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體合作過程中,我們不會發現任何一只偷懶的螞蟻。
螞蟻是人們最熟悉的小昆蟲之一,它們是集群動物,時常見到它們成群活動在田野、樹干以及室內室外。可是,人們或許不會相信,小小的螞蟻,竟然是動物界中當之無愧的大力士。研究表明,一只螞蟻能輕而易舉地將比它自身重量大200倍的食物或筑巢材料搬回蟻穴,而大象的最高記錄是1倍,人類就是借助外力也難以打破螞蟻的記錄。用“四兩撥千斤”來比喻螞蟻的力量一點兒都不夸張。
可是,螞蟻雖然是“大力士”,但它們一點都不居功自傲。說起螞蟻王國的團結和協作精神,就更應為人們所學習和借鑒了。
螞蟻在單獨出外尋食或偵察時,如果遇到一只死蟲子或一小塊有肉的骨頭,而這些食物又超過這個“大力士”的搬運能力之外,它就會很快地返回蟻巢,糾集許多同伴來共同搬運或協力拖拉,這時你就會看到一個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向食物開去。
隨即,它們就忙碌開了。只見這些“大力士”在食物上爬來爬去,自覺地尋找適當的位置,然后“一、二、三,齊步走!”龐大的食物終于在螞蟻大軍的協力搬運下,開始一點一點地朝著蟻巢移動了。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動物,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整個過程中,團結和協同作戰一直是團隊合作至關重要的先決條件。萬里長城如果只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去修筑,只怕猴年馬月也修不完,那么,今天中國人就不會有這一引以為豪的偉大建筑了。
同樣,我們如果想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必然要學會團結,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不管怎么說,集體的力量總比個人的要大。如果我們做不到,那就趕緊割一塊豬肉,扔到螞蟻出沒的地方,然后蹲在那兒,讓“螞蟻老師”給你支招吧!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僅僅搞好內部團結是不夠的,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拓展自己的外部關系網。
不過,現實中有的人忙忙碌碌,認識很多人,整天為應付自己找來的關系而叫苦連天。網織得很大,但漏洞百出,而且又有許多死結,結果使用起來沒有實績,搬進海里網不到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時就要理順關系網,該增的增,該刪的刪,該修的修,該補的補。
要組一張好的關系網,第一步就是篩選。把與自己的生活范圍有直接關系和間接關系的人記在一個本子上,把沒有什么關系的記在另一個本子上,這就像是打撲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無用的埋下去。
第二步就是排隊。要對處于關系網中的所有人進行比較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據自己的需要排隊。這就像打撲克中要“理牌”一樣,明白自己手里有幾張主牌,幾張副牌,哪些牌對自己最有力量,可以用來奪分保底,哪些牌只可以用來應付場面。
由此,你自然就會明白,哪些關系需要重點維系和保護,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聯系和關照,從而決定自己的交際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第三步要對關系網中所有重要或不重要的關系進行分類。因為你的關系網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你在社會各領域中的支援成分,因此,分類后的關系網,可以幫助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對你最有幫助的某一方面的關系。
通過這三步的調理,你已經擁有了一張高效而潛力巨大的關系網,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像螞蟻一樣,一是要識門,即“左聞聞,右看看”,也就是說,對于與自己求助的事情有重要關系的部門人員一定要清楚、熟悉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業務范圍。二是要識路,即用你的“觸角”熟悉你的“路子”,也就是說,要熟悉辦事兒的程序,先從哪里開始,中間有哪些環節,最后由什么部門決定,都應非常清楚,省得跑來跑去,重復找人。
有了一張好的“聯絡圖”后,聰明的人就會懂得如何保護和維系這張圖,使它一直有效。他會不斷和圖上的人保持聯系,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合作,保持舊的關系,發展新的關系,使自己的“聯絡圖”越來越豐富。
總而言之,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也許按比例算根本不及一只小螞蟻,那么,要想擁有螞蟻那樣的“大力士”稱號,就得“內要團結,外要網羅”,利用眾人的力量助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