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不尊重使教育打折(4)

一個會“頂嘴、辯解”的孩子,頭腦中往往已經開始建立是非、善惡的標準,因此,才顯示了不唯命是從、求實明理的思想特質。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還要用高壓政策要求孩子與自己的觀點一致,就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唯唯諾諾的性格。

事實上,對于某一個問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部分觀點必定會與父母的思維有差異,這并不是壞事。相反,正因為孩子的觀點與父母不同,才顯示出孩子思想的獨立性,證明了孩子的思想正走向成熟。而在“教官式”父母教育下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非常容易受到誘惑。因為在他們小時候,從來不被允許做任何決定,而是被訓練成為聽從命令的人。因此,等這些孩子長大了,指導他們的思想行為的模式沒有變,他們仍然習慣聽命于自己以外的聲音。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成為可悲的盲從者。

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總是命令孩子遵從你,也不要總是把自己的想法賦予孩子,讓孩子去做他不感興趣的甚至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只要他們不犯很大的錯誤,就應該讓他們自由發展。

善用“對不起”的藝術

一般來說,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習慣通過正面行為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范,引導孩子走正確的道路。然而,家長并不能每時每刻都做對事情,有時也會犯錯誤,尤其是面對孩子時,往往會有一些錯怪孩子的行為。這個時候就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應不應該向孩子道歉?

對于這個問題,多數家長都沒有放在心上,他們認為孩子很快就會忘記曾經的傷害,根本就不會有什么影響。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巴爾扎克曾經說過:“兒童對于管教他們的人的錯處,感覺像貓一樣靈敏,他們非常清楚別人是愛他們還是勉強容忍他們。”

有調查顯示,孩子們最討厭家長的“罪狀”就是做錯事卻不肯認錯!這恰恰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家長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是,有的家長認為:“我是長輩,就是不對也沒什么。”

有的家長對孩子既沒有悔意,也沒有歉意;有的家長顧慮重重,認為向子女承認錯誤會失去做家長的尊嚴和權威。說到底是家長沒有擺正自己和孩子的位置,忽略了對他們的尊重。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如果從不向孩子承認自己的缺點、過失,孩子就會產生“父母實際上總是出錯”的觀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家長充滿懷疑;相反,如果家長能鄭重地向孩子道歉,孩子就會懂得承認錯誤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不僅可以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還能讓他體會到被別人原諒的感覺。

所以,當父母的行為傷害了孩子,讓孩子內心感到難過時,父母一定要勇于向孩子說“對不起”,以撫平他們不滿的情緒,讓他們得到尊重。

著名詩人、民主戰士聞一多有一次因為心煩,出手打了小女兒。這一幕恰好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見了,他一下子就跑到了聞一多與小妹之間,攔住了爸爸的手。

這個小男孩義正詞嚴地批評父親的野蠻行為,說:“爸爸,你自己是搞民主運動的,天天講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動手打人呢?”

聞一多聽后,先是一愣,接著就安靜地坐了下來。

他沉思了一會兒,走到兒子立雕面前,嚴肅認真地說:“我錯了,不該打小妹。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所以我也這樣對待你們。但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的孩子。”

這樣的道歉無疑使父親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顯得特別高大,并能讓孩子學會道歉、明辨是非,從而真正地理解尊重的內涵,進而引導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西班牙有一個叫卡哈的男孩,他小時候非常調皮。13歲那年,他運用所學的物理與化學知識造了一尊大炮。他決定試著發射一下,沒想到那尊大炮真的響了,還把鄰居家的孩子打傷了。這個禍闖得太大了,卡哈因此被罰款和拘留。

身為外科醫生的父親對于卡哈的行為十分震驚,等卡哈從拘留所出來時,他的怒氣還沒有消。

父親先是狠狠地訓斥了卡哈一頓,并對他做出了嚴酷的懲罰——責令他停止學業,學補鞋子。

這樣的懲罰等于把卡哈的前途與人生全部毀掉了,對于卡哈來說,這比失去生命還要痛苦。

后來,父親也越來越覺得這個處罰過于嚴厲。孩子闖了禍是要管教,但也不能因此而斷送他的一生。

父親思慮再三,終于決定從補鞋鋪接回卡哈。

當他看到穿著破鞋、全身臟兮兮的兒子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一把摟住卡哈深情地說:“我做得不對,我向你道歉。我不該因為你闖了一次禍而中斷你的學業。從現在起,你就繼續學習吧,你會有出息的!”

