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4章 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1)

話說衛國人公孫鞅本出身于衛君的旁支遠族,一向喜好法家之學,因見衛國衰微,難以施展自己的才志,便離衛入魏,投到相國田文門下,田文去世后,公叔痤代為相國,他于是又投到公叔痤門下。痤深知衛鞅之才,便舉薦他為中庶子,每有大事,必將他召來一同商議。不久,公叔痤染病臥床,惠王親自前來探病,他見公叔痤病情很重,奄奄一息,流淚問道:“相國病重,萬一不愈,我應該將國事交付給誰呢?”痤答道:“中庶子衛鞅,年紀雖不大,卻是當世少見的奇才。主公如能用他掌國,實在勝臣十倍。”惠王不置可否。痤又說:“主公若不肯用衛鞅,一定要將他殺死,千萬別讓他逃出魏境,如果他被別的國家重用,我魏國必受其害。”惠王應允而出,上車后嘆道:“相國的病情真是不輕啊,又勸我重用衛鞅,又說不用就將他殺死。

衛鞅又有什么了不起?相國真是病糊涂了。”惠王走后,痤派人將衛鞅叫到床頭說:“我剛才勸大王,想讓他重用于你,大王不答應;我又說若不用你一定要把你殺死,大王已經答應。我一向先君后臣,所以我先把心里話說給大王,然后再告訴你。你趕快逃走,否則必遭殺身之禍!”衛鞅說:“大王既然不能聽從相國的話重用衛鞅,又怎能聽從相國的話殺害衛鞅?”竟不逃走。大夫公子卬與衛鞅素有交情,也向惠王舉薦衛鞅,惠王拒不召用。

