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簡單不等于容易,做好小事不簡單(2)
- 把工作做到極致:做最好的執行者
- 墨墨
- 4642字
- 2016-01-08 10:48:30
對很多事情來說,執行上的一點差距,往往會導致結果上出現很大的差別。有管理專家說:“從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戶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
某地產公司老板回憶,有一次,他和一家外資公司合作項目。外資公司派了一個工程師來拍項目的全景。
地產公司的老板覺得在樓上就可以拍到。但是,那名工程師硬是徒步走了兩千米爬到一座山上去拍。
事后,地產公司老板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難道不覺得這樣很麻煩嗎?
他只回答了一句:“回去董事會成員會向我提問,我要把這整個項目的情況告訴他們才算完成任務,不然就是工作沒做到位。”
這件事讓地產公司的老板很觸動,自此,他把這位工程師的話記在心底,便時常對人說:“要做什么事,就要做到位,不讓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只有做到100分才是合格,99分都是不合格,60分就是次品、半次品。”
把事情做到位,不是多么高的標準,只是一般的標準。然而,你知道這個一般標準的價值嗎?
你“差不多”一下,他“差不多”一下,每個人相差一點點,積累起來就形成了企業效益之間巨大的差距。而每個企業相差一點點,積累起來就成了國家之間的大差距。
當你抱怨自己的薪水太低時,當你感嘆中國企業無法跨入世界頂級行列時,當你對中國經濟充滿擔憂,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憂慮時,你是否意識到,“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其實這些巨大的距離正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點點“差不多”造成的?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把事情做到位,不再“差不多”,那么不僅個人能夠進步,企業也會有大發展,自然國家也會有發展。
若你沒有進步,不妨捫心自問:我的工作做到位了嗎?
問題要一次性解決,不能半途而廢
有位地毯商人,看到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塊,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遠處,地毯又隆起了一塊,他再次把隆起的地方弄平。
不一會兒,在一個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塊,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他試圖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看到一只老鼠溜出去為止。
看到這個小故事,讓人想起做事時的一些常見現象:很多人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從系統的一個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個大問題里面的一小部分。用俗話說就是“指一指,拜一拜,不指便不拜”。
某臺機器壞了,負責維修的師傅只是做一下最簡單的檢查,只要機器能正常運轉了,事情就算做完了。他們不再對機器做一次徹底檢查,等到機器再次出現問題,又再進行一次簡單的檢查和維修。搞定了,便再次罷手。直到機器出現了重大問題,造成了嚴重的后果,這個時候才會引起人們的警覺。然而,到了那時,一切都已經太遲。
很顯然,這種只滿足于小修小補的態度,如果不轉變將會給公司和個人帶來巨大的損失。
為什么不能將問題一次性解決呢?難道不知道問題積累,最終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嗎?
或許你覺得,很簡單的東西,沒有必要做得那么詳細、那么徹底;又或許你覺得,那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但是,當你總是埋怨問題多如牛毛,總是要花時間反復地去解決問題的時候,是否想到其實這些問題原本是歷史遺留的,若以前能一次性解決,斷了根,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手忙腳亂了。
這就好比一個人因頭疼到醫院看病,醫生只是暫時為他消除了頭痛,而沒有徹底檢查,找出根源一樣。很明顯,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
一次性解決問題,并不是浪費時間做無用功。比如建一棟樓房,有的開發商可能只顧著把樓房建好,其他的事情因為不屬于自己管,便根本不予理會。結果,等到需要鋪水管或電線的時候,再一次次修改樓房。而另外一些開發商則不會這樣,他們在修建樓房的開始就已經把污水管道、水管、電線都預設好了。
很明顯,第二種要好于第一種,試問誰愿意將做好的事情,再來一次返工呢?
