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肥胖,很危險(1)

肥胖,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我胖我有福”“胖是一種富態”等傳統看法正日益遭到“胖是一種負擔”“胖乃萬病之源”等新觀點的強烈沖擊。在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將健康視作人生第一訴求的新時期,肥胖作為負能量的存在而為人詬病。

對于徘徊在糖尿病大門前的人們來說,肥胖實在是一種令人心神不寧的存在,它是一種善意的提醒,更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1.肥胖是萬病之源

肥胖,如今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煩惱和威脅,也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在中國如此,在國外也是如此。至此,我們有必要梳理一下肥胖的概念了。

所謂肥胖,一般是指攝入的熱量長期超過機體所需,多余的熱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人體內儲存起來,當脂肪儲存量明顯超過正常人的平均量,則表現為體重增加,進而引起機體代謝、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異常變化,即為肥胖。

一、肥胖不是沒有緣由的

常有人抱怨說:“我喝涼水都會長肉!”又有人嫉妒說:“他怎么吃也不見胖!”其實,這只能反映很少一部分人的肥胖狀況。關于肥胖,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糖友表示,他曾經視胖為一種幸福,在他看來,好吃好喝好睡才能胖得起來,結果體重一路飆升,直到102.5千克。當別人稱贊他一尊富態時,他心里甚至美滋滋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覺察到走路腿兒沒勁,身體漸漸出現狀況,才終于意識到鍛煉的重要性,卻終究因為工作的關系導致鍛煉時斷時續,一直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若干年后,他發現自己成了糖尿病患者中的一員。

了解引發肥胖的原因,對于我們控制體重有重要意義。那么,哪些因素會引發肥胖呢?

1)遺傳的因素。根據一份外國專家的研究報告顯示,父母中有一位肥胖,子女出現肥胖的可能性將近50%;父母雙方都肥胖,子女則有超過70%的可能性體重超標。另有研究證明,同卵雙生兒在同一環境中生活,肥胖狀況非常相似;不同環境中生活,體重差異也小于異卵雙生兒。由此可以說明,一個人的體重同父母的體重密切相關,遺傳因素對肥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2)飲食的因素。飲食不節制或者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熱量攝入超過人體正常所需,尤其是高脂肪食物攝入太多,就會造成肥胖。脂肪進入人的血液后,一部分通過氧化作用作為能量供給身體活動所需,一部分作為細胞的組成部分也被人體正常利用,其他多余的部分便進入脂肪庫儲存起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脂肪越來越多。一般我們建議,成人每日所需脂肪最好不超過50克,脂肪、蛋白質、糖的比例以0.7:1:6為佳,攝入的熱量應控制在2000大卡(1大卡約等于4185.85焦耳)以內。

3)運動的因素。長期缺少運動或運動不足,是引發肥胖的重要原因。一個成人如果正常飲食,每天一般攝入1800大卡左右的熱量,如果多吃了一個漢堡(248大卡),必須跑步約半小時才不至于堆積脂肪;多喝一杯可樂(138大卡),則需跑步15分鐘才能維持身體熱量的平衡——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在熱量攝入大大高于身體所需的同時,運動量卻遠遠低于健康標準。很多運動員之所以退役后迅速“發福”,就是因為在役時養成了大量攝入、大量運動的習慣,但退役后攝入量沒有多少變化,運動量卻驟減。

4)微量元素的因素。人體健康運轉,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包括鐵、碘、鋅、鉻、硒等數十種。雖然它們只占人體重量的極微部分,但是作用無可替代。微量元素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參與人體中各化學反應,貫穿蛋白質、脂肪、糖的正常代謝過程。例如,鉻與脂肪代謝關系密切,鉻缺乏會導致部分代謝發生障礙、血脂增高、動脈硬化、體型肥胖;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基礎代謝降低,從而導致肥胖。

此外,代謝因素、年齡因素、性別因素、職業因素、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等,都與肥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專家觀點

