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 本草易讀
  • 汪讱庵
  • 4584字
  • 2015-11-10 18:37:54

處處有之。苗高五六尺,矬者才數寸。六七月梢間開花,有紅白黃三種。其穗圓長而尖小者,儼如青葙之穗;扁卷而平大者,儼如雄雞之冠。花大有圍一二尺者,層層卷出可愛,子在穗中,黑細光滑,如青葙子一樣。

大便血,同椿根皮丸服。(驗方第一。)糞后血,用白者炒,煎服。(第二。)下血脫肛,用白者同防風丸服。(第三。)經水不止,紅者炒末,酒下。(第四。)產后血痛,白者酒煎。(第五。)白帶,白者炒末,酒下。(第六。)赤白痢,炒,酒煎服,赤赤白白,赤白煎俱用。(第七。)赤白帶,用紅花炒末,酒下。(第八。)白帶沙淋,白者同苦壺盧燒末,酒下。(第九。)

紅花八十七

辛,甘,苦,溫,無毒。足厥陰藥也。除產后之惡露,通經脈之滯瘀。活血潤燥悉靈,止痛散腫良效。

生梁漢及西域,今處處有之。二、八、十二月皆可下種,雨后布子。初生嫩葉,苗亦可食,花,如大薊花而紅花。清晨采花。

一切腫疾,絞汁服三次。(驗方第一。)喉痹壅塞。同上。(第二。)熱病胎死,酒煎服。(第三。)胎衣不下。同上。(第四。)產后血暈,心悶氣絕,為末酒下。(第五。)耳出黃水,同枯礬末吹之。(第六。)紅花酒治六十二種風,兼治腹內血氣疼者。

胭脂八十八

起自商紂,以紅花汁凝作之。甘,平,無毒。活血脈而解豆毒,涂鵝口而滴 耳。

乳頭破裂,同蛤粉敷。(驗方第一。)小兒鵝口,白濃如紙。以乳汁合敷之。(第二。)胭脂膏同升麻煎湯去渣,于湯內揉出紅汁,再加雄黃細末調勻,涂之。治毒痘鎖眼,蒙 抱鼻,銷口銷唇,聚背燕窩疊錢。(諸方第一。)

大小薊八十九

大者生山谷之中,小者生平澤。即俗所謂刺刺菜是也。甘,平,無毒。大薊根治吐衄崩漏,兼治女子赤白之沃;葉療腸癰撲損,兼療惡瘡疥癬之。善消瘀血,尤能安胎。小薊力微,破瘀生新,保精養血。又退熱補虛,開胃下食。解胸膈之煩悶,止金瘡之血出。搗汁除夏日之熱煩,作菜療一身之風熱。

猝瀉鮮血,小薊葉取汁服。(驗方第一。)墜胎下血,小薊根葉同益母草煎服。(第二。)金瘡血出,小薊苗搗敷。(第三。)鼻塞不通,水煎小薊服。(第四。)癬癢,小薊葉取汁服。(第五。)婦人陰癢,小薊煎洗之。(第六。)

續斷九十

酒浸焙用。地黃為使,惡雷丸。辛,苦,微溫,無毒。理筋骨折傷,治崩中漏下。破瘀血而止腰痛,暖子宮而縮小便。

漏胎遺精之疾,腸風血痢之 。為胎產要劑,亦外科良藥。

所在山谷皆有。苗干四梭似苧麻,葉兩兩相對。四月開花似益母花,根如大薊。自漢以后,皆以大薊為續斷,相承久矣。又曰色赤而瘦,折之有煙塵起者為良,川產者為勝。

血痢不愈,為末二錢,入平胃散兩,水煎服。(驗方第一。)產后諸疾血運,心悶煩熱,氣欲絕,心頭硬,乍寒熱,水煎服。(第二。)

漏蘆九十一

甘草拌蒸干用。連翹為使。苗根皆可。咸,寒,無毒。入足陽明經。散熱解毒,通經下乳,排膿止血,續筋長肉。疽痔瘡瘰皆療,生喬山山谷,曹,兗、汴東及秦、海諸州皆有之。苗類油麻,高六七尺,秋深黑枯如漆。

