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寶寶所需礦物質及食物來源

第二章 寶寶營養需求知多少

為保證寶寶的正常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的需要,通過一日三餐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眾多營養素中,有些是寶寶容易缺乏的,也是健康成長所必需的。在這一章當中,我們就為家長們逐一介紹寶寶在3~6歲這一階段的營養需求,讓每位家長對于寶寶的需要做到心中有數,認識一下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素以及它們各自的功能。

3~6歲的寶寶稱為學齡前兒童,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歡模仿等特點而使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影響此時期兒童良好營養的因素較多,如挑食、貪玩、不吃好正餐而亂吃零食,咀嚼不充分,食欲不振,喜歡飲料而不喜歡食物等。因此供給其生長發育所需的足夠營養顯得尤為重要。

下面就重點來介紹一下學齡前兒童所需要的礦物質。

(一)鈣

1 主要生理功能

(1)鈣參與神經肌肉的應激過程,能促進神經介質的釋放,調節激素的分泌,維持神經沖動的傳導、心臟的跳動。鈣還有鎮靜作用,體內缺鈣時,可引起神經的興奮性增高,導致抽搐、嬰兒手足抽搐癥、喉痙攣、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夜啼、煩躁、多汗、機體免疫力低下而易感染各種疾病。

(2)鈣可以調節細胞內的各種功能,激活相應的蛋白激酶,促進體內某些細胞內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

(3)鈣可以促進內、外分泌腺的分泌,神經介質的分泌,促進糖原合成、分解及電解質的轉運。

(4)鈣參與血液的凝固。鈣可以直接作為凝血復合因子,促進凝血過程,還可以直接促進血小板的釋放,促進血小板介導的凝血過程。

(5)鈣對維持細胞膜的通透性及完整性是十分必要的。鈣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液體滲出,控制炎癥與水腫。很多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濕疹都與缺鈣有關。

(6)鈣參與免疫反應,加快吞噬細胞的吞噬過程,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2 所需攝入量

為滿足寶寶骨骼生長,每日平均骨骼鈣儲留量為100~150毫克,鈣需要量3歲為350毫克/天,4~6歲為450毫克/天。食物鈣的平均吸收率為35%。2000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學齡前兒童鈣的適宜攝入量(AI)為800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2000毫克/天3 食物來源奶及奶制品中鈣含量豐富,吸收率高,是兒童最理想的鈣來源;豆類及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鈣也較豐富;硬果類,可連骨吃的小魚、小蝦及一些綠色蔬菜類也是鈣較好的來源。

溫馨提示:

要保證兒童鈣的適宜攝入水平,每日奶的攝入量應不低于300ml/天,也不宜超過600毫升/天。

4 缺乏表現

任何營養素的缺乏不外乎三點:攝入不足、吸收減少、消耗增加。學齡期兒童缺鈣主要是因為飲食搭配不合理,含鈣食品攝入過少;吸收減少主要是因為維生素天生合成障礙,導致腸道鈣吸收障礙;消耗增加是指兒童骨骼增長迅速,體內鈣需求量增加。

鈣缺乏主要影響骨骼的發育和結構。鈣缺乏癥是較常見的營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骨骼的病變即兒童佝僂病。兒童佝僂病的表現:早期表現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驚,枕部禿發。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見孩子的肌肉松弛無力,可引起腸脹氣致腹部膨隆猶如蛙腹。

(二)碘

1 主要生理功能

碘在體內主要被用于合成甲狀腺素,而甲狀腺素在人體內發揮著重要作用。

(1)促進生物氧化。甲狀腺素能促進三羧酸循環中的生物氧化,協調生物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聯,調節能量轉換。

(2)調節蛋白質合成和分解。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時,甲狀腺素有促進蛋白質合成的作用;當蛋白質攝入充足時,甲狀腺素可促進蛋白質分解。

(3)促進糖和脂肪代謝。甲狀腺素能加速糖的吸收利用,促進糖原和脂肪分解氧化,調節血清膽固醇和磷脂濃度等。

(4)調節水鹽代謝。甲狀腺素可促進組織中水鹽進入血液并從腎臟排出,缺乏時可引起組織內水鹽潴留,在組織間隙出現含有大量黏蛋白的組織液,發生黏液性水腫。

(5)促進維生素的吸收利用。甲狀腺素可促進煙酸的吸收利用,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A過程及核黃素合成核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等。

(6)增強酶的活力。甲狀腺素能活化體內100多種酶,如細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堿性磷酸酶等,在物質代謝中起推動作用。

(7)促進生長發育。甲狀腺素促進骨骼的發育和蛋白質合成,維護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結構。

