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8章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咸陽市五牛分商鞅(1)

  • 東周列國志
  • (明)馮夢龍
  • 3424字
  • 2016-01-06 16:59:37

話說龐涓與太子申領兵攻韓,行到外黃,有位名叫徐生的老百姓求見太子申。太子申問:“先生要見我,不知有何指教?”徐生答:“臣有一計可使太子百戰百勝,太子想知道嗎?”申說:“請先生指教。”徐生問道:“太子認為這世上還有比魏國更富強的國家,比魏王更崇高的權位嗎?”申答:“沒有。”徐生又說:“現在太子親自領兵攻韓,如果成功,將來也不過是繼位為王,執掌魏國,萬一失敗,太子可怎么辦呢?沒有兵敗的危險,又有稱王的榮耀,這就是小人所說的百戰百勝之計。”申說:“我已明白先生的話了,我明日就班師回國如何?”徐生搖頭說:“太子雖肯聽從小人的勸說,但也未必行得通。俗話說一人遭烹,眾人食羹,現在想吞吃太子的肉羹的人很多,太子現在想撤軍回國,人家又怎肯聽從你的話?”徐生說完辭去。太子想下令班師回國,龐涓說:“大王將三軍交給太子,如今未見勝敗,太子就匆匆下令撤軍,這與戰敗脫逃又有什么不同?”眾將也都不想就此班師。

太子申無奈,只得下令三軍繼續深入,攻到韓國都城。韓哀侯派人向齊國告急,求齊國出兵救援。齊宣王召集群臣商議,問道:“救援韓國與不救援韓國,兩者哪個更有利?”相國騶忌不主張出兵,田忌、田嬰主張出兵,獨有孫臏一人默然無語。宣王問:“軍師一言不發,是不是認為救與不救都對我齊國不利?”孫臏答道:“正是。魏國自恃強大,前年攻趙,今年伐韓,自然也不會放過我們齊國。若按兵不救,等于束手將韓國送給魏國,白白使魏國勢力增強,因而不救不行;魏國剛剛與韓國交戰,在韓國未敗之前出兵救它,等于替韓國承受戰爭,我們損兵折將,韓國反而會坐享其安,因而出兵援救也不利。”宣王問:“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處之?”孫臏答道:“為齊國考慮,應該先答應出兵救韓,韓國知道齊國將去救援,必會全力抗敵,魏國也必會全力攻韓。我們等雙方精疲力竭后,再出兵攻魏救韓,這樣出力少而功勞大,豈不比前兩者為好?”宣王鼓掌稱好。于是便答應韓國使者說:“齊國援軍早晚就到。”韓哀侯聞訊大喜,統率軍民奮力抵御,雙方交戰五、六次,韓軍都未能完全頂住魏軍的進攻。韓哀侯又派使者赴齊催行,齊宣王于是便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率戰車五百輛赴韓救援。

