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有一個隱士,自號鬼谷子,相傳姓王名栩,是晉平公時之人,曾在云夢山與墨翟一同采藥修道。王栩隱居鬼谷,人們都稱他為鬼谷先生,其人學(xué)問精湛,有通天徹地之能。鬼谷先生身懷四大奇學(xué):一是數(shù)學(xué):對日月星相了若指掌,占卜古今之事,無不靈驗;二是兵法:六韜三略,變化無窮,排兵布陣,鬼神難測:三是雜學(xué)游說:博聞強記,出口成章,談鋒萬人難擋:四是出世之學(xué):修真養(yǎng)性,精于導(dǎo)引養(yǎng)氣長壽之術(shù),羽化升仙不費吹灰之力。
鬼谷先生既懂仙家羽化飛升之道,為何還要屈身這茫茫塵俗之間呢?原來他想引度幾位聰明弟子,同歸仙境,所以這才在鬼谷隱居。最初他偶然為人占卜,所說的兇吉死生應(yīng)驗如神,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于是便有人前來投師求學(xué)。鬼谷先生根據(jù)學(xué)生的天資稟性,因材施教,一是想培養(yǎng)一些人才,為列國所用,二是想找到一些有仙骨的人,與自己一同研討出世升仙之道。他住在鬼谷,不計年月時日,所教過的弟子也不知有多少。這里單說同時求學(xué)的幾個有名的弟子:齊國人孫賓,魏國人龐涓、張儀,洛陽人蘇秦。孫賓與龐涓結(jié)為兄弟,同學(xué)兵法戰(zhàn)策,蘇秦與張儀結(jié)為兄弟,同學(xué)雜學(xué)游說。龐涓學(xué)習(xí)兵法已有三年多,自認(rèn)為已經(jīng)學(xué)成,這日偶然在山下聽到魏國招賢,心中大動,想辭別鬼谷先生下山應(yīng)召,但又怕先生不讓他去,因而心中躊躇不決。鬼谷先生察言觀色,早已了解他的心意,于是便笑著對他說:“你時機已到,為何不早早下山求取富貴榮華?”龐涓跪下說道:“弟子早有此意,只是不知此行能否成功。”鬼谷先生說:“你去摘一支山花,我為你占卜一下。”龐涓答應(yīng),到周圍去尋找山花。這時正是六月暑天,百花開過,沒有山花。龐涓找了半天,只采得一莖草花,他想將草花交給老師,但又忽然想道:“這草花又弱又小,先生定會認(rèn)為我難成大器。”將草花拋開,又去尋找了一番,無奈仍然未能找到山花。龐涓只得回去將那莖草花拾起,藏在袖中,報告鬼谷先生說:“山中沒有花。”鬼谷先生說:“山中沒有花,你衣袖中的又是何物?”龐涓被先生識破,只得將草花呈上。這草花離土多時,又加上日曬,早已枯萎。鬼谷先生說:“你知道這朵花的名子嗎?它叫馬兜鈴,一開十二朵,是你享受榮華富貴的年數(shù)。你在鬼谷采到它,它又被太陽曬得枯萎,‘鬼’傍著‘委’,你的發(fā)跡之地必在魏國。”龐涓聽著,心中暗暗稱奇。鬼谷先生接著又說:“但你方才不應(yīng)欺瞞為師,斯騙他人,最終必會被他人欺騙,你千萬要去掉這一毛病。我有八字相贈,你要牢牢將它記住,‘遇羊而榮,遇馬而瘁。’”龐涓跪下謝道:“弟子一定牢記先生的教導(dǎo)。”龐涓臨行前,孫賓送他下山,龐涓說:“我與孫兄有八拜之交,此番若能得到重用,一定會將孫兄舉薦給魏君。”孫賓說:“賢弟說得可是真話?”龐涓發(fā)誓道:“我若言而無信,就讓我死在萬箭之下!”孫賓說:“多謝厚意,賢弟何必發(fā)此重誓!”兩人灑淚告別。孫賓回山,鬼谷先生見他臉上有淚痕,問道:“你舍不得龐涓離去嗎?”孫賓說:“同學(xué)深情,怎能不留戀?”鬼谷先生又說:“你說以龐涓之才,能擔(dān)當(dāng)大將之任嗎?”孫賓說:“他受先生教導(dǎo)多年,拜將入相自是綽綽有余。”鬼谷先生搖頭說:“未必,未必!”孫賓大驚,問先生為何說出此話,鬼谷先生不答。