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近朱者赤——社會助長理論
- 明白點心理學
- 朱惟堂編著
- 2389字
- 2015-12-29 13:07:01
孟母三遷
春秋戰國時期,出了一名非常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孟軻。然而他自己小時候其實是非常調皮淘氣的,能夠成為這樣一名出色的儒家學派大家,主要還是得益于他母親對他的教育和付出,特別是為了讓他用心讀書,孟母搬了三次家。
孟軻家里很貧困,小時候住的地方是一個村落,附近有一個墳地,貪玩的他也經常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去玩抬棺材、挖坑、哭號的游戲。孟母看到后很擔心,覺得這樣的環境對孩子成長不利,就搬了家。
孟母將家搬到城里的一條街上,然而附近都是熱鬧的集市,一天到晚都是吆喝聲不斷,孟軻在這里又和小朋友學起了商人們做買賣的游戲,母親覺得這個環境還是不利于孩子成長,于是再度決定搬家。
孟家這一次住的地方是一個學校附近,這里經常出沒一些有學識的智者,早晚還有朗朗讀書聲,孟母高興地說:“這個地方很好,有利于對孩子的教育。”結果小孟軻果真很喜歡看學生上課,也學著他們待人接物的禮貌。后來孟軻入了學堂,在孟母的鼓勵督促下,成長為著名的學者。
一定要學會與成功者交朋友
對于家庭條件并不好的孤兒寡母來說,搬一次家絕非是容易的事情,然而孟母為了兒子的成長,竟然連著搬了三次家,那是因為孟母深知客觀環境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雖然對于孩子成長來說并不是唯一的條件,卻也是其中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正因為受之影響,孟子后來沒有選擇當時非常流行的墨學、道學,而是選擇了儒家學派作為他畢生奮斗的事業,成為一個舍生取義,憂世憂人的“圣人”。
鄧穎超同志曾經說過:“在兒童少年時期,他們是純真的,模仿性強,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對各種各樣的事物都很有興趣。因此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心理學概念,卻并不僅僅作用于人們的青少年時期。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就好比將同一種蔬菜泡在味道不同的水里,一段時間過后,你再去嘗蔬菜的味道,發現已經各有各的滋味了,決定蔬菜現在味道的關鍵在于他們被“泡”在了什么樣的水里,這就是心理學家們所提示的“泡菜效應”,它表明環境對事物成長所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曾經一樣的蔬菜,經過“泡菜效應”之后,嘗到嘴里的味道當然是不一樣的,這就意味著人在不同的環境里,長期受到生長環境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氣質、素質和思維的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差別,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了讓自己更加接近成功,你不僅要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個相對較好,并且有利于成功的環境當中,更要嘗試著與成功者交朋友。誠如愛因斯坦所說的:“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哪些人是你心中的成功者?每個人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同,所以“成功者”在你的眼里,可能是一些歷史英雄人物,也有可能是某些著名的企業家、發明家、勞模、球星、影星,或者就是生活在你身邊的上司、同事、朋友,當然也不排除是你自己。所謂成功者就是那些在逆境、困境面前,不輕易被打倒的人們,他們總能夠引領著別人朝著新的方向邁進。
當你走進一位優秀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的辦公室,或許能夠看到他們與當地高官、名流、明星們的合影,或者是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饋贈的匾額之類的裝飾品。或許你會覺得他們是在顯擺自己的人脈,但是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在成功的人際圈里,有著非常良好的人際環境。而真正能夠成為強者的人,也必須永遠與最優秀者們為伍,當你有機會進入一個出色的圈子,你會發現自己進步得很快。
對于成功者們來說,最為關鍵的一環就是擁有成功的朋友,就連華人中屈指可數的成功學大師陳安之也這么認為。他回憶自己老師安東尼·羅賓的一段經歷時說道,《心靈雞湯》的作者馬克·漢森有次和他的老師同臺演講,漢森問及羅賓的成功秘訣,結果對方問:“馬克·漢森先生,你每天都和誰混在一起呢?”漢森驕傲地回答:“我每天都跟百萬富翁在一起。”羅賓笑著說:“這就是了,我每天都跟億萬富豪在一起。”
17歲的克林頓遇到了肯尼迪總統,被他的風采所吸引,于是萌發出要當總統的念頭,然而在這之前,他只是個熱愛讀音樂系、擅長吹薩克斯管的青年,如果當初他遇到的是“貓王”,說不定美國就會少一位優秀的總統,而多了一個娛樂明星。一個人的成功與他交際的環境緊密相關,對于許多總是失敗的人來說,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總是處于消沉和失意的環境里,他們總是與失敗者為伍,進而很難有機會成功。如果說,成功是一個奇妙的磁場,那么失敗何嘗不是呢?
孔子都曾說過:“勿友不如己者。”教導人們不要和那些水平比自己差的人結交朋友,如果經常與他們為伍,也注定讓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低下來,變得自滿和疏懶。當然各方面都不如你的人并不多,因為孔子又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關鍵在于,你要不斷地去學習和超越別人的長處。
當你身為一種“蔬菜”,進入帶味道的水中浸泡歷練的時候,即個體受別人的影響而活動,或者有別人關注并觀望你的行為時,個體的行為效率會出現提高的現象,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社會助長”。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是人們在完成簡單任務或熟練任務時,如果有觀察者在場(觀眾效應),或者有競爭者(合作者效應),將會激發起優于獨處時的表現的傾向。你成功與否,很大意義上在于你結交了什么樣的朋友,當你羨慕比爾·蓋茨所創建的財富王國的時候,你或者更應該羨慕他年輕的時候早早就結識了保羅·艾倫那樣的優秀合作伙伴。
自助守則
1.要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要懂得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想快樂,就要跟快樂的人在一起;想擁有健康,就要跟健康的人在一起。你要變得積極,就要跟比你更積極的人在一起,你要永遠尋找比你本身所處的環境更好的環境。
2.成功者們充滿激情和感染力,與他們在一起會讓你也跟著動起來。最初,你或許只是幫成功者打工或者做其他陪襯工作,然而你也漸漸成功的時候,就要尋找成功的合作伙伴,最后你越來越成功的時候,就要找到成功者來幫你工作。這才是強者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