卡哈聽了父親的話,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經過這件事情之后,卡哈變得謹慎認真起來,他潛心學習骨骼學,并成為舉世矚目的神經組織學家,榮獲了諾貝爾獎。這個闖下大禍、最終被父親原諒的男孩后來被稱為“西班牙王國上空的一顆光輝燦爛的巨星”,他的全名就是拉蒙·依·卡哈。

千萬不要忽視一句“對不起”的作用。道歉、認錯是誠實的體現,而誠實又是成長進步的第一階梯。要使孩子健康成長,家長犯錯誤時就要勇于向孩子說“對不起”。

當然,認錯并不是隨隨便便說一聲“對不起”,尤其是對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小孩道歉時,態度更應溫和、委婉,要用接納、關懷的眼神面對孩子,坦誠地和他們溝通,可以溫柔地摸摸他們的頭或給他們擁抱。

當然,每個小孩接受道歉的方式都不盡相同,但無論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你發自內心的善意和關愛。

總之,當父母發現自己對孩子的態度過分嚴厲時,或者從孩子的言行中明顯感覺到他的自尊心受傷時,你不妨放下架子,向孩子認個錯。

勿入男孩的私人空間

男孩進入青春期后,許多父母發現孩子漸漸“遠離”了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與父母傾心交談。為此,不少父母疑神疑鬼,總認為孩子有什么事情瞞著自己,心中始終不踏實,其實,這是不必要的。

隨著孩子逐漸走向成熟,他也會交朋友,也會有自己的興趣、秘密,會渴望有一個自由的空間,這是一種正常的需要。當你的孩子開始懂得隱藏自己的心事,就表明他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這個時候,他內心里最渴望的不是家長的干涉,而是家長對自己成長的認可與尊重。

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長都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夠做到開明地教孩子。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怕孩子走錯路,因此常常自作主張,對孩子的個人空間肆意侵擾、橫加干涉,根本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

每當孩子回家,有些家長就質問孩子,比如在學校發生了哪些事情,老師布置了多少作業;和哪個同學一起回家,一起玩耍;甚至和同學通個電話也要問清楚對方的名字,說了什么話,是什么關系等。對此,孩子不勝其煩,他們認為家長不信任他們,不尊重他們的“隱私權”,于是開始躲避家長,許多事情都對家長保密。面對孩子刻意的躲避行為,家長反而更加迫切地想要了解孩子的一切,于是采取許多“偵破”手段。

有一天早晨,亮亮背起書包趕去上學,剛剛走出家門,忽然想起作業本沒有放進書包里,于是,他轉身往家跑。

當亮亮掏出鑰匙打開門,看見媽媽正從自己的房間里走出來,臉上顯出不自然的神色。

他并沒有太在意,便走進房間去拿作業本。一推開門他愣住了,只見自己書桌的幾個抽屜都敞開著,日記本、玩具、同學們送的生日禮物都堆在桌子上。

亮亮一下子明白了,肯定是媽媽干的。

他跑出房間,生氣地問媽媽:“你為什么翻我的抽屜?”

沒想到,媽媽比他還生氣:“怎么了?我看看兒子的東西還有錯嗎?”

“可是,你沒有經過我的允許,這是不尊重我!”亮亮聽了,更加氣憤了。

“小小年紀懂什么尊重啊,別忘了我是你媽媽,還要你來允許?快去上學吧!”媽媽毫不在乎地說。

亮亮聽后,一聲不吭地背起書包上學去了。等到下午放學,他便買了一把鎖,回到家后,亮亮就把書桌的抽屜上了鎖。事后好一陣子,亮亮都悶悶不樂。自此以后,他即便心里有事,也很少和媽媽交流了。

實際上,有些家長往往存在心理偏差,他們片面地認為只有將孩子放在自己嚴密的監督之下才放心,一是怕孩子不聽話有什么越軌行為,二是怕孩子遇到什么危險,無法得到及時的幫助。可是,他們沒想過,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與隱私,也渴望有自己的空間,沒有誰會希望自己的生活總是被干涉。優秀的家長會與孩子交流而不是干涉,會給孩子幫助但不會企圖控制他們,會為孩子預留空間但不會完全放手。

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他們也有自尊,有自己的人格,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尊重。而家長只是孩子的顧問,不是代理人,更不是操縱者。

