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被砍下頭顱后還會有思維嗎?——哈佛人的怪誕心理學(3)
- 讓生活更快樂的哈佛實用心理學
- 金圣榮
- 4986字
- 2015-09-24 14:57:36
既然人們存在這樣的心理,不妨以此作為“突破口”,運用策略向市場中投入高檔消費品,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這樣一來,在使商品附帶上一種高層次形象以及“名貴”的同時,也增加了人們對商品的認同度,從而牢牢抓住人們的心理。埃倫·蘭格曾經說過:“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追求品位的心理是不會停止的,因為這可以極大地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是人們心理上的一種有趣現象?!?
顯然,一塊普通石頭經過化學顏料的“包裝”,獲得了不同市場的認可,同時其價格也發生了驚人變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心理因素所致,因此才出現了如此“瘋狂的石頭”。
5. 哈佛大學是如何批量“生產”億萬富翁的?
眾所周知,哈佛是“生產”億萬富翁最多的大學,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杰爾姆·卡根對學生們進行的是否具有億萬富翁潛質的測試。測試題目為:
現在請你盡可能地想象,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降臨,你可以選擇搭乘最先進的諾亞方舟逃離,并可以選擇一種動物一起搭乘,那么此時你會選擇以下哪種動物逃離呢?
第一種,牛;第二種,馬;第三種,兔子;第四種,獅子;第五種,綿羊。
選擇牛:雖然你表面看上去具有億萬富翁的特質,但你卻不會成為億萬富翁。由于你的潛意識中帶有安于現狀的特性,所以當機遇來到時,你也會因為害怕失去而放棄機遇,最終只能和成功無緣。實際上,你的內心世界追求的是安逸和穩定,你不愿意改變,因為你擔心改變后會使自身的生活或者處境發生變化。殊不知,正是這樣的特性阻礙了你的財路,讓你很難成為億萬富翁,更不要說實現財富夢想了。
選擇馬:你的內心深處不缺乏對財富的追求。在別人眼中,你是個有勇氣的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關注。馬象征著強烈的虛榮心,因此,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雖然你渴望得到財富,可由于太以自我為中心以及強烈的虛榮心的影響,你得不到朋友的幫助,最終只能憑借一個人的力量去追求財富。即使自己的單兵作戰能力再強,也比不上有朋友的幫助,而且,如果得不到別人的幫助,你獲取財富的速度就會慢很多。
選擇兔子:你可能沒有成為億萬富翁的特質,因為兔子象征著膽小與守舊。你是個以家庭生活為中心的人,雖然你也渴望擁有財富,但在你心里并沒有將追求財富放在第一位。此外,膽小和不敢創新也是你的性格特質,在財富和家庭面前,你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即使同時有機會獲得財富,你也不會為之心動。在現實中,你是不會輕易追求財富的,因為你認為這是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情。為此,你不太可能擁有過多的財富,也和億萬富翁無緣。
選擇獅子:你不僅是個有野心的人,還是個具有高效執行力的人。果斷、勇敢是你的特性,你對財富擁有很強的欲望,認為只有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能實現美好的人生。在你作出某些決定后,你會不打折扣地落實為行動,直至取得令你滿意的成功。雖然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你也會遭遇到失敗,但你似乎不會被失敗嚇退,反而會信心滿滿地踏上追求財富的征途,因為你總是認為,要想成功就需要不懈的努力。與別人不同的是,你對財富的欲望是異常強烈的,甚至將追求財富視為畢生奮斗的目標,即你就好比是一頭威猛的獅子一樣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直至到達成功的彼岸。正是由于你擁有獅子般的意志,所以你會成功,并占據財富金字塔的頂峰。
選擇綿羊:在別人看來,你是個善解人意的人,更是無私奉獻的人。你對于財富的態度非常平淡,總是認為錢夠花就行。在這種意念的影響下,你不會追求過多的財富,完全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財富。此外,你是個重情義的人,當朋友在金錢方面遇到困難時,你會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直至幫助朋友渡過難關。值得慶幸的是,雖然你不太可能成為億萬富豪,但你的財運非常旺,總會有源源不斷的財富向你涌來。