做任何工作都是這樣,從一開始就想著一次性徹底地解決問題,顯然要比事后查漏補缺,重新返工要好得多。
但是,現在很多人卻總把工作做了一會兒,或是只完成工作的某個部分,就把工作撂下了放在一邊。這樣的習慣非常不好。
對員工而言,有始無終的工作惡習最具破壞性,也最具危險性。它會吞噬一個人的進取心。人一旦養成了有始無終、半途而廢的壞習慣,就永遠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務。
事實上,我們不僅不能有始無終、半途而廢,相反,還要將問題一次性解決,并且解決妥當,把事情一次性做對。
一次性解決問題,并不是盲目地解決,絕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就算你很忙,也有必要停下來思考一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做到位。
某工程隊正施工的時候,大家都緊張地工作著。這時,一位師傅需要一把扳手。他轉身叫過徒弟:“去,拿一把扳手。”
徒弟聽了吩咐,飛奔而去。過了半天,徒弟氣喘吁吁地跑回來,手里拿著一把巨大的扳手。
師傅一看,并不是自己需要的扳手,生氣地說:“誰讓你拿這么大的扳手?”
徒弟很委屈。這時,師傅才恍然想起,自己叫徒弟拿扳手時,似乎并沒有告訴他扳手具體的大小和位置。
這位師傅明白了:產生問題的根源在于自己沒有明確告訴徒弟做事的具體要求和途徑。如果師傅當初把事情吩咐清楚,這件事情一遍就能搞定。當然,這件事不能全怪師傅,徒弟也有責任,就是在做事之前,沒有向師傅問清楚。
所以,他們只好再來一次,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也影響了工作效率。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一次性把事情做對確實很重要,因為它事關工作效率。
別小看這樣的小事,實際上很多工作就是因為這樣被耽誤的。所以,在做事的時候,我們不僅要一次性解決問題,還要爭取一次性把問題解決到位,把事情一次性做好。
這當然有難度,不過,這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那么,怎樣才能把問題一次性解決,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呢?
首先,要有責任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有始有終。即使能力平平,也要有責任感。當一個人能在強烈的責任心下做事時,一定會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
其次,要專注如一,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專心致志。套用一句俗話,就是“做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第三,擁有真才實學,有真本領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對。有才學才能解決問題,做好事情,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否則最多只能把事情做完,而不是做對做好。
總而言之,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拖拖拉拉,只滿足于小修小補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把問題一次性解決,不留任何后患。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一次性解決問題,一次性把事情做對。這才是做好事情的原則。
做好事情并不難,難的是認真的態度
不少人覺得,要做好事情,最重要的是講求方式方法。其實不然,事情是否做得好,最主要的還是要看態度。
態度認真,再難的事情,也有迎刃而解的一天;反之,若態度不認真,即便方法再好、項目再大,也難免有錯漏。
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有必要知道這樣一個道理:無論事情好壞,誰做誰負責。
老板手下有名泥水匠,技術水平很高,工作非常勤奮,后來因為年歲已高,便向老板請辭。老板對他依依不舍,便向他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他能再建造一所房子。
泥水匠答應了。因為著急退休,他很快就把房子建好了,然后再次來找老板請辭。
老板知道無法挽留他,便說:“也罷,這么多年你一直幫助我,我沒有什么好回報的,你最后建的這座房子就送給你養老用吧。”
泥水匠聽了,心中懊悔萬分。原來他覺得自己馬上就要退休了,在建房時不夠認真,那座房子建得實在很差勁。
很明顯,泥水匠是一位好員工,他以往的工作是可以肯定的。這一點,從他提出要離開而老板對他的依依不舍之情中就可以看出來。
然而,當老板交給他最后一項工作時,他卻沒有好好把握,確切地說他沒有用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工作,所以最后只有自己去承受惡果。
不只建房子是這樣,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若不認真,我們都只有自己去承擔責任。當你面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時,你是否知曉結果其實就是你的“房子”?
