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面子跟前,尊嚴無價

庾杲之是南朝齊新野人,善于言談,曾兼侍中,在皇帝左右當差。

有一次,杲之以主客郎的身份接待北魏使臣。

“怎么這里的百姓門上都貼著變賣房屋的帖子?”魏使挑釁地問道。

杲之聽他話中有刺,便毫不客氣地加以回擊:“朝廷既然想掃蕩京都洛陽,收復神州,百姓自然沒有必要久留在此,所以家家只好將房子賣掉。”

北魏使者聽后,羞愧難當,只好岔開話題談其他的事。

杲之用自己的才智和氣度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一個民族如果有了尊嚴,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不可戰勝的民族。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喪失了尊嚴,那么這個人雖空有一副人的軀殼,其實活得與豬狗沒有多大的差異。

一個人的尊嚴是無價的。

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尊嚴,堅持正義,抗爭到底,甚至不惜流血犧牲,在他們看來,尊嚴是不容許別人踐踏的。

“君子不吃嗟來之食”,“渴死不飲盜泉之水”,說的都是人為了尊嚴必須懂得放棄什么。

不僅人有尊嚴,一個國家也有國家的尊嚴,國家的尊嚴更加不能受到傷害。仁人志士們為了民族的尊嚴前赴后繼,譜寫著一曲曲人性的贊歌。

出賣自己尊嚴的人是可恥的,必將遭到人們的唾棄。人應該學會珍惜自己的尊嚴,維護自己的尊嚴,更要學會尊重別人的尊嚴。一、尊嚴無價

失去尊嚴,一個民族就會仰人鼻息,受盡屈辱。失去尊嚴,一個人也會被人嘲笑,被人輕侮,自慚形穢,難以在人前立足。

1995年的春天,在珠海發生了韓國老板金珍仙恣意踐踏中國工人尊嚴的事件。當時,珠海瑞進電子公司的一位中國女員工因過度疲勞在工作臺上打盹,為懲罰這名“違規”的女工,女老板金珍仙突然讓正在生產線上拼命干活的全體中國員工站隊集合,歇斯底里地要求每個中國員工雙手舉起做投降狀,然后就地跪下,并傲慢刁蠻地聲稱若有一人不從,就罰其余人“永遠跪著上班”。

工人們迫于金老板的淫威,一個個地跪下了,只有一位名叫孫天帥的小伙子,始終鐵骨錚錚地站著。

孫天帥當時 24 歲,高中文化,是來自河南的一個農民工。他從勤雜工、裝配工、浸錫工干起,再到技術修理,恰好在當天老板正式提拔他為工長。而他的工資,也從最初的370元上升到1300元,如果當上了工長,那就是1750元了。

說實在的,老板對他不薄,不僅去年批準他回家探親,而且今年又讓他住進了公司的單間,享受人事部長一級的待遇。他曾暗下決心,要好好為公司效力,報答這位女老板的知遇之恩。

可這次他決定為了自己和民族的尊嚴一定不能屈服,面對昂然不屈的孫天帥,金老板氣急敗壞地大吼:“不跪就給我滾蛋!”孫天帥無所畏懼,毅然轉身大踏步走了出去。

后來,不少下跪的工友深感于韓方老板對工人尊嚴的無視,也紛紛離開了瑞進公司。在孫天帥的帶領下,他們寫了一份投訴書,遞交給珠海市勞動監察大隊,接著又向珠海市人民廣播電臺反映情況,終于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支持。

在珠海市勞動監察大隊投訴金珍仙踐踏中國工人的尊嚴、侮辱中國工人的人格事件時,孫天帥堅定地說:“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死也不能下跪!因為我是一個有尊嚴、有人格和國格的中國工人!”

孫天帥,這位“不跪的中國人”,從此成了千千萬萬打工者傳頌的英雄,被億萬同胞所稱道。

有一位作家曾說:人的尊嚴是一種高度和一種重量,再不起眼的人有了這種高度這種重量,就能面對權貴不卑不亢,面對不義之財不饞不貪,面對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個人如果有了尊嚴,也就有了支撐生命的靈魂的骨架。

一個民族如果有了尊嚴,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不可戰勝的民族。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喪失了尊嚴,那么這個人雖空有一副人的軀殼,其實活得與豬狗沒有多大的差異。

孫天帥事跡告訴人們,無論一個人、一個工廠,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活得有尊嚴,有骨氣!改革開放當然要搞,引進外資也很必要,在引進外資時必要的適當的讓步也是可以的,但決不能以喪失個人尊嚴和民族尊嚴為代價。

