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把孩子視為人(1)

17.裴斯泰洛齊和福祿貝爾的理論

當我們轉向德國教育思想學派的時候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該學派產生了兩名偉大的倡導者——裴斯泰洛齊和福祿貝爾。我們提倡調動兒童積極性的快樂教學、提倡愛學生并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提倡學生愉快地度過在校學習時光。這就是我們從該學派教育思想中吸取的營養。當有人送我們一匹馬作為禮物時,如果我們去掰開它的嘴看牙口,那是很沒有必要的,這會讓人家覺得我們在吹毛求疵;就好比別人試圖從我們獻身多年的心理學體系中找毛病時給我們的感受一樣。

但是河水漲不過源頭,他們把孩子看做園子里精心擺弄的植物,這個比喻是否完美無瑕很值得懷疑。孩子們是否被照料得過了頭?大自然對這些小苗的體貼是否過于周到?環境是否太過于完美?如果說雜亂的幼兒園比那個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兒童樂園更有助于孩子的個性的發展,你能相信嗎?我想我們都能注意到,在家中玩耍、缺乏和外界交流的孩子往往有很敏銳的接受知識的能力和獨創思想。在這兩個方面他們遠遠勝過學校里像天使般的孩子。我敢說讀者都了解弗拉·安吉利科的畫《最終的判斷》。其中的一個情節中有一群小和尚(就好比是小孩子)圍成一圈,他們手拉著手在跳舞。畫面上還有幾個美麗的天使正在返回天堂的途中。小和尚們顯然玩得很愉快,然而作者似乎忽視了個性力量。這些小和尚似乎不會自己排成一行,如果在幼兒園發生這種情況,孩子們可能會受到批評。

18.缺乏個性

“只要使孩子高興,他們就會聽話”,事實的確如此。但是,衡量美德的首要標準是勤奮,這源于“只要你表現好,你就會幸福”的原理。但是,這是否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發奮精神呢?幼兒園的老師的確表現得都很出色。但是正如前面拿植物做的比喻一樣,他們中間有很多人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那就是忽視了對孩子個性的培養。讓“植物”生長、開花只是教育工作中的神圣而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位德國哲學家的思想只反映了教育工作中應該重視的一個部分。其他方面也一樣,需要在合適的條件下根據其性質進行發展。

19.為生存而拼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該論點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似乎要受兩個自然法則的約束:一個是物質世界的法則,另一個是精神世界的法則。拼搏、抗拒和抵制只是他的生存法則。有人可能會說這一法則不一定適合孩子的情況,為生存而拼搏完全可以在他們度過一個幸福的童年之后再開始。但是或許任何一個過渡階段都會違反整體原則和連續原則,而這兩個原則理應適合教育的全過程。毫無疑問,所有有心的幼兒教師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理論的局限性所在(所有人都有其局限性),而他們的實踐活動與現代思想是保持一致的。在用畫筆自由繪畫活動中,孩子能顯示出他們的獨立性。而在過去老幼兒園里,孩子們是用鉛筆在方格中畫畫。這樣畫出來的畫線條纖細難以辨認。所以用畫筆取代鉛筆就是現代思想的體現。我們都有必要記住我們的出發點,以便我們能察覺并避免危機。

20.赫爾巴特心理學

由于篇幅有限,這里我只能粗略地涉及另一門“心理學”。該心理學真令人難以理解,它把美國人的思想也劃分為把心理學視為自然科學的那一派,而英國的老師們就像快淹死的人抓住稻草不放一樣把他視為救命的方舟。這就是赫爾巴特心理學。赫爾巴特是18世紀初的另一位德國心理學家,與鼎盛時期的佩斯泰洛齊和福祿貝爾是同一時代的人。他關于人的理論研究很全面,涉及到我們討論過的任何一門心理學。不可否認的是,這一理論為教育提供了一個誘人而有效的理論基礎。赫爾巴特心理學與這兩三位偉大的思想家有一定的淵源,正如我們已經討論到的那樣,世界教育就是建立在他們的思想基礎之上。

只有當我們來驗證赫爾巴特心理學與這兩三位偉大的思想家關系時,我們才能發現他的理論也并非完美無缺。赫爾巴特首先對個體進行解釋,但是他的解釋和我的解釋不同。他承認有靈魂,但是他認為“靈魂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智慧,它既不會接受也不會發明思想。它本來沒有思想,沒有感情,也沒有欲望。它既不了解自身,也不了解它的外部世界。另外,靈魂體內沒有任何直覺和思想,沒有意愿規律與行為準則,也沒有任何思想傾向;它甚至沒有任何模糊的思想。”這就是說,靈魂本身在作用之后就不再是原來的靈魂。

