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高文秀(2)

黑旋風雙獻功

高文秀

第二折

〔賺煞尾〕我也不用一條槍,也不用三尺鐵,則俺這壯士怒目前見血。東岳廟磕塔的相逢無話說,把那,廝滴溜撲馬上活挾。他若是與時節,萬事無些;不與呵,山兒待放些劣撇。惱起我這草坡前倒拖牛的性格,強逞我這敵官軍勇烈,我把那廝脊梁骨,各支支生撧做兩三截。

這首〔賺煞尾〕,是全劇第二折最后一曲,主要描寫李逵嫉惡如仇、與官府對立的“山兒”性格,為后面喬裝探監計救孫榮作必要鋪墊。

開頭三句“我不用一條槍,也不用三尺鐵,則俺這壯士怒目前見血”,這是李逵回答孫榮的話。在此之前,第二折描寫孫榮之妻被白衙內拐去,李逵得知,要幫助孫榮奪回,孫榮說:“兄弟你休去。你這一去,則是你獨自一個,他那里人手極多,你手里又無兵器,則怕你近不得他。”所以李逵這段唱詞首先回答孫榮,告訴他不必擔憂。“三尺鐵”指劍,因劍長三尺,故用以代稱。“見血”句是說他生起氣來沒有武器也要和敵手相拼,使其當場斃命。曲詞一開始,就顯示了李逵悍勇剛烈的性格。

全曲短短數句,描繪了李逵嫉惡如仇、悍勇剛烈的性格,展示了一位為民除害的義軍英雄形象。在藝術上,本曲的最大特點是語言通俗本色,生動形象。作者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特別是方言口語,象聲狀物,使場景更為真實,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黑旋風雙獻功

高文秀

第三折

〔得勝令〕呀!便問我要東西,叔待則你那沒梁桶兒便休提。不比你財主們多周濟,量俺這窮莊家有甚的?俺真個堪嗤。俺孩兒每臥土坑披麻被,你可也爭知?(帶云)還有精著腿,無個袴兒穿的。(唱)誰有那閑錢補笊籬。

第三折采用的宮調是〔雙調〕,〔得勝令〕是這套套曲中的第五支曲子。從劇情發展來看,這時孫孔目已被白衙內關入死囚牢,李逵扮作莊家漢前去探監,牢子乘機勒索錢財,否則不讓他們見面。這時,身穿破衣爛衫、渾身臊臭、化名王重義的李逵就唱了這支〔得勝令〕,作為對敲詐者的答復。曲詞中把元代窮苦百姓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真實現狀用生動的民間口語表達了出來。請看:“俺孩兒每(們)臥土坑披麻被”、“還有精(光)著腿、無個袴兒穿的”。這些俗語,不僅說明主人公李逵來自農村,熟悉貧困農民的生活,而且從字里行間所蘊含著的忿忿不平中,還說明了李逵和梁山好漢們之所以揭竿而起,正是為了解民于倒懸,使那些無被蓋的有被蓋、無褲穿的有褲穿、冤屈入獄的獲自由。短短幾行字,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支曲語言渾厚樸實、直率真摯,把一個裝呆作傻而內心是非分明的李逵寫活了。“叔待”,即阿叔,這種稱謂在當時多出自鄉下粗人之口,而“沒梁桶兒——休提”這類北方農民慣用的歇后語,用在此地更符合彼時李逵巧扮的鄉下佬口吻。所以一曲唱罷,慣于欺詐的牢子也信以為真,打開了牢門。高文秀所創作的劇本與填寫的曲詞,不僅通俗易懂,自然本色,而且非常適合舞臺演出的需要,所謂“當行”,也就是如此,無怪乎時人稱其為“小漢卿”了。

除了巧妙地運用通俗口語、歇后語、襯字外,這支〔得勝令〕還夾有“帶云”。元雜劇的賓白形式多樣,光散語賓白就有十種之多,其中的“帶云”就是在唱詞之間夾入說白。一般來說,帶云主要是在上下唱句之間起串聯作用,有時還可以成為全曲中極富表現力的有機組成部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本曲用“還有精著腿,無個袴兒穿的”二句“帶云”,描寫當時農民的赤貧狀況,既為下面的唱句“誰有那閑錢補笊籬”作了鋪墊,又有力地揭示了社會黑暗、民不聊生已經到了何種嚴重的地步!本曲并非針對孫孔目具體事件而發,可謂是“題外發揮”,然而曲詞揭示人民處于水火之中,恰恰又為孫孔目的遭遇提供了更廣泛的社會原因。如此看來,這又是深一層的“題內之言”了。

