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誕生在大蕭條時代的投資天才(3)
- 巴菲特傳(傳記袖珍館1)
- 金圣榮編著
- 4913字
- 2015-12-16 11:15:01
一踏進交易所,巴菲特被這里的氣勢震驚了。人山人海的交易所里,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人神情亢奮地揮舞著手里的一沓沓報單,他們操著不同的口音,報著不同的數字。巴菲特一邊看著激動的人群,一邊緊緊盯著他們手上拿的債券和股票單據。它們仿佛有魔力,深深吸引著巴菲特。這時候他就知道自己以后一定會從事這樣的工作,并認定了在這樣的領域里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命和靈魂。
巴菲特對股票的興趣越來越濃。霍華德當時正在一家證券交易所上班,是一名出色的股票經紀人,他的工作是分析股票的走勢,然后根據這些為公司和客戶提出投資建議。這家證券交易所經常有很多當地知名的金融人士出入,也是奧馬哈股票報價的根源地。出于對股票的癡迷,巴菲特經常跟父親來到交易所。在巴菲特眼里,這個地方有神奇的誘惑,他常常廢寢忘食地沉迷在這里。后來,巴菲特會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了,比如在木板上做一些標記。老板哈里斯·厄珀姆經常讓巴菲特把股票的價格寫在黑板上,他對巴菲特完全放心,而巴菲特也很樂于做這樣的事。
霍華德鼓勵巴菲特保持獨立思考的方式,當他發現巴菲特對股票很癡迷時,認為兒子做的事是對的,而且是一個優秀的少年才能做的事,于是耐心地引導他,并且經常把巴菲特帶到自己的辦公室,讓兒子徜徉在股票的海洋里汲取營養。這樣,巴菲特從父親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
后來,巴菲特對股票大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經常一個人在電子顯示屏前站好幾個小時,然后把股票價格的走勢圖畫在一張紙上,認真研究這些圖,并且養成了每天觀察股票走勢的習慣。當時,巴菲特就很想解釋股票有各種走勢的原因。
后來巴菲特的工作范圍慢慢地擴大,甚至繪制相關的資料圖標的工作都由他完成。而好學的巴菲特在按規定做完所有的工作后,就利用剩余的時間來閱讀關于投資股票的書籍。有一天,當他無意間讀到格雷厄姆寫的《證券分析》時,他覺得“好像是在茫茫黑夜里看到了來自遠處的燈光”。這時的小巴菲特哪里知道自己以后會成為這個偉大的投資理論泰斗的學生,并且正是這位偉大的導師成就了偉大的巴菲特。
巴菲特在小時候表現出的特質就是他日后成功的基礎,他在投資方面的天賦、對投資的熱情以及他孜孜不倦博覽投資類書籍等等都是他成為“股神”的有利的先決條件。
4.逃離壓抑,尋找新的生活環境
霍華德是一個思想傳統、卻知足常樂的人。他認為,應該讓孩子體驗一下農場生活,因為這會讓他們意識到相對農場的生活而言,自己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同時,他還認為讓孩子體驗農場生活對于他們的成長以及對人生的正確認識都是很有益的。于是,在巴菲特11歲那年的夏天,父親把姐弟兩個寄宿在一個叫埃默爾·貝恩的農場主家里,讓他們好好體驗一下農場的生活。
開始的時候,巴菲特并不愿意待在農場,因為這里沒有他迷戀的交易所,而他卻習慣每天一醒來就能嗅到股市的氣息,可是這個偏遠的地方沒有他最愛的股票。后來,巴菲特漸漸地喜歡上了這里,也在田園生活里找到了樂趣。他習慣了每天早上起來都聞到青草的香氣,也愛上了早上一層薄霧里那些歡快嬉戲的奶牛,這里的碧海云天和純凈的草場都讓人心曠神怡……
農場的每一戶人家對這對來自城里的小姐弟都很友好,他們的皮膚被太陽曬得油光發亮,閃著自然的顏色。大家性格都很粗獷,笑聲爽朗、豪爽大方。巴菲特經常到這些農戶家里串門兒,并與他們愉快地交談,大家都熱情地對待這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并盛情地留他吃飯。埃默爾·貝恩性格溫和,從不對姐弟倆有什么限制,也只是象征性地讓他們干一些農活兒。而且他烙的餅味道鮮美,姐弟倆總是在廚房里等著餅出鍋。姐姐多麗絲和巴菲特有時候也試著在埃默爾·貝恩烙餅的時候幫忙,結果他們什么也不會弄,總是幫倒忙,不是把水弄倒了就是把面粉弄撒了,還把自己弄得渾身是面粉。埃默爾·貝恩也不生氣,只得無奈地搖搖頭,然后把他們轟出廚房,讓他們去別的地方玩。
后來,巴菲特每周都會去農場幾次,不僅因為他慢慢喜歡上了農場,最主要的原因是母親利拉。