不要嘲笑男孩的理想

每個人都有理想,只不過有的人理想比較渺小,而有的人理想比較遠大。可是,無論如何,每個人的理想都應該得到尊重,因為尊重他人的理想就等于在延續他人的希望。

然而,在教育過程中,有些家長偏偏對孩子的理想大肆嘲笑,甚至橫加打擊,根本就沒有把孩子的理想放在心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理想不切實際、荒誕不經。其實孩子們對自己的理想往往是非常執著的,即便長大以后,經歷了許多風雨,回過頭來,他還會記得自己當初的理想。

有個小男孩,考試得了第一名,老師獎給他一本《世界地圖》。他非常高興,放學跑回家后就開始研究這本《世界地圖》。

他一邊為家人燒洗澡水,一邊在爐邊看地圖,當他看到埃及地圖時,心中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到埃及去。

他的頭腦中浮現出埃及的一切:金字塔、埃及艷后、尼羅河、法老王,還有很多神秘的東西……

他沉浸于浮想聯翩之中,一時間忘記了添柴。

他正入神的時候,突然一個人影從浴室里閃了出來,并大聲對他喊道:“你在干什么?”

他抬頭一看,原來是爸爸,他說:“我在看地圖!”

爸爸很生氣,說:“爐火都熄了,還看什么地圖!”

小男孩說:“我在看埃及的地圖。”

爸爸跑過來打了他兩個耳光,大聲說道:“趕快去生火!看地圖有什么用!”

小男孩忍痛倔強地說:“我要去埃及!”

爸爸一愣,但隨即回過神來,把他踢到了火爐旁邊,然后用很嚴肅的表情跟他講:“我向你保證,你這輩子也不可能到那么遙遠的地方去!趕快生火。”

看著爸爸嚴峻的臉,小男孩呆住了,心想:“爸爸怎么給我這么奇怪的保證?我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嗎?”

不,長大以后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埃及!小男孩下定了決心。

20年后,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大了,成為一個大老板。他第一次出國就去了埃及,朋友問他:“埃及還沒有開放觀光,那里的生活條件也不好,你為什么要去那里?”

他鄭重其事地說:“因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證。”

當他站在埃及的土地上,看到那一座座金字塔時,他想起了20年前的地圖和父親的訓斥,便買了張明信片寫信給爸爸。

他在明信片中寫道:“親愛的爸爸,我現在在埃及,這封信就是在金字塔前面寫的。記得小時候,你打我兩個耳光,踢我一腳,保證我不可能到這么遠的地方來。可是,我現在就坐在這里給你寫信。”

一個人的理想不需要別人的保證,沒有人能夠提前預知自己是不是一個偉人,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個人最初的夢想,其力量是巨大的。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小時候作出的決定,即便在當時看起來是那么不切實際,如果你能夠尊重孩子的理想,并給予鼓勵與支持,那么孩子最終會因理想爆發非同尋常的力量。

在很小的時候,喬丹就有了自己的籃球夢。一天,他把自己的夢想告訴母親,母親聽了小喬丹的理想,并沒有譏笑他,而是對他大加贊賞,為他有了自己的夢想向他祝賀,鼓勵他向籃球明星學習。

不僅如此,自此以后,母親還經常抽出時間和小喬丹一起欣賞報刊上籃球隊員們馳騁球場、飛身灌籃的矯健身影和颯爽英姿。同時,她建議小喬丹把那些花花綠綠的圖片剪下來,貼到房間的墻上去,這樣,小喬丹就可以與偶像們朝夕相伴了。

孩子的夢想是世界上最具價值的珍寶,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巨大的牽引和激勵作用。家長不要對孩子的夢想不屑一顧,甚至大潑冷水。記住,一個沒有夢想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因此,請尊重孩子的理想,并時刻呵護孩子的理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阜平县| 武强县| 宁南县| 靖江市| 阜南县| 芜湖市| 南雄市| 常德市| 凤冈县| 涪陵区| 扎囊县| 图木舒克市| 天长市| 吕梁市| 博客| 尚义县| 镇巴县| 云阳县| 容城县| 桃源县| 容城县| 阳信县| 峡江县| 松江区| 敦煌市| 古田县| 密云县| 汕尾市| 隆子县| 新源县| 丹巴县| 昌乐县| 平乐县| 株洲市| 琼中| 通河县| 沧州市| 南安市| 临洮县|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