尊嚴是一個人支撐信仰與生命的骨架;尊嚴是一個民族永不下跪、永不屈服的錚錚鐵骨;尊嚴是人類走向文明,走向興旺發達的希望和靈魂;尊嚴是太陽,令高山仰止,是綿綿無盡的江河,氣勢磅礴。做人不能沒有尊嚴,猶如太陽不能沒有熾熱的光芒、江河不能沒有豪邁的波濤。

一個沒有尊嚴的人,就無法與世人平起平坐,一個沒有尊嚴的民族,也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一個民族需要尊嚴,一個人也需要尊嚴。

尊嚴,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具體內容。

昔日,尊嚴就是蘇武牧羊十九載一刻不離身邊的旌節,就是文天祥寧死不屈用生命寫成的《正氣歌》;尊嚴就是盧溝橋畔中國守軍還擊的槍聲,就是天安門廣場上傲立蒼穹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尊嚴就是板門店志愿軍代表臉上那勝利的微笑。

人生有限,尊嚴無價。為了尊嚴,李太白寧肯一生浪跡天涯、顛沛流離,也不愿“摧眉折腰事權貴”;為了尊嚴,陶淵明寧可長年躬耕壟畝間,也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為了尊嚴,葉挺決不“從狗洞子里爬出”;為了尊嚴,王鐵人發出了“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

在今日,尊嚴就是中國駐聯合國代表投下的神圣一票;就是香港會展中心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就是一個官員面對賄賂的嚴詞拒絕;就是一個作家決不為金錢而放棄藝術追求的嚴格自律;就是世界冠軍們站在奧運會領獎臺上揮動的手臂;就是商場老板決不經營假冒偽劣產品的那種認真執著。

我們曾為民族的尊嚴而流血犧牲,至今引以為榮;我們也曾為個人的尊嚴而努力抗爭,始終無怨無悔。如今,為了參與市場經濟大潮的競爭,為了與國際接軌,我們的確需要扔掉許多過時陳舊的東西,但尊嚴絕不在此列。任何時候,在任何國度,對任何人來說,尊嚴都是不可或缺的立身處世之根本,是任何壓力下都不能放棄、給多少錢也不能交換的無價之寶。

失去尊嚴,一個民族就會仰人鼻息,受盡屈辱。失去尊嚴,一個人也會被人嘲笑,被人輕侮,自慚形穢,難以在人前立足。所以,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講究個人生活的質量和品位,但與此同時也千萬不能忘記,人除了物質的追求以外,還應該活出“人樣”、活出尊嚴來。在輕吟低唱《瀟灑走一回》、《糊涂的愛》的同時,不妨也讀一讀《正氣歌》、《滿江紅》。

二、尊嚴勝于面子

面子是外表的,尊嚴是內在的;面子是讓別人看的,尊嚴是給自己留的;面子是隨時能放下的道具,尊嚴是永不毀滅的精神;面子是皮,尊嚴卻是骨頭。

《中國人的素質》一書的作者明恩溥認為:“中國人一向就有‘好面子’的習慣,凡事都得愛面子、講面子、要面子,這使中國人有了面子,卻損害了尊嚴。”在現今生活中,一些人把面子看得很重,在他們的心里,面子是尊嚴的代名詞。

人們總是這樣把面子等同于尊嚴,其實,這是兩個容易混淆卻又不能等同的概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子,尊嚴不等于面子,面子是淺層次心理需求,尊嚴則反映的是深層次的人格定位。薪水沒別人高感覺沒面子,到現在沒有上百平方米的房子感覺沒面子,工作了幾年還是普通職員也感覺沒面子,看到別人的老婆比自己的老婆漂亮也覺得顏面盡失,甚至別人的衣服比自己的“名牌”也會汗顏。

我們活在一個面子至上的世界,那點兒卑微的自尊心總是遮掩著自己脆弱的顏面。回首已逝去的歲月,才發現自己活得并不快樂,是因為自己賺的錢太少了,買不起足夠的面子,還是賺的錢買來的面子,遮住了自己人性的尊嚴?

