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1)

昏君寵麗妃,玩命丟江山——夏桀與妹喜、商紂與妲己、周幽與褒姒“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小雅》

夏桀王、商紂王、周幽王分別是先秦之前,夏朝、商朝、周朝三個朝代的最后一個君主。他們都是亡國之君,都是昏君,都是因寵愛漂亮的妃子,不理朝政,荒于國事,甚至昏庸暴戾、欺壓百姓、朝剛大亂,最后既丟了江山,又掉了腦袋,愛情也沒了,還弄得遺臭萬年。后世對此有“紅顏禍水”之說,即他們的毀滅完全是寵愛美妃的緣故,是女人壞了大事。其實這自然是那些封建道學家們的虛偽之見。他們這既是對女人的誣蔑,同時又過于抬舉了這些寵妃們的本事。要不是昏君暴君們自己骨子里壞了,甘于墮落,光靠幾個寵妃是不可能垮得如此之快的。問題主要還是出在男人們身上,外因總要靠內因起作用。但是,要說與寵妃們毫無干系,她們完全是冤枉的,那也說不過去,至少說她們也算是一個幫兇。若說昏君是火藥桶,那她們便是導火索了。

夏桀王的寵妃是妹喜。夏桀生卒年不詳,夏發之子,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五十三年。國亡后,被放逐而餓死,葬于南巢臥牛山(今安徽省境內)。

桀力大無窮,能空手拉直鐵鉤。他仗著這股蠻力,經常無端傷害百姓。他為政殘暴,破壞農業生產,對外濫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后第三十三年發兵征伐部落有施氏,有施氏抵擋不住,進貢給他一個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寵愛妹喜,對她言聽計從,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臺、玉床,供他倆荒淫無恥地享樂。妹喜聽煩了音樂,想聽撕裂布帛的聲音,桀便向民眾征集大量布帛,全堆在宮里,令人撕帛來博得妹喜的笑聲。

桀十分講究飲食,一心想吃山珍海味,常吃的有西北出產的蔬菜、東海捕撈的大魚,并且要用南方出產的生姜和北方出產的海鹽作為調味作料。為供應他一個人飯菜,需要成百上千的人種菜、運輸、捕魚、烹調。桀又特別喜歡喝酒,是個十足的酒鬼。他喝酒還有個毛病,就是要喝十分清澈的酒,酒一渾濁,他就將廚師殺掉。桀酒醉以后還要拿人當馬騎著玩耍,誰要是不肯讓他騎,就要挨一頓痛打甚至殺頭。這一切負擔都落在了老百姓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個名叫趙梁的小人專門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寵信。桀即位后第三十七年,東方商部落首領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他。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他體諒百姓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與妹喜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肆意淫亂,極盡歡娛,一個月不上朝。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他多管閑事。終古知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

桀手下有個叫關龍逄的臣子,聽到老百姓的憤怒聲音,覺得大勢不妙,便對桀進諫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固。而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民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局面。”桀聽了怒罵關龍逄,最后還下令將他殺死。

桀認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他還召集所屬各部首領開會,準備發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爭。這樣,桀也就日益失去人心,弄得眾叛親離。

這時候,商部落在湯領導下日益興旺了起來。桀擔心商湯會危及自己,就借故將他囚禁在夏臺(今河南省境內)。不久,湯設計使桀釋放了自己。

后來,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了桀的黨羽韋國、顧國,擊敗了昆吾國,然后直逼夏的重鎮鳴條(今山西省安邑縣西)。桀得到消息,帶兵趕到鳴條。兩軍交戰,桀登上附近小山頂觀戰。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從山頂奔下避雨。夏軍將士原來就不愿為他賣命,此時也乘機紛紛逃散。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商軍在后緊追,桀不敢久留,匆忙帶上妹喜和珍寶,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湯追上俘獲,放逐在這里。這時桀還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說:“真后悔啊,當時沒把湯殺死在夏臺監獄里!”

桀和妹喜養尊處優慣了,在這荒僻山鄉,無人服侍,自已又不會勞動,最后只得活活餓死。商湯便給他謚號桀(兇猛的意思)。

商紂王的寵妃是妲己。商紂是商代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帝乙之子,也叫“帝辛”。他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他還是筷子的發明者呢!他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于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于牧野(今河南省境內),紂軍敗,自焚于鹿臺。紂王是后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

妲己傳說姓蘇,不過有關其來源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她父親乃是諸候蘇護;有人認為她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根據正史記載,妲己是蘇部落諸侯蘇護之女,乃一美若天仙、能歌善舞之蛇蝎美人,在商紂王征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于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紂王為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臺、鹿苑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妲己殘酷不仁,喜愛聽人痛苦的慘叫聲,為此紂王濫用酷刑,創出炮烙、錘擊、蛇咬等可怖酷刑。大臣比干在紂王面前諫曰:“不脩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隨即慫恿紂王將比干剖心而死。九侯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蕩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后來武兵來討,紂王于鹿臺自焚而死,她亦被以禍國妖女之罪處死。

