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魅力口才修煉要訣(3)

在這里,我也想對大家說,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練習,你就可以充滿信心地希望在個美好的早晨醒來時,發現自己已成為最出色的演講家之一了。不論這話聽起來多么虛幻,但它卻是一條顛撲不破的通則。當然,對于那些心性不穩定、個性極度自卑、毫無人生經歷可言的人來說,自然不能妄想有朝一日成為著名演講家。但就一般情況而言,這一論斷卻是正確的。

喬·哈弗斯第曾經是我培訓班上的一名學員。有一天,他站起來信心十足地對大家說,他不滿足于做一名房屋建造商,他希望自己成為“全國房屋建筑協會”的發言人。他最想做的事是在全國各地奔走,把他在房屋建筑業中遇到的問題和獲得的成就告訴人們。難能可貴的是,他不但對理想有一種狂熱的追求,而且真的說到做到。

喬·哈弗斯第想講的,不僅僅包括地方性的問題,還包括全國性的問題。對于這樣的想法,他并沒有三心二意,而是用心地準備自己的演講,并且用心地進行練習。在上課期間,他從沒有耽誤一次課;即使再忙,他也仍然一絲不茍地按照訓練班的要求去做。結果,他進步之快令大家都十分驚訝。兩個月之后,他成了班上的佼佼者,被選為班長。

大約一年以后,我幾乎已經忘記了來自俄亥俄州的喬·哈弗斯第了。一天早上,我正在吃早餐。當我不經意間打開《弗吉尼亞向導報》的時候,報上醒目的位置處赫然有一幅喬·哈弗斯第的照片和一篇稱贊他的報道。報道中說:前天晚上,喬·哈弗斯第在一次地區建筑商的盛大聚會中發表了精彩無比的演講。這時的喬已經不是“全國房屋建筑協會”的發言人了,簡直就像是會長了。

喬·哈弗斯第為什么能夠成功呢?因為他有強烈的欲望,保持了高度的熱忱,具備了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更加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我認識成千上萬的人,他們盡了一切努力,一心想要獲得充分的自信心,使自己能夠面對大眾侃侃而談。在許多成功者當中,只有極少數人具有天賦,而大部分人不過是平常之人,堅持不懈正是他們取得成功的秘訣。相反,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由于他們過分看重金錢,結果變得庸庸碌碌,未能取得什么成就。普通人只要有目標、有希望、有膽量,即使走到人生的盡頭,也能到達事業的頂峰。

希望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所有勇氣和力量的源泉。只要有了希望,哪怕面臨的是最嚴酷的考驗,我們也會有敢于挑戰的勇氣和力量。正如馬丁·路德金所說:“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著希望而做成的。”

幾年前,我來到奧地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想攀登一座名叫韋爾德·凱瑟的山峰。《貝德克旅行指南》中說,攀登該峰極其困難,業余登山者應該有向導帶路。而我和朋友兩人既不是專業登山運動員,也沒有請什么人當向導。當一位朋友問我們是否能成功時,我們的回答是“當然!”

“為什么你們認為自己會成功呢?”這位朋友追根究底。

“也有人不請向導而取得了成功。”我說,“而且我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想到失敗。”

永遠滿懷希望——這是做任何事都應該具有的正確心態,從演講到征服珠穆朗瑪峰,全都是如此。

一個人演講成功的程度,往往取決于演講前所做的思考。因此,不妨設想自己正在以完全的控制力對他人講話,這是你力所能及的事——相信自己會成功,并且滿懷希望地等待收獲成功,只有這樣,你才能愉快地去做成功道路上必做的每一件事。

愛默生曾這樣寫道:“沒有熱忱,就沒有偉大。”這不僅僅是一句文學詞句,而且是通往成功的途徑。

威廉·費爾伯也許是耶魯大學有史以來最受愛戴和歡迎的教授之一。他在《教書熱》一書中這樣寫道:“對我來說,對教學的熱愛遠遠超過了其他職業。我熱愛教書,就像畫家喜愛繪畫,歌手喜愛唱歌,詩人喜愛寫詩一樣。每天早晨起床之前,我總是熱切地想著自己那一群青春活潑的學生。”

對自己的職業充滿熱情,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興趣,最終實現成功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費爾伯教授之所以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主要原因在于他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關愛、摯誠與熱情。

如果將這種熱忱加入當眾演講的學習和訓練中,你會發現所有的障礙將全然消失。將所有的心智和力量都集中在與他人的有效溝通上,這無疑是一項挑戰。設想下那種屬于自己的自信和閑適神態,想想那種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震撼他人情感和打動聽眾的自豪感,你將發現自我表達的能力還可以幫助你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成功演講訓練是一條康莊大道,它能夠幫助你培養事業和生活所必備的希望和自信。

【卡耐基箴言】

希望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所有勇氣和力量的源泉。只要有了希望,哪怕面臨的是最嚴酷的考驗,我們也會有敢于挑戰的勇氣和力量。

如果生命中懷著希望,夢也會閃閃發光。只有希望之火不滅,才能奮斗不息,才能歷經磨難,實現理想。

6.要執著,心中始終堅定必勝信念

馬克·吐溫說:“信念達到了頂點,能夠產生驚人的效果。”人生必須有信念,信念是行動的先導。相信信念的力量,喚醒你體內酣睡的巨人。它比阿拉丁神燈的所有神怪都強大!而且,那些神怪都是虛構的,而潛藏在你心中的巨人卻是真實的。