尊嚴是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面子卻要看別人給不給。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有尊嚴的人就有面子,有面子的人不一定有尊嚴。

面子是外表的,尊嚴是內在的;面子是讓別人看的,尊嚴是給自己留的;面子是隨時能放下的道具,尊嚴是永不毀滅的精神;面子是皮,尊嚴卻是骨頭。

不錯,人是要講尊嚴的,但講尊嚴不能依賴面子,而應依賴于人格,只有塑造高尚的人格,才能樹立起人的尊嚴,因為人格是道德品質的體現。

“尊嚴”是不可侮辱的,而“面子”是虛榮的代名詞,一文不值。虛榮心強的人,不會考慮實際的需求,他們想到的只有“面子”,他們做的事情都是給他人看的,因此毫無信譽可言。

講尊嚴就應該做到:你身居高位,不可忘記肩上的責任;你財源茂盛,不可忘記誠實守信;你滿腹詩書,不可忘記山外有山;你資深望重,不可忘記后生可畏;你才疏學淺,更應當刻苦鉆研;你遭遇挫折,更應當自強自立。

愛面子的人實際上是信心不足的表現,往往都是生活在別人的標準和眼光之中,自己的幸福似乎是別人眼里的幸福,自己的痛苦也仿佛是別人認為的痛苦,全部的生活目標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為別人活著。而真正自信的人,是不會背負面子的十字架的。

生活在別人的標準和眼光之中,本身便是一種痛苦、一種悲哀。人的尊嚴是由實力決定的,要靠辛勤的勞動去獲得。法國前總理朱佩在一次接受采訪時,一直像個家庭主婦似的自自然然地拎著一個超級市場的購物袋,但是現場并沒有任何人因此就覺得他寒酸卑下,沒有誰覺得他不夠紳士,沒有人認為他丟了面子。當人們被他那堅毅果斷而又平和可親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時,向他投過來的就只有欽佩和贊賞的目光。由此可見,尊嚴不是由表面現象所能決定的。

人要臉,樹要皮。人重臉面這原本沒有錯,但是,有些人卻把臉面與尊嚴片面地畫上等號。遇事為了爭臉面,不惜頂牛較真、爭強斗狠,似乎這樣就有了尊嚴。殊不知,尊嚴的真諦是講正氣、重人格,并非在于爭臉面。頂牛較真、爭強斗狠恰恰最容易喪失尊嚴,乃至于釀成大禍。

高軍是某名牌大學的高才生,畢業參加工作不過六年,最近卻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面子之爭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令人感到非常惋惜。

高軍畢業后一直在某企業做高級工程師,才華橫溢卻不諳關系學,雖然業務熟練,但卻一直和頂頭上司鬧得很僵。最近人家終于等到條件成熟,隨便找了個借口就把高軍排擠出了公司。

高軍因此覺得自己很沒面子,覺得自己在親朋好友和同事面前抬不起頭來,當天晚上獨自外出酗酒,不想突發腦溢血身亡,就這樣帶著滿腹的懊惱和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其實,高軍原本可以活得更瀟灑、滋潤,事實上,就在沒被上司排擠出局之前,他已經有了要跳槽的打算,而且也有幾家公司已經表達了想高薪聘請他的意向。

一個本來大有前途的年輕人就這樣因為一點點無所謂的面子問題被葬送了生命,感傷之余,我們也不免痛惜當事人的狹隘。因面子而死,死得太不值得了。

幸福是一種屬于自我的感覺,只要自己覺得是幸福的,就是幸福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覺不到幸福,無論在別人的眼里如何風光,心里仍然會是一片凄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幸福,關鍵在于是否真正明白,自己一輩子到底要什么。如果一個人總是得隴望蜀或盲目攀比,那他永遠都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少一點兒面子,多一些尊嚴,趕快舍棄那些不必要的面子吧。美麗的人生,快樂的生活,何苦要讓面子毀了呢?

三、自尊者人必尊

我們要保持人格的尊嚴,首先就要學會不卑不亢的待人接物方式,與人交往時彼此尊重,在比自己強的人面前,不要懦弱退縮;在比自己弱小的人面前,也不可驕縱傲慢。

某單位有兩名清潔女工,大家管她們叫李姐和王姐。李姐負責一樓的清潔工作,王姐負責二樓的清潔工作。

李姐是個積極勤快做事麻利的女人,每天早上都趕在大伙上班前就來到單位打掃衛生,等大伙到來的時候,大廳和走廊已被打掃得干凈整潔。

而這個時候,做完了外圍清潔打掃的李姐就開始逐個清掃員工們的辦公室。李姐話不多,但是很和氣,整天樂呵呵的,讓人覺得她每天干的是一件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的工作,所以同事們都對她很尊重,看著她那么忙碌,大家經常親熱地招呼李姐說:“李姐,你也過來喝杯茶吧,有些地方差不多就成了,你也別一口氣做完了,歇歇吧。”