此時,衛鞅聽說秦孝公下令招賢,便離魏來到秦國,投到孝公的寵臣景監門下。景監深知衛鞅之才,將他舉薦給孝公。孝公召見衛鞅,與他談論治國之道。衛鞅列舉伏羲、神農、堯、舜之事,侃侃而談,但他的話尚未說完,孝公已沉沉睡去。第二日,景監入宮,孝公責備他道:“你的客人說話迂腐可笑,不切實際,你怎么將這種人舉薦給我?”景監回家將孝公的話告訴衛鞅,衛鞅說:“我期望秦君能仿效堯、舜,成就帝道,君卻不理解。我請求再去進言。”景監說:“主公心中不滿,等五天后我再向主公請求吧。”五天以后,景監又對孝公說:“臣的客人話還沒說完。他想請主公再見他一次。”孝公再次召見衛鞅,衛鞅向孝公談了夏禹、商湯、周武之事,孝公說:“先生的確是博聞強記,但古今情勢不同,你說的這些今日已行不通了。”于是便讓衛鞅退下。景監早已等在門外,這時見衛鞅從宮中出來,便迎上去問道:“今日怎么樣?”衛鞅說:“我今日給秦君談王道,他還是不滿意。”景監生氣說:“君主尋找賢能之士,如同獵人制作弓矢,一心只想盡快有所收獲,他們又怎能放棄眼下的實利而去效法前世帝王呢?先生算了罷!”衛鞅說:“我原來不了解秦君的志向,所以先用語言來試探他,我現在心中已有把握,如果能使我再見到秦君,我一定能把他說服。”景監說:“先生兩次向我主進言,兩次都不歡而散,我還敢再出向我主饒舌讓他發怒嗎?”第二天,景監入朝向孝公謝罪,不敢再提衛鞅求見之事。景監回到家中,衛鞅問他說:“你替我向秦君請求了嗎?”景監答沒有,衛鞅嘆道:“可惜啊!秦君口頭上說要下令求賢,卻放著人才不用,我衛鞅可要走了。”景監問他:“先生要到哪里去?”衛鞅說:“天下之大,難道還沒有一個比秦君更肯禮賢下士的君王,比你更善舉薦賢才的大臣嗎?”景監說:“請先生再耐心等些日子,五天后我再為你請求。”五日之后,景監入宮侍奉孝公,孝公正飲酒歡暢,忽見鴻雁從頭上飛過,不由停杯長嘆。景監問他為何長嘆。孝公說:“從前齊桓公曾說過:‘我有了仲父,就如鴻雁有了羽翼。’寡人下令求賢,如今已過數月,卻沒有見一個奇才上門,就像鴻雁,空有一飛沖天的志向,卻無羽翼可憑借,因此才嘆息。”景監乘機說:“臣的客人衛鞅,自稱有帝、王、霸三術,過去他向主公說的是帝、王之事,主公認為不切實際,現在他還有‘霸術’想獻給主公。”孝公聞聽“霸術”二字,正中下懷,立即讓景監將衛鞅召來。衛鞅應召入宮,孝公問道:“聽說先生有助我稱霸天下的良策,先生為何不早點告訴我呢?”衛鞅答道:“不是臣不想說,而是這霸業之道實在無法與帝王之道同日而語,帝王之道在于順乎民心,霸業之道則必會違逆民心。”孝公勃然大怒,手握劍柄喝道:“霸業之道難道一定要違逆民情嗎?”衛鞅面不改色地回答:“如果琴瑟音調不和諧,就必須將它改弦更張,治理國家的道理也與此相同。而百姓們卻貪享眼前的安樂,不顧百年后的憂患,可以樂成,不可以慮始,昔日仲父擔任齊相,革新政令,鼓勵耕織,整飭戰備,將齊國劃為二十五個鄉,讓百姓各守其責,一改齊國的舊制,這在最初是不受百姓歡迎的。等到政令得以實施,國家變得強大,各國諸侯紛紛歸服,桓公終于一霸天下,齊國百姓也因此得到了好處,到此時他們才認識到仲父的治國奇才。”孝公說:“你如果真有仲父的治國之才,我怎敢不將國家交付給你。只是不知你究竟有什么具體的治國方策。衛鞅答道:“國家不富強,就不能興兵稱霸;軍隊不強大,就不能攻滅敵人。要使國家富強,就必須鼓勵百姓從事農業生產,要想使軍隊強大,就必須鼓勵士卒建立軍功。先用重利獎賞引導,繼而用嚴法督促,如果賞罰分明,這些政令就一定能夠實施。這樣一來,君就是不想稱霸天下也不行了。”孝公大喜道:“好啊,這些我能做到。”衛鞅又說:“富國強兵之道,如不起用有才之士推行,固然行不通;起用有才之士而不給予他足夠的權力,也行不通;給他足夠權力,君主卻害怕世人議論,三心二意,也行不通。”孝公又稱是。衛鞅請求退出,孝公奇道:“我正想聽聽先生的全部治國主張,先生為何現在卻要離去?”衛鞅說:“請君認真考慮三日,等主意定下,臣才敢將全部主張說出。”第二天孝公又派人來召衛鞅,衛鞅說:“臣已與秦君說定,不過三日臣絕不敢上朝。”景監在一旁勸衛鞅不要拂逆孝公之意,衛鞅說:“我首次與秦君相約就失信,以后還怎么取信于秦君呢?”景監這才作罷。到了第三天,孝公派人用車來接衛鞅入朝,孝公向衛鞅賜座,言談舉止十分誠懇,衛鞅于是便將秦國目前應更改哪些政令一一說出。君臣一連交談了三天三夜,孝公毫無倦意。事后,孝公下令封衛鞅為左庶長,賜給他一座府第,并曉諭群臣說:“今后的國家政令全部歸左庶長執掌,有誰敢違抗,一律按抗旨犯上之罪論處。”群臣無不肅然聽命。

衛鞅于是制定了新的政令,將它呈給孝公,商議停當。新政令公布之前,衛鞅怕百姓不信服,便派人將一根三丈長的木桿樹在咸陽城南門,下令說:“有誰能將這根木桿移到北門,可領賞金十兩。”百姓紛紛來到南門圍觀,但都心中疑惑,無人敢去移動木桿,衛鞅又說:“百姓不愿搬走木桿,是嫌賞金少嗎?”當即下令將賞金增加到五十兩。百姓中有一人走出說:“秦國法令一向賞罰不明,現在下了這道命令,一定有什么用意。我搬走它縱使得不到重金,多少也能得點賞錢。”于是便背起木桿,將它搬到北門堅起。守在一旁的官吏急忙將此事報告衛鞅,衛鞅將那人召到跟前,夸獎他說:“你肯聽從我的命令,真是個好百姓。”當即便將賞金如數交給他,又說:“我是決不會失信于你們百姓們的。”城中百姓互相傳說,都夸贊左庶長令出必行。第二天衛鞅就將新政令公布了出來。——此時為周顯王十年。新政令是:一、遷都咸陽;二、推行縣制:境內的村鎮全部合并為縣,每縣設縣令、縣丞各一人,督促新法的實施;三、開墾荒地:城外土地,除車馬道路外均責令附近居民將它開墾為農田;四、改革租稅:廢除井田十一稅制,按照土地征收租稅;五、鼓勵農桑:男耕女織,辛勤勞作致富者稱為良民,免除其勞役,棄農經商者加征重稅;六、獎勵軍功:憑軍功封拜官職爵位,殺敵一人,進爵一級,臨戰脫逃者斬首,秦君宗室也得靠軍功大小來定遠近親疏;七、保甲連坐:五家為一保,十家為一連,互相監督,鄰里犯法,如不加舉報,十家同受制裁,舉報者則受重賞。八、加強政令:政令一經公布,不論貴賤貧富,都必須嚴格執行,若有違抗者,一律斬首示眾。

