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航模教練

2001年8月,電子創新實驗室開放運行得到了學校的認可,實資處主動提出為電子創新實驗室投資30萬元。但需要履行手續,填寫《實驗室建設項目立項申報表》,我找馮馳商議這30萬元如何使用。

圖12 早期的航模實驗室

馮馳,802教研室主任,工程實踐經驗豐富,曾于1999年出任電子大賽總教練,我們曾在一起共事過。他給我出主意,這30萬元除用于創新實驗室補充設備外,可擠出一部分資金購買航模器材,用于今后開展航模活動,一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原來,馮馳在中學時曾是航模愛好者,現在還對操控航模情有獨鐘,他還向我推薦了兩位航模教練呂世英、劉文智。呂世英是“老航模”,時年64歲,已退休。劉文智是他的弟子,時年31歲。當時恰好“E唯協會”在21號樓的一樓有兩個房間,共120m2,我把兩位航模教練安排到那里,指導“E唯協會”開展航模活動,由此也引來了社會上的航模愛好者,多年沉寂的實驗室熱鬧起來了,如圖12所示。

呂教練是位慈祥的長者,他為人厚道,喜歡鉆研,經常在《航空知識》雜志上發表論文,還在日本期刊上發表論文。聽說我們要搞航模,為我們編寫了25萬字的《航空模型空氣動力學》講義,他曾以“航天烽火”為題應邀做客陽光論壇。后來由于年事已高,他退出了,他的另一位弟子李海波沖了上來。他與劉文智師出同門,又是好朋友,都是當年的少年航模隊員,一起參加從地區到國家的航模比賽,是名副其實的專業航模運動員,后來留在省軍體隊當教練。由于受“文革”影響和突出奧運政策導向,中國的航模運動整體癱瘓,省軍體隊解散,恰好我們用人,從此兩位航模教練就在我們實驗室扎下了根,自2001年年底直到2010年,一干就是9年。他們都是能工巧匠,對于航模、船模特別愛好,在低空、低速飛行,空氣動力學和復合材料的應用,機械設計加工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曾承擔部隊、研究所的無人機科研;能在經費缺乏的情況下,造出成本低、性能好的空中和水下機器人。

當初,劉、李兩位教練進入實驗室,幫助我們指導學生是沒有報酬的,也許有人不理解,沒有報酬,他們圖的啥,其實他們全憑對航模的執著愛好。搞航模鋪的攤子大,工作環境亂,在家搞航模顯然困難。而我們的實驗室場地寬敞,再配備工具和器材,既滿足了他們對航模制作的需求,又為我們培養了學生,這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成為我們合作的基礎,這種合作關系一直維持6年。在此期間我曾通過學生處金鴻章處長,一度為他們爭取了勤工助學指標,有過大約一年的經濟補償,每月也就幾百元錢。

2002年,在航模教練的建議下,我們著手組建了“E唯協會航模隊”,首次在校運動會上亮相,在軍工大操場上空放飛了一架傘翼機,如圖13所示。此舉一炮走紅,取得了轟動效應。

圖13 在軍工大操場上空放飛的傘翼機

2003年10月,航模教練帶領“E唯協會航模隊”在黑龍江航空學會主辦的航模大賽中獲得最佳設計與制作獎。

2004年9月的建軍節前夕,為配合國防教育日,按學校的要求,我們在軍工大操場進行航模表演與航拍試驗,一架傘翼機掛著吊艙飛上500m的上空,吊艙上裝有攝像機,可以在地面對航拍實時控制,將空中拍攝的畫面經微波傳送到地面站的監視器,當時的邱長華校長與省軍區的領導在41號樓觀禮臺上饒有興趣地觀看了表演。

2005年劉教練提出參加全國空中機器人大賽的提議,我們采納了,結果在比賽中摘取了一銀一銅,從此開辟了機器人賽事的新途徑。空中機器人大賽剛結束,機電學院CCTV機器人教練王立權就找上門,請兩位教練加盟他的團隊。

2004年以前,航模教練掛在“E唯協會”活動室,與電子工藝實習實驗室是近鄰,這一攤交給電子工藝實習教學組王光偉代管。2004年,經學校調整,實習實驗室劃歸到工程訓練中心,王光偉等3人連同設備都過去了,由于航模教練掛靠實習組,涉及去與留的問題,工程訓練中心不愿接收他們,信通學院態度也不明朗,他們繼續留在“E唯協會”活動室。

2006年是峰回路轉的一年,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先后推出人事代理和雇員制,為外聘人員開了個口。鑒于航模教練已經為學校做出了諸多的貢獻,組隊參賽,出手就贏,抓住這一時機,學院向人事處提出以技能型人才引進的名義聘用他們。時任實驗中心主任的刁鳴多次與人事處交涉,終獲成功,他們以雇員的身份進入我實驗中心工作,當時的工資為800元左右,雖說不高,但這畢竟邁出了外聘人才的第一步,初步解決了“身份”問題,以后再圖發展。

通過引進航模教練,不難悟出一個道理,高校教師未必都是高學歷的人,我們引進的兩位航模教練,沒有高學歷,但他們有極強的動手能力,特別是善于徒手制作電機一體化裝置;他們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只要給出某個題目,他們很快就能拿出方案;經他們制作的機電一體化裝置無須計算,選多大的電動機、用什么樣的傳感器、各種材料,都在他們心中,只畫出一個草圖就能施工,實驗室就缺少這樣的人才。我們在引進實用技能型人才方面嘗到了甜頭,在人事處的支持下,自2004年到現在,共引進實用技能型人才5名,他們是馮堯、劉日起、劉文智、李海波、陳文勝。在用人機制上,我深深地感到了“黑貓、白貓”論真的很實用。

由于劉文智、李海波兩人在指導機器人競賽方面成績顯著,學校于2008年提高了他們的工作待遇,還破格給予高級實驗師的職稱,工資也由1500元提高到2300元(三險除外),是劉志剛校長親自督辦的。劉校長在2010年學校實驗室工作會議上說:“在實驗室工作一定都是碩博嗎?要量才使用,不論身份,按崗聘人”。

引進實用技能型人才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嘗試,各校有各校的情況,但是我們學校做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江孜县| 泗阳县| 胶南市| 大姚县| 东乡族自治县| 门源| 西丰县| 绥宁县| 安龙县| 景东| 马尔康县| 西和县| 介休市| 咸丰县| 涟源市| 隆安县| 汤阴县| 泌阳县| 建瓯市| 余姚市| 长海县| 高清| 曲松县| 永兴县| 台东县| 广汉市| 广州市| 杭锦后旗| 安宁市| 张北县| 聂荣县| 嘉义县| 孟州市| 连平县| 定西市| 安陆市| 乌鲁木齐市| 封丘县| 凤凰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