田忌想領兵直逼韓國都城,孫臏阻止說:“不可,不可!過去我們救趙,未到趙國就替他們解了圍,如今救韓,也不必非到韓國去不可。”田忌問他:“軍師有何計策?”孫臏答道:“排難解紛的關鍵,在于攻敵所必救,今日之計,只有用重兵直逼敵人都城才是上策。”田忌聽從其計,下令三軍齊向魏國都城進發。龐涓連戰連勝,率魏軍直逼韓國新都,這日忽然有魏國使者前來報警,說:“齊軍再次攻入我國國境,請元帥速速班師。”龐涓大驚,急忙傳令退軍返回,韓國軍隊也不追趕。孫臏知道龐涓將到,對田忌說:“三晉兵馬素來驕悍,看不起齊國軍隊,我們現在就借助他們的輕敵之心來擊敗他們。《兵法》說:‘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軍,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我軍深入魏地,現在就應該假裝怯戰的樣子,引誘他們上當。”田忌問:“怎樣誘敵呢?”孫臏說:“今日造十萬個灶坑,明后日逐漸減少,敵人見我們灶坑減少,必會認為我軍士卒怯戰,逃亡過半,他們便會急追爭利,我們就可趁其驕狂輕敵,體力疲憊之機將他們殲滅。”再說龐涓領兵向西南行進,他想到韓兵屢戰屢敗,自己眼看就要大獲全勝,沒想到又被齊兵打攪,心中不由怒火中燒。回到魏境,齊兵已經撤走,龐涓觀看齊軍扎營之處,發現灶坑很多,令人一數足有十萬,龐涓大驚說:“齊軍人數如此眾多,還真不能輕敵!”第二天,龐涓來到齊軍留下的另一處舊營,發現灶坑已減少到五萬,第三天僅剩三萬。龐涓拍手大喜道:“老天真是佑助我魏國啊!”太子申問他:“將軍還沒見到敵人影子,為何就喜形于色呢?”龐涓說:“齊人一向兵弱怯戰,現在他們來到魏國,不到三天,士卒就逃亡過半,真是不堪一擊!”太子申說:“齊人狡詐多計,將軍不可輕敵。”龐涓不聽,說:“田忌等人這次自己來送死,我定要將他生擒活抓,以雪我桂陵兵敗之恥。”當下傳令,選出精兵兩萬,與太子申分為兩隊,兼程追擊,又令龐蔥率后軍慢慢跟進。孫臏派人打探龐涓的消息,探子回來報告:“魏兵已過沙鹿山,如今正不分晝夜地兼程前進。”孫臏屈指計算,料定敵人在日暮時分必到馬陵。那馬陵道在兩山中間,山高谷深,正好埋伏兵馬。孫臏將一棵大樹留下,命令士卒將其他樹木全部砍倒,堆放堵塞在路上,又把剩下的那棵大樹朝東一面的樹皮刮掉,用黑煤在上面寫下“龐涓死此樹下!”六字,上面橫批四字:“軍師孫示。”同時命令部將袁達、獨孤陳各選弓弩手五千在附近埋伏,吩咐他們:“只等樹下有火光出現,就一齊放箭。”孫臏又令田嬰領兵一萬,在離馬陵道三里處埋伏,只等魏軍進入山谷,便從后面截殺,自己則和田忌領兵遠遠扎營,準備接應。

龐涓領兵一路追擊,他打聽到齊軍剛過不久,恨不得一步趕上。來到馬陵道時,正好日落西山,這時是十月下旬,天上也沒有月光。前哨來報:“前面樹木阻住道路,難以前進。”龐涓怒斥說:“齊兵怕我追擊,這才使此計阻止我軍。”正想指揮手下軍士搬木開路,忽然看見前面大樹樹皮被人剝下,上面隱隱有字跡,但卻因天色昏黑,看不清楚。龐涓命軍士點火照亮,眾士卒一齊點起火把,龐涓在火光映照下,看清了樹上的字,他大驚叫道:“我又中了孫臏的計謀!”急忙轉身下令撤退。龐涓話音未落,隱藏四周的袁達、獨孤陳兩軍已是萬箭齊發,箭如聚雨,魏軍軍中大亂。龐涓身受重傷,他料定自己無法脫身,于是長嘆道:“我從前不殺孫臏,今日終使這小子名揚天下了!”遂拔佩劍自刎而死。龐涓之子龐英也中箭身亡,魏軍士卒死傷更是不計其數。史官有詩道:昔日偽書奸似鬼,今宵伏弩妙如神

相交須是懷忠信,莫學龐涓自隕身!昔日龐涓下山時,鬼谷子曾說:“你必以欺人開始,以被人欺告終。”龐涓偽造假信,害得孫臏身殘佯瘋,今日也受孫臏暗算,中了孫臏減灶誘敵之計。

