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找準人生坐標,擺正自身位置——把握好做事業的藝術與分寸(2)

在職場中,不切實際、眼高手低的“外套”使你老想著干大事,小事不屑于做,即使做了,感情上老大不情愿,心理上也覺得不舒服受委屈。結果小事也干不好,又如何干得了大事?最后,這種人往往不能委以重任,不受重用。試想一下,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想掃天下的人必須有掃天下的能力和心態,而掃天下的能力和心態是通過持續性地掃一室而積累和培養出來的;相反,整天只想掃天下而不想掃一室的人肯定沒有掃天下的能力和心態,不僅天下掃不了,而且一室也肯定掃不好。脫掉不切實際、眼高手低的“外套”,應當對自身的能力和外部環境有個客觀細致的把握,從小事做起,爭取把小事做好、做漂亮,在此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才得以成就大事。

靜下心來,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多看、多問、多做,把一部分熱情變成持久的耐心,把“眼高手低”改造成“眼高手高”!

第一,培養做小事的心態,把小事做漂亮、做精致。

第二,進行小事的實際操作。世界上再難的事情,再宏大的工程,也都可以分解成細小的具體事情,要想做成大事情,就必須把分解后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開始做起,只有從一做起,才能做到二、做到三,才能最終成功,不做一的人,永遠做不成二,也永遠不會成功,不能做小事的人也不可能做成大事。

第三,在完成小事的過程中,不斷修正和重新界定原先的判斷標準,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能力,為做大事做好鋪墊。一旦員工養成了把小事做好的習慣,并對它及時地進行總結,那么他們便有了做成大事的基本要素,一旦時機成熟,便可成就大事。

將獨特的自己堅持到底就能成功

沒有屬于自己事業的人,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主人。要想讓自己不任人擺布,不任人役使,就必須努力打拼,努力鍛造自己的能力,爭取一份屬于自己的事。只有這樣,你才會撐開一片天,占得一塊地,打開一條路。

艾富雷德·佛勒出生在美國波士頓郊外的農村,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是一個“多子多福”的大家庭,兄弟姐妹多達12人,他是第11位。

小時候,佛勒就很機靈,一點也不安分守己,既不用心學習,也不愿意好好干農活,因此父母一提到他就只能搖頭嘆息。

佛勒勉勉強強混了個中學畢業,因為實在忍受不了農村的日子,就一個人到波士頓去闖天下,時年他18歲。

到了波士頓,佛勒才發現原來自己“什么也不是”,要技術沒技術,要特長沒特長,年齡偏小,沒有經驗……

不過他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大腦很機靈,并且干如此之事也是輕車熟路——他馬上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自己已經“21歲”“開過汽車”“擦過5年玻璃窗”等等……

他就憑著這些勉勉強強混口飯吃。

可是雇主們都不全是傻子,那些相信他的話而雇用了他的雇主經過試用或從其他什么渠道得知他并非像他自己所描繪的那樣,立即毫不留情地把他“掃地出門”……

生活是人生的教科書,佛勒很快就明白了靠編造謊言在社會上是站不住腳的。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尋找像售貨員之類的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生活總是在“折磨”他,干什么事情都干不長久——不是他不滿意死板的老板的做法而他“炒了老板的魷魚”,就是老板不滿意他一天到晚都那么多鬼點子而“炒了他的魷魚”。

經過一段時間,他對自己的打工生涯失望了。后來他回憶說:

“那個時候,我逐漸發現,除了自己當老板,我無論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干得太久。”

一天,佛勒在辦事的時候發現了一家小工廠門前扔了一堆破舊的掃帚、拖把、刷子之類的清潔用具。突然,他腦海里面冒出了一個主意:掃帚、拖把、刷子之類的小用具是每個家庭每個工廠都離不開的,如果波士頓每一戶人家我都賣一把刷子給他們,那我很快就可以成為富翁了……

凡是獲得成功的人都有這個特點就是“說干就干”。很快,他背起了一捆捆掃帚、一扎扎的刷子,穿街過巷,每家每戶地推銷這些批發來的小商品。

萬事開頭難——他好不容易敲開了兩家人的門,可是還沒有等他開口說話,他就被開門人很厭惡地打發走了。他沒有氣餒,很快又敲開了第三家的門。這家的主婦此時正在吃力地搬動一只大花盆,他急忙放下自己肩上的東西,跑上前去幫她一把。

這位家庭主婦是一位很慈祥很親切的中年婦女,得知佛勒的來意后,說道:“孩子,難為你了,你給我們家庭主婦帶來了方便。”

就這樣,佛勒做成了一生中的第一筆生意:8美分賣掉了一把小刷子……

——他的事業就這樣開始了!

