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任何活動都以健康的心理為基礎,而任何人進行任何活動,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說話也不例外。因此,訓練說話技巧也必須首先進行心理建設。對于談話最大的心理障礙是對談話成敗的憂慮,憂慮主要來源于自己對于能否說動對方而達到預定目的沒有把握。因此,要注意樹立自信心的培養。
自信心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意志。人們有時說不好話,并不是他所說的內容不好,而是缺乏對自己能夠說好話的信心??謶趾筒荒苷_認識自己是自信心的天敵,是說好話的最大障礙。
有人在一開口說話之前,就斷定自己:“我講不好話,我笨嘴拙舌;我講的話沒有什么意義,而且我缺點很多,別人會嘲笑我······”好像自己渾身都是缺點,一無是處。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下,戰勝別人的自信心早已無影無蹤,留下來陪伴他的只是緊張、焦慮、害怕、恐懼、怯場等的不良情緒,肯定難以從容鎮定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建立說話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漫長的心理漸進過程,自信心來源于對自己的客觀認識和自身能力的培養。
培養演講者膽量的惟一方法就是勤講勤練。對著鏡子練,對著實物練,也可請人指教,要抓住一切時機練。在討論會上,積極爭取發言;主動到正式場合去講,功夫不負有心人,長此以往必定會鍛煉出膽量來,使自己的講話條理分明,口齒清楚,富于表情,以至產生扣人心弦、震撼膽魄的強烈效果。
英國現代杰出的現實主義戲劇家蕭伯納以其幽默的演講才能著稱于世。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20歲時初到倫敦時,卻羞于見人,膽子非常小。若有人請他去作客,他總是忐忑不安地先在人家門前徘徊多時,而不敢直接去按門鈴。有一次,一位朋友邀他參加學術者的辯論會。在會上他懷著一顆非常緊張的心站立起來,做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演講。當他演講完畢時,卻受到了別人的譏笑,他覺得自己充當了一個十足的傻瓜,蒙受了莫大的恥辱,但他并沒有灰心。此后,他每星期都當眾演說,人們在市場、教堂、學校、公園、碼頭······在擠滿三四千聽眾的大廳或只有寥寥幾人的地下室,都能經??吹剿诳犊愒~。有人曾做過統計,在12年中,他演講次數竟達1000多次。
朋友們,不要只是羨慕那些成功和成績顯著的演說家的口才,更值得交口稱贊的是他們那種堅持不懈的意志。你想練就巧舌如簧的表達能力,就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磨練你的口才。
二、秀口生輝:青少年語言藝術
1.好口才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技能
所謂“口才”,即指說話的能力和技巧。說話是一門上天入地的大學問,足以立身,足以成事。說話也是集情感、語言能力、心理素質、邏輯能力和知識儲備為一體的藝術,是人的知識、情感、意志的外化,是人生智慧的體現。
南北朝時期的著名學者劉勰曾如此高度贊嘆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毕氘斈?,蘇秦以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統領六國共同抗秦;張儀憑藉謀略與游說技巧,瓦解合縱,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陰陽股掌間,掐指算乾坤”的諸葛孔明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合,罵死王朗傳為千古佳話。在那個風云激蕩,烽火連天,群雄逐鹿的年代,也因此涌現出了無數的能言善辯之士,他們受命于危難之際,在對人性的深刻把握的基礎上和對游說技能的熟練駕馭下,運用自己的博古通今的知識,滔滔雄辯口才,周游列國,出謀劃策,三言兩語,于危難中輕松挽救一個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好口才或詞藻華麗,文采飛揚、正義凜然、氣勢磅礴,賦予語言獨特的人格魅力;或鉛華內斂,純凈質樸,情真意切,賦予語言靈性秀美的人文關懷。
今天,口才在社會交際中的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對于青少年來說,口才是成長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好的口才不僅對我們現在有巨大的幫助,在我們踏入社會后,它依然是我們抓住機遇的“敲門磚”和立身立業的金鑰匙。
那么,青少年應該具備哪些語言能力,怎樣才算是擁有好口才呢?從人們的語言交際實踐來看,好口才主要表現為六種才能或能力。
(1)說明能力
說明能力,就是把話說得準確明白的能力。所謂口才就是指說話的表達能力,能把自己心里想的話說出來,這是口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其實,講話能把意思講準確、講明白,使聽者一聽就明白,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例如,有的人懂技術,但不見得就能說出來;有的學者知識淵博,寫過不少專著,但一講起課來,就讓人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語言表達能力不佳的表現。
(2)吸引能力
吸引能力,即通過說話,把別人的注意力留住的能力。青少年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語言具有這種能力呢?