在哈佛大學里流傳著這樣一個響亮、簡潔的口號:幸福屬于富有的人。在哈佛人的觀念里,無論你是誰,來自哪里,也無論你的出身如何,只要你是個天才,總有一天你會坐在財富金字塔的頂端。實際上,從哈佛大學走出來的億萬富翁確實比世界上任何大學要多很多,因為哈佛大學會充分尊重學生們的知識和才能,而這些知識和才能則可以讓學生們輕而易舉地成為財富的擁有者。
每一位進入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會接受哈佛大學獨特的學習計劃的訓練,其中一種被稱為“業務演練”的教學方式是哈佛大學大力推廣的。所謂的“業務演練”,即凡是就讀于哈佛大學的學生,在第一個學期就會進入哈佛事先為他們分配好的“公司”中展開激烈的競爭。杰爾姆·卡根曾說過:“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們的商業才能。學生們進入公司后會以公司管理者的身份管理公司,并被反復告知他們就是公司的主人。只有學生們的內心形成這樣的概念,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經營公司的活動中去。當然,公司間的競爭是殘酷無情的,此時學生們就要考慮公司未來如何生存下去,只有在他們想出公司發展的應對措施后,訓練才算合格。”此外,哈佛大學還會為學生們分析商業實踐中的具體事例,通過分析研究商業案例培養學生們處事不驚以及把握財富的能力。
當然,掌握多種外國語言也是培養出商業大亨的前提條件。據杰爾姆·卡根介紹,哈佛大學的學習、訓練和作息安排都非常緊張,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消遣和從事個人活動。正是在這種殘酷的競爭條件下,學生們才會意識到落后即相當于失敗。
其實,在學習期間,哈佛的學生對自身所具備的才能都有相當深刻的了解。比如自身的文化水平、科學頭腦、組織活動的才能、政治潛力以及商業潛質等。但在所有的能力中,最受推崇的當屬商業領域中的組織天賦。國際上很多知名跨國企業,如通用汽車公司、IB.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國際電報電話公司、可口可樂公司等,也都派人去研究學生的業務素質和個人素質。在學生進入第三學期后,知名跨國公司就會開始安排那些他們打算錄用的學生的活動。此時,最具有商業天賦的學生往往會在這些公司的資助下去國外實習。在那里,他們要熟悉世界各大研究中心和生產基地的情況,熟悉公司在世界各地設有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的管理措施,等等。而在完成了這樣的實習之后,學生距離成為這些公司的正式員工往往也就不遠了。
杰爾姆·卡根認為,在日常的授課中,向學生施加心理方面的壓力是很有必要的。這些壓力主要包括:告訴他們要成為商業大亨或億萬富翁就要看到市場的殘酷性——學生們意識到商場中的殘酷性后才不會掉以輕心;告訴他們,在殘酷無情的商場競爭中,只有兩種結果——要么收獲成功,要么獨吞失敗。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心里便加深了對商業的理解,在拼搏中就會全力以赴地展示自身的才能。毋庸置疑,從哈佛大學走出來的商業大亨或億萬富翁都霸氣十足,并且具備堅持到底的決心,因為他們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要做財富的擁有者就必須接受外界殘酷的磨礪。
此外,杰爾姆·卡根教授還相信,哈佛大學之所以能“生產”出眾多億萬富翁,是運用心理學教育的結果,而哈佛大學也相信心理學帶來的力量是無窮的。也就是說,哈佛學子們每天在哈佛的心理學激勵下,為贏得財富而努力奮斗著。因此,也就不難解釋哈佛大學為何能“生產”出如此多的億萬富翁了。
6. 被關注的神奇力量:自動自發產生高效率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專家喬治·埃爾頓·梅奧進行了諸多關于生產效率的實驗,它們都是以科學管理的邏輯為基礎的。實驗分為好幾個階段,早期的實驗,僅僅對工廠車間的照明強度進行加強,但并沒有提高生產效率。兩年后,喬治·埃爾頓·梅奧又指導并開展了一項“福利待遇實驗”,該實驗的目的是找到一項可以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在實驗中,工廠改進了員工的工作條件,為員工安排了休息時間,縮短了員工的工作日,還減少了工作的單調性等,結果表明,改變對員工的監督方法和改進與員工的人際關系可以有效地促進產量的提高。
對此,喬治·埃爾頓·梅奧表示,既然管理方式與員工提高產量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管理者就應該了解員工對工廠管理制度的態度,從而為改進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依據。為此,喬治·埃爾頓·梅奧制定了一個員工意見反饋表,并對大約兩萬名員工進行了調查。表中提出的問題有:
1.你對目前的工作環境滿意嗎?
2.工作氣氛能夠令你感到快樂嗎?
3.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4.你的家庭生活是否和諧?
5.最近有沒有出現令你煩躁不安的事情?
6.你對企業發展有哪些好的建議或意見?