王姐是個下崗女工,比李姐年輕幾歲。她負責二樓的清潔,工作比較簡單,活兒也不多,主要包括三個領導的辦公室、會議室和樓層走廊的清潔打掃。

要說王姐的清潔工作做得也算很到位,而且愛惜公物,節約用水,只是她對哪個同事都點頭哈腰、唯唯喏喏,一副小心謹慎、卑微謙恭的奴才相,讓人實在看不慣。特別是有一次單位聚餐,通知了她,王姐立刻表現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局促不安地說:“你們那么看得起我,我真是太高興了!”這讓許多同事大為反感。

職業無貴賤,有人是清潔工,有人是教授,有人是領導,社會地位可能不同,社會分工或者各異,但是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誰也沒比誰優越。

人必自輕然后人輕之,人必自賤然后人賤之。不受大家歡迎的王姐,本來不必被人家看不起,但是她自己刻意制造不平等,自己主動放棄了做人的尊嚴,自己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高一等,自己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一頭,結果真成了集體中被人小看的“奴才”。

人只有自我尊重,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是一個不變的原則。有些人在社會上經常受到別人的擠對和欺負,飽受冷落,實屬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這跟他們一貫看輕自己的行事風格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我們要保持人格的尊嚴,首先就要學會不卑不亢的待人接物方式,與人交往時彼此尊重,在比自己強的人面前,不要退縮懦弱;在比自己弱小的人面前,也不可驕縱傲慢。

社會上有這樣一些頗有身份、有地位而且也似乎是有學問的人,有的甚至還具有專家、教授頭銜,他們談天說地,講科學論藝術,頭頭是道,往往是出語不凡。但是,他們的行為舉止、對人對己的態度卻相當粗野,用語有時也很無禮。有一種可能,他們因為地位上的優越感,而用粗暴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別人的無視。

他們表面上是在不尊重別人,實際上卻是在不尊重自己。他們的社會地位可能很高,收入也可能很可觀,但在他們的身上仍然缺少一種做人的尊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人在公共場合中無所顧忌,隨意破壞秩序,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大聲喧嘩。這些人不尊重別人,卻自鳴得意。他們身上的這些不文明現象,不僅折射出了他們素質的低下,更是他們缺乏尊嚴意識的外在表現。

人只有自覺地尊重別人,自覺地尊重自己,才會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以有尊嚴的人為主體的社會,才能扎扎實實地維護個人尊嚴、民族尊嚴和國家尊嚴,才能夠成為一個文明程度越來越高的和諧社會。

要保持人格的尊嚴,除了自尊,另外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方面——慎獨。“慎獨”一詞出于《禮記·中庸》,本意是說,做人的道德原則是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作為修養方法,就是強調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矢志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會由于無人監督而肆意妄行。

一個自尊自愛的人無論在人前人后都應該保持對自己的道德自律,所以慎獨本質上也是自尊意識的一種表現。

慎獨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修養,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種自我的挑戰與監督。

古往今來,很多獨當一面、成就大事業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和企業家,都把能否慎獨當成衡量自己人格是否完善的重要標準,他們也常常是厲行實踐慎獨的楷模。

1988年3月20日下午,在洛陽銷售五金器材的宋振剛和妻子起大早去批發市場進貨,在經過一個路口時發現了一個被割破的小手提箱,因為覺得手提箱損壞得不是很嚴重,就撿回了店里,準備清理一下后用來裝五金散件。

到家后夫妻二人卻意外地發現手提箱里原來還有一個夾層,宋振剛就找來鉗子打開了夾層,驚訝地發現里面竟然還裝有3萬元碼得整整齊齊的現金,以及存折、股票賬戶卡等。

雖然當時因為經營生意還欠著4萬余元外債,但宋振剛夫婦見到巨款卻并未動心,當時二人就達成共識:不是自己的錢不能要。而事實上,如果宋振剛夫婦把這些錢物私自留下的話,是不會有任何人知道的。

于是宋振剛夫婦就根據資料上的名字和聯系方式給失主打電話,核實后讓其到洛陽認領。

被盜包的廣東某家電公司總經理楊老板接到電話后十分詫異與不安。他怎么也不相信世界上還有這樣面對巨款毫不動心、拾金不昧的人,一度懷疑是小偷在設套向他敲詐,當即在電話中對宋振剛說:“如果是真的,你們就給我送過來。”

