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弱勝強
- 思路決定出路:成功策劃36法
- 影響力中央研究院教材專家組編著
- 1280字
- 2015-06-03 19:49:35
以弱勝強,是指在企業或者產品處于市場弱勢地位,其規模發展、產品推廣、企業擴張都受到了處于市場強勢地位的大型企業的阻擋,無法實現突破性發展時所應采取的一種策略。
為了搶占產品市場,樹立企業形象,突出重圍,小企業必須要有巧妙的策略,并且要有敢向強者挑戰的勇氣,敢于開創強勁對手沒有涉及的“真空地帶”。在小企業處于絕對弱勢的情況下,一定不能硬碰硬,在價格和規模上和大型企業一爭高下,這樣猶如雞蛋碰石頭,得不償失。在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一定要考慮另辟市場。小企業不能滿足于目前的既有局面而停滯不前,沒有斗志的企業在市場中終將會被淘汰。
強勁對手不僅給小企業帶來壓力,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有壓力才能成為企業前進的動力。在雙方較勁過程中,小企業還要善于發現大型企業存在的弱點,特別是致命性的弱點。不論是在產品、銷售,還是在售后服務中,一定要追根溯源,直搗對手“致命點”。并乘虛而入,順勢擴展自己的市場。
百事可樂的發展就是因為善于發現可口可樂的弱點,并且一直不停地挑戰可口可樂,從競爭跟隨者的身份變成了現在可口可樂的強勁對手。
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百事可樂前CEO恩里克帶領下,針對可口可樂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實行了5步改革:一是改良百事可樂的口味,使之不亞于可口可樂;二是重新設計百事可樂包裝瓶和公司的標志;三是增加廣告投入;四是集中力量攻占可口可樂忽視的廣大市場;五是集中兵力選取了美國25個州和國外的25個地區作為重點攻占目標,與可口可樂展開了國內和國際市場爭奪戰。
在初見成效后,百事可樂希望與可口可樂一決高下,只是一直苦于沒有抓住可口可樂的弱點。一次偶然事件提供了絕佳機會。1985年,可口可樂為了紀念其誕生100周年,突然宣布改變沿用了99年的配方。豈料這一舉措引起了軒然大波,消費者進行嚴重抗議,百事可樂趁此機會,制造了電視廣告節目大肆渲染,并乘機大力推薦百事可樂品牌,乘勢還開展了各種促銷活動和針對可口可樂的各種廣告活動,取得極大成功。
進攻的關鍵是要找到對手的薄弱點,小企業在處于弱勢時,要敏銳地發現克敵的突破口,并且要對對方未涉及的真空地帶予以填補。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資金不雄厚,影響不廣泛,所以在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考驗時,有時會顯得脆弱,經不起風吹雨淋。但是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換個角度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事實表明,力量對比可以發生由弱到強的轉化。企業如果不能恰當地應對事件,那么就會造成損失;可是如果加以利用,則能借勢擴大企業名氣,推廣品牌。百事可樂公司就是通過借勢,在削弱對手市場影響力的同時,抬升自己的地位。
另外,契機也由企業主動創造。好企業在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提下,可以主動策劃事件,制造有“熱點效應”的新聞事件,吸引媒體和社會公眾的注意與興趣,達到提高社會知名度、塑造品牌良好形象、促進產品或服務銷售的效果。
工具 消費者特點分析表
當企業發展到很大規模,在市場上占據很大優勢時,就有可能會犯一個錯誤——過分強調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產品特點,而忽略了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市場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正是其搶占市場份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