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獲取精神力量
- 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的生活
- (美)華萊士·沃特爾斯
- 3861字
- 2015-06-11 14:57:55
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對別人很重要,另一種人對別人不重要。 絕大多數人都是對別人不重要的人。 他們生下來,長大成人,他們吃飯、喝水、睡覺和工作;他們結婚、出嫁;他們笑著、幸福著;他們生病、痛苦,然后交替循環;他們會死亡。 他們給后代留下的“財富”就是像他們那樣去做事,就像他們自己從來沒有活過一樣。他們是境遇的嬰兒、環境的產物。他們的生活是由世俗和習慣規定好的;他們的想法和行為都是效仿偶遇的人的思想和行為。 除了同類人共有的權力之外,他們沒有行使任何其他權力;他們歲月已逝、足跡無存。 人口普查時,他們會計算在人口總數之內;但從真正獨立的個性方面講,他們并不能算在其中。 人口普查時,將他們每 10 個人當成 1 個人計算似乎也沒有錯; 或者也可以用整百來計算他們,就像估算羊群中羊的數量那樣,因為綿羊的個性和他們的個性差不多。 他們多少有些幸福,多少有些貢獻,多少有些成功;但是,就算獲得了財富,仍然不能提升他們本身的重要性,因為富裕并不能為他們帶來顯著的個性特征。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極少數人卻過著對別人極有影響的生活。 這些人是社會真正的推動力,他們為人所知、為人所感。 倒不是說他們在教育程度或才華方面比別人高,因為并不是那樣;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中,有些人只體現出很可憐的天賦或天分,絲毫沒有人們稱為“教育”的資質,而有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卻無能、無影響力。 使人活得有影響的力量既不是體力,也不是智力;因為這種力量并不取決于身體或思維的力量。 它不是一種特殊的稟賦;活得有影響的人之所以有影響力, 不是因為運用了一種排斥別人擁有 (或者說他們有而別人沒有)的力量,而是因為運用了一種任何人都有、但別人沒有運用的力量。
有些人說出的話非常好聽, 但整個世界都不屑一顧; 另一些人說了同樣的話,甚至可能發音上犯了嚴重錯誤且用詞不當,但所有人都凝神靜氣、洗耳恭聽,因為他帶著力量說出了這番話;一個人寫了本合情合理的書,無論是文風還是措辭都無可挑剔,但全世界的人讀了之后都平靜地放下,只說寫得不錯;而另一個人寫了同樣的內容,并且學術價值遠不如前者大,但卻為所有人津津樂道,因為每個讀者都感到了字里行間的力量。
兩個人在同一個社區安家。 一個人受過高等教育、能力過人,他的到來被人大肆宣揚和廣泛關注,迎接他的是鮮花和掌聲。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很快就淡出了人們的視“,僅僅變成一個非常平庸的人。 雖然多才多藝、能力超群,他卻沒有讓公眾感受到獨特的個性特點, 并沒有施加自己的影響力。 而另一個人來到之后,雖然可能窮困潦倒,是無名之輩,沒有受過什么教育或專門培訓,但不出幾個月,名字便家喻戶曉,每個男人、女人和孩子都耳熟能詳,大家紛紛催促他去競選政府公職。 他身上具有一種微妙的、難以言狀的、幾乎讓人不可理解的氣質,這正是我即將描述的氣質。 他的言語中充滿了力量。
影響力并不取決于精力或智力方面的特殊稟賦,也不完全取決于公平正義。
我遇到過的一個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賭徒,也是一個最寡廉鮮恥的政客。 此人的名字是“骯臟政治”的同義詞,為六七個州的美國公民所詛咒。 當然,他沒有什么高尚品行,但他的惡行卻讓這些公民蒙受了極大恥辱。然而,他卻有影響力。他犀利的眼神一掃,低沉的語調一出口,都蘊含著力量;他堅定的握手中有力量,他的整個性格和品性中都散發出力量。 有很多次,我感到他悄無聲息地進入了一間有十幾個人聚會的屋子,扭頭一看,看見他果然已經站在那里。 你不必耳聞目睹他在場,就知道他已經到了你身邊,因為他的存在能讓你感覺到。
拿破侖的一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想想他的表現多么神奇。一個可憐的年輕科西嘉中尉,之后是軍隊的將軍、法國皇帝。 然而,他顯得自私而冷酷,有時還非常殘暴;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不擇手段。 但是,他的言語中蘊含著力量。
施加影響力的也有好人。 不妨以美國福音傳教士德懷特. L.穆迪為例,此人長相平平、口才一般,只是以一種普通而直率的口吻向熙熙攘攘的聽眾說話,但是民眾卻被他的個性魅力所感染。他使數千人改變了信仰。他的言語中也蘊含著力量,他的身上散發出一種力量,能到達聽眾的心中。 這種力量并不存在于言辭中,而是來自于他身上,或者說存在于他的心中。 我還聽說過另一位福音傳教士,盡管人們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卻經常為他的話語潸然淚下。 這便是力量的效果。
《舊約全書》中大力士薩姆森的故事,很好地證明了我將要詳細介紹的東西。
薩姆森的力量并非孔武有力的肌肉,因為當他的頭發被剪斷時,這種力量已經離他而去;這種力量也不存在于他的頭發中,因為他不理發、不剃須,象征的是苦行者的身份,以示對上帝的虔誠。 有一種力量比單純肉體的潛在力量更強大。 當他控制了有墻城堡的大門時,城堡卻從最牢固的地方攻破,就像這堵城墻是用微不足道的枝條和稻草筑就一樣。 任何武力都實現不了這個目標,肌肉的力量是不行的。 起作用的是影響力。