十多天后的一個下午,當風塵仆仆的宋振剛乘坐火車趕到廣東,將錢物交到楊老板手上時,楊老板被震撼了。要不是親眼所見,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肯相信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會在拾到 3 萬元錢后主動聯系失主,更不相信這個陌生人還會千里迢迢親自將錢送交到失主手上。他當即拿出5000元酬謝宋振剛,可宋振剛說什么也不肯接受。

楊老板被宋振剛的品格深深感動了,為了報答宋振剛,在了解到宋振剛的基本情況后,他主動提出為宋振剛提供20萬元的啟動資金,讓他擔任自己公司產品在洛陽的代理商。

宋振剛當然喜出望外。經過多年的發展,宋振剛自己也已經成為一個擁有多家家電商場、工廠、連鎖超市的成功企業家。

宋振剛的成功故事顯然帶有一點傳奇色彩,但是似乎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在某種程度上,慎獨不僅是保持人格尊嚴的需要,也是人生、事業成功的一個條件。

四、尊嚴源自人格的獨立與平等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為了自尊,我們需要借助于他人的眼睛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再傳遞給他人,這樣,我們應該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納,共同在享有自尊的快樂中成長。

有一個年輕人開著摩托車沿著鄉間的土道趕路,眼看天色已晚,還看不到城鎮的影子,年輕人就有些著急起來。可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連個問路的人都沒有。

正在著急的時候,恰巧一位農村老漢牽著一頭毛驢從莊稼地里出來。年輕人便停住摩托車高聲喊道:“喂!老頭兒,這個地方到市里還有多遠?”老漢答道:“五里!”年輕人心里不由得高興起來,心說:“五里是很短的距離啊,一會兒就到了。”

結果他一口氣騎了十多里地,仍然是一片荒野,看不到任何街道或者居民區。小伙子泄氣之余,就把怒氣都撒在老漢身上,暗想:“這可惡的老頭,竟敢騙我!非回去教訓教訓他。”

一邊想著,一邊自言自語:“五里,五里,什么五里!”霎時,他突然醒悟過來:“‘五里’不就是‘無禮’嗎?”

年輕人頓時深感慚愧。于是掉轉車頭,往回路趕上了老漢,急忙飛身跳下摩托,尊敬地說:“大爺??”話沒說完,老漢已經開口說道:“這跟前根本沒有住店的地方,要是不嫌棄,就到我家湊合一晚吧。”

每個人都想獲得他人的尊重,度過有尊嚴的人生,不過要想獲得他人的尊重,我們必須首先尊重他人。

臺灣作家柏楊在新書《我們要活得有尊嚴》中說:“八十年走過崎嶇路,凝聚為一句叮嚀:人,之所以為人,第一是要自己有尊嚴;第二是要尊重別人的尊嚴,而且是誠摯地尊重。”

我們的自尊常常是在許多人的呵護與激勵下形成的,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幾個甚至很多很重要的“他人”。我們會很看重他們對我們的評價:我們會因為他們夸獎、表揚我們而高興甚至激動,會因為他們批評我們而痛苦、難過,覺得我們對不起他們。我們的點滴進步都離不開他們的關心和幫助,沒有他們,我們的生命不會走到今天,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就失去許多色彩。

在他們的呵護和激勵下,我們的自尊形成了;在他們的贊美與欣賞中,我們感受著做人的自豪與快樂。所以,我們當然也有責任去關注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尊重他人既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尊重他人。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為了自尊,我們需要借助于他人的眼睛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再傳遞給他人,這樣,我們應該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納,共同在享有自尊的快樂中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他人善意的、妥帖與溫暖的提醒,同時意識到自己有弱點、盲點與誤區,我們更應當嚴格要求自己,敞開心扉,虛心學習,大膽嘗試,不斷超越,增強實力,做一個有尊嚴、有價值的人。

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賞、接納他人,就是與他人相處時,能由衷地欣賞和贊美別人的優點、長處,允許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不可能事事都超過別人;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接納,不排斥,不藐視。

學會尊重他人,還要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對于他人的缺陷和缺點,我們不能取笑和歧視。取笑、歧視和侮辱他人,就是冒犯別人的尊嚴,極其容易制造矛盾,引發沖突、仇恨和報復,最終令冒犯者自取其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我們需要別人的承認,我們也需要承認別人。尊重他人,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歧視人,不幸的是,歧視在現代中國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問題。

非乙肝病毒攜帶者歧視乙肝病毒攜帶者,非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歧視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異性戀歧視同性戀,城里人歧視農民和外來工,富人歧視窮人,某些官員歧視百姓,專業人士歧視非專業人士,名牌大學學生歧視非名牌大學學生,長得丑會被歧視,殘疾被歧視,年齡一過35歲求職也會被歧視??

