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中朝 100個對癥穴位方
- 吳中朝
- 948字
- 2018-12-29 12:48:40
胃痛 足三里穴天天按
在中醫上,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病都屬于“胃脘痛”的范疇。中醫治療這些疾病的原理都是改變體內寒、熱、虛、實的環境,治療的是疾病之本。
引起胃脘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飲食不節。很多人根本不顧自己腸胃是否能承受得了,暴飲暴食,或大量飲酒,久而久之,胃腑就受傷了。俗話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所以,愛生氣的人、濕熱體質的人、伴有瘀血阻滯的人及久病體虛的人,都易患胃脘痛。居家保健之前,要根據癥狀分清病因。
基本治療方
主要癥狀:上腹部近心窩處經常疼痛。
穴位方
①平日看電視時,可邊看邊按中脘穴、足三里穴。長期堅持,對治療胃痛有顯著作用。
②胃痛時,可站至墻角或門框前,撞擊后背,在能忍耐的情況下,力度越強越好。現在市場上的按摩椅,有的具有按摩背部的功能,也可酌情使用。
食療方
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為細末混合,每次5克,溫開水沖服。胃痛時或早晚飯前服用。

不宜久服和短期大量使用。
飲食所傷:慎吃巧克力
分型癥狀:脹痛、噯腐吞酸、大便不爽。
穴位方
下脘穴、天樞穴,搭配按摩有消食導滯作用,每日按摩1~2次,每次10~15分鐘。
食療方
①觀察胃痛與飲食的時間,如胃痛在飯前加劇,可能是潰瘍的征兆,一定要注意。
②油膩、油炸及多脂肪的食物,容易在胃內停留較長時間,并刺激胃酸分泌過剩。不食或少食多脂肪的肉類及乳品,能降低胃痛復發的概率。胃痛時最需要避免的食物就是巧克力,巧克力中含有不少脂肪成分,同時含有咖啡因,會使胃痛加重。

胃痛的人,油條等油炸食品要忌食。
寒邪客胃:粳米、糯米、紅棗粥能暖胃
分型癥狀:胃痛暴作,得溫痛減。
穴位方
多用艾條灸或紅外線燈照射中脘穴、足三里穴,按壓公孫穴、內關穴,刺激量宜大,可增強止痛效果。
食療方
將洗凈的粳米、糯米、紅棗、生姜絲放在鍋內,加水,煮至水乳交融狀。淋姜汁,下紅糖若干,再熬5分鐘滅火,燜3分鐘即可。此粥具有暖胃祛寒的功效,尤其適合胃寒的患者。

痰濕體質者不宜食用。
脾胃虛弱:黃芪、黨參補脾胃
分型癥狀: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溫喜按。
穴位方
每日按摩脾俞穴、胃俞穴各1~3分鐘。刺激量不宜太大,以免患者不能耐受。
食療方
取黨參、黃芪各15克,粳米60克,一起煮粥。此粥能補氣,適合氣虛的患者。或取茯苓15克,山藥20克,和粳米一起煮粥,能養脾和胃,適合脾胃虛弱的體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