采時用苗,八月采根。

冷勞瀉痢,一兩,艾葉四兩,醋熬膏丸之。(驗方第一。)產后帶下。同上。(第二。)白禿頭瘡,燒灰,豬油合敷。(第三。)

苧根九十二

甘寒而滑,無毒。瀉熱散瘀,補陰潤燥。治天行熱疾,大渴大狂;療胎動下血,熱淋血淋。

貼丹毒而愈骨哽,療金瘡而平折傷。

閩、蜀、江、浙、曹、兗諸州皆有之。

產后腹痛,以苧皮按腹上。(驗方第一。)痰哮咳嗽,苧根焙末,生豆腐蘸食良效。如未痊,可再以豬肉二三片蘸食甚效。(第二。)小便不通,為末,同蛤粉新水下。(第三。)血淋熱淋,苧麻煎服,大妙。(第四。)肛門腫痛,搗爛坐之良。(第五。)癰疽腫痛初起者,搗敷之。(第六。)五色丹毒,煎汁浴之。(第七。)雞魚骨哽,取汁灌之。(第八。)

大青九十三

甘,咸,大寒,無毒。除時疾之大狂,消陽毒之發斑。療血痢而息黃膽,平丹毒而解喉痹。

處處有之。高二三尺,莖圓,葉長三四寸,面青背淡,對節而生。八月開小紅花成簇,結實

胡蘆巴九十四

酒浸炒用。味苦,大溫,無毒。補命門,暖丹田。治冷氣疝瘕,療寒濕香港腳。腹脅脹滿之寒,面色青黑之陰。

出廣州,或云種出海南諸番,其國中蘿卜子也。舶客將種蒔于嶺外亦生,然不及番中來者。

腿膝痛,行無力,同故紙、木瓜丸服。(驗方第一。) 冷氣疝瘕,酒制蘆巴、蕎麥炒研面各四兩,小茴一兩炒,丸服。大便下白則愈。少腹冷痛是也。(第二。)沉香內消丸 沉香 木香 蘆巴 小茴酒丸服。治偏墜痛或小腸疝氣。(諸方第一。)

馬藺子九十五

炒用。治疝醋炒。即蠡實,北人呼為馬楝是也。甘,平,無毒。治寒疝,消水痢,平癰腫,愈瘡癤。利大小腸,止吐衄血。除婦人血氣煩悶,調婦科產后血運。經脈不止之疾,崩中帶下之 。根葉略同。

生荒野中。就地叢生,一本二三十莖,苗高三四尺。葉中抽莖,葉似韭而長濃。三月開紫白喉痹腫痛,同升麻煎,入蜜少許。(驗方第一。)水痢一切,同白面各炒,米飲下。(第二。)睡死不寤,用根取汁服之。(第三。)喉痹腫痛,喘息欲死,用根葉煎服。(第四。)小便不通,用花同茴香、葶藶炒末,酒下。(第五。)

牛蒡子九十六

酒蒸焙干,研粉用。大力子、惡實、鼠粘子。辛,苦,無毒,性降。除癮疹之風濕,解咽喉之風熱,平瘡瘍之腫毒,開腰膝之凝滯。

處處有之。三月生苗,高三四尺,四月開花成叢,淡紫色,結實如楓 而小,萼上細刺百十攢簇之,一 有子數十顆。其根大者如臂,長者近尺,其色灰黔。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浮腫咽塞,酒下末。(驗方第一。)頭痛連睛,同石膏末,茶下。(第二。)頭痛有痰,同旋花末,茶下。(第三。)咽膈壅涎,同炙草、荊穗末,湯下緩之。(第四。)喉痹腫痛,同馬藺子末服。(第五。)咽中痘疹,同桔梗、甘草煎。(第六。)風熱癮疹,同浮萍炒末,薄荷湯下。(第七。)痘熱狂,咽塞便秘,同荊穗、甘草煎。(第八。)便癰腫痛,炒末,同芒硝蜜水下。(第九。)蛇蝎蟲毒,煎服。(第十。)水腫腹大,炒末丸服。(十一。)手脂腫疼麻木,或連肩膝,同羌活末服。(十二。)

