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板提建議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報告給上司,并為此興奮不已的時候,卻被上司當頭潑了一盆冷水。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沒把話說到點子上。那么,該如何做到這點呢?
>>(1)讓老板自己做出決定。
大多數人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時,都會很有自信、具有鼓舞性。但是對老板推銷你的設想的時候,要站在他的立場上來表現,讓他做出最后的決定。因為很多時候你想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超越了你的權限的。這時候你應該列出一些方案供老板選擇。你可以選擇這樣的方式向老板說明你的想法:“您覺得這樣是否妥當?”“您認為這個方案可行嗎?”等等。這種請教的語氣常常會不露痕跡地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老板,讓他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這些問題,并且付諸實施。
在美國前總統威爾遜的智囊團中,只有霍士最得信任,而其他人的意見往往難以被采納。后來霍士成為了威爾遜的副總統。霍士自述:我認識總統以后,發現了一個讓他接受我的建議的最好辦法,我先把計劃偶然地透露給他,使他自己感興趣。這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的:我有一次去謁見總統,向他提出一個政治方案。可是他對此表示反對。但是幾天后的一次宴席上,我吃驚地聽到他將我的建議當作他自己的意見發表了。
正是用上述請教的口吻,霍士成功使威爾遜堅信一切思想、方案都是出于自己的頭腦,并且貫徹實施了它們。
職場、政界本有相同之處,那些常常為了自己的好點子不能被老板采納而發愁的人不妨試試這種方法。
>>(2)間接委婉地提出你的建議。
春秋時期的齊景公姜杵臼喜歡打獵,但箭法卻不高明,常常大張旗鼓出獵,一無所獲而歸。齊景公對此很惱火。后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在鳥的腳爪上拴細線,使它像風箏一樣,可收可放,操縱自如。一次射不中,可以再射。這樣的獵鳥法,叫“弋”。反正有線繩系著,無法逃脫,總會被他射中的。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一只被“弋”的鳥,飛得無影無蹤,齊景公火冒三丈,把看管鳥的官員燭鄒找來,下令當場處死。
宰相晏子當然不能支持這種殘暴行徑,但是齊景公從來就沒有過明主的稱號,改變他的決定十分不易。弄不好連自己都得搭進去。于是,才思敏捷的他,請求齊景公讓他陳述為什么要殺燭鄒的理由,然后再執法,要他死得心服口服。齊景公想想也是,便同意了。然后,晏子聲嚴色厲地申斥:“你知道嗎?燭鄒,你為吾王管鳥,卻把鳥管丟了,罪該死。因為鳥丟了,害得吾王生氣,為了鳥的緣故開了殺戒,罪該死。殺了你倒還罷了,如果被別國諸侯以為吾王重鳥輕人,造成極壞影響,罪更該死。”說到這里,他對劊子手說:“三條罪狀已經宣告完畢,你可以執行了!”
齊景公這位昏君還算沒有糊涂到底,于是收回成命。
晏子敢于相諫,是憑借他的機智、干練和正直。不過,最重要的是他很懂得講話的技巧,能夠把握講話的時機,了解講話的對象。對至尊至貴的君主,臣下是沒有資格教導他該怎樣、不該怎樣的,只能拐彎抹角地予以曉喻。
同樣,向老板提出建議時也要講究溝通的技巧,哪怕你是他的心腹愛將。唐太宗李世民以善于納諫著稱,而他的大臣魏征也以直言進諫而著稱。李世民雖然多次采納了魏征的建議,但是魏征經常讓他下不來臺,也曾使他動過殺機。
領導者不一定都會糊涂到齊景公的程度,但是你要知道怎樣應付這種局面。如果你遇到的正是這樣一位君主式的蠻橫跋扈型老板,那么這個技巧就用得上了。
老板盛怒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當你遇到一位讓你痛苦不堪的壞脾氣老板,在上下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似乎只有兩條路可選擇:接受,或走人。不過,若是你一遇到狀況就選擇走人,可能平白損失了許多學習、成長甚至青云直上的大好機會。而且,世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老板。那么,除了跳槽以外,難道就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見招拆招、降低損害?