肥胖的原因:

1)與家族遺傳有關;

2)基礎代謝率降低;

3)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

4)大運動量后突然停止;

5)沒有科學的運動習慣。

二、從中醫角度看肥胖

西醫認為,人體攝入的脂肪儲藏到肝臟上就是脂肪肝,儲藏到皮下就是皮下脂肪,積少成多,人就胖了起來。

中醫理論體系形成于《黃帝內經》,講究“有諸形于內,必形于外”。中醫認為,任何疾病及其狀況,都與人體內臟腑功能失調有直接關系,包括肝、脾、肺、腎等,并通過這些人體臟腑、器官和組織表現出來。如肝郁,中醫講肝臟主調達,肝臟調達功能不行了,人就會郁結,郁結后身體就會發胖。再如肺臟和腎臟主要跟水液代謝有關系,水液代謝不掉的營養物質就成了病理產物,病理產物蓄積在體內,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身體發胖。因此,肥胖只是眼睛所見的表面現象,實際上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

中醫還認為,一個人氣滯血瘀時,就會造成經絡堵塞,從而導致臟腑功能紊亂。如此一來,體內的垃圾代謝不出去,沉積在血管壁便是高血脂,沉積在肝臟便是脂肪肝,而沉積在皮膚表面就是贅肉。高血脂、脂肪肝、贅肉都是無用的,只會給身體造成負擔,只有及時將其清走,五臟功能得到有益調節,人的身體狀況才能得到改善。

中醫治病并非治癥,而是講究調節整個身體。身體調節順暢了,體內的血脈通暢了,對人體無用的或有害的東西自然會消除,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和解決肥胖問題。

精彩對話

“中醫上如何理解肥胖呢?”

“有諸形于內,必形于外。胖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實際上跟臟腑功能失調有很直接的關系。”

那么,肥胖跟糖尿病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我們將在下一節中為您詳細講述。

2.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相當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發現,自己在確診患病之前,體重一直居高不下,似乎肥胖成了引發糖尿病的罪魁禍首。

糖友如是說

我讀博士的時候比較辛苦,一個禮拜有三個晚上不睡覺都不覺得累。工作了之后,尤其當體重上去之后,稍微多干一點活兒我就會感到累,于是經常來點碳酸飲料提神。碳酸飲料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讓我興奮起來,得以繼續工作,但是長期喝便容易發胖,而且越來越胖,同時把我的胰臟β細胞損傷了。

痛定思痛,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解讀肥胖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肥胖的原因多種多樣,總而言之,大體不外乎由于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及滯后的健康意識,導致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及低纖維素食物大量攝入,引發超重和肥胖。

縱觀糖尿病的形成,人體一旦出現高血糖和高血脂,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便迅速上升。根據數據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八成是肥胖者。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當我們吃下太多食物,胰島功能負荷不了,部分食物消耗代謝不掉,營養物質就會堆積在身體內,于是脂肪多了,蛋白質多了,血糖高了,血脂高了……

人的身體內有一種物質叫胰島素,它是人體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人在進食后,糖分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運往全身各個地方。胰島素的作用就是幫助血糖進入細胞,從而被人體順利利用。同時,胰島素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維持在合理范圍內。換言之,一旦胰島素分泌出現問題,糖尿病便聞風而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樟树市| 盐边县| 任丘市| 中卫市| 色达县| 垦利县| 定日县| 应城市| 吉木乃县| 榆中县| 海城市| 六盘水市| 尉氏县| 昌吉市| 西峡县| 同心县| 登封市| 大渡口区| 湟源县| 阜平县| 长岛县| 通河县| 色达县| 永宁县| 宜兰市| 苍溪县| 万荣县| 开化县| 如东县| 上蔡县| 清新县| 蒲城县| 太谷县| 花莲县| 金川县| 阿图什市| 息烽县| 潍坊市| 巴楚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