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中朝 100個對癥穴位方
- 吳中朝
- 964字
- 2018-12-29 12:48:33
糖尿病 重力刺激胰俞穴
中醫把糖尿病稱為消渴病,表現出來的癥狀就是多飲、多食、多尿。人體津液滋潤各個臟器,當肺熱的時候,就會灼傷津液,使得津液缺少,直接表現出來的癥狀就是口渴。糖尿病多食是由脾胃之氣不足引起的,吃進來的水谷不能正常地化生精微物質,而是直接通過過量的含糖尿液排出體外。多尿的根源在腎氣不足。腎主水液,在腎氣的溫煦下,膀胱氣化水液后,將濁物排出,也就是尿液。當腎氣不足的時候,膀胱不足以氣化,因此就一股腦全排出去了,于是小便就增多了。
基本治療方
主要癥狀:多飲、多食、多尿。
穴位方
①用拇指指腹依次按摩胰俞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各1~3分鐘,胰俞穴宜力量稍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
②用手指指腹依次按摩耳部的脾、腎、肺等反射區,時間和次數不限。只要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按摩。此方法適合各個時期的糖尿病患者。
食療方
平日在廚房要“懶”點,蔬菜能不切碎就不切碎,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一般薯類、蔬菜等都不要切得太小或成泥狀。多嚼幾下,腸道多運動,有利于控制血糖。

蔬菜能生吃的盡量生吃。
燥熱熾盛(早期):三棱針刺魚際穴出血
分型癥狀:甚則渴飲無度、咽干舌燥、形體消瘦。
穴位方
兩手交互按壓對側魚際穴,次數不限,有利于泄肺熱。如患者肺熱癥狀較明顯,可用三棱針點刺魚際穴出血。每日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旋轉按揉兩側穴位,每次3分鐘,對糖尿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另外,按揉肺俞穴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食療方
取地骨皮30克,桑白皮、麥冬各15克,面粉100克。先加適量水煎3味藥,去渣取汁,與面粉共煮為面糊。渴即食之,不拘時。

藥汁放溫后與面粉和成糊再加熱。
氣陰兩虛(中期):灸脾俞穴能補氣
分型癥狀:倦怠乏力、心慌氣短、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或心悸健忘、自汗盜汗。
穴位方
用艾條灸脾俞穴、胃俞穴,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以皮膚潮紅為度。
食療方
取山藥、小麥各60克,粳米30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至小麥爛熟即可。每日服用,不拘時。

削山藥后手癢可用醋搓一下。
陰陽兩虛(晚期):灸肝俞穴、腎俞穴
分型癥狀:形寒肢冷、面色黧黑、水腫、皮膚毛發干枯無華、耳鳴耳聾。
穴位方
用艾條灸肝俞穴、腎俞穴,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以皮膚潮紅為度。
食療方
取金櫻子50克,菟絲子15克,大烏梅、核桃仁、芡實末各30克,加粳米適量,煮粥服用。每日服用,不拘時,有滋陰補陽的作用。

可加適量蜂蜜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