妲己在神怪小說《封神演義》中,亦被描述為一美艷無比的女子。不過她本性善良仁慈,后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貍精害死,并附于其身,方有后期一連串令人發指的惡行。嚴冬之際,妲己遙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而將他雙腳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凍的原因。妲己曾目睹一孕婦大腹便便,為了好奇,不惜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她慫恿紂王殘害忠良,濫殺無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周伯邑未遂后,下令將他剁成肉醬,做成包子讓周文王吃下;還嘗設計讓大將黃飛虎妻子賈氏被紂王逼奸,使對方羞憤自盡而亡,其殘酷個性由此可見一斑。她的結局也是在商朝滅亡后被周軍所殺。

但后人也有為妲己翻案的,認為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滅掉商朝,是基于政治發展與私人仇恨所產生的態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種政治手段。商朝的滅亡是因為大力經營東南,重心已轉往長江下游地區,使得中原一帶空虛,周人才得以乘機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國推到一個女人身上,就常識的觀點看也是很難使人茍同的。頂多只是蘇妲己入宮以后,由于爭寵而與其他妃嬪引起紛爭,那些失寵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紂王與諸侯小國之間的沖突而已。如果硬要說蘇妲己是亡國禍水,未免太高估了她。

周幽王的寵妃是褒姒。周幽王,姬姓,名宮涅,宣王之子,前781—前771年在位,史書形容他“性暴戾,少思維,耽聲色”。周朝八百年江山在中國歷代是最漫長的,可惜傳到他時氣數已然式微。他為政嚴酷,曾進攻六濟之戎,大敗。后寵愛褒姒,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廢申后和太子宜臼。申侯聯合繒、犬戎等進攻,他被殺于驪山下,西周滅亡。后人說他:“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騙人最終惹禍患,無人救助苦自擔。”

周幽王為人性暴寡恩,喜怒無常、狎昵群小,整日飲酒食肉,剛一即位就讓他所寵信的近臣到民間廣征美女供其泄欲,從不過問國家大事。尹球、虢石父、祭公三個奸佞小人讒邪欺君,幽王拜尹為大夫、虢為上卿、祭為司徒,三人皆讒佞阿諛之人、貪位慕祿之輩,唯王所欲,逢迎不暇。一次三川守臣表稱三川地震,幽王笑說:“山川地震是常事,何必動表告訴寡人?”伯陽父對趙叔帶說:“以前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現在周如夏商末季啊!”趙叔帶駭然問;“何以見之?”伯陽父說:“源塞必然川竭、川竭必然山崩,山崩是預兆,周室天下不出二十年當亡!”

有個叫褒響的大臣勸說周幽王不應該這樣。周幽王不但不聽,反把他投入監獄。褒家的人千方百計想把褒響救出來,就在鄉下買了一個漂亮姑娘,教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周幽王,替褒響贖罪。這個姑娘算是褒家人,名叫褒姒。

褒姒當時年方十四歲,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發挽烏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儀容嬌媚,舉止柔美,流盼之際,光艷照人。周幽王十分寵愛褒姒。可是褒姒天性憂郁,自從進宮以后,整天緊蹙眉黛,悶悶不樂,沒笑過一次。周幽王送給她各種珍奇禮物,想盡各種古怪辦法叫她笑,但都沒有成功。于是周幽王在宮中懸賞:“如果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黃金。”

馬屁精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個主意。周王朝為防備西部少數民族部落犬戎進攻,在驪山一帶造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過來,把守第一道關的士兵就把火燒起來,第二道關的士兵見到了也把烽火燒起來,這樣一個接一個燒著烽火,附近諸侯見到了就會發兵來救。虢石父對周幽王說:“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到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許多兵馬撲了個空,肯定會笑的。”

周幽王拍著手說:“好極了,就這么辦吧!”他們上了驪山,真的把烽火點了起來。臨近諸侯得到這個警報,趕緊帶領兵馬來救。沒想到趕到那兒,卻聽到山上一陣陣歡快的奏樂聲和唱歌聲。大伙兒都愣了,他們知道上了當,便憋著一肚子氣回去了。褒姒見此情景真的笑了。周幽王見娘娘笑了,就賞給虢石父一千兩黃金。

周幽王為博褒姒歡心,后來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廢了,立褒為王后、褒之子為太子。原王后之父是申國諸侯,知道這個消息后非常氣憤,于是就聯合犬戎進攻周朝都城鎬京。周幽王連忙下令點起驪山烽火。烽火臺上,白天濃煙滾滾,夜里火光通明。可是諸侯們因為上次上了當,所以這次誰也不再理會它了。犬戎兵一到,把周幽王、虢石父、褒姒的兒子伯服全殺了,把褒姒也搶走了,此后不知下落。

按照文首所引《小雅》之見(“赫赫宗周,褒姒滅之”),仿佛周朝的滅亡,完全是褒姒迷惑幽王所致。這女人不但蒙冤地下,甚至被寫進文獻里蒙羞青史。褒姒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這不笑的表現,卻從不問不笑的原因。其實這與一個女人的品質無關。咱想一想就會明白,她嫁給幽王時,對方已是有一個成年兒子的老頭,她怎么笑得出來?