身為秘書或下屬,在職場要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服從上司,圓滿完成上司的命令或要求。即使從某種角度上而言,上司的要求有些過分,也應該盡量從大局考慮,沒有必要非來個刀光劍影或你死我活,這樣雖然一時解了心頭恨,但卻極有可能對你后面的工作造成不利影響。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良好的人際關系、適當的情緒管理,是為工作加溫、增加晉升機會的良方。
“火山型”老板,性格就跟六月天一樣,陰晴不定,而且發起脾氣來六親不認,罵起人來口不擇言,全然不顧員工自尊。與這種老板相處,千萬不要在他盛怒時直纓其鋒,而是先控制自己的情緒,采用甘當沙袋、后冷靜陳情的方法慢慢化解。因為老板通常也很愛面子,若員工當眾挑戰他的權威,哪怕員工多么有理,都只會使情況更惡化。所以對老板講道理只能在事后講,別在當下兩不相讓時說。
通常情況下,上司不合理的責備,或許讓你當下很沒面子,但畢竟他是你的上司,有職務上的權力,就算做不到對他的“尊重”,也要衡量一下與他針鋒相對后的后果。其實有時候,態度柔軟些,反而能讓暴風快點過去。因此,老板盛怒時,應該逆向操作,用一種謙虛穩重的態度洗耳恭聽,感謝上司指教,并拿個本子一一記下老板的要求或不滿之處,等他發完脾氣后,再對老板說:“你能否聽聽我的解釋呢?”在得到許可后,你就可以“一、二、三、四”地說出自己的觀點了。如果當時條件不合適解釋,那么,一個有經驗、成熟的員工,應該等到老板脾氣過后,另外選一個恰當的時機,找一個氣氛不錯的場合,含蓄而輕松地重新解釋自己的立場,那時候彼此才能夠理性討論事情。當然,要注意的是,不能有閑雜人等在場,否則還是會讓上司有“面子掛不住”的感覺。
而如果自己真的有過失,就不要為自己找一絲借口,當老板指責時,若你說出:“對不起,我想得太天真了!”“對不起,是我疏忽,不夠周全。”“如果一開始照您說的方式做,就不會變成這樣了。”保證老板聽到后,火氣馬上會降下來大半。當然,在最痛苦的當下還要忍住自己的脾氣并不容易,但這卻是使火山最快降溫的方式。用一種“受教了”的態度響應老板的脾氣,立即“滿足他想修理人的欲望”,這樣老板反而很快就會收手了……
所以說,老板盛怒時,想把話說到點子上,要注意幾個要點:三思而后行;找出他想法的可取之處;別在氣頭上說重話;要知道適可而止;千萬別在火爆時刻跟上司硬碰硬,更別死纏爛打理論到底。
總之,因為工作失當或績效不彰,成為老板發泄憤怒的“受氣包”,對誰都是痛苦和可怕的體驗。但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氣”。當受到老板批評時,如果我們只是局限于從自我的角度考慮問題,可能就會認為是老板故意找自己的碴、跟自己過不去。這種想法,不但不利于改正錯誤,還會形成抵觸情緒,影響與上級的正常工作關系。所以,在遇到老板發怒、指責時,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1)換位思考,站在老板的角度考慮問題。
設身處地從老板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我是老板,遇到這種情況會有何感受?如果因此而造成對工作負面影響,甚至產生嚴重后果,老板又將怎樣?他會怎樣對待犯了這種錯誤的下屬?能夠喪失原則、放任自流、姑息遷就嗎?——答案顯然是不能!這樣一想,往往就會心平氣和了。
>>(2)顧全大局,理解老板,不要情緒化行事。
要知道,由于每個老板的工作方法、修養水平、情感特征各不相同,對同一個問題的批評方式就會表現出明顯差異。作為下級,不可能去左右上級的態度和做法,但應該認識到,老板是為了工作、為了大局,為了避免不良影響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哪怕是態度生硬一些、言辭過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為下屬也要適當給予理解和體諒;反之,如果不去冷靜反思、檢討自己的錯誤,而是一味糾纏于上司的批評方式是否對頭,甚至出言當面頂撞,只會激化矛盾,更加有損于自己的形象。
>>(3)修煉忍功,放寬自己的心胸。
但凡職場中人,受到打擊或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遭遇困境就針鋒相對地反擊,結果只能是后患無窮。反之,如果把每一次挫折都當做一次接受教訓、磨練意志的機會,把挫折和苦難視同一筆寶貴的財富,那么,是不是就能坦然面對?而當你能夠胸懷寬廣地面對各種困境,你的職場素養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大幅度提高了。
