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拉比以利扎·本·西蒙從老師家里出來,悠閑地騎著毛驢,感到很快活,因為他剛剛學習了不少《律法書》上的知識,心中充滿了驕傲。突然,一個非常丑的人向他打招呼:“祝你平安,先生。”
他不但不向人家打招呼,而說:“你可真丑陋啊!你周圍的人都和你一樣難看嗎?”
那人回答說:“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去跟我的造物主說:‘你造出來的東西多么丑陋啊!’”
拉比以利扎意識到自己犯了錯,他向這個人鞠躬,說:“我在您面前低頭,請原諒。”
但是,那個憤怒的人說:“我不會原諒你,除非你去我的造物主那里說:‘你造出來的東西多么丑陋啊!’”
拉比以利扎跟在那人身后來到自己的鎮子上。當鎮上的人看到他們的拉比,都來致意,說:“祝你平安,師長。”
“你們這是在跟誰致意?”那個人回答說。
“跟在你身后的那個人。”人們回答說。
“如果那人是一個拉比,”他大聲說,“以色列再沒有和他一樣的人。”
人們很奇怪,都問他為什么這樣說,他講了剛剛發生的事情。
“可是你應該原諒他啊,”他們催促著,“因為他是一個很博學的律法師。”
“為了你們,我會原諒他。”那人最后說,“但是他以后再也不許做這樣的事情了。”
這個非常丑的人之所以不愿意原諒拉比以利扎,是因為他并不盲從權威。當他認為拉比犯錯時,敢于堅持自己的正義。
雖然說人不應該盲從權威。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隨時向權威挑戰,只需適當模仿別人的做法,服從社會主流,就能過得很安樂。但是,一定不要一味地追隨,以至于故步自封。如果一旦陷入盲從的境地,就不能算一個自由人了。
狼性法則05
創意生存,不擁不擠
俄羅斯和蒙古國草原上的大型食肉動物因為自然環境的殘酷而被淘汰了許多,剩下的都是生存能力非常頑強的物種,狼是其中之一。
可以說,是狼強大的創意生存能力保證了它們在如此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也可以說是這樣的自然環境促進了狼群的改良,使之具有了更強的適應能力。也許是兩者兼而有之,形成了良性循環。
以往,青少年的最佳成才之路,大多形成了一個相當一致的“共識”,即按部就班地從小學直至博士后,這幾乎是惟一的選擇。
現在,這條路雖說仍然為絕大多數青少年欽羨和景慕,但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認為這并非是成才的惟一道路,也不應該要求每一位實際上存在著諸多差異的青少年都走這條路。而且,人們越來越清醒地看到:在當代“學會求知與生存”,遠遠比采用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更重要。
只要學會了(這當然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創意求知和創意生存,無論你是“循規蹈矩”地求學,抑或是休學創業,都顯得不再重要,只要憑著創意闖人生,就有望達到屬于你的光輝境界。
有一個年輕人沒考上大學,他去了一家牙膏廠打工。
牙膏廠營業額連續10年遞增,每年的增長率在10%到20%。可到了第11年,企業業績停滯下來,以后2年也如此。公司經理召開高級會議,商討對策。
不久,廠門口貼出一張公告,懸賞10萬元重金征求提高銷量的方法。不久,應征的方法五花八門,但都是從傳統的降價等手段入手,都沒有讓董事長相中。
這時,這個年輕人靈機一動,在紙條上寫了一句話,來到董事長辦公室,讓秘書遞了進去。董事長看了后,欣然同意支付10萬元的報酬。
那張紙上寫著:將現在牙膏口擴大1毫米。
他是這樣想的:一般人擠牙膏都有自己的習慣用量,而這個量是以牙膏在牙刷擠出的長度來大約度量的。把牙膏口擴大1毫米,每個消費者就多用1毫米寬的牙膏,無形中就增加了用戶的消費量,從而提高了產品的銷量。
從人們無法想像到的地方下手,從牙膏口的寬度增加牙膏的產量,這可以說是創意求新的妙用了。
當今社會,一個人在接受和完成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以靈活的方式繼續求知,已變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不求知將無法生活,不創意地求新,“知”將難以體面生存,這種發展趨向已成定局。因此,從心態上,把充分地開掘創意人生視為第一要義,這比什么都顯得重要。在此認識的基礎上,不論你如何策劃人生,都將不失為上策。只要你的生存充滿了創意,你的表現充滿了創造力,你就會穩定地在社會上扎下自己永不衰敗的根系,你就終將會贏得生存的主動。
或許有人要問:社會現狀是十分看重學歷的,沒有高學歷,在現實生活中求職將十分困難。這也確實如此。先不說,這種困難是否來自求職要求的失當。即便如此,也不妨反問自己:為什么一定要坐待他人的雇傭,而不能自己創業(乃至去聘用他人)?現代生活已為不同層次的人們,開拓了多種方式的創業可能與創業前景。力主創意生存的個性奮起創業,將是未來生存的主要樣式,一點兒也不新鮮,一點兒也不奇怪。
