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分別賢圣品(八十三頌)

已說煩惱斷  由見諦修故

見道唯無漏  修道通二種

諦四名已說  謂苦集滅道

彼自體亦然  次第隨現觀

苦由三苦合  如所應一切

可意非可意  余有漏行法

彼覺破便無  慧析余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將趣見諦道  應住戒勤修

聞思修所成  謂名俱義境

具身心遠離  無不足大欲

謂已得未得  多求名所無

治相違界三  無漏無貪性

四圣種亦爾  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后業  為治四愛生

我所我事欲  暫息永除故

入修要二門  不凈觀息念

貪尋增上者  如次第應修

為通治四貪  且辯觀骨瑣

廣至海復略  名初習業位

除足至頭半  名為已熟修

系心在眉間  名超作意位

無貪性十智  緣欲色人生

不凈自世緣  有漏通二得

息念慧五地  緣風依欲身

二得實外無  有六謂數等

入出息隨身  依二差別轉

情數非執受  等流非下緣

依已修成止  為觀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觀身受心法

自性聞等慧  余相雜所緣

說次第隨生  治倒故唯四

彼居法念住  總觀四所緣

修非常及苦  空非我行相

從此生暖法  具觀四圣諦

修十六行相  次生頂亦然

如是二善根  皆初法后四

次忍唯法念  下中品同頂

上唯觀欲苦  一行一剎那

世第一亦然  皆慧五除得

此順決擇分  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  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  第四女亦爾

圣由失地舍  異生由命終

初二亦退舍  依本必見諦

舍已得非先  二舍性非得

暖必至涅槃  頂終不斷善

忍不墮惡趣  第一入離生

轉聲聞種性  二成佛三余

麟角佛無轉  一坐成覺故

前順解脫分  速三生解脫

聞思成三業  殖在人三洲

世第一無間  即緣欲界苦

生無漏法忍  忍次生法智

次緣余界苦  生類忍類智

緣集滅道諦  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  名圣諦現觀

此總有三種  謂見緣事別

皆與世第一  同依于一地

忍智如次第  無間解脫道

前十五見道  見未曾見故

名隨信法行  由根鈍利別

具修惑斷一  至五向初果

斷次三向二  離八地向三

至第十六心  隨三向住果

名信解見至  亦由鈍利別

諸得果位中  未得勝果道

故未起勝道  名住果非向

地地失德九  下中上各三

未斷修斷失  住果極七返

斷欲三四品  三二生家家

斷至五二向  斷六一來果

斷七或八品  一生名一間

此即第三向  斷九不還果

此中生有行  無行般涅槃

上流若雜修  能往色究竟

超半超遍歿  余能往有頂

行無色有四  住此般涅槃

行色界有九  謂三各分三

業惑根有殊  故成三九別

立七善士趣  由上流無別

善惡行不行  有往無還故

經欲界生圣  不往余界生

此及往上生  無練根并退

先雜修第四  成由一念雜

為受生現樂  及遮煩惱退

由雜修五品  生有五凈居

得滅定不還  轉名為身證

上界修惑中  斷初定一品

至有頂八品  皆阿羅漢向

第九無間道  名金剛喻定

盡得俱盡智  成無學應果

有頂由無漏  余由二離染

圣二離八修  各二離系得

無漏未至道  能離一切地

余八離自上  有漏離次下

近分離下染  初三后解脫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粗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不動盡智后  必起無生智

余盡或正見  此應果皆有

凈道沙門性  有為無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脫道及滅

五因立四果  舍曾得勝道

集斷得八智  頓修十六行

世道所得斷  圣所得雜故

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

于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三依欲后三  由上無見道

無間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

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脫

后不時解脫  從前見至生

有是先種性  有后練根得

四從種性退  五從果非先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后  利中后鈍三

一切從果退  必得不命終

住果所不為  慚增故不作

練根無學位  九無間解脫

久習故學一  無漏依人三

無學依九地  有學但依六

舍果勝果道  唯得果道故

七聲聞二佛  差別由九根

加行根滅定  解脫故成七

此事別唯六  三道各二故

俱由得滅定  余名慧解脫

有學名為滿  由根果定三

無學得滿名  但由根定二

應知一切道  略說唯有四

謂加行無間  解脫勝進道

通行有四種  樂依本靜慮

苦依所余地  遲速鈍利根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

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

此實事唯十  謂慧勤定信

念喜舍輕安  及戒尋為體

四念住正斷  神足隨增上

說為慧勤定  實諸加行善

初業順決擇  及修見道位

念住等七品  應知次第增

七覺八道支  一向是無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于二種

初靜慮一切  未至除喜根

二靜慮除尋  三四中除二

前三無色地  除戒前二種

于欲界有頂  除覺及道支

證凈有四種  謂佛法僧戒

見三得法戒  見道兼佛僧

法謂三諦全  菩薩獨覺道

信戒二為體  四皆唯無漏

學有余縛故  無正脫智支

解脫為無學  謂勝解或滅

有為無學支  即二解脫蘊

正智如覺說  謂盡無生智

無學心生時  正從障解脫

道唯正滅位  能令彼障斷

無為說三界  離界謂離貪

斷界斷余結  滅界滅彼事

厭緣苦集慧  離緣四能斷

相對互廣狹  故應成四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射洪县| 会理县| 潼南县| 离岛区| 永济市| 彭泽县| 大渡口区| 平陆县| 奉新县| 临武县| 三原县| 繁昌县| 万源市| 恭城| 兴城市| 漳平市| 台山市| 华坪县| 保亭| 宁陕县| 昭平县| 思南县| 隆子县| 酒泉市| 克拉玛依市| 保靖县| 博兴县| 河津市| 嘉义县| 鄯善县| 隆昌县| 五寨县| 麻江县| 西安市| 泰安市| 嵊泗县| 桃园县| 寿宁县| 通江县|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