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卸負篇

忘了“現實世界”

“這在現實世界中完全行不通。”當你向人們介紹一個新創意時,人們總是這么說。

這個“現實世界”聽起來如此令人沮喪,貌似所有的新創意、新提案以及外來概念總是會在“現實世界”中碰壁。在這里,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都是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習以為常的事物,即使這些東西已經漏洞百出或陳腐低效。

撕開這個“現實世界”的遮羞布后,你會發現棲居其中的人們都充滿著悲觀和絕望的情緒。他們期待看到新概念被斬落馬下,他們認為這個社會還沒有準備好迎接變革,也無力引發變革。

更糟的是,他們想給其他人灌迷魂湯,讓人們也陷進他們的墳墓里。如果你對未來充滿期待并野心勃勃,他們就會試圖說服你不要為不可能實現的想法去浪費時間。

不要相信他們。這個世界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現實”的,但并不意味著你也要生活在這樣的“現實”世界中。

我們了解這一點,因為我們的公司在很多方面就沒有通過“現實世界”的測評。在“現實世界”中,你不可能讓十幾個員工分散在兩個大洲的8個不同城市辦公;在“現實世界”中,你不可能不靠任何銷售人員或廣告投放就贏得上百萬的客戶;在“現實世界”中,你不能將自己的成功秘訣透露給其他人。問題是這些我們都干了,并且干得轟轟烈烈。

“現實世界”并不存在,那只是某些人為了開脫自己的無所作為的借口,跟你一點關系也沒有。

哪來的從錯誤中學習

在商業社會中,失敗成了一場值得期待的儀式。你總能聽到“新公司倒閉者十之八九”的說法。你還聽說失敗能鑄造品性。人們常常建議你“早死早超生,失敗多經驗也多”。

空氣中充斥著如此高濃度的失敗理論,貌似除了沉淪其中,沒有別的辦法。千萬不要相信這些觀念!不要被這些觀點愚弄了,其他人的失敗僅僅代表其他人栽了跟頭而已。

別人的東西賣不出去,與你何干?別人沒法凝聚團隊,又與你何干?別人的服務定價失當,又與你何干?別人掙的沒有花的多……那么,正好你來掙!

另外一種普遍的錯誤認知是:人要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你到底能從錯誤中學到什么?你能學到的只是不再重蹈覆轍,但這有什么意義呢?你還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

相比之下,你更應該從成功中汲取養分。成功才是真正靠得住的教材。做成一件事后,你會知道這條路行得通——然后你就會再次這么做,而下一次,你也許還會做得更棒。

失敗并不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一份來自哈佛商學院的研究報告表明,那些已經成功的企業家們再創輝煌的可能性遠比常人大得多(他們今后創辦公司的成功率為34%)。而那些初次創業就失敗的企業家們繼續創業的成功率則與初次創業者一樣:只有23%。首戰失利的人的成功概率并不比那些從未嘗試過的新人高。[4]成功是一種極具現實價值的寶貴經驗。

不必感到驚訝:這就是自然規律。逗留在過去的失敗中是無法進化的,進化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礎之上的。你也應該如此。

計劃即瞎猜

除非你是個預言家,否則那些所謂長期商業計劃就是癡人說夢。你不可掌控的因素太多了:市場環境、競爭對手、客戶群體、經濟狀況,等等。撰寫計劃會讓人感覺自己把握住了某些東西,但實際上這都是完全不可控的。

為什么我們不直截了當地按照計劃的本質來稱呼它呢?管它叫“猜想”吧。現在我們就開始把你的商業計劃稱為“商業猜想”,把財務計劃叫作“財務猜想”,把戰略計劃命名為“戰略猜想”。現在咱們就可以不用為這些玩意兒操那么多心了。在這方面操心只能得不償失。

當你把猜想變成計劃,就等于走進了危險地帶。做計劃就是在用過去推動未來,等于給你戴上了眼罩。“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嗯,因為我們說過要這么做的。”問題是:計劃和即興發揮不會合拍。

你必須能夠即興發揮,你必須抓住每一個迎面而來的機遇。有時候你得說服自己:“我們要換個新方向了,因為現在這么做比較靠譜兒。”

長期計劃中的時間表也純屬無稽之談。你只有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才能掌握更多的相關信息,沒有人能夠未卜先知。千萬不要在行動之前就做出重大的決定。

這并不是說你應該無視未來,或者不應該對未來的挑戰做未雨綢繆的準備。預防練習總是值得去做的,只是不要覺得自己必須把這些問題白紙黑字地寫出來,或者為此糾結不休。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會再去多看一眼自己長篇大論寫下的計劃,篇幅龐大的計劃書最終都會成為文件柜里的化石。

放下你的臆測吧,現在就決定你這周要做什么,不必去管全年的計劃。只要找出下一項最重要的任務,然后起而行之。在行動開始前的一刻做決定,而不是早早就預先定下某事。

你也可以跳過這個決策過程,直接上飛機走人,到了目的地再去選一件漂亮的襯衣、一個刮胡膏以及牙刷。

無計劃地工作看上去挺懸,但是盲目遵循不切實際的計劃,后果則更可怕。

何必壯大?