耶魯大學的喬治·戴維森教授年輕時有一個夢想,他希望能夠改變世界、服務全人類。為了達到這個理想,他需要接受最好的教育,而美國是他最理想的去處。當時的喬治身無分文,要到1萬公里外的美國去,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過,他還是出發了。

他徒步從他的家鄉尼亞薩蘭的村莊出發,穿過東非荒原到達開羅,在那兒他可以乘船抵達美國。他一心想的是到達那個可以幫助他改變自己命運的國家,其他的一切他都可以置之度外。他一開始就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在崎嶇的非洲大陸上,他用了5天才艱難地跋涉了大約40公里。他的食物已經吃完,水也已經喝完,而且,他身無分文。他還需要繼續前進幾千英里。

回頭嗎?還是拿自己的生命賭一把?喬治知道,回頭就是放棄,就是回到貧窮和無知。而他不想這樣。他相信自己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于是,他對自己說:“繼續前進,除非我死了。”他繼續孤獨地前行。他常常席地而睡,以野果和其他植物維持自己的生命。旅途使他變得瘦弱不堪。由于極度的疲憊和近乎絕望的灰心,幾次他都想放棄。但是每當這時,他就自己給自己鼓氣。終于,他戰勝了自己的怯懦,充滿信心地繼續前進。

經過種種磨難和痛苦,1950年10月,喬治終于用兩年的時間來到了美國,驕傲地跨進了斯卡濟特峽谷學院的大門。憑著對目標的專注和近乎神圣的成功的信念,喬治戰勝了常人難以戰勝的困難。還有什么比這件事情更加難以辦到的呢?

信念是一種強大的內在的精神寄托,是托起人生大廈的支柱。人生有了堅定的信念,就會像一根有磷的火柴,像一支有芯的蠟燭,像一艘有燈塔指引的航船,像一個有熱能的生命,發熱發光,蓬勃向上,勇往直前。

信念是世界觀的反射,是人生觀的映照。為了達到目標,你需要建立足夠強大的自信和目標必將實現的信念,你必須對自己說話能力訓練的努力成果保持輕松而樂觀的態度。你應該想到,你努力的結果必然是,當需要在眾人面前站起來說話時,你能夠從容不迫地侃侃而談、清晰明白地表達你的觀點。你一定要把你的決心和信念烙在每個詞句、每項行動上,并且竭力培養這種能力。

我再例舉一個商界傳奇人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克克勞倫斯·B·藍道爾,如今已經登上了企業的最高層。藍道爾先生在大學里第一次站起來說話時,像很多人一樣,因為不善言辭而失敗了。當時,老師規定每個人有5分鐘的說話時間,但是他卻講了不到一半就臉色發白,不得不十分困窘地走下講臺。雖然藍道爾經歷了失敗的打擊,但他卻并不甘心,并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說話高手。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他終于成為政府的經濟顧問,受到了世人的仰慕。藍道爾寫過許多富有啟迪的書。在其中一本叫做《自由的信念》的書里,他提到了他當眾說話的情形:“我的演講安排得十分緊湊,因為我要參加各種聚會,其中包括廠商協會、商務部、扶輪社、基金籌募會、校友會以及其他團體舉辦的聚會。我曾經在密歇根州的艾斯肯那巴發表愛國演講,慷慨激昂地投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我還和米基·龍尼下鄉進行慈善演講,與哈佛大學校長詹姆斯·布朗特·柯南、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胡欽斯下鄉進行教育宣傳;我的法語很糟糕,但是我卻用法語發表過一次餐后演講。”

藍道爾說:“我認為我了解聽眾們想要聽什么以及他們希望這些內容如何被講出來。對于演講的人來說,這里面的竅門就是:只要你愿意學,沒有什么是學不會的。”

人生就是這樣,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無論遇到多少阻礙,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有一粒信念的種子,那么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之樹開花結果。這是從藍道爾的故事中可以得到的經驗和啟示。

任何人,只要他希望迎接語言的挑戰,希望自己能夠簡單明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華,就一定要具備堅毅的決心。世界上沒有唾手可得的成功,所以只有經得住反復錘煉的人才有可能達到目的。因為他們持有一種永恒不變的信念,所以,他們才有驚人的耐心堅持到成功的到來。

【卡耐基箴言】

信念是人人都可以支取,并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大潛能。

相信信念的力量,喚醒你體內酣睡的巨人。它比阿拉丁神燈的所有神怪都強大!而且,那些神怪都是虛構的,而潛藏在你心中的巨人卻是真實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赉特旗| 濮阳市| 绥江县| 龙江县| 安达市| 宿迁市| 安多县| 邵武市| 富民县| 贵州省| 天镇县| 静乐县| 会宁县| 卢氏县| 道孚县| 额敏县| 长葛市| 麻栗坡县| 固镇县| 界首市| 灵宝市| 阳曲县| 双鸭山市| 淮滨县| 泰安市| 胶州市| 永泰县| 从江县| 灵台县| 沽源县| 枣阳市| 富民县| 双城市| 吉安市| 红原县| 普格县| 宜兰市| 福州市| 遂川县| 梅河口市|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