7.工作中你亟須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喬治·埃爾頓·梅奧告訴員工可以將自己想說的話都寫在反饋表中。一個星期后,喬治·埃爾頓·梅奧收集齊意見反饋表,并對員工的日常工作進行了觀察。他發現,員工在填完這個反饋表后,對工作的態度比以前認真了,工作效率也明顯提高。那么,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對此,喬治·埃爾頓·梅奧解釋道:“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霍桑效應’,也就是說,當人們受到外界關注時,內心就會油然而生一種主動學習和交往的態度。因為人們在內心中感覺受到了重視,從而更加努力工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或端正工作態度。”
在喬治·埃爾頓·梅奧看來,“霍桑效應”最主要的內容就是管理者讓員工將自己心里的不滿發泄出來,并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從而使他們主動自發地產生高效率。其實,現實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可以說明這種效應的重要性。比如在老師授課過程中,一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老師的提問一問三不知,老師因此批評了他,甚至還將他趕出教室,這樣一來,該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很難再有所提高,甚至會對老師的行為懷恨在心。但如果老師對這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多加以關注,并當著其他同學的面鼓勵他,這名學生在產生感激之情的同時也不好辜負老師的教導,最終就會努力提高學習成績,甚至還會從壞學生轉變成好學生。
再比如,在同事眼里有個不合群的人,這個人不僅在工作中我行我素,甚至還表現出一副高傲的姿態,因此沒有人愿意與其交往。其實,這種情況不是不能改善——如果對這個人報以足夠的重視,讓他感受到同事的關注后,他自然也就減輕了對同事的抵觸心理,也就愿意和同事融洽相處了??梢哉f,這就是“霍桑效應”最直接的影響。
或許人們能夠從喬治·埃爾頓·梅奧提出的“霍桑效應”得到這樣的啟發:即使這個人此前的工作沒有產生過高效率或沒有做出非凡的成績,但只要讓這個人在心理上感受到被關注、被贊賞,他就會在工作或生活中不斷強化自己的良好行為,并通過自身的努力贏得高效率。
7. 不要忽視一顆薄荷糖帶來的神奇功效
一顆薄荷糖能夠帶來什么樣的功效呢?在美國,很多餐館都會在出口位置擺放一些可以免費品嘗的薄荷糖,以便讓食客在吃完飯后能吃上一顆保持口氣的清新。不過,并不是所有餐館都會這樣做,有些餐館會采取另外一種方式——將薄荷糖送給食客,即由餐館的服務生將薄荷糖和賬單一起放在銀質的盤子中交給食客。那么,這兩種方法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或許很多人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將薄荷糖和賬單一起交給食客的服務生能贏得食客更多的小費。為了進一步研究人們的心理特征,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就曾進入到一家餐館做起了服務生。
在他當服務生期間,曾做了以下一些實驗。
第一個實驗:戴維·麥克利蘭為食客取來賬單的同時送給食客每人一顆薄荷糖,這樣一來,他便增加了3美元的小費。
第二個實驗:戴維·麥克利蘭在食客吃完飯后,送給他們每人一袋薄荷糖,此時戴維增加的小費十分可觀,達到了15美元。
第三個實驗:戴維·麥克利蘭送給食客每人一顆薄荷糖后隨即轉身離開,并告訴食客耐心等待。不久之后,他拿著一張寫有祝福的卡片以及一小袋薄荷糖送給了食客,并對食客的光顧表示感謝。由此,食客對他的服務非常滿意,其所收獲的小費高達50美元。
實驗表明,在第一個實驗中,戴維·麥克利蘭的做法讓食客感受到了一些實際意義。因為在食客看來,吃完飯后能吃到一顆爽口的薄荷糖實在是令人愉悅的一件事,這樣一來,當戴維·麥克利蘭給食客每人一顆薄荷糖時,食客在心理上就會對他產生感激之情,隨即便給他增加了3美元小費。小費雖然不多,但卻可以體現出食客的感激之情。而第二個實驗是戴維·麥克利蘭送給食客每人一袋薄荷糖,這讓食客感到驚喜,同時就會對服務生的服務態度予以高度肯定,也會自然而然地給戴維·麥克利蘭增加小費。在第三個實驗中,戴維·麥克利蘭給完食客一顆薄荷糖后轉身離開,并再次將祝福的卡片和一袋薄荷糖交給食客,這樣的方式在表達歡迎食客再次光臨的同時,也令食客看到了如此人性化的服務,從而使其深受感動,對服務生也另眼相看,因此也就愿意給更多的小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