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說服訓練,要想說服別人先說服自己(2)
- 如何講話有邏輯,怎樣說服有力量
- 郎世榮
- 3241字
- 2015-09-18 12:09:05
3.想要擁有好口才,你還要訓練出一個好心態
很多人都在網上吐槽:看見自己的男神或女神了,太激動,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難道是他們喪失了說話的能力嗎?非也!其實,只是他們非常緊張,以至于語無倫次甚至不敢開口。連開口都做不到,更別遑論說服別人了。
口才不像其他能力,它不在于你會不會,而在于你敢不敢。想要說服別人,并且做到談笑風生,首先要塑造良好的心態,強化你的心理素質——只有心情放松,談吐才能自然流暢。如此一來,口才的提高也就是順其而然的事情了。
心態的訓練要注意難度的設置、適度的激勵和快速的節奏。
一開始,難度要小,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只有設置的目標能夠讓自己看到希望,覺得自己經過努力很快就可以達成,才會有動力去進行訓練。
循序漸進,才能水滴石穿。如果一開始的難度設置就非常大,讓自己覺得難以跨過,就會望而生畏,從而打消自己要突破的勇氣與決心。原美國總統顧問柯美亞先生是個嚴重的口吃患者,他為自己制訂了一個非常“小步子”的計劃去克服口吃,一舉成為了一個演說大家。那他是怎樣做到的呢?首先,他的目標是不出聲地講話。每當夜深人靜時,他就默默地自說自話、自問自答。但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對自己的口型、表情、動作都力求精準,在此過程中,是不發出聲音的。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沒有旁觀者,可以心無旁騖,從而打消對他人的顧慮,就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隨心所欲地說話而不會變得吞吞吐吐。當他覺得無聲說話已經可以時,就會過渡到小聲說話。而練習一段時間覺得小聲說話也沒有問題后,就逐步地將音量增高,直到恢復到正常的說話音量。
音量恢復了,但還需要與人交流。他先對著鏡子和自己交流,然后和個別人交流,和一部分人交流,再到大庭廣眾之下進行演講。就這樣,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下來。
把每一次的目標設置得很小,才能有勇氣跨越,跨越之后才會有自信去進行下一階段的訓練。正是這種“小步子”的訓練,使柯美亞居然能夠從一個嚴重的口吃患者走到了超級演說家的位置。據此來說,人們完全可以借鑒這種方法。但如果一開始他的目標就設置成演說家,相信他在一開始就會遭到沉重的打擊,并且有可能從此一蹶不振,從而喪失掉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的信心,甚至終生都會留有這樣的陰影:我還沒有準備好,我不行。而當你面對集體講話感到害怕時,就可用這種小步子的原理,先練習和小部分人講話,而且話題要圍繞自己最擅長最喜歡講的部分開始。這樣你就會講好,從而擁有信心,進而使自己講得越來越好。
當你的口才進步時,或者說你的“小步子”已經邁到終點時,一定要給予自己最大的鼓勵。嘉勉自己,使自己形成一種好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與勇敢。最好多人一起訓練——當你有進步或達成短期目標時,其他人會給你送上祝賀,并為你鼓掌,稱贊你的表現,強調你的優點。而不論是掌聲還是鼓勵,都能讓你產生強大的自信,讓你有動力去不斷地超越自己。
快速的節奏是不要讓你放松。人們很容易在得到一些成績的時候懈怠自己,久而久之,就影響到了訓練的效果,甚至有些還會就此終止了訓練。目標小,所以在達成時不要就此滿足,一定要快速地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否則什么時候你才能取得明顯的進步,成為擁有好口才的人?這三種設置相配合,你的進步將是非常迅速的,能夠很快地消除制約口才的瓶頸——不良心態的困擾,變得自信與勇敢。這樣你的口才才能得到巨大的飛越,才能在談判時成功地說服他人。
心理素質的訓練,不僅要注意將“小步子、大鼓勵、快節奏”三點要素配合運用,還要對如何克服心理障礙做出培訓。只有將心理障礙克服,才算真正擁有了好心態。那么,利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克服心理障礙呢?