首先,說話要有內容,才能夠吸引別人的傾聽,要使別人在聽你說話的過程中有一些收益或是產生共鳴,那么,這樣的說話才是成功的;而別人也才會樂意聽你說話,與你交流。同理而言,一位好的說話者一定是一位特別擅長于溝通的人,在自己說話的時候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說話,俗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币虼?,在說話時更要學會看他人聽你說話時的表情,以便適時地改變自己說話的內容、語氣等等,說話時千萬不要自說自話,這是最不成功的說話。
其次,說話要注意自己的節奏感,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有些人在說話的時候語速相當快,就像在爆豆子一樣,往往他(她)自己說完以后,別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他(她)到底說的是什么。說話說得慢一些,聲音響亮一些,你會發現,人們會更加注意地傾聽你的說話,而且他們會感覺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從內心深處說出來的,是經過你慎重考慮后才說出來的,人們會認為你在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其實,言語并不見得比寫文章容易,文章寫得不好還可以修改,而一句話說出來了,要想修改是比較困難的。我們也常感覺到,即使同一個意思,甚至同一句話,會說話的人,能叫你聽后眉飛色舞;不會說話的人,則叫你感到頭昏腦漲。
(3)說服能力
說服能力,即說話能打動人心,使聽者心悅誠服的能力??诓藕玫娜瞬⒉灰欢ㄖv得很多,妙就妙在他善于察言觀色,能夠探查出別人心中的想法,會對癥下藥,三言兩語就能使人折服。說服能力要求語言行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對于那些善于操縱說服技巧的人來說,能更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思想軌跡及其中的“要害點”,瞄準目標,擊中“要害”,比與對方不停地周旋更有效,它會使你的說服力大大提高。這一點如果發揮得淋漓盡致,足以成就大事。
(4)感染能力
感染能力,即用語言感動人的能力,也就是要求講話人以自己的激情感動聽者,獲得以情動人的效應。如果說話人感情平淡,語言貧乏,自然是無法感動聽眾的。
具有感人能力的語言或是字字珠璣,讓人聽來春風化雨,或是情真意切,動人心扉。總之,就是要與聽者產生心與心的碰撞和情感上的共鳴。
(5)創造能力
創造能力,即講話中根據思想表達的需要創造語言的能力,或者是說創造性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力。
語言創造能力是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統一,詞匯貧乏,話到用時方恨少;用詞沒有仔細斟酌,粗陋膚淺,詞不達意,錯漏和歧義百出,這些現象,統稱為缺乏語言營養。發展青少年語言創造力的前提,就必須攻克缺乏語言營養的堡壘。生活、閱讀、情感、思維都是提高語言營養,豐富語言創造力的源泉之一。
(6)控制能力
即控制自己的語言所能承受的能力。就是說,只會把話說出來,卻不會顧及自己所說的話所能引起的后果,實際上是信口開河,瞎說一通,這算不上有口才。
一般來說,語言的控制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準確把握說話分寸的能力。既要把意思說到,又不會說得過頭,而是說得恰如其分。
第二,針對不同的聽話人和不同的情況,能準確預料和有效控制聽話人對自己語言所做出的反應能力。
第三,在談話過程中已經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改用恰當的語言予以補救的能力。
好口才在青少年成長的道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論是現在與他人交往,還是將來準備成就事業,良好的口才一定會在你成長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2.學會做個好聽眾
我們從學校學習讀、寫、說,但我們從未學習如何傾聽。傾聽也許是所有溝通技巧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但是要想做一個會交談的人,首先就必須得做一個會傾聽的人。也就說要先做一個好聽眾。