在大家看來,巴菲特家庭非常幸福,父親溫文爾雅,家境很富裕,而母親開朗活潑。實際上利拉的性格漸漸地極端起來,脾氣變得很壞而且沒有耐心。這一方面是由于利拉對霍華德深深的愛,一方面則是由于她的家庭發生了不幸。
利拉很愛霍華德。在她的心里霍華德就是自己的上帝,她為了丈夫甘愿犧牲自己的一切。同時,為了丈夫她總想把一切都做到最好。她的頭痛會經常發作,這個時候她非常需要霍華德的安慰。很多時候她都想從丈夫那里找到慰藉,卻經常看到霍華德還在看書,于是她只能盡量不去打擾他,一個人默默忍受。利拉希望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完美,不管是在經濟困難的時候還是條件漸漸寬裕的時候,利拉一直像一個忠實的侍者一樣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的丈夫和家庭。而這樣的生活卻讓利拉漸漸產生壓抑感。
利拉性格變得狂躁的另一個重大原因就是西點的家里傳來不幸的消息。利拉剛生完巴菲特不久,就接到了姐姐自殺身亡的消息,這對利拉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并且對她的生活產生了深深的影響。從小利拉和姐姐感情就非常親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創傷已慢慢被撫平,但利拉卻始終放不下這份感情。有時候她會夢見和姐姐在一起快樂生活的情景,而有時候又經常夢到姐姐自殺的情景,這使她經常在睡夢中驚醒,并使她承受很大的折磨。
她的心情越來越壓抑,性格越來越敏感易怒,而她又不能把不好的情緒向深愛著的丈夫發泄,于是理所當然把心中的怨氣和壓抑發泄在孩子的身上。很長一段時間,利拉經常沒有任何預兆地狂怒起來,莫名地嚴厲批評多麗絲和巴菲特。她語氣很尖銳,經常狠狠地責備孩子們從來就沒有做過什么對的事情,而且批評起來會持續很久。即使利拉把怒氣在對孩子的責罵中發泄出來后也不會善罷甘休。她會緊緊盯著巴菲特姐弟的一舉一動,如果發現孩子們有怨言或者做錯一丁點兒事情,她會變本加厲地責罵。但當利拉的怒氣發泄完之后,就又恢復以往的和藹和開朗。
喜怒無常的利拉使家庭氣氛變得很恐怖,而且沒有人知道她什么時候又會發作。但孩子們都很愛自己的母親,所以巴菲特姐弟在家里行事都小心翼翼,以免激怒她。
雖然利拉的脾氣越來越不好,總是無緣無故地把氣都撒在孩子們身上,但她從來不會對霍華德發火。霍華德也處于兩難的境地,一邊是自己深愛的妻子在遭受折磨,一邊卻是無辜的孩子在受委屈,而且他們都還小,不能完全理解他們狂躁的母親。霍華德只有盡最大的努力來協調利拉和孩子們的關系。每當利拉在樓上莫名其妙地大發雷霆的時候,霍華德就下樓警告孩子們:“媽媽又在發火了。”于是大家都知趣地走開,盡量不惹利拉。但讓霍華德欣慰的是,巴菲特一直像一個勇敢的成年男子一樣忍受母親的壞脾氣,雖然他越來越不喜歡在家里,但他對母親的尊敬和愛卻絲毫未減。巴菲特曾說過:“我的母親利拉,是我心里最偉大的女性,她為我和我們的家庭作了很大的犧牲……我非常愛我的母親。”
巴菲特還有一個年幼的妹妹叫羅貝塔,她雖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也經常受到利拉無端的責罵。她說每次看到哥哥被母親罵后,他總是很平靜地低著頭離開家。雖然母親對巴菲特特別苛刻,但他從來不在姐妹面前訴說痛苦,也不會告訴任何人媽媽是怎樣發火的。巴非特把所有的痛苦和壓抑都深深地放在心里,偶爾不小心流露出來也盡可能掩飾起來。
利拉的這種狀態直到巴菲特有了兒子后仍然沒有好轉。有一次,巴菲特的兒子彼德打電話問候奶奶,卻遭到了利拉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數落,利拉說他沒有做過正確的事,或者是說他別的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就像一個廢物。當彼德放下電話后,眼眶里噙滿了淚水。巴菲特安慰他,并告訴彼德:我小時候經常過著這樣的生活。
巴菲特經常和小伙伴們玩,當母親利拉脾氣不好的時候,他會在伙伴家里待很長時間,對伙伴們家里心腸好而又溫和的母親總是很依賴。
由于想逃避家里的壓抑氣氛,也出于對股票的熱愛,巴菲特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閱讀里,成了鎮子上有名的書蟲。但與同齡人不同的是,巴菲特讀的不是童話故事,而是經濟類的書籍。有一天,書架上一本封面閃著銀光的書吸引了巴菲特的視線,它仿佛就是一袋錢幣,在向巴菲特招手。巴菲特一翻開這本書,馬上就著迷了,書的名字是《賺到1000美元的1000招》。也就是說教人如何賺到100萬美元!封面有一個小小的插畫,一個矮個子的男人在凝視著身旁一座錢幣堆起來的小山。書上這樣寫道:“對于創業者來說,昨天再好也過去了,而最好的機會就是‘現在’!除非你把想法付諸行動,不然永遠不會取得成功。在美國,每天每個人都想發財致富,但只有小部分人能把想法變成行動,而大部分人選擇等待,等待發生致富的情形發生,所以成功的也只有那小部分人……”巴菲特也從書中得到了重要的啟示:想做就要馬上行動;不論選擇什么,千萬不要選擇等待。