他頭腦靈活,服務熱情,把顧客真的當成了“上帝”,不到一年工夫,他存在銀行里的錢已將近400美元——在當時,這區區400美元已經是一大筆財產了。從此,佛勒儼然成為了一個老板,成為了一個事業的主人。

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抵達自己的目標

走自己的路才能抵達自己的目標,跟著別人后面跑,再好的目標也不會是你自己的。誰捷足先登,誰才能擷取目標中最美麗的花冠。

所以,只要你選擇的目標有所不同,你就會成為先入為主的人。

佛勒是一個很不安分守己的人:他在想如何掙到更多的錢。我為什么要到批發商那里去進貨呢?我的錢為什么給他賺?生產掃帚、刷子什么的,有什么難的——

他的決心已定,但是他還要進行一番市場調查:批發商很多本身就是小作坊主,自己生產掃帚、刷子,自己推銷。佛勒觀察了他們的生產過程,發現原來很簡單,過程也不復雜。

他想:“為什么我不學會自己生產刷子?”“我從他們手里批發刷子,其實他們是賺了錢的,為什么我不自己賺這筆錢呢?”

主意一定,馬上就動手自己生產刷子:他利用姐姐家的一個空地窖做廠房,買來了一些必要的設備,廢寢忘食地設計起制造刷子機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于成功地“發明”一臺手搖制刷機。

從那個時候起:晚上,他就借著昏暗的煤油燈光,在地窖里生產各種新式樣的刷子;白天,他就背上刷子挨家挨戶去銷售——由于都是老主顧,銷售起來輕松得很。產銷一條龍的好處在于可以時時刻刻根據顧客的需要生產產品:他很注意詢問顧客意見,有什么特殊要求就一一記錄下來,回到工廠——地窖里之后就根據這些意見和要求改進原來的產品或生產新品種……

——佛勒平均每周的收入上升到了500美元。

生意是永遠都不會做完的,就是看你自己了。

經過一段時間,佛勒認為波士頓的生意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他就大膽地把他的“分廠”辦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哈特福。這回沒有姐姐的地窖可以白用了,他也沒有必要白用別人的地盤了,因為他已經有錢了:他租了一個舊車庫做工廠,雇了一個工人開機器,自己則把全部時間放在銷售產品上。一年后,他的營業額已上升到每周2000美元。

錢越賺越多,錢越多越要賺。佛勒的心里是不會嫌錢多的——他不斷擴大他的事業:大規模生產,生產大量各式各樣的刷子,但這些并不是一個人可以辦得到的事情,于是他又聘請了很多工人和銷售員,新的客戶不斷增加,幾乎每個城市佛勒都開展了他的業務。

佛勒的事業蒸蒸日上,許多廠商也害了紅眼病,很快東施效顰,紛紛生產廉價的刷子出售,企圖搶占佛勒的市場份額。但是這些人的質量比不上佛勒的,并且佛勒的產品已贏得了顧客的信任,競爭的結果,佛勒處于不敗之地。

佛勒已經看到他面臨的競爭,就大膽地把目光從一般百姓身上移到了軍方身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佛勒發現美國士兵仍用布條擦槍,這種方式既費時又不省力。他精心設計了一種擦槍的刷子,找到軍方的有關人士說:他這種特制擦槍的刷子,可以把槍擦得又快又好。軍方接受了他的建議,同他的公司簽訂了3400萬把刷子的合同。

有了這份合同,佛勒得到了一大筆錢,更加奠定了他刷子王國的地位。

佛勒從“最好自己當老板”開始,經歷了看見刷子——推銷刷子——自己制造刷子這個過程,靠的就是智慧、信息、膽量和主意。

更主要的是他拿定了自己的主意。

成功一定有方法,制勝一定有奇謀

幾十年前,一位青年住在美國猶他州的首府鹽湖城,靠近大鹽湖。

他是一個勤勉的人,工作非常努力,生活非常節儉,他的所有朋友都對他的良好習慣贊不絕口。然而有一天,他做了一件反常的事,使得許多人都懷疑他的判斷是否明智。

他從銀行里取出他的全部積蓄,一共有4000多元,到紐約市汽車展銷處,買了一部新車。在人們看來,僅此似乎還不足以顯示他的“愚蠢”,更有甚者,當他把新車開回家后,就把車開進他的車庫里,頂起4個車輪,動手拆卸汽車,一件一件地折,直到整個車庫擺滿七零八落的汽車零件。他仔細地檢查了每個零件,然后又把汽車裝好。

人們覺得他簡直發瘋了,而他卻不只是一次,而是多次拆卸汽車,再把汽車裝好。大惑不解的人們開始嘲笑他了。

幾年后,那些嘲笑過他的人不得不改變看法,并已深信不疑——他有明智的見識。這個反復動手拆裝汽車的青年就是沃爾特·珀西·克萊斯勒。他開始制造汽車了,他的產品領導了整個汽車工業,他在汽車這個領域里還做了許多有價值的改進和革新,他成功了。

