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蔡序
光緒十八年,劉巡撫修臺灣通志,俞邑主奉命選舉釆訪委員。其地方官署、寺廟沿革等,分手辦理。惟撰施、戴二案,非熟于史乘義例者,難以勝任。吳君立軒,績學功深,熟于魯史書法,舉以擔任此二案,恢恢乎游刃有余也。
夫通志雖限于臺灣一隅,其義例必考核精詳。故作史者必才識兼長,志反叛之事必以年系月、以月系日,庶綱舉而目張,宜實事求是,不得隨己之愛憎,任意褒貶,用意尤要含蓄。修入志書,不可加以論斷,以待后人之評定。措詞不可粉飾,故為炳炳烺烺,以破其例。遠考歷代通鑒,近觀府志林爽文等篇,皆此意也。作者守史書義例,步步著實,筆意悉仿綱目,洵合于志書之例也。
陳仲英太尊曾掌教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官,學問淵博,見識高超,史鑒義例,素常討論。閱此二案紀錄,大加刮目。其中只易數字,并論凡作文字,非善用虛字者,不能靈動。施案一事,前日俞令幕友亦有擬作,非貪用典故,即承接不能圓轉。今吳上舍此作,俞令昨日親帶到署請示。予言其稿經先閱過,可速送呈臺北通志局,必不批駁。本署亦欲加考語,可以安心,母庸刪改。憶當年上諭令各縣釆訪,命送到志稿,細加研核,不得率爾呈送;一以慎重志書,一以覘貴縣之學識。所以俞邑主送稿時戰戰兢兢,恐不稱上意。此書修入省志,吳君可以名垂不朽矣。爰述往日情形為之序。
香鄰蔡德芳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