21.個體是結果,不是起因

總之,問題已被簡化。我們一切有關理智、意愿和情感等概念都已消失。靈魂敞開大門迎接思想的到來。這是一個公平的場所,沒有偏愛。每個思想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它們根據熟悉的柏拉圖概念,一個接一個地等待著靈魂的接納。一旦它們被接納,它們又擁擠著等待被安排到最好位置和受到最好的組合。它們一被接納立刻去找它們的朋友和盟友。它們跳躍著改變著它們的形狀以便形成一個牢固的“概念群”。那么靈魂的作用是什么呢?除了為這場思想劇目提供舞臺以外,沒有明顯的作用。這個自我、靈魂或個體(無論我們如何稱呼它)是個結果,而不是起因,也不是最初的事實。

這位重視思想潛力的哲學家在教育事業中將發揮很好的作用。我們將看到一個完美的理論——如何一貫給孩子提供適合于他們的思想和最好的思想感情,以便它們越過門檻進入孩子的靈魂以后能自然地飛到一起,形成牢固的“概念群”。

22.誘人的前景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迷人的遠景。為了便于應用,教育界已把所有相關理論進行簡化。除了選擇教育思想和制訂培養目標以外,已沒有其他事情可做。這里是一個誘人的整體計劃和連續計劃。與書本有關的整體計劃和所有知識都可以結合在同一個“概念群”中。你可以按照這一原理去一所學校,在一個月內上完全部課程。你可以先學習書的顏色、形狀和尺寸等實物知識,然后再學習更實際的實物課,如造紙和書籍裝訂;接著再學書籍裝訂的實踐課。然后根據學生的需要,再學習書的內容,從ABCD和捉迷藏開始,然后逐步開始學哲學和詩歌。只用一個月時間!真有可能嗎?那么學校的全部課程豈不都可以圍繞著書組成一個龐大的“概念群”了嗎?以前有人曾在倫敦公開地做過這種實驗。蘋果就是以“圓”的概念被“概念群”接受的。

23.產生復制品

假如我們按完全相同的順序給兩個靈魂灌輸完全相同的思想,我們就會得到同一個人的兩個復制品。這樣,偉大的民族團結思想就可能永遠被推翻。我們認為人是神圣的。那么赫爾巴特關于人的理論對我們所關心的個性有什么幫助呢?人本來什么思想也沒有,他的思想只是外來的思想。他沒有對思想感情的特殊要求,比如適合某一種思想而不適合另一種,他可以隨意接收任何思想感情。說到個人進步,那也不是他在進步而是占據他的軀殼的思想在進步、在擴展。人看上去只不過是一種運輸用的容器,可以把思想輸送到適當的行為領域。赫爾巴特心理學具有建議性意義,但是,如果我們按原樣照搬就會失去兩三個主要原則的教育價值,而這兩三個主要原則正在為教育全人類而被廣泛使用。

24.各門心理學體系都達不到我們的要求

我已經檢驗了三四門與教育思想有關的心理學,看到每一門學科都提出了自己所發現的真理,但都不是那么盡善盡美,都不能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實用理論根據。所以人們要么單憑經驗教學,要么在需要的時候東拼西湊地找點兒理論根據。就像孩子們在做一道難解的數學題,他們已經知道了得數,但是為了知道怎么得出得數,他們一會用除法,一會兒用乘法,一會兒又試著用減法,以求做題方法與得數一致。難怪有很多有能力的心理學家,他們雖然可能沒有寫過書,卻解決了教育中的許多問題。

不過他們不是參照已知答案,而是根據他們自己從固有的原則中發現的規律。

25.滿足要求的心理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棋牌| 关岭| 镇沅| 石门县| 福州市| 黄石市| 灵武市| 马鞍山市| 天峻县| 定远县| 永靖县| 武冈市| 青河县| 兴隆县| 泗洪县| 利川市| 平乐县| 和硕县| 伊宁市| 南宫市| 南开区| 阳高县| 朝阳区| 辽阳市| 大余县| 诸城市| 湘乡市| 永修县| 长沙市| 赣榆县| 桐城市| 通辽市| 仁寿县| 平阴县| 班玛县| 阳高县| 渝北区| 建德市| 广汉市|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