2 所需攝入量

兒童是對缺碘敏感的人群,2000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提出寶寶碘的推薦攝入量(RNl)為50微克/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是800微克/天。

3 食物來源

含碘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海魚、海參、海蜇、蝦、貝類。其中干海帶含碘量可達240毫克/千克。

溫馨提示:

為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碘充足,除必須使用碘強化鹽烹調食物外,建議家長為孩子每周至少安排吃1次海產品。

4 缺乏表現

碘缺乏導致寶寶出現智力發育障礙、體格生長發育滯后。

(三)鐵

1 主要生理功能

(1)鐵組成血紅蛋白與肌紅蛋白,參與氧的運輸。

(2)鐵是細胞色素酶,過氧化氫酶與過氧化物等酶的重要成分,參與組織呼吸,促進生物氧化還原反應。

(3)體內26%~36%的鐵以運鐵物質(運鐵蛋白)和鐵儲備(鐵蛋白)的形式存在,并及時運送到血紅蛋白、肌紅蛋白與各種酶系統中。

機體內的鐵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而沒有游離的鐵離子存在,體內的鐵可以反復被機體利用。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每日約損失1毫克鐵,只要每日從膳食中攝入的鐵能彌補這個損失,就可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在體內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

2 適宜攝入量

2000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學齡前兒童鐵的適宜攝入量(AI)為12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30毫克/天。動物性食品中的血紅蛋白鐵吸收率較植物性的鐵高。

3 食物來源

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是鐵的良好來源。膳食中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

4 缺乏表現

鐵缺乏引起缺鐵性貧血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疾病。

寶寶鐵缺乏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兒童生長發育快,需要的鐵較多,每千克體重需要約1毫克的鐵;另一方面,兒童與成人不同,內源性可利用的鐵較少,其所需的鐵更多要依賴食物中鐵的補充;寶寶的膳食結構中,奶類食物仍占較大的比重,其他富鐵食物較少,也是造成鐵缺乏的原因。

鐵缺乏兒童行為異常,如對外界反應差、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學習能力差。鐵缺乏的行為上表現為學習能力下降和睡眠時間延長,臨床上表現為聽力減弱、視力減弱,學習成績不佳。鐵缺乏還對兒童免疫力、行為和智力發育產生不可逆性影響。

(四)鋅

1 主要生理功能

(1)鋅是人體中100多種酶的組成部分。這些酶在組織呼吸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等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2)鋅是脫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的必需組成部分,缺鋅時蛋白質合成障礙。可導致侏儒癥、損傷組織愈合困難、胎兒發育受影響。

(3)鋅參加唾液蛋白的合成,鋅缺乏可導致味覺遲鈍,食欲減退。

(4)鋅參加維生素A還原酶和視黃醇結合蛋白的合成。

(5)鋅能夠促進性器官正常發育,保持正常的性功能。缺鋅導致性成熟遲緩,性器官發育不全,性功能降低,精子減少,月經不正常。

(6)鋅能保護皮膚健康。缺鋅時皮膚粗糙、干燥、上皮角化和食道類角化;傷口愈合緩慢,易受感染。

(7)鋅有維護免疫功能的作用。根據鋅在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中的作用,缺鋅時導致免疫細胞增殖減少,胸腺活力降低。由于鋅在抗氧化生化酶中的作用,缺鋅導致細胞表面受體發生變化。

2 適宜攝入量

2000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提出學齡前兒童鋅的推薦攝入量(RNI)為12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23毫克/天。

3 食物來源

不論動物性還是植物性的食物都含有鋅。但食物中鋅含量差別很大,吸收利用率也不同。一般來說,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類都是鋅的極好來源,魚、禽、蛋、肉等蛋白質食物鋅含量豐富,利用率也較高。

4 缺乏表現

鋅缺乏兒童常出現味覺下降、厭食甚至異食癖,嗜睡、面色蒼白,抵抗力差而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等,嚴重者生長遲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平潭县| 固阳县| 巴彦淖尔市| 马尔康县| 寻乌县| 左云县| 郸城县| 昌乐县| 乐都县| 子长县| 陆川县| 奈曼旗| 潮安县| 牙克石市| 新沂市| 屏山县| 友谊县| 淄博市| 昌平区| 庆云县| 房产| 龙口市| 壤塘县| 乌审旗| 利辛县| 红原县| 东乡族自治县| 遂溪县| 奈曼旗| 鹤岗市| 定远县| 蓝山县| 金山区| 金华市| 东至县| 绥化市| 台北市| 安塞县| 始兴县| 郸城县|