有的人因為事情簡單,或者事情不大,便不認真對待,以為可以敷衍了事,卻不知即便是小事、小任務,沒有認真的態度,也很難辦好。
相反,若是能夠認真辦事,即便是小事情,也能做出大成果。
有個叫戴維斯的小伙子,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做小職員。不過,他的名氣很大。原因就在于,他與顧客交往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這樣幾個字:“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
不僅是在名片上,在書信及收據上,戴維斯也堅持這樣做。只要簽了自己的名字,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因此,他被很多人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是沒人叫了。
這件事讓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了,洛克菲勒很驚訝:“沒想到我們公司竟有這樣的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
于是,洛克菲勒特別邀請戴維斯共進晚餐。
后來,洛克菲勒卸任,戴維斯就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在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這只不過是一件小事情,嚴格說來,這件小事不在戴維斯的工作范圍之內,但是戴維斯做了,并認真地堅持著這樣做。
最終,戴維斯獲得了賞識。在標準石油公司里,有才華、能力在戴維斯之上的人肯定還有不少,可是最后,只有他當了董事長。為什么?
顯然,并不是因為他寫了那幾個字。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他認真的態度,即便是對待小事也一樣的認真。
對于這樣認真的人,有哪個公司不需要,又有哪個上司不喜歡呢?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缺乏認真的態度,尤其是面對簡單的小事、小任務時,常常抱有一種輕視的態度,要么不愿意去做,要么馬虎了事。或者習慣于拖拉,如果沒有人過問,做事就隨心所欲:心情好了,可能做得好一些,動作快一些;沒心情了,那就完全相反了。
這種不認真的行為和不端正的態度,將讓你失去成功的機會。
人生最難得的就是認真,只要認真,何事不可成?企業最難得的就是認真的員工,無論是高管,還是普通職員,若有認真的態度,何愁企業不發展?
做事也是如此,只要認真,還怕事情做不好嗎?
珀杜飼養集團公司是美國四大家禽公司之一,董事長弗克蘭·珀杜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回顧自己成功的商業歷程時,他說:“在我10歲時,爸爸給了我5只小雞,讓我養,我特別高興。在我的照料下,這幾只小雞日漸成長,比爸爸養的雞還要好。而且,我還發現了一個養雞的小秘密,當在一只雞籠里關的小雞少了時,小雞吃得就多,成長就比較快;但是太少了又浪費雞籠。經過反復的驗證,我發現每只籠子里養9只小雞是最合適的。”
父親認為弗克蘭·珀杜做得比自己好,等他長大之后,便把所有的家業交給了他。果然,在弗克蘭·珀杜的經營之下,珀杜飼養集團公司成了行業中的領導者。
弗克蘭·珀杜能夠成功,和他做事的認真態度是密不可分的。就算在小事上也那么用心,這樣的人遲早都能成大氣候。
有句話說得好:態度決定水平。無論做什么事情,不管事情大小,都應該有認真的態度,絕不能掉以輕心,哪怕做的工作在別人看來很卑微,可若能認真起來,也能做出一番不凡的成績。
不要因為事小便不認真;不要因為任務簡單就馬虎了事。不要過分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做事的重要性。與其渾渾噩噩、胡思亂想,浪費生命與時間,不如認真地對待眼前的每一件瑣事,做好每一件小事。
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不怕你專心,就怕你分心。縱使你有三頭六臂,也很難面面俱到,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功,想東想西,人浮于事,還不如集中精力,認真做好眼前的事情。
優勝劣汰是法則,做好小事也是競爭力
在這個時代,做什么事都要講求競爭。你不競爭,就無法進步,而無法進步則會被淘汰。須知,優勝劣汰,是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無法應對激烈的競爭,就意味著無法生存。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有了競爭,才有發展。
做小事也同樣有競爭力。在企業管理中,有專家就提到一個詞:細節競爭力。他們認為,競爭力往往體現在細節上,能把小事做好,才是競爭力的完美體現。
就拿呼叫中心來說,這是一個腦力與勞動力密集結合的產業,提高運營效率,優化流程是有效控制成本,提高運營績效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