到了第二天,鬼谷先生對眾弟子說:“我晚上睡覺,特別討厭老鼠磨牙的聲音,從今日起,你們輪留給我值夜驅(qū)鼠。”眾弟子答應(yīng)。這天晚上輪到孫賓值夜,鬼谷先生從枕頭下取出一卷書冊,對孫賓說:“這是你祖父孫武子的兵法十三篇,過去你祖父將他獻給吳王闔閭,闔閭用它大敗楚軍,后來闔閭珍惜此書,不愿讓它流傳世上,便把它放在鐵匣之中,藏在姑蘇臺內(nèi)。后來越兵攻破吳國,焚毀姑蘇臺,此書也就在世上失傳。我與你的祖父交情甚深,曾從他那里得到此書副本,并親自為它做了注釋,但卻從未輕易傳授給他人。我見你心地忠厚善良,今日特將它交還給你。”孫賓說:“弟子從小失去父母,又與宗族離散,雖聽說祖父有此書,卻從未見過。先生既為此書做注,為何不把它交給龐涓,卻獨送給弟子呢?”鬼谷先生說:“得到此書的人,若用得好會對天下有利,若用得不好,則會對天下造成大害。龐涓人品不佳,為師怎能輕易傳授給他?”孫賓捧書回到臥室,日夜研讀,三日之后鬼谷先生將原書回收了去。
鬼谷先生翻開書冊,逐篇考問孫賓所學(xué),孫賓對答如流,一字不漏。鬼谷先生大喜說:“你如此勤奮用心,你的祖父如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高興的。”再說龐涓辭別了孫賓,一路來到魏國,投在了相國王錯門下。王錯將他舉薦給惠王。龐涓上朝拜見,正趕上掌膳官給惠王進獻蒸羊,龐涓心中喜道:“先生說我‘遇羊而榮’,真是一點不錯。”惠王見龐涓一表人材,放下筷子站起相迎,龐涓叩頭拜禮,惠王將他扶起,問他所學(xué)兵法,龐涓說:“臣多年在鬼谷先生門下學(xué)習(xí),先生的排兵布陣學(xué)問,臣已全部學(xué)會。”于是便將三年所學(xué)盡數(shù)講給惠王聽。惠王問他:“我國東有齊國,西有秦國,南有楚國,北有趙、燕,韓在西南,幾個國家都勢均力敵,難分上下。趙國昔日發(fā)兵奪我中山,先生可有何良策將它奪回?”龐涓答道:“大王若肯起用微臣,我定能使魏國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兼并天下易如反掌,這區(qū)區(qū)六個諸侯國又算得了什么?”惠王不信,龐涓又說道:“以臣所學(xué)兵法,盡可將六國玩于股掌之上,若做不到,臣甘受軍法處置。”惠王大喜,將龐涓拜為元帥,并讓他兼領(lǐng)軍師之職,龐涓的兒子龐英、侄子龐蔥、龐茅,也被封為將軍。龐涓操練兵馬,先進攻衛(wèi)、宋等小國,屢屢得勝,衛(wèi)、宋、魯、鄭的君主紛紛歸附來朝。齊國軍隊進犯魏境,也被龐涓擊退。龐涓自認(rèn)為自己建立了不世之功,心中甚是得意。
此時墨翟因游歷天下名山,路過鬼谷,便入谷來拜訪舊友。在鬼谷先生的住處,墨翟與孫賓相見,兩人交談十分相投。墨翟對孫賓說:“你學(xué)業(yè)已成,為何不出山求取功名?”孫賓答道:“我的同學(xué)龐涓出仕魏國,約好將我舉薦給魏王,我現(xiàn)在就是在等這個消息。”墨翟說:“龐涓現(xiàn)在出任魏國元帥,我這就為你到魏國去一趟,看看他心意如何?”墨翟一到魏國,就聽說龐涓自恃有功,大言不慚,知道他不會舉薦孫賓,便親自求見惠王。惠王素知墨翟賢名,急忙下階相迎,向他請求兵法,墨翟粗略說了一些,惠王大喜,便想將墨翟留在魏國做官。墨翟推辭說:“臣是個山野之人,不習(xí)慣在朝為官。臣知道孫武子有一個嫡孫,名叫孫賓,此人有將帥之才,現(xiàn)在他隨老師鬼谷子隱居在鬼谷,大王何不派人將他召來?”惠王說:“孫賓是龐涓的同學(xué),他兩人哪個更強?”墨翟說:“兩人雖是一師之徒,但孫賓已學(xué)得祖父秘傳兵法,普天之下也無對手,龐涓怎能和他相比?”