遂解。當時士大夫與其子交者。皆傳誦以為笑。姚公名鏞。字希聲。

虞伯生學士幼年過薊門酒樓。題詩于壁曰連十八書。其詩曰。耳目聰明一丈夫。飛行八極隘寰區。劍吹白雪妖邪滅。袖拂春風朽槁蘇。氣集酒酣雙國士。情如花擁萬天姝。如今一去無消息。只有中天月影孤。當時皆以為呂洞賓作也。爭傳誦之。

至順辛未間。福建廉訪使蜜蘭沙求仙詩云。刀筆相從四十年。非非是是萬千千。一家富貴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問我蓬萊事。云在青山月在天。

白云平章求仙于燕京西山頂。一日適出。滕玉霄訪之不值。因戲題于壁曰。西風裋褐吹黃埃。何不從我游蓬萊。振衣長嘯下山去。后夜月明騎鶴來。竟不留名。白云公疑呂仙過之。朝野輻湊。寵賚山積。后知其玉霄題。白云公戒以勿泄。厚賂之。

箕仙所作。多有所驗。建寧鄭子晉為閩省理問所吏。嘗問其功名之事。有詩云。獨駕扁舟下紫芝。三山夜夜夢西歸。不須更望長安道。花老香山白板扉。子晉不逾月而卒。龍泉湯良臣赴金陵聘之后。予嘗為其問所除。有詩云。此君出處底匆匆。路入金陵似夢中。見說椿花已零落。一生事業逐秋風。時其父已卒。果丁憂歸。又胡仲淵正提兵取溫城。適問他事。其題詩云。金甲霜寒十載秋。喪師蹙國盡虛謀。西風不作封侯夢。此老安能正首丘。讀者不知其所謂。遂詰之。曰此贈胡參軍也。次年。胡移兵取建寧。為參政陳友定所擒。死于福州。

徐大山。江西人。尹處州龍泉縣。嘗有一僧獻一楮衾。幷上以詩曰。寒泉瀉出剡溪藤。白勝秋霜冷若冰。愿比一簾清似水。梅花紙帳伴孤燈。大山見之大喜。因與之宴。令一婢隔西壁而歌。僧聞其曲韻悠揚。因窺之。乃一老婢。天黥滿面。丑不可狀。因再作一詩云。隔壁時聞一曲歌。渾疑七寶帳中花。瞥然一見翻成恨。元出盧仝處士家。

杭州徑山寺僧至慧。銖積既充。復欲還俗。乃作一詩曰。少年不肯戴儒冠。強把身心赴戒壇。雪夜孤眠雙足冷。霜天剃發髑髏寒。朱樓美酒應無分。紅粉佳人不許看。死去定為惆悵鬼。西天依舊黑漫漫。

松陽縣詩人程渠南。滑稽之士也。與僧信道元同齋食蕈。道元請渠南賦蕈詩。應聲作四句云。頭子光光腳似丁。只宜豆腐與波棱。釋迦見了呵呵笑。煮殺許多行腳僧。聞者絕倒。

洛陽賈元禮嘗誦一士人詠手詩曰。一唾功名在目前。豈期搏虎奮空拳。文章誤我終投筆。志氣凌云肯執鞭。滄海釣鰲須有日。碧霄攀鳳看他年。扶持社稷心中事。要與蒼生解倒懸。語甚警拔。

胡仲囦在番陽。參恩寧普參政軍事時。嘗降箕仙。問以時事。有韓湘子來臨。題一詩于灰上曰。乾坤清泰慶垂裳。底事風塵撼八荒。虎豹在關天浩渺。豺狼當道日蒼黃。孔明有志能全蜀。李泌焉能及盛唐。堪笑湖山山上客。紅塵兩腳為誰忙。

明首座。東南行腳僧也。有母八十余。嘗肩擔而行。至正間來游雁蕩山。值母生日。以飯一盂經一卷為母之壽。而作偈曰。今朝是我娘生日。剔起佛前長命燈。自米自炊還自吃。與娘齋得一員僧。