新政令公布后,百姓議論紛紛,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衛鞅命令將議政者拿獲,訓斥他們道:“你們聽到政令就應該認真執行。攻擊新法不好的,是抗令;說新法好的則是巴結逢迎,你們都不是我秦國的良民!”隨即下令將這些人遷到邊地充軍。大夫甘龍、杜摯私下議論新法,也被衛鞅貶為庶民。

衛鞅又下令征發民伕,在咸陽修筑宮室,準備選擇吉日遷都,雍州大姓遷來咸陽者,有數千家,太子駟不愿遷都,又出言攻擊新政令,衛鞅大怒說:“歷來法令得不到執行,都是因為上面有人違杭。太子是國君的繼承者,不便重刑處置,但若就此將他放過,卻又與國法大義相違。”于是便奏明孝公,以教導無方之罪將太子駟的太傅公子虔處以割鼻之刑,將太師公孫賈處以面部刺字之刑。百姓聞訊說道:“太子違抗新令,太師、太傅都難逃處罰,就更別提別人了。”衛鞅知道人心已定,便下令擇日遷都,接著又將秦國分為三十一個縣,下令百姓開墾荒地,秦國財富驟增。衛鞅到渭水視察監獄,一天就下令處死了七百多人,渭水都因此變得赤紅,百姓在夜晚睡夢中都感到害怕。從此秦國社會安定,國庫充實,百姓全力耕織、軍隊盡力備戰,秦國因此變得富裕強大,為天下第一。以后秦國發兵攻楚,奪取了魏商於之地,在武關之外,開拓疆土六百余里。周顯王派使者冊封秦君為“方伯”,各國諸候也紛紛派使者前來拜賀。

此時,三晉中以魏國最強,魏惠王聞聽衛鞅為秦國重用,嘆道:“我真后悔當初未聽從公叔痤的話!”這時卜子夏、田子方、魏成、李克都已去世,惠王于是下令招賢。鄒人孟軻字子輿,是子思門下的得意弟子,子思姓孔名伋,為孔子的嫡孫。孟軻從子思那里學得圣賢仁義之道,有濟世安民的志向,這時聽說惠王招賢,便從鄒國來到魏國。惠王親自到城外迎接孟軻,以上賓之禮相待。惠王問孟軻有何方策可使魏國得利,孟軻說:“臣游學孔子門下,只知有仁義,不知還有什么得利之事。”惠王認為孟軻的話迂腐可笑,對他棄而不用,孟軻于是便離開魏國去了齊國。潛淵先生有詩道:仁義非同功利謀,紛爭誰肯用儒流?子輿空挾圖王術,歷盡諸侯話不投。

話說周國的陽城,有一個地方名叫鬼谷。因其山深林密人跡罕至而得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石首市| 绩溪县| 辰溪县| 南开区| 鸡东县| 察隅县| 贡嘎县| 出国| 师宗县| 西昌市| 班戈县| 庄浪县| 潮安县| 河津市| 中卫市| 九江市| 西乌珠穆沁旗| 雷州市| 康保县| 洱源县| 烟台市| 叶城县| 习水县| 泉州市| 海丰县| 皮山县| 赞皇县| 栖霞市| 嘉禾县| 金沙县| 崇信县| 石渠县| 永川市| 黄平县| 新民市| 沙田区| 柏乡县| 博白县| 漳平市|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