鬼谷子又說:“遇馬而瘁。”龐涓果然死在馬陵。龐涓從出仕魏國到中埋伏身死,總共十二年,正好應了花開十二朵之兆,由此可見鬼谷子的占卜之術真是妙不可測。

當時太子申正在后隊,他聞聽前隊誤入敵人埋伏,匆忙停兵不前,沒想到卻被田嬰領一軍從后面包抄,魏軍士卒心驚膽顫,連忙四散逃走,太子申勢單力孤,被田嬰生擒。田忌與孫臏領大軍趕來接應,三軍會合,直殺得魏軍尸橫遍野。齊軍大獲全勝,田嬰押著太子申,袁達、獨孤陳帶著龐涓父子的尸首前來獻功,孫臏親手斬下龐涓的首級,將它懸掛在車上,齊軍凱旋而歸。太子申害怕受齊人侮辱,在路上自刎而死,孫臏聞訊嘆息不已。齊軍行到沙鹿山,與龐蔥所率的后續前兵相逢,孫臏命人挑出龐涓人頭向敵軍示威,魏兵見主將已死,無心交戰,紛紛奪路逃命而去。龐蔥下車投降,田忌想將他處死,孫臏勸解說:“做惡的只有龐涓一人,與他侄兒無關。”孫臏將太子申和龐英的兩具尸體交給龐蔥,讓他回去報告魏王,說:“叫魏王速速上表歸降,否則齊國大軍再到,魏國宗廟社稷難保。”龐蔥連聲答應而去。──這是周顯王二十八年之事。

田忌等人率軍回國,齊宣王大喜,大擺宴席犒勞眾將,并親手為田忌、田嬰、孫臏等人把盞敬酒。相國騶忌想起過去私受龐涓賄賂、陷害田忌之事,心中十分愧疚,于是便托病交還了相印,齊宣王遂拜田忌為相國,田嬰為大將。齊宣王還想加封軍師孫臏,孫臏推辭不受。孫臏親手將祖父孫武子的兵法十三篇抄好,獻給宣王,說:“臣以殘廢之身,蒙受大王厚愛重用,現在臣上已報答了主上隆恩,下已洗雪了個人仇怨,心愿已足。臣所學的兵法戰策都已記載在這部書中,大王將臣留下也無用處,請大王賜臣一片閑地,讓臣茍延殘年。”宣王留他不得,于是便將石閭山封賜給他。孫臏在山中住了一年,一日忽然不見,有人說他已被恩師鬼谷子超度成仙,此是后話。武成王廟有《孫子贊》寫道:孫子知兵,翻為盜憎;刖足銜冤,坐籌運能。救韓攻魏,雪恥揚靈;功成辭賞,遁跡藏名。揆之祖武,何愧典型!齊宣王將龐涓首級掛在都城大門之上,以振國威,并派人向各國諸侯報捷,各國諸侯無不心驚,韓、趙二君尤其感激齊王援救之恩,親自前來朝賀。

宣王想與韓、趙兩國聯兵伐魏,魏惠王十分害怕,連忙派人向齊國朝賀歸附。

齊宣王約請韓、趙、魏三君在博望城會盟,三國不敢不從。此后齊宣王自恃強大,開始沉溺酒色,他令人在城中修筑雪宮,又開郊外土地四十里作為獵場,終日歌飲射獵;他寵信騶衍、田駢、接輿、環淵等文人說客,重用王驩等奸佞小人,日日從事清議空談,荒廢實政。田忌心中憂慮,多次對宣王進行勸諫,宣王不聽,田忌郁郁而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闸北区| 麻城市| 黔西县| 福贡县| 林周县| 荔波县| 平罗县| 汾阳市| 台州市| 潜山县| 新干县| 长兴县| 凉城县| 湘西| 贺州市| 金沙县| 鄢陵县| 金秀| 西和县| 泽州县| 永德县| 云梦县| 阿拉善盟| 乐东| 沙坪坝区| 新化县| 监利县| 准格尔旗| 德格县| 仪征市| 高淳县| 武定县| 静安区| 商水县| 碌曲县| 孟村| 萝北县| 南阳市| 恩平市|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