三個男人與一個美女——勾踐、夫差、范蠡與西施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且第一(另三位是王昭君、貂禪與楊貴妃),原名施夷光,又名西子,春秋末年越國諸暨(今浙江境內)人;原本系一山野浣紗女,麗質天成,冰清玉潔,相貌傾國傾城,后人便將美女都代稱為西子。連風景奇絕的杭州西湖,據說也是因她的名字命名。(請見文首所引的大文豪蘇東坡詩句。)一個山野浣紗女,竟擔起了復國的重任,最終不辱使命,為吳越戰爭越國的勝利和越國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事跡見于《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越絕書》、《吳地記》等。明朝梁辰魚著有傳奇《浣紗記》,即以西施故事為題材。

范蠡、勾踐(前497—前465年在位)、夫差(前495—前473年在位)是與西施先后有重要關系的三個男子,都因著她而結局判若云泥。

范蠡是越國大夫,最初是西施的發現者、情郎,把她推薦給自己的老板越王勾踐,作為“美人計”去獻給吳王夫差;后來范蠡幫助勾踐打敗夫差,救出西施,與西施終成眷屬,又成了西施最終的丈夫,并在西施的輔佐下成為富商,人財兩得,瀟灑走江湖,是最大利益獲得者。

越王勾踐也是西施的老板,培訓并安排西施去給自己做特務工作。他心里其實也是愛西施的。像西施這樣天姿國色的美人,是男人的誰會不愛?但他是國王,是要干大事業的,兒女情長在他心目中并不占什么地位;況且他已是有一堆老婆的,只能以大局為重,強忍色欲,拿西施去為自己利益作犧牲。最終他打敗了吳國,當上了霸主,國王寶座坐得很風光。他的政治道路是成功了,但畢竟愛情讓位于功名,忽略美女,無趣得很。

吳王夫差是西施的另一個男人,或者他可能也是最愛西施的一個,為她盡可能地作出奉獻,以滿足她的快樂。只不過他愛得很迷狂也很糊涂,竟然不理朝政國事,忘記社稷百姓;最后被越國打敗,丟了江山、美人又丟了腦袋,還在歷史上留下惡名。不過,原本是被逼著作為“美人計”間諜而嫁給他、并不愛他的西施,在與他朝夕相處多年、日夜云雨歡娛之后,見他對自己一往情深,要啥給啥,卻也真正愛上了他。九泉之下不斷懊悔的他,總會有些欣慰吧。

西施小時,她父親以在家鄉苧蘿山上砍柴為生。苧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為村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稱謂,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因為家境貧寒,所以她很小就開始幫著家里干活,平時經常在溪邊浣紗。她怎么也不會料到,日后自己會成為“美人計”的主角,被派去吳國執行任務。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第一位女性地下工作者。她受職業革命家勾踐的派遣,以獻身的方式成功打入吳王夫差的核心機構。她的任務比較單一,就是消磨夫差的革命意志,使他在不該腐敗的時候腐敗、不該玩女人的時候玩女人。至于在敵占區傳遞情報、搞破壞、搞運動之類,和她無關。她的工作不涉及任何機密,所以也沒有任何危險。她不過是以美女的身份陪夫差上床、說話、玩耍而已。西施當然圓滿完成了任務。

春秋末年,各諸侯國稱雄,吳國和越國開戰,結果越軍大敗,越王勾踐向吳王夫差乞降。夫差不聽大夫伍子胥“殺掉勾踐,以絕后患”的勸告,卻采納被越王買通的權臣主張,允許越國投降,把勾踐夫婦和越國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蘇虎丘,為其養馬。勾踐君臣含垢忍辱,裝得非常恭順。夫差以為他們已真心臣服,三年后就把他們放回了越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化州市| 高唐县| 安丘市| 华蓥市| 东光县| 大冶市| 应城市| 和静县| 渭源县| 河池市| 福贡县| 广安市| 玉溪市| 从江县| 南部县| 崇阳县| 顺昌县| 泸水县| 凉城县| 海城市| 丰顺县| 桐城市| 永嘉县| 峨山| 宁远县| 扎兰屯市| 马边| 晋宁县| 珲春市| 布拖县| 苏尼特右旗| 清徐县| 丰县| 博兴县| 华坪县| 芦溪县| 友谊县| 鹤庆县| 鄂伦春自治旗|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