2003年著名科學雜志《自然》曾發表美國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猴子也具有平等觀,當它們遭受不平等待遇時,也會表達憤怒。如果說追求尊重是人在進化中產生的本能要求和愿望,那么,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人有意無意地歧視他人呢?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可以使人悔過,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正面效應。

據說有一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看到一名男生正要用磚頭砸向自己的同學,立即將其制止,并讓他到辦公室等候。陶行知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候,便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按時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他:“這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校長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對‘階級敵人’就是應該狠狠地打擊。”隨后,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著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校長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給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陶校長是通過這種方式表示對學生的人格的尊重,促使學生能夠從心靈的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積極改正錯誤。

總之,尊重他人就要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樣需要尊重。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其他人的尊重、欣賞、鼓勵、期望來感受自尊。

因此,尊重他人就是要關注他人的尊嚴,要從尊重、欣賞、鼓勵、期望的角度來善待對方,不要做有損他人的事情。

這樣,我們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與人同享自尊的快樂。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快樂,尊重他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五、尊嚴的魅力

人們談到尊嚴往往只想到自己,往往在受辱后才認識到它的存在,但真正的尊嚴是建立在每個個體上的,它存在于人們的交往中而不是每一個受到傷害的時刻。

人們用各自的尊嚴作為相互交往的一部分,通過彼此之間的尊重、諒解和進一步的交往來體現尊嚴的價值。在自己的尊嚴受到嚴重傷害時,不要忘記尊重別人的尊嚴,這樣才能達到相互尊重的和諧。

有一天夕陽西下時分,小馬從圖書館出來時路經天橋,看見人行道旁圍了一群人,不由駐足而觀,原來一個小男孩正在為一個長發女士繪制畫像。

男孩約十三四歲,單腿屈膝蹲在那兒,畫板置于膝上,此刻正專注地修改著面部的輪廓。在他身旁的橋欄桿上,用幾根細繩固定著一塊白布,上面寫著:“父親生病,母親下崗,家境困難,為籌學費,我愿為你畫像,錢無論多少,只要你滿意!”

男孩很快為女士畫完了頭像,看上去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旁觀眾人不由得嘖嘖稱贊,女郞也滿意地取畫給錢而去。

小馬不由得同情、喜歡起了這個小男孩。他下意識地摸摸口袋,掏出僅有十多元的零錢,塞到男孩手中,即欲離去。

“叔叔,你等一等!”男孩叫住小馬,“我還沒給你畫像呢,你不讓我為你畫張像嗎?是嫌我畫得不好嗎?”

“不,你畫得很好!只是,只是我還有事要辦??”小馬驀地一怔,欲搪塞過去。

“那我不能要你的錢!”男孩的眼睛亮晶晶的,帶著一絲認真和倔犟,“雖然我知道你是個好人,你很同情我,但是我不能白要你的錢。”

“為什么?你不是很需要錢嗎?”小馬疑惑地說。

“我每天出門的時候,媽媽都叮囑我說,對別人的同情和憐憫,我們應該感謝,但用自己的雙手和才智取得別人的贊同才是最重要的??”

男孩自尊自愛的話語讓圍觀的人們贊賞不已。小馬忽然感到自己臉龐發燒,甚至不敢再正視男孩那清澈如水的眼睛,也許那就是生命的尊嚴正在光芒四射的原因吧!

是的,身處逆境亦不肯奴顏婢膝,只想用誠實的勞動來改變命運,或許這就是至上的尊嚴、真正的尊嚴、生命的尊嚴吧!做人要有骨氣,人活在世上就得有生命的尊嚴,而尊嚴的獲得,是用辛勤汗水掙來的,是用強大的實力拼來的,屈膝媚人和用欺騙的方式永遠換不來真正的尊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龙里县| 安吉县| 繁昌县| 沅陵县| 鄢陵县| 当阳市| 肥城市| 东阳市| 门头沟区| 库伦旗| 内丘县| 太和县| 齐齐哈尔市| 四会市| 临沂市| 松桃| 岚皋县| 怀化市| 建阳市| 卓尼县| 金溪县| 沂南县| 夏河县| 乌拉特后旗| 阿克| 湾仔区| 梨树县| 枝江市| 邻水| 南开区| 云林县| 塘沽区| 鄂温| 海盐县| 大庆市| 衢州市| 金溪县| 丰城市| 开封县|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