人們往往會問:“你的公司有多大?”話題雖小,可人們期待的答案卻不是越小越好。這個數字越大,你給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越專業、越強大。如果你說你有100多名員工,他們會歡呼雀躍:“哇!太棒了!”如果你的公司規模不大,你就會聽到言不由衷的話語:“哦……還不錯啊。”前者是恭維,而后者僅僅是禮節而已。

為什么會這樣?與企業成長和業務有何關聯?為什么人們總把擴張當作奮斗目標?除了滿足虛榮心外,“大”還有什么好處?(你最好能給我一個比“規模經濟”更好的答案。)選擇并保持合適的規模又有何不妥?

我們會不會對著哈佛和牛津指手畫腳說:“如果它們能擴大規模、開設分校、廣聘名師、全球運營、開立分校……之后,它們就能成為偉大的學校。”當然不會。這些都不是我們評估名校的標準。那又為什么要用這些標準來衡量一個企業呢?

也許你的公司的最佳規模就是5個人,也可能是40個人,也可能是200個人。也沒準兒只要你一個人加一臺筆記本電腦就成。不要提前幻想自己要做到多大規模,要慢慢發展,走一步看一步——時機未到就大肆拉人入伙的做法使很多公司走上了絕路。同時還應該避免井噴式成長——這會使你擴張過頭,錯過最佳規模。

小公司并不只是一塊跳板。小公司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目標。

你有沒有發現小公司都想要變大,而大公司卻夢想變得更敏捷、更靈活?記住,一旦公司做大了,要想再縮小,就在所難免地要進行裁員、打擊士氣,還要完全改變業務模式。

你完全沒有必要把向上爬作為你的目標。我們要談的也不只是你的員工人數,還包括你的花銷、房租、IT(信息技術)設施、辦公家具,等等。這些事情并不會主動找上你,而是由你自己決定要不要背上這些東西。如果你決定帶著它們上路,也就等于是扛著新的麻煩出發。由于背負了龐大的開銷,你只能強迫自己創立一種很復雜的業務模式——它運營起來更加困難、更加緊張。

不要因為瞄準小公司就覺得缺乏安全感。無論是誰,只要他所運營的公司能夠持續發展、保持盈利,不管規模大小,都是值得驕傲的。

工作狂

沉迷工作是企業文化中廣受贊頌的一種“優良做派”。我們知道工作狂熱衷于通宵達旦、加班加點,甚至在辦公室打地鋪。這些人以累死在項目中為榮,對他們來說,再大的工作量也不在話下。

工作狂的行為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愚蠢至極。過多的工作并不代表你對項目更關注,也不代表你做了更多貢獻,這僅僅意味著你干了更多活兒而已。

工作狂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他們制造的麻煩卻更多。

首先,這種工作狀態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當職業倦怠感襲來時——這一點基本上不可避免——你根本沒法“軟著陸”。工作狂往往不得要領。他們花費大把時間去解決問題,他們以為能靠蠻力來彌補思維上的惰性,其結果就是折騰出一堆粗略無用的解決方案。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憑空制造出危機來。這些人從不尋求高效解決之道,因為他們恰恰就“鐘情于”加班加點。這讓他們感覺自己像個英雄,并沉迷其中。他們(通常是無意識地)制造問題,看似這樣就能享受更多的工作了。

工作狂的存在使那些不以加班為樂的員工感到無所適從。在工作狂扎堆的企業環境里,就連“按時上下班”都讓人覺得是一種無理要求了。這種文化令正常工作的員工心懷愧疚、士氣低落。不僅如此,人們還會因此陷入一種“跟風”狀態——每個人都在義務加班,根本就不管到底有沒有生產力。

如果你只是為工作而工作,那么你就會喪失判斷力。你的價值觀和決策方式都是扭曲的。你沒有能力去判斷哪些工作值得做、哪些工作該放棄,最后搞得自己筋疲力盡,而一個筋疲力盡的人是無法做出明智的決定的。

最后,工作狂實際取得的成就并不比正常人高。他們自詡為完美主義者,但這僅僅代表他們浪費了大量時間去關注次要的細節,而不是推動下一項任務。

工作狂不是英雄。他們沒有力挽狂瀾,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真正的英雄早已想出辦法、搞定一切,然后回家了。

受夠了“企業家”

讓“企業家”這個過了氣的稱謂退出歷史舞臺吧,它已經背負了太多沉重的負擔。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實行會員準入制度的私人俱樂部,不是誰都能進的。我們應該鼓勵每一個人都去開創自己的事業,不要讓這等好事只落在那些鳳毛麟角、自認為自己才是企業家的人頭上。

有這樣一群新生代開始走出來創業了。盡管他們獲利,但誰也不認為自己是企業家。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甚至不認為自己是企業主。他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從中獲得回報。

那么,讓我們把這個聽起來很好的稱謂替換成一個更加腳踏實地的說法吧,不要再叫別人企業家了,管他們叫創始人吧。每個創立了自己事業的人都是創始人。你不需要擁有MBA頭銜、資質證書、西裝革履以及公文包,甚至無須承擔常人所不能承受的風險。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創意,加一點點自信,以及一點勇氣,就可以啟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南县| 留坝县| 来宾市| 西贡区| 扎鲁特旗| 蓝山县| 锦屏县| 陕西省| 乐昌市| 肇州县| 班戈县| 正安县| 临西县| 凤冈县| 江山市| 乐东| 宁南县| 铁岭市| 遵义县| 社旗县| 吉木萨尔县| 六枝特区| 天台县| 长顺县| 张家口市| 江阴市| 改则县| 金阳县| 昂仁县| 吉木萨尔县| 张家港市| 尼木县| 综艺| 辉南县| 华容县| 习水县| 沅江市| 广昌县| 伊川县| 龙陵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