如果你并不相信薩姆森的故事,不妨看一個巨大的磁體。 你看到,一根巨大的彎曲鐵條用銅線圍成一圈,但它既不導電,也不生電。 不過,倘若將線圈形成閉路,讓電流通過其中,這塊磁鐵就能提起一噸重的鐵塊。 從表面看,它似乎不可能有這種神奇的力量。 一塊鐵竟然能釋放出如此巨大的力量, 這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若非親眼所見,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既然如此,與電磁體舉起一噸重的物體相比,一個人從城墻處將城堡的大門轟開,或者將頭發絞成一團,拉開城門上的巨大杠桿,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證明薩姆森的故事確有其事,不妨考慮他運用力量的方式,與通過磁鐵運用的磁力一樣。但是,薩姆森睿智地運用這種力量。他指引著這股力量,讓它按自己的意愿去使用,不愿意影響的事物他卻放任不管,沒有對其施加力量的影響力。 正如我隨后要向你介紹的那樣,磁鐵中存在的力量與這種力量一模一樣。 說白了,其實只有一種力量。
前面那位政客用它來實現邪惡目的,拿破侖用它來實現自私的野心,穆迪用它將蕓蕓眾生的靈魂帶給上帝。 但是,這些人使用的都是一種力量。 這種力量愿意為任何了解并運用它的人效勞;這種力量愿意致力于拯救失落的靈魂、治療自己或他人的生理創傷、成就博愛的事業,而不愿意用于實現個人自私的目標和目的。 不過,如果不將其用于高尚的事業,它就必定會最終給我們帶來災難,就像對薩姆森、拿破侖以及我提到的其他人那樣;至于為什么會這樣,隨著研究和討論的逐步深入, 我們會看到其中具有令人信服的原因。 任何人都可能使用這種力量,都可能形成獨特的個性、變得具有影響力,但是所有人都應該牢記一點:雖然力量的正確運用只能為我們帶來和平與幸福, 但誤用或濫用它的人必定會遭到可怕的懲罰。 至于這一點,我們應該再次重申。
有一種生命力強大的生命體,它可能存活在此時此地,可能為所有人依靠,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 承認了它,我們就不會不希望為了人生有意義而過上這種生活,因為它代表健康、財富、權力和幸福。 讀過這部系列教程的人都會學習怎樣過上這種生活,但他們首先需要了解這種力量是什么、來自何處。 人類剛剛從物質、動物或自然的發展階段,進入精神和心靈的升華階段。 我們不再是肉體的人,而是具有精神追求和心靈追求的男女。 要想實現這一轉變往往難度很大。 大多數人至今還絲毫沒有實現這樣的轉變, 他們的信念和想法中仍然全是物質方面的內容。他們看不到精神世界,他們相信的只是房子、土地和金錢等等。由于他們只相信這些東西,所以就只能受這些物欲的支配和左右。 他們想象中唯一有意義的生活,便是擁有物質力的生活。
倡導“新思想運動”的人“心眼”已經打開,他們開始透過物質世界的虛假表象,看到滲透其中的更深層和微妙的本質;他們開始將精神看成是物質和我們稱為“自然現象”的源頭;正是這些人開始看到天國之光。 他們對我們如今身處的、存在于地球上的塵世生活只是匆匆一瞥。 他們不時也會進入這種生活,在里面生活一段時間;但最大的難處在于不知道精神的力量是什么、怎樣才能過上精神富有的生活。 這便是我們要繼續探討的問題。
精神便是生命,一切生命皆在于精神之中。 人的每一個想法、動物的每一種意志、樹葉或花草的每一次綻放都是精神,這種精神作用于運動中的事物。 精神活在花草樹木之中,活在肉體和昆蟲之中,活在動物和人之中。
同樣,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力。 自然和藝術的每一次運動,從樹葉的飄動到強烈電流通過人造電動機的急促流動, 全部都是精神。 精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通過這些事物睿智地致力于實現某個偉大目標或自身目標。 大自然的力量是一種有智慧的力量,這一點首先通過連續性在許多事物中體現出來。 萬事萬物無論昨天、今天還是明天,都遵循相同的法則。 但是,倘若有一天水管流出水,第二天卻流出汽油;一天你體重 110 磅,第二天卻是 500 公斤,那么萬有引力定律和化學定理便在以相反模式運轉;于是你會懷疑大自然是否存在兩種力量,而且其中一種力量是不睿智的力量。
如果你希望過上薩姆森、拿破侖或那位福音傳教士那樣“有意義的生活”,那么你就在追求更多的力量。 這便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標。 無論我們的愿意只是致富,還是在社會出人頭地、教子有方,或者做個對人類發展有貢獻的人,需要的一樣東西,都是想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必不可少的力量和能力。 在本章結尾,我向你表明這樣一個事實。 如果你深刻理解了這個事實,它就會為你過上這樣的生活打下基礎;如果你繼續學習后面的課程,那么這個事實就必定使你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我們在睿智精神的無邊海洋中生活、活動、存在,從這個海洋中汲取物質、精神和心靈上的生命和力量。一切力量都存在于這種精神之中。我們或許能學會將自己和這種精神融為一體,使越來越多的力量歸我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