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遷徙飛行過程中,雁群始終保持著組織嚴密的隊形,除了以此節省體力,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隊形有利于防御敵害。
大雁是候鳥,每到秋冬季節,就從它們的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來到我國的南方過冬。
大雁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60~90千米/小時。在長途飛行中,除了扇動翅膀,也常利用空中上升的氣流滑翔,后面的雁利用前面的雁鼓動雙翅發出的上升氣流的沖力,在高空中滑翔。這樣一只跟著一只,就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隊伍了。
雁群總是由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隊伍的前面,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停歇在水邊找食水草或者休息時,總由一個有經驗的老雁擔任哨兵。這樣嚴密的組織,就連兇猛的老鷹也無可奈何。如果有哪只雁脫離隊伍,或不小心掉隊,就有被敵害吃掉的危險。
同時,這個組織嚴密的急行軍還有快捷的信息溝通能力,它們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能起到相互呼喚、起飛和停歇等信號作用。
無疑,作為個體的大雁是弱小的,它只有依靠和緊跟那個“嚴密的雁群組織”,才能順利地往來遷徙,我們不是常用“孤雁難飛”來比喻那艱難的行動嗎?
小到一個公司,大到一個國家,沒有嚴密的組織,就無法奏出成功和興盛的凱歌,只能是一盤散沙。即使是作為個體的人,他能不能健康,也取決于身體中的組織系統是否協調。
當然,任何組織都有可能被日新月異的時代所淘汰,能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看它能不能調整路線,使組織更加嚴密,使對手無懈可擊。
對企業和員工而言,服從組織紀律永遠都比任何東西重要。但是,這些品質不是員工與生俱來的,不會有誰是天生不找任何借口的好員工。所以,給他們進行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就像西點軍校不斷要求學員的著裝和儀表一樣,最后是要讓所有的人都明白,紀律只有一種,這就是完善的紀律。有篇名為《一分鐘不離隊也是兵》的文章這樣寫道:
退伍老兵告別軍旗,摘下帽徽、領花、軍銜,嚴格講就不是兵了。但是,我們連的連史里卻記錄著這樣一位退伍老兵的故事:
那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那天上午11點多,連長站在操場上,準備給即將離隊的退伍老兵點最后一次名。點到金有財的名字時,沒有人應答。連長看了看手表,皺起了眉頭:“金有財說要到鎮上郵局取存款,怎么現在還不回來?”
正在這時,操場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報告!”連長回頭一看,只見老兵金有財站在身后,上氣不接下氣地喘著粗氣,連棉衣上都騰騰冒著熱氣。
“金有財,事情辦好了嗎?”連長關切地問。“報告連長,錢沒取,我看要到點了,就趕緊往回跑……”金有財回答。
原來,上午9時,金有財向連長請假到鎮上郵局取存款,剛到鎮里就發現一輛農用三輪車被大貨車撞翻在路邊,車上兩人受傷。他立即報警,并組織路過的群眾搶救傷員,一直忙了一個半小時,才想起取款的事,趕緊往郵局跑。到了郵局,排隊取款的人挺多。他排了一會兒隊,心里算了一下時間,估計取到錢就要誤了點名,于是就拔腿往外走。后面的人說:“小伙子,好不容易快輪到你了,咋不取了?”金有財說:“部隊要點名,時間不夠了。”一位小青年打量著他說:“你是個退伍兵吧,軍銜、領花、帽徽都摘了,還怕啥呀?”他邊走邊回答:“一分鐘不離隊也是兵!”
就這樣,金有財一路小跑,按時回到連隊,趕上了最后一次點名,中午就乘車離開了連隊。第二天,連長拿著他上交的士兵證,替小金取出存款,匯到家鄉。
在軍人的心中,軍隊紀律是保持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紀律只有一種,這就是完善的紀律。假如你不執行和維護紀律,你就是潛在的殺人犯。
從另一個角度講,紀律可以促使一個人走上成功之路。治安管理顧問公司的陳怡安博士曾說過:領導者的氣勢有多大,就看他紀律有多深。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堅持及帶動團隊遵守紀律的人。
是“雁群”,就要有組織、有紀律,這是一條鐵律,誰不遵守它,誰就要受到命運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