好酒趙元遇上皇

高文秀

第二折

〔南呂·一枝花〕湯著風把柳絮迎,冒著雪把梨花拂。雪遮得千樹老,風剪得萬枝枯。這般風雪程途,雪迷了天涯路。風又緊,雪又撲,恰便似杴瀽篩揚,恰便似捋綿扯絮。

〔梁州〕假若韓退之藍關外不前駿馬,孟浩然灞陵橋不肯騎驢,凍的我戰兢兢手腳難停住。更那堪天寒日短,曠野消疏,關山寂寞,風雪交雜。渾身上單夾衣服,舞東風亂糝珍珠。抬起頭似出窟頑蛇,縮著肩似水淹老鼠,躬著腰人樣蝦蛆。幾時到帝都?刮天刮地狂風鼓,誰曾受這番苦?見三匹金鞍拴在老桑樹,多敢是國戚皇族。

〔云〕來到這酒店。……打二百錢酒來。……酒也!連日不見你,誰想今日在這里又相會,好美哉也!(唱)〔牧羊關〕見酒后忙參拜,飲酒后再取覆。共這酒故人今日完聚。酒呵則道永不相逢,不想今番重聚。為酒上遭風雪,為酒上踐程途。這酒浸頭和你重相遇,酒爹爹安樂否?

此劇敷演的是一個很能引人笑樂的民間傳說。主人公趙元好酒貪杯,為此被其妻百般咒罵,與趙妻私通的臧府尹欲置趙元于死地,設圈套令趙元遞送公文到東京。趙元明知有詐,但不得不上路,路上又誤了期限,眼見得到京城就要問斬,他卻依然嗜酒如命。在東京郊外的小酒店里,他為三位付不出酒錢的客人代付錢解了圍。不料他們中竟有當朝天子趙匡胤。皇帝與趙元結拜兄弟,又留真跡于他手臂,趙元到皇都后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獲得高官。但趙元無意為官,在親見仇人受到懲罰后,便辭官回到了他的酒壇邊。趙元因酒惹禍,因酒得福,因酒報仇,又最終因酒辭官。“好酒趙元”是一個充滿滑稽意味的人物形象,《遇上皇》則是一部很有“酒趣”的輕喜劇。

這里賞析的,是趙元行至東京郊外,遭遇大風雪以及邁進小酒店之際所唱的三首曲子。

趙元在唱曲之前,有“好大風雪也呵”一句吟白,接著的〔一枝花〕曲,便順勢將此“好大風雪”作了一番著意的描繪。首句暗用謝道韞“詠雪”典故,把紛紛揚揚的大雪比作因風起舞的柳絮;第二句以梨花形容白雪,化用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而“湯”、“迎”、“拂”幾個動詞,則把這兩個典故全然平民化了,同時令人仿佛看見趙元在頂風冒雪地艱難行進。第三四句對偶,同樣突出風雪之大。全曲正是一句風一句雪地交替遞進而下的,最后“杴瀽篩揚”、“挦綿扯絮”兩個俗語,也分別比喻風和雪,這兩句句首作者重復運用襯字“恰便似”,句形排比、語義貫聯,繪聲繪色地渲染了風雪之勢。

〔梁州〕曲一開始,又用了兩個與風雪有關的典故。韓愈曾在藍關遇雪。孟浩然曾自吹“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可若真要遇到眼下這樣的大雪,諒他再有詩興亦“不肯騎驢”的。趙元在此巧用、改用這兩典故,為的是形容自己寸步難行的窘態。下面“更那堪”三襯字領起,后接四個四字句,則進一步描繪了衣衫單薄的主人公的重重困境。最后三句,更是生動形象,如同直見其人:無論是抬起頭、縮著肩,還是躬著腰,都不像個“人”樣,“出窟頑蛇”、“水淹老鼠”、“人樣蝦蛆”,好一付狼狽相!

僅這兩首曲子已夠贊一聲“好曲”——兩首寫風雪兼寫風雪中人的好曲。但如果接著欣賞〔牧羊關〕,就會進一步明瞭:無怪乎作者要對風雪作如此渲染,原來他的“醉翁之意”在“酒”,在趙元的“好酒”身上!