墨翟走后,惠王將龐涓召來說道:“我聽說你有個同學(xué)叫孫賓,人們說他已獨得孫武子秘傳兵法,其才能天下無人能比,將軍為何不替我將他召來?”龐涓答道:“臣不是不知道孫賓的才干,只是他是齊國人,他的親屬也都在齊國,大王若重用他,只怕他會向著齊國。惠王說:“‘士為知己者死’,難道非得是本國人,才能得到重用嗎?”龐涓答道:“大王既然想召見孫賓,臣這就修書請他出山。”心中卻暗暗想道:“如今魏國的兵權(quán),都操在我一人手中,孫賓一來,必會得到魏王的寵幸,削奪我的兵權(quán)。現(xiàn)在魏王下令,我不能不聽,且等他來了,我再設(shè)計害他就是了。”龐涓于是寫了一封信,先讓惠王過目,惠王命人用駟馬大車,帶著黃金白璧和龐涓的書信去鬼谷迎請孫賓。孫賓拆信讀道:龐涓托孫兄之福,一見魏王,即受到重用。分別時我答應(yīng)將孫兄舉薦給魏王,今日已經(jīng)踐約。請孫兄應(yīng)召出山,共圖大業(yè)。
孫賓將龐涓的書信呈給鬼谷先生。鬼谷先生已知龐涓受到重用,這時見他寫信約請孫賓,信中竟無一字問候老師的話,知他是個寡恩忘本之人,但也不大計較。鬼谷先生深知龐涓驕狂嫉妒,擔(dān)心孫賓被他不容,本想出言勸阻,但他見到魏王使者十分鄭重有禮,孫賓本人也躍躍欲試,便不好再多說。他也讓孫賓拿一枝山花來占卜,此時正是九月天氣,孫賓見先生幾案上的花瓶中供有一枝黃菊,便把它拔出呈給先生,然后又鄭重地將它放回瓶中。鬼谷先生于是下斷語說:“此花雖被摧折,但其生性耐寒,經(jīng)霜不敗,因而你以后雖會受到殘害,也不算大難大兇;花被供于案上瓶中,因而你會受到世人敬重;瓶由金銅注入模具而成,與鐘鼎同類,你以后將威震天下,名刻鐘鼎之上;只是山花被人兩次放入,恐怕你不會馬上成就功名;花最后重歸瓶中,看來你將在故鄉(xiāng)齊國建立自己的功業(yè)。我替你將名子改動一下,可助你進取有為。”于是便在孫賓的“賓”字左邊加了一個“月”旁,從此孫賓改名為孫臏。按照字義,臏?zhǔn)侵赶魅ハドw骨,此時鬼谷先生已預(yù)知孫臏要受此酷刑,只是天機不可泄露罷了。鬼谷先生真是奇人!后人有詩道:山花入手知休咎,試比蓍龜信有靈。卻笑當(dāng)今賣卜者,空將鬼谷畫占形。
孫臏臨行前,鬼谷先生將一枚錦囊交給他,一再叮囑說:“一定要到事情萬分緊急時,才能折開觀看。”孫臏拜辭先生,隨魏王使者下山,登車上路。
蘇秦、張儀在一旁看著孫臏離去,心中十分羨慕,于是商定一同去拜別先生,也要下山求取功名。鬼谷先生說:“天下最難得的就是聰明之人,以你們二人的資質(zhì),若肯潛心修道,定可羽化成仙,你們何苦要勞碌塵俗,為浮名虛利奔走呢?”蘇秦、張儀一齊答道:“良材不能爛在山崖之上,寶劍不能總藏在劍匣之中!日月如流,光陰不再,我們受先生教導(dǎo)多年,也想乘時而出,建功立業(yè),圖個名垂千載。”鬼谷先生問:“你們兩人中有誰愿留下與我作伴?”兩人都執(zhí)意要出山,不肯留下。鬼谷先生無法勉強他們,長嘆道:“修道成仙之材真是難尋啊!”鬼谷先生又為兩人占卜道:“蘇秦先吉后兇,張儀先兇后吉;蘇秦游說列國在先,張儀隨后。我看孫臏、龐涓兩人勢必會破臉成仇,你們兩人可要互相謙讓,不可有傷害同窗之情。”兩人叩頭受教。鬼谷先生又取出書冊兩本,分贈蘇秦、張儀,蘇秦見是一部太公《陰符篇》,說道:“這書弟子已經(jīng)熟讀,先生今日將它賜給弟子又有何用?”鬼谷先生說:“你雖已熟讀,但尚未學(xué)得其中精髓,你只須將它隨身帶去,反復(fù)探討,自會從中受益。我以后也要逍遙海外,不再在這谷中隱居了。”蘇秦、張儀辭去,數(shù)日后鬼谷子也動身入海去游蓬萊仙島,有人傳說他已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