牛蒡子九十六

牛蒡根葉

苦,寒,無毒。療一切癰疽,惡瘡、杖瘡、金瘡、反花,治諸般風疾,中風、弱風、勞風、燥熱發狂,取根汁服。(驗方第一。)心煩熱恍惚。同上。(第二。)一切風疾,同生地、枸杞、牛膝浸酒服。(第三。)筋牽骨痛,同地黃、黑豆浸酒服。(第四。)面忽腫痛,用根酒煎膏,貼之,仍酒服。(第五。)頭風白屑,同葉熬稠,涂之,至明,皂角水洗下。(第六。)咽熱腫,用根煎服。(第七。)項上癭疾,用根或煎或丸。(第八。)小便不通,臍腹急痛,同生地、滑石,蜜水煎下。(第九。)瘡癤,以葉貼之。(第十。)諸瘡腫毒,取汁入米煮粥服。(十一。)積年惡瘡,以根取汁,合豬脂油封之。(十二。)漏瘡。同上。(十三。)

蒼耳九十七

炒去刺,或酒蒸。忌豬肉、馬肉、米泔。甘,苦,微溫,無毒。發表汗,散風濕,通腦頂,達足膝。浴一身之瘙癢,止四肢之拘攣。

除頭痛而去目暗,療齒痛而止鼻淵。周痹喉腫之疾,瘰 瘡疥之 。

處處有之,今多生豆田中。不見開花,秋后結子而多刺者是也。

赤目生瘡,稍加乳香為末,紙卷燒煙, 鼻止痛。(驗方第一。)婦人積乳,蒼耳七個,針扎著豆油燈上燒焦,為末,水沖服,發汗,神效。(第二。)

蒼耳九十七

莖葉

苦,辛,微寒。除大熱癲癇,去頭風濕痹,追骨髓腰膝之風毒,解中風傷寒之表邪。燒灰合脂,封疔腫之頑惡;以根煮酒,治狂犬之咬傷。疔溪毒而息毒螫,殺蟲疳而除濕 。

久瘧,酒炙,酒丸服。(驗方第一。)水腫尿澀,燒灰,同葶藶末服。(第二。)攣痹,炒末服。(第三。)牙腫痛,水煎漱吐之。(第四。)鼻淵,湯下,炒末。(第五。)目昏暗,子、莖、葉為末,合米粥丸或食。(第六。)嗜酒欲解,用蒼耳七個燒灰,投酒中服之,即不飲酒。(第七。)赤白痢,用莖熬稠去渣,入蜜熬膏服。(第八。)產后諸疾,用葉絞汁服。(第九。)鼻衄。同上。(第十。)牙動痛,用莖,以漿水煎,入鹽漱之。(十一。)一切疔腫危者,根葉搗,合童尿絞汁,冷服,日三。(十二。)反花瘡,用葉取汁服,并敷之。(十三。)大麻風,用葉為末,大楓油丸,茶下。(十四。)面上黑斑,用葉焙末,米飲下,一月愈也。(十五。)赤白汗斑,用葉搗爛,同青鹽搽之,五七次。(十六。)風瘙癮疹身癢,子、莖、葉為末,豆淋酒下二錢,外洗之。(十七。)手足腫痛欲斷,搗汁漬之,以渣敷之。(十八。)頭暈,用葉或末或蜜丸。(十九。)萬應膏 蒼耳連莖根葉,水熬去渣,再熬成膏。或貼或含化,或酒下。治一切癰疽發背,無頭惡瘡,腫毒疔癤,一切風癢, 瘡杖瘡,牙疼喉痹。(諸方第一。)

杜牛膝九十八

地黃為使。即天名精根。甘,寒,無毒。破瘀止血,殺蟲解毒,吐痰除熱,利水通淋。療腫疼之乳蛾,息急慢之驚風,敷蛇蟲螫傷,漱齒牙之疼痛,吐瘧疾之老痰,揩身癢之癮疹。

生平原川澤,江湖間皆有。嫩苗綠色,似皺葉菘芥,長則起莖。開小黃花如小菊,結實如同蒿子,最黏人衣,狐氣尤甚,炒熟則香。

杜牛膝九十八

鶴虱

天名精實也。辛,苦,有小毒。殺五臟諸蟲,療心腹蟲痛。

蛔咬心痛,時發時止,痛則面白唇紅是也。用鶴虱蜜丸豆大,每蜜湯四十丸。(驗方第一。)小兒蛔咬心痛,鶴虱為末,以肥豬肉汁下之。(第二。)大腸蟲出,鶴虱為末,水下半兩。(第三。)乳蛾癰,用杜牛膝絞汁服,以渣敷之。(第四。)急慢驚風牙緊,同上。(第五。)產后尿澀渴 ,面赤,大便瀉,行血利水不效者,以杜牛膝煎服。(第六。)