無論你走哪樣的學習途徑,只要是遵循創意求知與創意生存的追求,就會殊途同歸,就都有希望攀登上創意人生的頂峰。
狼性法則06
憂患意識,進取之源
狼是一種時刻保持危機感的動物。能生存八九年的老狼,都經歷了太多的生存與死亡的戰斗,有很多次它們都是憑著自己的勇猛把自己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敵人在它們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傷痕,而這些傷痕也見證了它們頑強的生命力。
要生存,就要活下去;要認識自己,就要有所行動;我們最大的敵人便是恐怖、懦弱和膽怯。
只有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才能使人和一個族群生生不息,不斷進取。
有一部叫《郭秀明》的電視劇,它是根據郭秀明的真實事跡創作而成的一部紀實性作品。該劇從郭秀明臨危受命開始,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郭秀明懷著“不把黨的陽光送到群眾手里,我死不瞑目”的信念,為改變家鄉貧困落后面貌,不顧病魔纏身,堅定地率領全村人民艱苦奮斗奔小康,以至以身殉職的奉獻精神。
該劇是一部反映農村改革和發展、歌頌黨的當代農村基層干部英雄楷模的優秀劇作,是一部難得的弘揚共產黨人精神風貌的正氣歌,是多年來難得的一部政治性和藝術性俱佳的農村現實題材的主旋律作品。
《郭秀明》直接將觸角伸到時代生活最底層,描繪共產黨人致力改變貧困地區面貌和弱勢群體命運,嚴峻審視當前農村問題,從劇中可以感知到一種憂患意識,一種人文責任感,特別是一種感天動地的真情。這就是郭秀明對黨的事業的真情、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對改變農村貧困面貌的真情。
為了這份真情,他鄉醫不當自薦當支書,當眾燒毀了鄉親們欠他的醫藥賬單;他冬天帶領群眾上山挖樹坑,在荒山上建起“綠色銀行”;他自己掏錢買推土機,頂住重重壓力,先后四次帶領群眾艱難地修路;他尋找到村子窮的原因之一就是缺文化,他建村小學是為了拔窮根;郭秀明第三次修路群眾不理解,說他窮折騰,一狀把他告到了鎮政府。鎮上來人找他談話也要他把修路的事放一放。郭秀明堅定地回答:“我這不是窮折騰,而是折騰‘窮’。咱不折騰,這窮帽子啥時能摘掉?”
村里人一天天富起來了,郭秀明一天天瘦下去了,他家里也一天天變窮了,自己也病倒了,但是他無怨無悔。郭秀明的那間臥室,破陋的棉被里幾乎沒有棉絮,被子底下襯著幾件舊衣服,有一件斷了袖子,而在頂棚上還有用繩子簡單地吊著一個輸液瓶;郭秀明病逝時,體重只有30公斤……
貧困和搏擊貧困的精神,在這里交匯,形成了一股強烈的天地正氣,劇中郭秀明的事跡是動人的,曲折的,也是平凡的。可以說,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物,一切都源自于樸素的平凡。然而,平凡的生活自有驚天動地的波瀾。
驕傲自滿,安于現狀則會使人盲目樂觀,不思進取,甚至坐吃山空,在頹廢中喪失斗志,最終葬送大好前程。憂患意識可以使人正確地認識形勢,在強烈的危機感中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事業的新境界。
狼性法則07
思想敏銳,隨勢而變
狼群有自己的社會組織結構和組織紀律,狼群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生活準則。為了這些,它們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但有的時候,它們卻會毫不猶豫地改變平時遵循的一些準則。對變與不變的把握,充分體現了狼族的生存智慧。
在當代社會,一個人應表現為對社會的最密切的關注和最敏銳的分析。他們不是憑老經驗生活的人,也不是關起門來僅僅從書本中探求如何生活的人。他們熱心研究的是現實的社會,他們主要是從不斷發展、變化著的社會中,去尋求適應的途徑,尋求和社會相適應的生活和活動方式。
凱斯頓是美國紐約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電影制片人,制作了20年的影片,他認為這是他惟一能干的工作。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丟掉了飯碗,他沮喪極了,不知道該怎么辦。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除此之外還能干什么。
有一天,他正心灰意冷地在大街上走,迎面碰上了過去的一位同事。這位同事的一番話及時調整了凱斯頓的心態,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開始邁向了成功的人生。
凱斯頓后來回憶他們當時的對話:
