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巧妙激懲,形成最佳調動力(2)

善于恰當地夸獎員工的管理者,必定能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團隊中每個人都能齊心合力地為集體利益服務。有位領導人說得好:“虛榮心是人類的天性,不要將它視為敵人。這是一種渴求別人肯定和成功的愿望,管理者善用它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

最強有力而且不需要花錢的一種激勵方式,就是夸獎。沒有比贊美和肯定更能使人反應強烈的東西了,善于夸獎能讓你的員工和事業都獲得成功。如此簡單而成本低廉、效果巨大的方法,為什么你不學呢?

§§§第3節 批評留余地,日后好管理

再優秀、再受管理者重視的員工,也會有出現問題的時候;再親切溫和、再沒有脾氣的領導人,為了管理的需要,也會批評員工的。盡管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重視如何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引導,提倡多作肯定、少作批評,但批評畢竟不能被完全拋棄,它也是一種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手段。

就像戲劇中總會有一兩個反面角色一樣,管理者的團隊中也不會總是清一色忠誠老實的人。心術不正和蓄意破壞的人暫且不說,比較常見的是有一些驕傲和刁鉆的員工,要么仗著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績比較驕人,一貫得到管理者的寵愛,就得意洋洋不思進??;要么專門鉆公司和管理者的空子,破壞紀律,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卻不肯多花費心思。

如果對這樣的員工放任不管,他們就會破壞整個團隊的良好風氣。我們都知道,摧毀比建設容易得多。建立一種良好的秩序可能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但只需要幾天就能將它毀掉。所以,一旦員工中出現這種“反面模范”,管理者就必須馬上進行批評,以抑制不良現象的蔓延,保持工作環境的安寧,保證其他員工的心態不受影響。

對于這些員工,該批評的時候堅決要批評,不可因礙于人情面子而猶豫。但是,批評只是手段,其作用在于讓員工端正思想、糾正錯誤,而不是一棒子把人打死。有些管理者批評員工時總是不留余地,常常出語傷人或是讓員工下不了臺,這都是現代管理人所忌諱的。像撕破臉面的這種批評手段,能不能起效果尚且不知,但首先就刺傷了員工的自尊,甚至可能永久性地毀滅了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某管理者A先生是個很嚴厲而又情緒化的人,一旦員工在他面前犯錯,就勃然大怒地當場批評,完全不顧員工的承受限度。而且,剛開始往往還能針對員工的錯誤,但說著說著他就越來越憤怒,完全失去控制發起了脾氣,說話越來越傷人自尊。為此,很多員工干不了多長時間便走了,他們說A先生“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我們來看看另一位管理者B先生。他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員工要求也并不嚴厲,可是手下的員工對他的批評仍然抱著反感的態度,間接地也導致了不少人才的流失。他的問題出在哪里呢?原來,他批評時不給員工留面子,總是當眾點名批評,從來不注意場合。不管被他批評的員工犯了多大的錯誤,他們從來不會主動改正,因為他們首先注意到的是被損害的臉面。

第三位管理者C先生呢,他既不是暴躁易怒的人,也很講究場合和時機,幾乎沒有在第三者面前批評員工的記錄。但是,員工對他的批評接受程度也很低,因為他不懂得批評的技巧。比如,他在批評員工時愛用尖酸刻薄、諷刺挖苦的語氣,喜歡舊事重提,還老拿別的員工來作比較,夸大其詞,以刺激員工的神經。他的氣量讓員工們非常不屑,凡是他作出的指示,員工們總是要打個折扣執行。

這三種類型的管理者是批評不留余地的常見典型。他們共同的特征,就是批評員工缺乏藝術和技巧,時常惹起員工的不滿,不僅達不到他們預期的教育、警告的效果,還往往適得其反,招致員工的逆反心理。他們的批評已經造成了許多員工的對立,造成了管理中危機四伏的局面,而自己還懵然不知,認為只是員工們的故意抵制。

顯然,做管理者做到如此地步是失敗的,而批評作為一種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的手段,被用得這么失敗也是可悲的。

幸好,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愛犯這樣的錯誤,大部分的管理者都能準確把握批評員工的分寸,既達到教育目的,又給員工留有余地,讓他們有臺階可下。這樣的管理者,才是善用批評手段的聰明人。他們的批評往往能讓員工感到羞愧和感激,一方面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反省,一方面折服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人性關懷。

即使員工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管理者在批評時也別忘了補上兩句安慰或者鼓勵的話,不要讓他產生心灰意冷的念頭,覺得在這個團隊已經沒有臉面再呆下去,在管理者和同事面前永遠抬不起頭來。只要員工還留在你的團隊,他就是你要教育和引導的對象,他的自暴自棄對你決沒有好處。而批評過后的一兩句安慰和鼓勵的話,往往能讓員工牢牢地將教訓記在心里,不斷鞭策自己努力。