(1)呼吸調節放松法。
緩慢、深深地吸氣并挺胸,使空氣充盈整個肺部約花費4秒鐘的時間,吸氣時保持節奏均勻并產生舒適的感覺。吸滿后不要立即呼氣而是讓空氣在肺部稍加停頓,但注意不是憋氣,這種停頓會讓你感到舒服而輕松。停頓過后,緩慢地呼出。如此做完10次,你就會發現你的緊張感已經被平復了。
(2)轉移注意法。
轉移注意法是一種調節方法,屬于心理學范疇。當人們處于緊張狀態時,都會下意識地想要逃離這種狀態,或者想要把這種緊張的狀態強壓下去。但緊張是不可人為控制的,就像是彈簧,你壓得越用力,反彈得也會更徹底。所以當你進入到讓你緊張的環境或者情境時,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辦法。就像天平,你把所有的重量都壓在一個盤子上時,自然會有傾斜,但當你把它均分為兩份時,天平就會取得平衡。同樣的道理,當你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物上時,你的緊張感也會得到均分,從而降低了整體的水平。散散步、聊聊天,都可以很好地平復你的緊張心情。
(3)表情調節法。
你的情緒會影響你的表情,反過來說,你的表情同樣可以影響你的情緒。按照咧開嘴笑、微微的笑、面無表情、皺起眉頭、下拉嘴角的順序,進行表情的變換,將順序反過來再做一次,你就會發現你的心情已經出現了變化。第一套動作做完,你會陷入到壓抑、不愉快的心情之中;第二套表情做完,你會發現你的心情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得到了好轉。所以當你感到緊張、抑郁、不快的時候,不妨做出微笑的表情,使自己擁有好的心態。
(4)暗示調解法。
自覺地誘發良好的心態,保持穩定,并改變原有的消極心態,是暗示調節法的實質。通過內心的想象,將一切變得美好,從心理入手引發生理上的一系列變化,以此來起到緩解壓力、調整情緒的目的。暗示過程中,如果用想象來代替通過自我意志來進行的暗示,效果可能會更好。選擇好暗示的內容也同樣重要,積極向上的內容更有利于我們塑造健康的心態。
4.說服別人不僅需要好口才,還要好表演
7%的言辭+38%的聲音語調+55%的動作表情,才能完整地表達出一條信息。也就是說,去掉7%的言辭,剩余的聲音、表情等傳播手段要占到93%的份額!表情動作均屬于身體語言,身體語言相較于口頭語言來說,有這樣幾方面的特點或者說是優勢:基本上人人都具有運用身體語言進行溝通的能力;口頭語言是間斷的,人畢竟不能一直說話,但身體語言基本上可以做到不間斷,不停息;身體語言可以實現跨區域、跨文化的溝通,就像現在用拇指捻動食指就代表了錢,而將拇指和小拇指伸出,其余手指蜷縮回去放在耳邊就是打電話的意思;身體語言很容易學習,口語則不然。種種特點都顯示了身體語言所獨有的魅力與優勢。
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如果你對聲音、語調、語氣有所重視,你就能拓寬聽者的聽覺感受;如果你對表情、肢體動作有所重視,你就能拓寬聽者的視覺感受。而當聽者的聽覺與視覺感受都被你調動起來時,你離成功地說服對方就不遠了。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忽視了對此方面的訓練。不難想象,如果你對此作出訓練,將會較之前多開發出93%的潛力!所以如果你想說服他人,成功地向他人傳遞出你想要表達的信息,就要在訓練口才之余再進行表演的相關訓練。
首先是對內在表演的訓練。
(1)當眾孤獨訓練。
當眾孤獨是表演課中的一個訓練,意為:當你在表演的時候,雖然感覺到了觀眾卻又要不被觀眾的反應所左右,沉浸在自己的表演氛圍里,才能真正地融入進角色,完成好表演。可以說,此時你就是全世界。即使在某一瞬間你曾被其他事情所吸引,但能夠馬上調整自己,重新進入到自己的世界當中。孤獨訓練可以幫助你克服膽怯。當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時,就不會再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也就是說,此時的你敢于說話,敢于說自己想說的話而不再擔心其他人會不會對你有其他的想法。同時,當眾孤獨訓練可以幫助你集中注意力,讓你不被其他的因素所困擾,只專注在你的目標上,更集中地進行對話。
(2)情緒記憶訓練。
以人的情緒和情感作為記憶點,情感越充沛,記憶得越深刻。這種記憶可以使你牢牢地記住,你在當時所處情境時飽含的情感。所以加強情緒記憶的訓練,可以使你在訴說、演講時情感更充沛、真實,給人以強烈的認同感,這樣人們就更容易被你的情感所打動。
其次是對外部表演的訓練。內在表演訓練雖能夠從內在使你的表演得以提升,但這個過程比較緩慢,而外部表演訓練則能讓你的表演進步得更表象化。外部表演訓練主要包括聲音、表情和態勢語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