趙元邁進酒店,要了二百錢酒,不忙著喝,先深情地喚一聲:“酒也,連日不見你,誰想今日在這里又相會,好美哉也!”久別重逢,他急忙參拜,接著便絮絮叨叨地向這位“老友”訴說起別后相思和凄涼遭遇來了。“酒浸頭”原是罵人的話,猶如“酒鬼”、“酒糟頭”,這里趙元用以自指。最后,他禁不住喊出了一聲“酒爹爹”,并恭敬地道了一聲“安樂”。酒能御寒,酒能解愁,是酒讓趙元恢復了“人”樣。尤其是剛從風雪中掙扎過來的趙元,怎能不再三再四地為之大唱頌歌!這首曲子讀來令人啞然失笑,想必舞臺表演的喜劇效果更佳。喝酒前情切切地問候,喝酒后美滋滋地回味,喝酒時絮叨叨的傾訴,真把一個嗜酒者的神態心態活現出來了。

在中國傳統戲劇舞臺上,好酒貪杯者的醉態,每每成為觀賞的對象。劇作者常以調侃的言辭、幽默的筆調對貪酒者作一種善意的嘲諷。盛行于隋唐的《踏謠娘》中的“蘇中郎”,也許是這一形象的發端。宋金雜劇院本中有《醉院君瀛府》、《醉還醒爨》、《花酒醉》、《鬧酒店》、《酒糟兒》等,從名目便可想見其嘲謔和觀賞的對象。現在依然活在昆劇舞臺上的名折子戲《醉皂》,那醉容、醉步、醉語,真有絕高的觀賞價值,想必正是這一傳統的遺風。

保成公徑赴澠池會

高文秀

第四折

〔雁兒落〕旗開云影飄,炮響雷霆噪。弓開秋月圓,箭發流星落。

〔得勝令〕霎時間尸首積山高,鮮血滾波濤。覓子尋爺叫,呼兄喚弟號。俺將帥雄驍,恰便似撞霧天邊鷂。他軍馬奔逃,恰便似飄風云外鶴。

《澠池會》是元雜劇中的著名歷史劇,描寫戰國時代趙國政治家藺相如的故事,四折戲中包含著完璧歸趙、澠池赴會和廉頗負荊三個事件,雖然時間跨度大,頭緒多,但全劇并不松懈,說明作者駕馭雜劇形式相當熟練。本劇曲文、賓白都屬上乘。第四折寫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握手言歡,團結對敵。此時恰逢秦兵入侵,于是兩人一同迎戰,廉頗領兵,奮勇殺敵,藺相如押陣,擂鼓助威,終于大獲全勝。這已是全劇的尾聲了。上引〔雁兒落〕、〔得勝令〕兩曲是藺相如押陣時所唱,表現戰場情景。前一曲寫炮響旗開,萬弩齊發,趙軍英勇奮戰。

后一曲寫秦兵大敗潰退,趙軍趁勝追擊。曲中“恰便似撞霧天邊鷂”的“撞”作“刺”解,趙軍似穿霧的大鷂,形容奮猛追擊。“恰便似飄風云外鶴”,形容秦兵奔走潰逃。傳說鶴性警,甚至聽到草葉上的滴水聲,就高鳴相警。曲中用“飄風”是為了對“撞霧”,“云外鶴”在此處是貶詞,狀驚惶遁逃。

在散曲創作中,〔雁兒落〕和〔得勝令〕可作為“帶過曲”,叫作〔雁兒落帶得勝令〕,在曲意上看,實際上是把兩支曲合并為一支曲。散曲中的〔得勝令〕第五句、第七句常常是兩字句,《中原音韻》和《太和正音譜》標舉的范例更是如此,如后者舉的是喬吉的小令,末四句作:“豪杰,幾度花開謝?癡呆,三分春去也。”因此,或認為高文秀此曲中第五七句當作“雄驍”和“奔逃”,而“俺將帥”和“他軍馬”都是襯字。勉強也可以這么說,但事實上未必如此,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得勝令〕第五句作“您但提起刀槍”,第七句“今日央及娘娘”,如果把“提起”和“央及”也看作襯字,曲意就不好懂了。十分講求音律的周德清主張曲中盡量少用襯字,但從曲意上講,這主張有片面性。而且,即使從音律上說,這〔得勝令〕也是有變化的,關漢卿有的劇作中此曲只有六句,即是明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浪卡子县| 江油市| 扶沟县| 沈丘县| 蚌埠市| 项城市| 武冈市| 延庆县| 大连市| 娱乐| 永兴县| 峨边| 巨鹿县| 阿城市| 利川市| 双鸭山市| 宜昌市| 肃宁县| 额敏县| 行唐县| 安庆市| 顺义区| 乐昌市| 盐津县| 九龙县| 孙吴县| 阿荣旗| 略阳县| 汕头市| 平顶山市| 杨浦区| 昌黎县| 子长县| 无为县| 星子县| 海阳市| 积石山| 韶关市| 广南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