他對我說:“你擔心什么——你的本事多得很。”我記得自己非常沮喪地說:“真的?我有什么本事?”他告訴我:“你是一個了不起的推銷員。多年來你不是一直把許多電影構想推銷給總公司的人嗎?天曉得,多年來你能推銷給這些老奸巨滑的人,你就能把任何東西推銷給任何人。”
接著他說:“此外,你還是一個寫宣傳企劃的高手。你一直為自己的影片寫出最好的宣傳企劃,所以你干這一行一定沒問題。”然后他不經意地又說了一句話:“不用說你最擅長的是把一大堆人湊在一起工作——這本來就是制片人的職責。所以你也許可以開一家自己的演員經紀公司,大賺一筆,依我看來,你能選擇的出路多得很。”
“他在我的肩膀上拍一把,我們就告別了,但是我在那個街角又呆了許久。短短幾句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凱斯頓聽了朋友的話,及時調整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開始了新的人生,現在他擁有了自己的公司,獨立承接宣傳企劃,當然是以電影業為主。凱斯頓成功了。
一個發展節奏加快、組合形式復雜的社會,在不同的人們中產生了不同的際遇:對于那些適應力強的人來說,多一扇門就是多一分希望,多一種變化就多一個機會;對那些適應力弱的人來說,多門等于沒門,多機會等于無機會。
在多變的社會里,真正的危險不在于生活經驗的缺乏。而在于認識不到變化,或不能把握變化的規律。那么,如何才能適應多變的社會呢?
(1)在思想上對變化要有充分的準備
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各種新的東西猶如市場上的各種貨物,琳瑯滿目,相互競爭,供你選擇。新的生活潮流如同長江之水一浪推一浪,滔滔不絕。如果以遲鈍的、保守的眼光看待和對待今天的生活,就勢必會被不斷向前的生活新潮流遠遠地拋在后面,從而成為一個“不識時務”,或“不合時宜”的人。
(2)在心理上要有高度的靈活性
在生活中要不拘泥于任何程序、習慣和經驗,不受任何既定的思路和方案的束縛,隨時拿出新的招數來應付新的情況,以快速的心理反應來對付快速變化的形勢。
可見,我們要適應這個多變的社會,就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想問題。現代社會要求人們不要沿著自己的思路單線思考,而要立體鉆研,全方位思考。
真正思維敏捷的人,不是把過去的成功經驗當作靈丹妙藥,到處套用,他們不會忘記經驗的參考價值,但絕不拘泥于它。他們知道,經驗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要受到個人智慧和實踐活動的廣度及深度的限制。而且,人們的行動總是面向未來,而經驗卻只屬于過去。
復雜多變的社會,大大加速了已有經驗的陳舊化。死守于過去的經驗的人,難免會碰大釘子。
生命之樹常青,萬事萬物都在變,認識事物、改造事物的方法也在變。今天適用的方法,明天不一定適用;此地適用的方法,彼地不一定適用,在任何成功的道路上都是沒有金科玉律可言的,全憑你的機智敏銳地探知變化,靈活地改變方法。
狼性法則08
有所不為,大有作為
在狼群中,狼要“有所為”,必須同時要“有所不為”。“有所不為”的狼,方能大有作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咬緊”一處,緊盯一處,堅持不懈地進攻,只有這樣的狼才會有所收獲。
每一位渴求成功的人,尤其是處于創業階段的奮進者,務必要時時防范自己,不要濫鋪攤子,濫用精力,不要以為到處出擊才有收獲,而應當像錐子那樣,鉆其一點,各個擊破,讓自己在某一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長,這樣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小李是南方一所城市一家公司的助理,他是一個活潑、能干又討人喜歡的年輕人。他有一位漂亮的妻子、一個可愛的兒子以及光輝的前途。
小李平時喜歡繪畫,他的許多風景油畫,都懸掛在辦公室的墻上,有時候他也把畫賣給公司外面的人。雖然他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他更熱愛繪畫。他一向很喜愛山青水秀的小城鎮,他認為那是藝術家的樂園,他想要放棄現在的工作,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開一家畫店。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妻子,他的妻子鼓勵他說:“我們也可以賣畫框,我照顧店面,你就可以畫畫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在妻子熱心的鼓勵下,小李下定決心辭掉了工作,他們搬到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小鎮,小李開始專心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