向老板匯報工作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向老板匯報工作時,要注意縮短時間,言之有物。
沒有愿意聽冗長匯報的上司。因為他很忙,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匯報的時候要盡可能地縮短時間,可以先在一分鐘內說清大致的情況,如果你的上司對此有興趣,或者他認為有必要繼續聽下去,他會給你時間的。
匯報時語言要簡捷,和匯報內容無關的事盡量不要說,否則會節外生技,有時上司會問你一些事情,可能扯出許多事情出來,最后匯報偏離了主題,因此你要時時注意你的匯報內容是什么,不要跑的太遠,否則你的上司會認為你邏輯不清。
南北戰爭期間的美國總統林肯出身平民,他對每天送到白宮的冗長的滿紙官腔的報告感到非常厭倦,并且他也不希望這種情況再繼續下去了。他用了一個生動比喻表達了他的不滿和反對。他說:“當我派一個人出去買馬的時候,我并不希望這個人告訴我這匹馬的尾巴有多少根毛。我只要知道它的特點就可以了。”
同樣,上司并沒有興趣知道你工作上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他很忙,職位越高的上司越是如此。如果你想得到上司的賞識,最好打消在匯報工作時滔滔不絕地表現自己的念頭。沒錯,那樣做會讓上司注意到你,但是增加的是他對你的厭惡,你的前途可就有點懸了。
親手締造了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統帥。在一次征伐中,他要求一位通訊兵報告前線的戰事。當時蒙古人沒有文字,通訊幾乎全部依靠口耳相傳的方式,傳遞信息的人把主要內容編成歌謠,在心中反復默記至準確無誤。這位通訊兵在見到成吉思汗之后立即唱起了記得滾瓜爛熟的歌謠。在長長的歌謠之中的確包含了統帥所需的重要信息,但是通訊兵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他大段大段地歌頌成吉思汗并且使用了難以計數的華麗詞藻。這樣的報告使得成吉思汗不勝其煩,因為他需要在這篇報告中提取作戰必需的信息——這樣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要知道戰場上的情況是瞬息萬變的。成吉思汗當場就重重責罰了這個通訊兵,要求他擇其要點重新匯報。第二次的匯報令成吉思汗很滿意,并對通信兵進行了獎賞。不過如果這個通訊兵能夠早意識到說話簡潔的重要性也就不會受皮肉之苦了。
很多時候,上司會認為他的時間就是公司的利潤,你占用了他太多的時間就等于妨礙他賺錢,他當然會不高興。所以你在向上司匯報工作之前必須理清思路,去粗取精,想好你要說的每一句話,并要預先設想上司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以及怎樣回答。這樣你面對上司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了,相信你會說好要說的話,并說到點子上。
當老板犯錯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老板也有錯了的時候。這時候,你要懂得怎樣說才能替老板擺脫窘境;或者不動聲色,假裝什么都沒發生過,事后再盡力去彌補。
中國人愛面子,視尊嚴為珍寶。俗話說人有臉樹有皮,做老板的尤其重視自己面子。作為老板,他是公司的權威,如果不慎做了錯誤的決定或說錯了話,被不知趣的下屬揭露出來,無疑使他的權威受到挑戰。這會讓他很沒有面子,會損害他的尊嚴,刺傷他的自尊心,再寬宏大量的老板也是難以忍受的。
因此,老板錯了的時候,要適時適地維護他的尊嚴,以免傷害老板,自討沒趣。有一家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老板講話時出了個錯,說錯了一個數字。一個下屬站起來,沖著臺上正講得眉飛色舞的老板高聲糾正道:“錯了!錯了!那是年初的數字,現在的數字應該是……”結果全場嘩然,老板在全體員工面前大失顏面,頓時面紅耳赤,情緒也低落下來,心中十分惱火。事后這名員工,因為一點小錯誤被解雇了。
當然,也有人做得很好。有一家公司新招了一批員工,在老板與大家的見面會上。老板逐一點名。“楊兢(克)。”全場一片寂靜,沒有人應答。一個員工站起來,粗聲大氣地說:“老板,我叫楊兢,不叫楊兢(克)。”人群中傳出一陣低低的笑聲和竊竊私語。老板的臉色陰沉下來。“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來,說道。“這次就算了,下次注意。”老板揮揮手,接著念下去。時隔不久,打字員被提升為公關部經理,楊兢則被解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