九十九

豬膏莓、火 草。苦,寒,有小毒。治腎肝風氣,療四肢麻痹。筋骨冷痛之風,腰膝無力之濕。解風濕諸瘡,金瘡惡瘡,敷蜘蠶諸傷,虎咬犬傷。

處處田野有之。節葉相對,頗同蒼耳。

瀉因風者,為末,醋丸服。(驗方第一。)癰疽腫毒,一切惡瘡。同乳香、枯礬末,每酒下

蘆根一百

甘,寒,無毒。除反胃之嘔噦,止小便之頻數。傷寒內熱最良,消渴客熱至效。

蘆筍∶利客熱煩渴之火,且利小便,解魚蟹河豚之毒,并解諸肉毒。

處處有之,多生下濕陂澤中。其狀都似竹,而葉抱莖生,無枝。花白作穗。其根浮水者不堪用。

嘔噦不止,蘆根一斤,水煎濃汁服。(驗方第一。)氣滯胸膈噎食,水煎五兩服。(第二。)反胃上氣,同茅根各二兩煎服。(第三。)霍亂煩熱,佐麥冬服。(第四。)食犬肉毒,心下堅或脹,水煎服。(第五。)食馬肉毒、食蟹魚毒、中藥箭毒。俱同上。(第六。)霍亂煩悶渴脹,水煎蘆葉服。(第七。)發背潰爛,陳蘆葉為末,用蔥椒湯將瘡洗凈,敷之。(第八。)癰疽惡肉,蘆莖灰煎膏敷之。(第九。)蘆根飲 蘆根 麥冬 骨皮 生姜 陳皮 茯苓水煎,取汗。治骨蒸肺痿。(諸方第一。)葦莖湯 蘆莖(二升,水入煎汁五升) 入桃仁(五十粒) 薏仁 瓜瓣(各半升)取二升服之,當吐膿血。治肺癰咳嗽。(第二。)

芭蕉根百零一

甘,寒,無毒。治天行之熱狂,除產后之血脹。涂癰腫結熱,療煩悶消渴。

一切腫毒,搗敷之。(驗方第一。)赤游。同上。(第二。)風熱頭痛。同上。(第三。)天行熱狂,搗汁服。(第四。)消渴煩熱。同上。(第五。)血淋痛。同上。(第六。)產后血脹。同上。(第七。)瘡口不合,取汁抹之。(第八。)

麻黃百零二

去根節。濃樸、白薇為使,惡辛夷、石葦。凡服麻黃,須避風一日。辛,溫,微苦,無毒。入足太陽膀胱,手太陰肺。解傷寒頭痛身熱,止咳嗽上氣喘息,去營中之寒邪,泄衛中之風熱。治風濕之身痛,療寒濕之香港腳。理溫瘧而破癥結,開毛孔而通九竅,平疹痹而去麻木,消斑毒而退痰哮。目赤腫痛之疾,水腫風腫之 。有汗者勿用。

生晉地及河東,立秋采。鄭州、鹿臺、關中沙苑等處皆有之。梢端有黃花,結實如百合瓣而小。凡煎宜去上沫再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五家渠市| 牙克石市| 西林县| 新邵县| 邯郸县| 浮山县| 宜春市| 钟山县| 定结县| 拜泉县| 重庆市| 应用必备| 沐川县| 玉田县| 临江市| 普定县| 晴隆县| 三原县| 平山县| 莱州市| 盐亭县| 昔阳县| 濉溪县| 湘潭市| 三台县| 南平市| 长葛市| 亳州市| 崇左市| 北流市| 葫芦岛市| 普定县| 夏津县| 尉氏县| 龙井市| 万全县| 水富县| 崇阳县| 东海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