每件存在的事物在開始時只是一個想法。

你有許多偉大的想法,你只需要讓你頭腦中的雜音沉寂下來,讓你靜靜地傾聽。

沒有人知道,今天的一個偉大想法或主意將走得多遠,或者,明天它將觸及何人。

發人深省的思想創造發人深省的夢想。

近乎所有成功的故事皆始于一個偉大的想法,這個想法滋養著人的信念。而許多擁有成功故事的人物,面對的是最大的逆境。成功意識戲劇般地把一個極普通的青年推入正在成長的汽車工業浪潮中,并且把他高高地推到浪尖上,使他用新觀念領導他的整個領域。

克萊斯勒的“瘋狂”中蘊含著一種目的,一種方法。他的“確定的目的”有效地培養了他的成功意識,使他大膽開拓,走向成功的巔峰。

二、做事可以自學,做人唯靠自省

一個人在社會上立世安身,既要學會做事,也要學會做人。關于如何做事,學校和社會已為每個人做了極為周到的安排,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狀元,行行都有專門的培訓。而關于如何做人,每個人都不曾接受過任何專門的訓練,也沒有這方面的專職教師,學校的課程表里也找不到類似的課程設置。人們只好以“父母是第一名啟蒙老師”、“社會是一所大學”、“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等聊以自慰。人應該怎樣做人?老實、勤奮、誠實、守信、仁愛、義氣、容、謙遜……等諸多說教很難讓人觸摸到金科玉律般的底線。做人的學問不是由一兩個公式或三五個定律就能推導出滿意的結論的。從這一意義上說,做人的學問不是學來的,而是修來的。修的是心靈,是精神,是品格。

成功做人做事必備的十大品質

如今雖是創偉業的年代,但老板并非人人能當,更并非所有的創業者都能獲得成功。就如同古時行走江湖的俠客不僅要有隨身稱意的兵刃,更需具備幾手“必殺技”一般。創業,除需具備資金等外部條件外,同樣更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和個性方面的特征,即所謂“做事品質”。

下文所列是創業專家提出的十大“做事品質”。讓我們拭目觀之,企業家是如何練就縱橫創業江湖之“必殺技”的?

(1)誠信——做事立足之本

市場經濟已進入誠信時代,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本形態,誠信日益成為企業的立足之本與發展源泉。

風險投資界有句名言:“風險投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還是人。”此話足以證明風險投資家對創業者個人素質的關注程度。在他們看來,創業項目、商業計劃、企業模式等都可適時而變,唯有創業者品質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

創業者品質決定著企業的市場聲譽和發展空間。不守“誠信”,或可“贏一時之利”,但必然“失長久之利”。反之,則能以良好口碑帶來滾滾財源,使創業漸入佳境。

(2)自信——做事的動力

日本八佰伴集團創始人和田一夫開始時僅經營一家小水果鋪,還被一場大火燒得一無所有。但是,在“不摧毀舊的,就不能建設新的”信念支持下,他最終東山再起,成為名噪一時的創業家。

人的意志可以發揮無限力量,可以把夢想變為現實。對創業者來說,信心就是創業的動力。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要堅信成敗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困難。

(3)勇氣——視挫敗為成功之基石

(4)領袖精神——做事的無形資本

一只獅子領著一群羊,勝過一只羊領著一群獅子。這一古老的西方諺語說明了創業者領袖精神的重要性。企業成功離不開團隊力量,但更多層面上取決于領導者本人。創業者是企業的一面精神旗幟,其一言一行都將影響企業的榮辱興衰。

企業文化被稱作企業靈魂和精神支柱。而企業文化精髓就是創業者的領袖精神,這是凝聚員工的一筆“不可復制”的財富,更是初創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許多優秀的跨國企業中,這種領袖精神隨處可見。摩托羅拉公司對高爾文“摩托羅拉大家庭”理念的繼承,戴爾公司對戴爾“效率至上”原則的推崇,都證明了企業領袖精神的重要性。對創業者來說,注重塑造領袖精神,遠比積累財富更重要,因為財富可在瞬間贏得或失去,但領袖精神永遠是贏得未來的無形資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瑞丽市| 巴林右旗| 库尔勒市| 老河口市| 全椒县| 重庆市| 策勒县| 苏州市| 常州市| 怀宁县| 江陵县| 漯河市| 崇义县| 瑞金市| 莲花县| 东乡族自治县| 龙门县| 廉江市| 邵武市| 商都县| 土默特右旗| 伊宁县| 开江县| 郁南县| 讷河市| 肇源县| 龙川县| 怀柔区| 南溪县| 苍南县| 嘉兴市| 邹城市| 青阳县| 孝感市| 邯郸市| 中卫市| 衡阳县| 罗源县| 兴文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