接著巴菲特還讀了很多教人致富的書,像《10美元成為大富翁的故事》等。書里除了教人致富的方法外,還講了很多從幾十美元變成大富翁的人的故事,這對巴菲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和誘惑,他眼睛被這些財富故事激起了閃閃的光芒,他想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成為這些人里面的一個。巴菲特完全被書中的成功人士所折服,他甚至做起了美夢:幻想自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富翁,有堆著像小山一樣的錢,電視、報紙競相采訪,他自己也被寫進了書里,他的財富傳奇被很多人歌頌……
因為巴菲特和姐姐多麗絲關系很親密,所以私下里他經常向姐姐描繪自己的宏偉藍圖,并說自己一定會成為一個人人尊敬的大富翁。聰明的多麗絲已慢慢地了解了巴菲特的想法,她會認真傾聽巴菲特對理想的描繪,并且適時地給出一些建議和鼓勵。
巴菲特的個子比同齡人高,盡管他不排斥體育運動,但他在運動時卻顯得很笨拙、滑稽,惹人發笑。巴菲特身體瘦弱,不擅長球類等有身體撞擊的運動。同時他戴著眼鏡,也不方便做一些激烈的運動。因此相對而言,最讓他自信的,就是侃侃而談自己的財務業績。他的描述充滿了激情,有很強的感染力。周圍的人很容易被他的演講吸引,一旦他開始像演講似的講述他的故事時,他周圍的人氣立刻被他吸引過來,大家都豎著耳朵認真傾聽,沉浸在他的描述里。一個叫比爾·普理查德的小伙伴說:“即使在上課的時候,我也從未這樣認真地聽過。”這個時候巴菲特特別有成就感,非常自豪。
家庭的壓抑讓巴菲特早熟,也讓巴菲特有了很好的人際關系,走到哪里都很受歡迎。巴菲特學習很刻苦,這使他從小就積累了很多知識,這讓他思維比一般人都敏捷。他在奧馬哈的露黑絲小學讀書時,曾因為學習特別優秀跳過級。
讀小學時巴菲特被老師們公認為一個學習用功而且聽話的好學生,他的一位老師說過:他從來都不是一個難管教的學生,而是一個非常懂事而且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巴菲特的聰明勤奮讓他很受老師們的喜愛。當時,巴菲特成績最棒的是英語,還經常在課堂上指出老師的錯誤,雖然這讓老師們一時處于尷尬,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很沒有面子而生巴菲特的氣,但過后都承認巴菲特是對的。
巴菲特繼承了霍華德獨立思考的天性,而且思考的時候特別投入。有一次,巴菲特在座位上緊著眉頭,嘴里念念有詞并不時地搖搖頭,很顯然,他碰到難題了。英語老師走過去想幫助他,但他卻一邊搖著頭最后點點頭走開了,完全沒有理睬老師。后來老師找到巴菲特問他遇到了什么難題的時候,他很困惑——因為他一點兒也不知道英語老師來過。
母親利拉的壞脾氣讓巴菲特的童年過得很壓抑,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巴菲特發揮他的才能。正是因為壓抑的生活,巴菲特才會把所有心思都用在讀書上,也更加用心學習,并不斷地為心里的夢想而努力。
5.父親參政后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極大地改變了巴菲特的生活。1941年12月7日清晨,駐守在太平洋瓦湖島上的美國軍隊正悠閑地度著他們的周末,所有的飛機和軍艦都被擦洗得干干凈凈,整齊地排列著,周圍的一切都很平靜,看起來是一片溫暖的和平景象。忽然,呼嘯而來的日本飛機鉆出云層,對著下面的軍艦和飛機投下大批炸彈。珍珠港瞬間變成了人間地獄,到處是飛機艦艇的殘骸、濃煙炮火以及四處逃竄的傷殘人員和各種凄慘的聲音。這就是二戰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美國遭到重創,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主力艦被炸毀,將近兩百架飛機被毀,美軍傷亡3000多人。
這一年巴菲特只有11歲,當時全家回西點的外公家探親,在回家的路上才知道爆發戰爭的消息。此時,戰爭對巴菲特的影響也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