§§§第4節 把懲罰制度化

對于現代管理者來說,“人和”固然重要,黑臉也總是要唱的。眾多員工聚集在一起的公司,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與矛盾,管理者要管好一個團隊,就要保證整個團隊健康有序地發展,對干擾和影響正常工作的現象就必須進行管制和處理。

在管理過程中,有時候光是口頭批評或警告,總是缺乏力度和難見實際成效。比如有的員工上班遲到,或者上班違紀,管理者想讓他引起重視,下次不要再犯??墒牵莺莸嘏u吧,大家天天相處,重話還真不是那么容易說得出口,而且說了也未必有用:對自尊心強的員工,會傷了他的感情,冷了他的心;對那些無所謂的員工,口頭批評對他只不過是不痛不癢。而且,第一次是批評,第二次怎么辦呢?如果扣薪水,扣多少合適?如果還有第三次呢?還有,扣掉的錢怎么處理,會不會被員工認為是自己中飽私囊……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混亂的情況,就是因為沒有把懲罰制度化。如果沒有統一的、固定的標準,光靠管理者自己來進行處罰,恐怕很難做到絕對公平。所以,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把懲罰制度化,就是一個公司或企業成立伊始便要做到的第一要務,也是管理者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

光是向員工獻鮮花,卻不懂得揮舞“制度大棒”的管理者是不合格的,他們不明白管理松弛有度的道理,不懂得用獎勵和懲罰兩種利器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固然,用獎勵能夠促使員工勤奮地工作,可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制度來規范,沒有懲罰來作為保障,怎么能互相呼應,產生最大的調動效果呢?

制度中可以明文規定違紀應受的處罰,員工如果違反或觸犯,直接就按照制度來處理。這樣,就免去了一些管理者“開口難”的尷尬和“無法可依”的盲目,同時杜絕了任何不公平現象的產生,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員工對此也往往不會排斥,他們事先便明白違規的后果,一旦違規便應該作好承擔的心理準備。

聯想集團有項制度:開會遲到就要罰站。連集團主席柳傳志也被罰過三次。據說,被罰過的人員還真是不少,但柳傳志仍然十分肯定它的作用,稱在無數人被罰之后,出了問題就要受罰的觀念就深入人心了,不管誰都不例外。所以,“公司員工都覺得很公平,聯想這個團隊的精神也就上去了。”越是成功的公司,嚴格按照制度懲罰執行得越徹底,員工行為越規范,團隊的工作越有效率。這種調動力之強大,從中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考慮到制度對團隊中每一分子所具有的強大影響和約束力,管理者也要學會從根本上尋找不良現象的原因,并及時引起重視,對制度加以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管理更全面,實施懲罰時依據更充分,員工們也有更多的規范可做參考,有目的地進行避免。懲罰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管理者最根本的目的還是調動員工遵守規范。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鍋粥。因為粥總是不夠,所以他們決定采用輪流分粥的辦法。結果七天下來,每個人都只有在自己分粥那天才能吃飽,其他六天都要挨餓。于是,他們又推選一個品德最好的人負責分粥??墒?,其他六人從此都挖空心思地想要討好他、拉攏他,搞得烏煙瘴氣。他們只好成立了三個人的分粥委員會和四個人的評選委員會,每天都為分粥爭吵不已,誰也吃不上熱粥了。

最終,他們建立了一個制度:還是每天一個人輪流分粥,但要等別人都分完了,最后剩下的那份才是分粥人的。為了不讓自己分得最少,分粥的人每次都會仔細地做到平均,七個人終于可以和氣安樂地過日子了。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制度就產生了不同的風氣。同樣,一個團隊如果有不良的風氣或現象,一定有制度上的缺陷。管理者應當認識到:在懲罰員工之前,首先要尋找制度的原因,對它不斷作出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清除妨礙調動員工的不利因素,最大化地讓員工動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天全县| 兰坪| 泰州市| 呼和浩特市| 宜州市| 会同县| 佳木斯市| 上饶市| 虎林市| 龙州县| 邢台县| 沽源县| 涟源市| 镇雄县| 德保县| 城步| 资溪县| 改则县| 兴仁县| 察哈| 政和县| 曲沃县| 洪洞县| 琼结县| 肥东县| 拉萨市| 清流县| 集安市| 洛扎县| 高淳县| 砚山县| 南皮县| 双峰县| 礼泉县| 昌吉市| 托里县| 抚远县| 葵青区| 电白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