傾聽,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要求聽別人講話要用心,要細心?!皟A聽”,既是細心聽、用心聽的意思,這也是一種禮貌,表示對說話者的尊重。第二層意思是要“會聽”,要邊聽邊想,思考別人說的話的意思,能記住別人講話的要點。
傾聽是一種本領,青少年朋友要學會傾聽,就要明確傾聽的意義。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交流、協作、共事,善不善于傾聽,不僅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準,還關系到能否與他人建立起一種正常和諧的人際關系,關系到能否善于與他人合作,利用別人的智慧。傾聽也是一種學習,一種溝通,一種尊重。在傾聽中,我們會了解到很多信息,獲得很多思想;會點燃思維的火花,產生思維的靈感。“傾聽”主要有三個層次:
層次一:在這個層次上,聽者完全沒有注意說話人所說的話,假裝在聽其實卻在考慮其他毫無關聯的事情,或內心想著辯駁。他更感興趣的不是聽,而是說。這種層次上的傾聽,導致的是關系的破裂、沖突的出現和拙劣決策的制定。
層次二:人際溝通實現的關鍵是對字詞意義的理解。在第二層次上,聽者主要傾聽說話者所說的字詞和內容,但很多時候,還是錯過了講話者通過語調、身體姿勢、手勢、臉部表情和眼神所表達的意思。這將導致誤解、錯誤的舉動、時間的浪費和對消極情感的忽略。另外,因為聽者是通過點頭同意來表示正在傾聽,而不用詢問的方式澄清問題,所以,說話人可能誤以為所說的話被聽者完全聽懂理解了。
層次三:處于這一層次的人表現出一個優秀傾聽者的特征。這種傾聽者在說話者的信息中尋找感興趣的部分,他們認為這是獲取新的有用信息的契機。高效率的傾聽者清楚自己的個人喜好和態度,能夠更好地避免對說話者做出武斷的評價或是受過激言語的影響。好的傾聽者不急于做出判斷,而是感同身受對方的情感。他們能夠設身處地看待事物,采用詢問而不是辯解的形式。
下面,我們就從方法的角度,來談談如何做一個好聽眾。希望下面提供的幾個方法能對你有所啟發:
(1)表示傾聽的誠意
交談是由聽和說兩部分組成的,在交談過程中,聽和說是交替進行的,所以學會傾聽別人的談話很關鍵。在傾聽別人的說話時,不但要兼顧耳到,還須兼顧心到及各種器官的集中,眼睛要始終注視著對方,拿出你的誠意,真心地關注他人的話語。即使你不發表任何見解,也能使自己和同學、和朋友都產生一種相互間被信任的感覺,而從中得到慰藉。
(2)保持好奇心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用心聆聽別人的談話,那就必須對別人的談話內容保持好奇心,并能夠利用對方說話的間隙,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表示你對他說話內容的關注。比如,“有這種事?”“太有趣了!”這一定可以令對方感覺到被重視,愿意與你繼續交談下去。如若你心不在焉,或者做一些與談話無關的事,甚至當他偶然問你一些問題時,你會因為沒有留心聽他說話而無從回答。這樣別人就會覺得你不尊重他,自然也就會沒心情和你繼續交談下去了。
(3)不要隨便插話或糾錯
也許對方說的話是不對的,但即使這樣,你也不要在別人說話中間隨便插話或糾正錯誤,這不僅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而且還是不禮貌的表現。即使他真的錯了,或者你不同意他的看法、見解,也要耐心等待別人說完,然后再找時機婉轉地糾正他的錯誤,或者表達你的見解。
(4)適當給予回應
適當予以回應,這樣可以讓人覺得你在用心聽他講話,他會更愿意與你交談。當然,適當的回應并不代表只說一些“嗯”“哦”“是嗎?”“啊”之類的詞,總說這些詞,不僅令人聽起來枯燥單調,而且對方也會懷疑你是在敷衍他。你不妨用“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或“我想我明白了”等簡短的話語來代替那些單調的詞匯。
(5)用眼神回應對方
當你不方便插話時,眼神的交流就顯得很重要。這不僅表明你在認真聽他講話,而且對方也能從你的眼神中把握你的感受,以便調整自己的談話。
我們要善于去接近和親近周圍所有的人,要學會傾聽他們的傾訴,對你周圍的親人,朋友,甚至所有不相干的陌生人,伸出你的手,在別人最困難迷惑的時候拉上一把,去用心地傾聽,就是一種深愛,就可以帶給大家溫暖和陽光。傾聽,更是個人修養的體現。學會傾聽,善于傾聽,你將逐漸地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