李黼字子威。守江州日。妖寇彭和尚攻之。城陷。死之。其侄隨侍不去。亦被殺。先城未陷時。嘗有詩云。彌勒何神孕禍胎。〈鼠巠〉鼯動地起風埃。煙銷郡國民生苦。血染江淮鬼物哀。人世百年遭此厄。天戈萬里幾時來。石田也有藍田玉。可惜同成一炬灰。

鬼作晚翠亭詩云。一徑入青松。飛流澹晴綠。道人晚歸來。長歌振林谷。山深不知泉。落葉下枯木。須臾翠煙開。月色照彩服。

危太樸學士與范德機先生秋夜同步。先生得二句云。雨止修竹間。流螢夜深至。喜甚。既而曰語太幽。殆類鬼作。亦近似也。

元將亡。都下有罵玉郎曲。極其淫泆之狀。蓋桑間濮上之風。居變風之極也。圣上有佳句云。鳥啼紅樹里。人在翠微中。深得詩趣。

皇太子作新月詩云。昨夜嚴陵失釣鉤。何人移上碧云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徧九州島。真儲君之詩也。

國朝初。朱張二萬戶以通海運功。上寵之。詔賜鈔印。令自造行用。自是富倍王室。及事敗。死于京。有僧以詩吊之曰。禍有胎兮福有基。誰人識破這危機。酒酣吳地花方笑。夢斷燕山草正肥。敵國富來猶未足。全家破后始知非。春風只有門前柳。依舊雙雙燕子飛。

李公紀字仲修。號素行。齋曰棲白。晚年得薦于朝。選授應天府治中。階奉議大夫。曾作詩云。五品京官亦美哉。腰間銀帶象牙牌。有時街上騎驢過。人道游春去不回。予謂不回不若未回。不回恐成詩讖。后果然。

近時有以張巡傳糊窗者。有一士人見之。而題四句于其右云。坐守睢陽當豹關。江淮賴此得全安。至今青史雖零落。猶障窗風一面寒。宋末。宮中好養鴿。太學諸生題之曰。萬鴿盤旋繞帝都。暮收朝放費工夫。何如養取南來雁。沙漠能傳二圣書。

昔宋丞相史彌遠薨已久。一夕忽有人扣其家門曰。丞相歸。家人莫不怪之。及入門升堂。紗燈轎從皆具。子婦羅拜畢。語話一如平生。歷歷分付家事。及去。索筆書遺囑。皆其手跡。既而竟去。人莫不怪之。久思不得其理。忽一日悟曰。乃宋室將亡。陰盛陽微之兆也。未幾宋果亡。元亂之初。處州薛氏子。年甫弱冠。早死。一日其家仆上馮公嶺。暑甚。浴于溪次。忽見所亡薛氏子。戎衣躍馬帶徒而來。遙呼其名。仆甚訝之。語卒。囑曰。汝歸告老官人。我今上帝差我為西帝筑建德城。遂引徒從而去。時國家初得嚴州。又杭州士人久已卒。忘其名。其友于市遇之語。戒以勿泄。且言當今皆是我輩人。汝不信。請試看。即以袖掩其面。潛見滿市皆無頭帶刀傷血淋漉之徒。遂贈以錢而別。又淮東一人。其嫂氏久已死。忽一日以事經泰安州。見嫂氏配一屠者。坐肆上。遙相認。聚話且留宿食。臨別贈以行資。一一物皆世所有者。雖失記其名字。殆與史相之事相類。其亦陽微陰盛之兆。所以鬼盛與人同也。后元亦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朔州市| 敦化市| 建湖县| 湘乡市| 息烽县| 迭部县| 蕉岭县| 泸定县| 从江县| 美姑县| 铜陵市| 新余市| 辽源市| 苗栗市| 湟中县| 武冈市| 新巴尔虎右旗| 铜山县| 伊金霍洛旗| 姜堰市| 长海县| 龙江县| 九江县| 屯昌县| 北京市| 抚顺县| 武隆县| 罗城| 永新县| 麻江县| 邮箱| 柳林县| 郑州市| 吉首市| 彰化县| 江都市| 昭通市| 栾城县| 视频|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