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說服別人,讓你成為一名說服大師(3)
- 如何講話有邏輯,怎樣說服有力量
- 郎世榮
- 2713字
- 2015-09-18 12:09:05
“好言一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們都希望自己能獲得他人的尊重,但當一個人在對他人冷言相向時,他人的被尊重感就會蕩然無存,這樣,他人自然會對這個人產生抵觸情緒,從而不會配合他的工作。如果一個人的說服沒有好的開始,當然也就很難有好的結果。
對于如何說服他人,達到說服的目的,其實,說服的終極手段都是攻心為上,所以想要說服一個人,就要先去改變他們的Perception——認知。因為有什么樣的認知決定著什么樣的效果,如果一個人能改變別人對你的認知,也就改變了他在大家心中的定位,而當這種定位提升時,他也就獲得了他人的尊重,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4.如何通過提問影響對方的思維
“邁克爾六問”是目前全球很流行的說服模式。這種模式是,說服者通過提問快速將對方引入到自己提前所預定的思維模式中來,從而讓對方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按照他的思路去思考問題。而通過這種提問,許多人被成功地說服了。
說服的方式有很多,提問的方法也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種方式都能夠奏效,也不是每一種提問的方法都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掌握一定的問答技巧,巧妙地將對方控制在自己所預想中的重點周圍,讓雙方談話的內容緊扣主題,這種方式對成功說服他人大有裨益。現在,僅以四個類型的提問來向大家展示提問的巧妙之處。
(1)權利式提問。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愿意回答或者對某一領域有抵觸的情況,碰到這樣的情況對于提問者與被提問者來說都是一件尷尬異常的事,由于氣氛的尷尬以致許多談話很難繼續進行,而這就為雙方的溝通帶來了阻礙。如果說服者不能挽回這種局面,那么就要在出現這種局面之前做充足的準備,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之一,就是利用權利式提問的技巧來提問,這種提問的妙處在于,不給對方留有說“不”的機會。
所謂的權利式提問就是指發問者通過向被問者提出一個問題,來獲得被問者的允許或者允諾提問第二個問題的權利。而當提問者向被問者提出了第二個即便是他很不想回答的問題時,出于之前他們已經做出的允諾和允許,被提問者不得不回答提問者所提出的問題。典型的權利式提問包括:“我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嗎?”“我可以向您請教一件事嗎?”“關于這點,我能具體談談自己的看法嗎?”而面對這些問題,大多數的人都是很難拒絕的。
通過權利式提問得到對方的承諾后,提問者就可以向對方詢問一些其不好回答的問題或者可以向被提問者闡述自己的觀點了,而因為承諾的關系,被提問者也很難不去回答提問者提出的問題或者拒絕傾聽提問者的闡述。所以當一個人有一些結論或者敏感性問題需要向對方訴說,又害怕遭到對方直接拒絕時,不妨利用權利式提問的方式,以得到他的允諾后再繼續提問,這樣就會避免很多尷尬情形的出現。
(2)探究式提問。
探究式提問也稱探索式提問,是指發問者所提出的問題都圍繞在一個重點周圍,所提問的問題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問題相配合。但使用探究式提問技巧時,要注意將所問的問題都圍繞在重點周圍,清楚自己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說,提問者的一切提問,都是為能夠說服對方,接近自己的最終目的而服務的。
雖然探究式提問可以向對方提問多個問題,并利用多個問題相互之間的配合影響對方的思維,但這并不表明提問的問題越多越好。恰恰相反,如果提問者的問題過多,不僅會使自己偏離重點,混亂自己的思路,也會使對方搞不清談話的主題而產生不耐煩的逆反心理。所以在提問之前,提問者一定要對自己的目標與重點有清晰的了解,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自己的目標設定好所要提出的問題,這樣,才能達到控制對方思維,讓其一直跟隨自己的重點而轉動的目的。
在提問前,提問者除了要對所提問的內容多加斟酌之外,還要對提問的順序做出恰當的安排。通常,在向對方提出問題時,要把簡單的、對方容易回答的問題放在前面,然后逐步深入,讓其離主題的內容越來越靠近。這樣就會在不知不覺間,讓對方放松警惕,從而使對方在輕松的氛圍下減小壓力。當然,在提出問題時,提問者不能因為提出的問題少,就在每個問題之間有很長的停頓,要注意保持談話的連貫性,這樣,對方才會自始至終地處于思考狀態,認真回答提問者所提出的問題。
(3)引導式提問。
引導者,指引導向也。在溝通中,不是被提問者所有的回答都是提問者想要的答案,這就需要提問者對對方進行引導。在提問者想通過提問的手段了解一些信息時,不妨將這些信息先自行整理,挑出重點,然后根據這些重點進行有目的性的有針對性的提問,這樣提問的效果就會好一些。而這種提問方法被稱之為引導式提問。
現在非常流行相親,但是在相親過程中,如何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成了大問題,許多人就是因為不善言辭而錯失了良機。例如,你想了解對方的更多信息時,如果直接問對方:“你老家在哪,家里面還有其他的人嗎?”對方肯定會覺得你太過直接或者不禮貌。但如果換一種方法提問,效果可能會完全不同。“聽你的口音,覺得你像南京的?”對方如果說是,那么你就確定了自己的猜測,對方如果說不是,那么他也肯定會說:“是嗎?可我不是南京人,我是……”這樣一來,你既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也不會給人留下唐突的印象。“和你聊了這么長時間,感覺你好細心,一定是平常在家當哥哥總照顧弟弟妹妹吧?”對方肯定會做出回應,而你不費吹灰之力就知道了對方家中的情況,而且還在交流之中不著痕跡地贊美了對方,而這樣也會給對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引導式提問就是根據一定的信息量,做出假設,然后,再將假設內容拋給對方,而對方反饋給你的就是也正是你想要了解的信息。所以說,通過引導,將對方的思維引向談話的重點,能夠很好地完成信息的收集工作,讓提問者達成所愿。
(4)確認式提問。
在與人交流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有沉默寡言者,有高談闊論者。可是當這些特質使交流變得困難時,要怎樣解決呢?以高談闊論者為例,這些人在說話時,往往洋洋灑灑一大篇,但又讓人很難找到他們所要表達的重點,即使對其多次進行提醒,有時也于事無補。遇到這種情況,就可以運用確認式提問的方式與之交流。
概括來講,確認式提問就是將對方所說的內容進行一個簡單總結,然后再向對方復述出來,得到對方的認同。但這種總結并不只是總結對方的內容,而是在此基礎之上加入自己的理念,將自己的理念與對方的語義相融合,也就是說,在得到對方的首肯后,無論之前對方說得多么天花亂墜、天馬行空,你都可以斷定,你所做的總結沒有脫離你想要討論的主題。
正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任何一個技巧是適用于所有談話、適用于所有人的。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談話內容調整自己的提問方式,并能將各種技巧相互轉換運用,做到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做到只利用提問的方式,便可以將對方的思維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從而達到成功說服他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